【分享】小儿发热汇总keke 发表于: 2007-11-02 20:58 来源: 百慕社区 怎样判断小儿发热?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7℃就是生病了。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小儿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可以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在傍晚时,小儿的体温往往比清晨高一些。小儿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原因,也会使体温升高一些。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有些孩子经常出现手足心发热。有的家长一拉孩子的手,发现手心很热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盲目地给予退热药。其实,小儿的手足心热并不一定就是体温高。如果测一下体温,很可能在正常范围。孩子手足心热,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是因为阴虚火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孩子有“虚火”。这种情况不宜使用西药退热剂,而应该请中医治疗。中药可选用生地、麦冬、沙参、玄参、玉竹、青蒿、丹皮等滋阴清热之品。同时让孩子多饮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也可以经常用菊花泡水频饮。 对确认发热的孩子,要分析发热的原因,判断是感染所致的发热,还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发热。并且要注意观察发热的热型和伴随的其它症状,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小儿发热就一定是病重的表现吗? 发热是小儿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 有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立刻惊慌失措,以为孩子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其实,发热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病重。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发热的生理机制实际上是白细胞发现了入侵的病原,于是就释放出蛋白质,产生一种内源性致热物质,这种物质刺激下丘脑,使体温的调节失常,从而引起发热。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体温较高的时候,战斗力会得到增强;而不少细菌和病毒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攻的能力也会降低。人体每一次发热,都会给免疫系统一次锻炼的机会。 了解了发热的产生机制,家长见到孩子发热时既不要惊慌,也不必急于用退热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发热而没有其它明显的不适,不服用退热药反而更好。这样,既可以使医生通过了解热型及发热程度做出确切诊断,又保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 小儿的正常体温可以因气温、年龄、饮食、哭闹,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在小儿确实体温升高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举止,而不要单纯依赖体温计。一个体温在38℃,神情呆滞的孩子,和一个体温在40 ℃ ,但仍然顽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我们关注。而一个机体抵抗力低的孩子,纵使患了严重的疾病,也很可能不会发热。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见到小儿发热时,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为什么高热前会出现寒战?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患儿在发热前先出现寒战,寒战过后往往表现为高热。在高热前为什么有时会先出现寒战呢? 这是因为多数患儿的发热是由致热原所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内含有致热原前质,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白细胞可被激活,并且释放致热原。致热原通过血流到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后,就会产生兴奋,冲动通过交感神经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这时皮肤温度就会下降,从而刺激温度感受器引起骨骼肌张力增加,肌纤维呈微细收缩,皮肤内竖毛肌收缩。因此,患儿会出现寒战,我们会看到孩子的皮肤出现“鸡皮疙瘩”。 在寒战后出现的发热一般都是高热,多见于重症感染,应该积极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在患儿寒战时,应进行保温,尤其是四肢等末稍部位的保温,给予服用热饮料。在高热时,要及时降温,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惊厥。 为什么退热时患儿会出汗? 孩子在发热时,家长都会积极想办法给孩子降温,只有体温降下来,家长的心里才会踏实。一般家庭中比较常用的降温措施是服用退热剂。因为服药降温方法简单易行,而且退热效果也较好。但是,服用退热药以后,患儿常常会大量出汗,尤其是用药剂量大时则汗出不止,这又令家长忧心忡忡。患儿在退热时为什么会出汗呢? 因为发热时机体内温度上升,皮肤血管扩张,这样就使血流增快,皮肤温度升高,以增加散热。当体温继续增高时,皮肤血管的扩张已接近最大程度,此时蒸发就成为唯一的散热方式,开始以发汗作为散热,以补偿皮肤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之不足。在正常人的体温条件下,每一克水蒸发变成水蒸汽要吸收0.6千卡的热量。所以,汗液从皮肤表面大量蒸发,可带走大量体热,是一种很好的散热方式。 患儿高热时服用退热剂,一般都会在短时间内开始出汗,然后体温逐渐下降。退热剂主要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增加,汗出增多,从而使体温降至正常。小儿在服用退热药时应注意掌握剂量,不可因为体温过高而大量应用退热药品。因为退热药剂量过大会使汗出增多,可引起患儿虚脱。同时,应用退热剂时要注意多饮水,以利于排汗降温,并可防止出汗过多造成水与电解质紊乱。 小儿汗出较多时,要注意及时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液体,同时要做好皮肤护理。如果患儿汗出较多又不欲饮水时,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液体。 |
|
最新回复
当用正规的方法测量人体体温,肛温大于41.5℃,或口温大于41℃,称为超高热。超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可以引起机体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能量消耗增多,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抽搐,引起呼吸、心跳增快,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超高热也可引起肝肾等脏器的损害,促使原有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发生肝、肾功能衰竭等。总之超高热是儿科的一种急症,必须迅速作出病因鉴别,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引起超高热的疾病有高温重症中暑、血型不合的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型中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重症中毒性肺炎、甲状腺危象、输液致热原反应以及中枢性发热等。
当出现超高热时,应当根据病史、根据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必要时可考虑结合临床化验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降温并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什么是周期性发热?
凡是体温突然或缓慢上升达到高峰,保持一定时间,然后迅速或缓慢下降至正常;经过一定时间的无热期后再发热,历经一定时间后又下降至正常体温。这种发热期与无发热期交替出现,反复多次,即为周期性发热。
周期性发热其间歇期长短不等,间歇期中无发热时,症状也不明显。它主要见于布鲁氏杆菌病(波状热)、回归热、疟疾、鼠咬热、化脓性感染(胆道感染伴胆管梗阻,或尿路感染伴输尿管梗阻,每当梗阻解除,感染消除,其热度也就下降。如再出现梗阻,又可导致感染再引起发热)、淋巴瘤、丝虫病以及周期热(是一种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其发热可能与类固醇激素代谢障碍有关)等疾病。其中以疟疾、布氏杆菌病、回归热、化脓性感染、淋巴瘤、丝虫病为更主要。而这些疾病具有复发性和规律性发热的特点,因此对于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较有帮助。
什么是小儿功能性低热?
功能性低热是由非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低热。其特点为早晨及午前的体温高于午后及晚上,有时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功能性低热的原因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此类低热包括原发性低热(体质性低热)、夏季热以及感染后低热。诊断功能性低热时,必须完全排除器质性疾病,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观察,然后才可确定,切不可未经任何检查即做出盲目诊断。
对功能性低热的患儿使用退热剂治疗一般无效。可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一般多用滋阴清热类中药,如生地、丹皮、知母、青蒿、鳖甲、地骨皮、沙参、麦冬之类。有些功能性低热的患儿未经特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亦自然缓解。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高热症
特发性高热症是由于婴幼儿时期体温调节中枢的机能不够成熟,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致使小儿体温发生波动。小儿特发性高热主要有暑热症和周期性发热。
暑热症又称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所特有的发热性疾病。本病在我国中南部地区比较多见。临床的主要特点是夏季长期发热不退,伴有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等症状。
暑热症的发热表现为三种类型:第一型是长期发热,体温经常在38℃~39℃之间,多在半夜至早晨体温上升,午后有下降趋势;在夏季炎热季节发热持续不退。这种类型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孩子虽然发热,但其它一般状况良好。第二型是呈低热状态,主要是白天发热,尤其以午后发热明显,夜间体温正常。第三型患儿除发热外,还伴有一些其它症状,如周期性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这种类型小儿多为过敏性体质,热程多持续1~3个月,气候转凉后体温下降。
周期性发热的特点是每月发热一次,每次发热持续数天,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有时可见弛张热型。发热时患儿可有出汗、四肢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但身体一般状况尚好,体检也无特殊体征。
周期性发热症属于中枢性发热,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或两者同时呈亢进状态所致。
小儿特发性高热症临床虽表现高热,但患儿一般状态比较好,查体也没有特殊体征,各种实验检查一般都在正常范围。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应采用中药治疗。
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保护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是,发热过高或发热持续的时间过久,也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引起一些不良的影响。
高热可以使婴幼儿的大脑皮质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烦躁不安,或者发生高热惊厥。
高热时体内加速散热,可使心跳加快。一般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约增快10~15次,这样就会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高热时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一般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就会增加13%。
高热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影响也很大。高热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婴幼儿腹泻。高热时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因此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及便秘等症状。
持续发热可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可继发细菌或病毒的二重感染。
因此,当婴幼儿发热过高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寻找发热原因,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应该采取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对症处理措施。并且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在发热时,通常因为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性增高,或可能存在致热原以及热血液对窦房结的直接刺激,同时因发热时氧的消耗量增加,因此心跳加快。一般体温每增高1℃时,小儿的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但是,某些感染(如肠伤寒等)、严重中毒、脑干损伤(如脑脓肿、脑膜炎等),虽然体温很高,可达39℃~40℃,但心率呈相对徐缓或不增加,甚至减慢。另一些情况下,如某些感染或伴有缺氧、缺血、中毒等因素影响心脏时,虽然体温不太高,但心率却显著增加。发热时,除心跳频率变化外,可能还有心跳加强,每分钟血输出量增多,脑及肾等脏器的血流量增加,加上外周小动脉的紧张性加强,血压稍见升高,但有时(如白喉)由于心肌中毒,可能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发热时,血管通透性也增强。
退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所以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加上大量出汗及排尿而致体液丢失,此时血压可能下降。若高热骤退时,易发生虚脱。
发热对呼吸和消化系统有什么影响?
发热时,因体温升高以及酸性代谢产物的积聚,刺激呼吸中枢,会使其兴奋性增高,故出现呼吸加快。在高热时,因呼吸中枢兴奋性发生障碍,有时出现周期性呼吸。发热同时机体各种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均减少,各种消化酶的活力降低,胃肠道运动缓慢,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因此患儿可出现食欲不振、口干、消化不良、便秘等。由于消化液缺少和消化道(主要指肠管)运动受到抑制引起的便秘等因素,使肠内发酵和腐败过程加重,发生腹胀、鼓肠,这种改变除影响营养物质(尤其脂肪和蛋白质)吸收外,还可因肠内毒性物质的吸收而引起中毒,更加重机体中毒及各系统的机能紊乱。
发热对肝肾及内分泌系统有什么影响?
高热对肝、肾等脏器都可造成一定的损害,促使原有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发生肝、肾功能衰竭。体温上升期和高热持续期,因水和氯化钠的潴留以及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增强,尿量减少,使尿的比重及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增加,尿中氯化物降低。退热期,尿量增多,比重下降,尿中氯化物反而增加。
感染性发热时,肾脏还往往会发生实质性病变,故尿中可见蛋白、管型等。
发热时,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的机能均加强,相应的激素也增加,所以在尿中可见ACTH、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尿和血中含碘量也增多。
长期高热时,有些内分泌系统可发生机能减退和衰竭。
发热时机体代谢有什么变化?
发热时,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而且主要为分解代谢增强。但是发热时代谢增强与体温的升高无一定比例关系。体温升高并不完全是由于产热增加的结果,体温升高的程度与产热增加的程度并不一定平行。一般来说,若正常人体温(37℃)上升至40℃,物质代谢强度必须增加几倍;而发热至40℃的患儿,代谢强度的增加还不足2/5。又如正常人在较强的体力劳动后代谢强度增加几倍,但体温仅有微小变动。在发热的不同阶段,代谢强度也在不断变化。如发热上升期,物质代谢的有氧分解是增加的,而高热持续期的有氧分解有时反而比发热上升期还低。某些疾病,如肺结核浸润进展期,尽管有低热,但分解代谢强度却明显增加,故病人消瘦较快。又如肠伤寒,因代谢严重紊乱,有氧分解可低于正常水平,而在退热期则又增加。发热时,由于体内存在有中毒、饥饿、营养不良等因素,常发生有氧代谢中氧化不全及无氧代谢加强,故对于代谢活动不应完全着眼于有氧分解的代谢活动,有氧代谢的氧化不全及无氧分解也不可忽视。
发热时糖、脂肪、蛋白、维生素代谢有何变化?
突然高热时,由于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以及交感-肾上腺系统强烈兴奋,使肝糖原分解加强,故血糖升高,甚至可出现尿糖。然而,体温逐渐增高时,血糖升高常不明显。若衰弱、饥饿,或长期消耗性疾病时发热,血糖不仅不升高,有时反而稍降低。
发热时,因糖有氧和无氧酵解均加强,有氧酵解伴有氧化不全,故组织、血液、尿内乳酸、丙酮酸等含量增加,严重者可出现轻度酸中毒。
感染性长期低热时,糖分解加强,脂肪组织分解也显著增加,病人体质消瘦,血中脂肪、脂肪酸含量增高。又如高热时,脂肪分解过多,又伴氧化不全,可产生中间代谢产物的积聚,严重时可出现酮血症及酮尿。
感染性发热时,不但糖、脂肪的分解加强,蛋白质分解也加强。首先是实质脏器的组织蛋白发生分解,如肝脏、肾脏等。肌蛋白也有显著的分解,腺体组织蛋白、血浆蛋白均减少。因蛋白质分解增多,故血中非蛋白氮升高,尿素排出也见增多。加之病人因发热,食欲减退,蛋白质摄取量减少,消化功能障碍,蛋白质吸收也减少,因而出现负氮平衡。因此,长期发热可致低蛋白性营养不良。
长期发热时,由于其他物质代谢增强,维生素也随之消耗增加,又因发热消化功能障碍,摄取维生素也减少,所以常发生维生素缺乏,首先是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的缺乏。因此当患儿长期发热时,一定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发热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有何变化?
在体温上升期和高热持续期,由于分解代谢增加,代谢物质的蓄积以及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的改变,水电解质潴留在组织内,尿量减少。在退热期,大量排汗和尿量增加,组织内潴留的水和盐大量排出。发热时因为组织分解加强,所以血、尿中钾含量增加,磷酸盐的生成和排出也加强。
发热时,因氧化不全,特别是脂肪和糖、酸性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血中碱储减少,可发生酸中毒。
发热时小儿神经系统有何变化?
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当体温上升至40℃~41℃时,病人可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幻觉,甚至抽搐。这种情况在小儿尤为多见,这是因为小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抑制过程薄弱,兴奋过程占相对优势,兴奋易于扩散。所以发热时小儿易出现抽搐,我们称它为“热性惊厥。”缺钙的小儿因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较高,发热时更容易出现“热性惊厥”。身体虚弱或在某些感染性疾病、重症衰竭的高热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表现出淡漠、无欲、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
植物神经系统在体温上升期和高热持续期,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体温下降期则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
在发热过程中,由于产热和散热这对矛盾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发热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前驱期:许多发热疾病可无此期症状。此期症状持续时间,根据发热疾病的具体情况而不同,主要表现:全身不适、疲倦乏力、腰背及四肢痛、头痛、食欲减退、精神不稳定、低热;有些发疹性疾病,在全身皮疹出现前,可有前驱疹,如麻疹前驱期时,口腔粘膜可出现费克氏斑。
(2)体温上升期:此期的特点是产热多而散热少,因此产热占优势,故体温升高。致热原进入机体后改变了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使患者皮肤血管收缩,排汗减少,同时由于体内代谢增强,以及因寒冷感觉,而反射性地引起竖毛肌收缩,并使肌肉群收缩形成寒战等均可使产热增加。临床上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鸡皮疙瘩”,触摸患儿皮肤有冷感;如发生寒战,预示将发生高热。幼儿在此情况下,可出现惊厥现象。在寒战期间,体温多在38℃以上,并多数在数小时内达到高热极期,如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药物反应性发热等,以上为体温骤升者。体温渐升者,指发热初期为低热,数天内由低热逐渐上升达到高热者,称为渐升性发热。渐升者常有前驱症状,多数无寒战现象,但有时可感觉发冷,如不典型的伤寒。有的呈骤升性发热,这可能开始为低热被忽略所致。另外,波状热、肺结核等疾病的体温呈渐升性发热。
(3)高温持续期:此时体温已达高峰,本期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开始增强,体温调节中枢不断加强调节作用。由于散热过程开始增强,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呼吸加强,开始排汗等,使体温不再继续升高。但这时由于体内仍受致热物质的不断刺激,产热并未降低,所以此期产热和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出汗等,此期出现高热可持续几小时(如疟疾)或数天(如肺炎),甚至几周以上(如伤寒)。
(4)体温下降期:本期是发热的结尾。它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体温恢复正常。由于机体的防御作用或采取了适当的治疗,使致热原在体内的作用逐渐消失或减弱,产热减少,同时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散热仍处于较高水平,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散热加强,于是体温开始下降,产热和散热终于恢复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体温下降的方式,一般是渐退,即在几天之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伤寒);也有骤退的,即体温在十几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降到正常,甚至低于正常(如大叶性肺炎)。在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丧失大量的体液,因此对于高热病人、小儿在使用退热药时,必须慎重,以防造成虚脱及其他并发症。
小儿短期高热应做哪些化验检查?
短期高热一般是指发热数天,体温在2周以内降至正常者。小儿短期高热大部分是由于感染因素所致,其中尤以病毒感染最多见。在小儿短期高热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和泌尿道的感染。
小儿在高热初期,由于热型不典型,加之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热型往往被打乱,这样就很难根据热型来判断发热的原因。同时在开始发热时,有些疾病的特有症状和体征尚未表现出来,使医生很难找出诊断的依据。而且小儿发热涉及到的疾病较多,单纯根据一个发热症状很难判断究竟是哪一种疾病。因此,对高热的患儿有必要做一些化验检查。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是小儿发热时最基本的一项检查。因为白细胞是人体的重要防御系统,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血中相应的白细胞数量就会发生变化。如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常提高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如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常提高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查对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很有参考价值。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多见于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等。
对小儿高热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要检查大便常规,必要时要做便培养,同时还要进行肝功能检查。对小儿发热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痛、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时,要检查尿常规,如尿中有较多白细胞可能为泌尿系感染。对小儿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要进行脑脊液检查。对小儿高热伴有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此外,如果怀疑是肠伤寒,应该检查肥达氏反应。如果怀疑支原体肺炎,应检查血清冷凝集反应。如果怀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该做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这些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热患儿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腰椎穿刺检查?
当小儿因某些疾病引起发热时,为明确诊断,有时需要做腰椎穿刺检查。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做此项检查,做这样的检查对小儿是否有危险或不良反应呢?这里就向大家简单谈谈这些问题。
由于小儿发热可见于各个系统疾病,所以是否需要做腰椎穿刺检查,还应*发热的伴随症状来判断。通常当小儿出现发热伴脑膜刺激征时;发热伴惊厥或昏迷时;发热伴婴儿前囱饱满时;以及婴儿发热伴哭声尖叫或眼神发呆时,均可考虑做腰椎穿刺检查。其目的在于通过脑脊液的变化,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时明确诊断。尤其是确认有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存在。
很多家长一提“腰穿”便十分畏惧,认为这是“抽脊髓” ,对小儿身体损害明显,其实这完全是误解。腰椎穿刺检查是儿科很常用的一种诊断性穿刺。医生会按规定在腰椎间选择安全的部位进行穿刺,而且一般检查仅需要脑脊液1~2毫升,绝对不会给小儿的身体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反之,小儿发热若确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则需迅速确立诊断,以争取治疗时机。而此时腰椎穿刺检查观察脑脊液变化是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所以切不可因为惧怕检查而延误病情。
当然,若小儿发热伴明显颅内压增高时,做腰椎穿刺检查一定要非常谨慎,以免引起脑疝。此外,家长还应了解,当小儿做完该项检查后,应除去枕头,平卧2~4小时。
小儿发热为什么要检查血中白细胞?
发热小儿到医院看病时,医生有时会开出一张化验单,让孩子检查血中白细胞。小儿发热为什么要检查血中的白细胞呢?
因为白细胞是人体的重要防御系统,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血中的白细胞就会积极地去参与战斗,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检查血中白细胞的变化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白细胞不是单一形态的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白细胞可以分成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五种。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有很强的吞噬作用,它们能吞噬细菌等微生物。淋巴细胞也能通过产生抗体等方式对侵入体内的异物发挥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则与人体对寄生虫的反应有关。总之,不同白细胞的具体作用虽然不同,但作用的主要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消灭侵入人体的异物。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血中相应的白细胞数量就会发生变化。如各种急性细菌感染常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及白细胞总数增多;病毒感染则淋巴细胞会相应增多,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而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增高或者反而降低。
小儿发热为什么要检查血沉?
血沉为小儿长期发热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血沉的检查虽然没有特异性,但对一些结缔组织病、结核病、潜在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上,很有参考价值。
小儿风湿热、幼年型类风湿病等结缔组织病,在活动期发热的同时,血沉多明显增快;而在病情逐渐好转及趋于静止时,血沉多见减慢或恢复正常。
小儿结核病活动期血沉也可加快。经抗结核治疗后,血沉可以逐渐下降。
一些潜在性肿瘤,临床尚未出现典型表现时,可见有长期低热,血沉增快。
总之,对长期发热且原因不明的患儿,应该常规检查血沉,同时亦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其它检查,这样有助于诊断。
察看指纹,是中医对小儿疾病诊断的一种独特方法,主要用于3岁以内的小儿。在小儿发热的时候,通过观察指纹的变化,可以帮助了解热势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
孩子发热时,时刻守护在身边的是孩子的妈妈。因此,妈妈如果掌握一些察看小儿指纹的方法,对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察看小儿指纹的方法其实不难掌握。指纹的位置在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是一支很细的浅表静脉。指纹的部位分为三段,第一段即指食指*近虎口的第一节,称为风关;第二段即指食指的中间一节,称为气关;第三段即指食指的第三节,也就是指甲的那一节,称为命关,这就是小儿指纹的“三关”。当小儿发热时,如果指纹仅现于风关之内,说明病邪初入,热势轻浅。如果指纹达于气关,说明病邪深入,热势较重。如果指纹到达命关,则表示邪热亢盛,病情危重。
当小儿发热时,除了察看指纹的部位以外,还要观察指纹的颜色和深浅。正常小儿指纹为淡红色。如果指纹颜色变紫,说明热邪较盛,病势较重。如果指纹浮现于皮肤表面,说明病邪初入,热势轻浅。如果指纹位置看起来较深,沉伏于皮肤之中,说明热邪入里,病势较重。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指纹是末稍的一支浅表静脉。因此,指纹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末稍循环的状态。
对发热患儿通过观察指纹,可以了解一些病情轻重的变化。如果指纹由红变紫,说明热邪由表入里,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如果指纹由紫转红,则说明疾病由里出表,逐渐好转。如果指纹由风关向气关、命关深入,说明病势在向纵深发展。反之,则表示疾病向愈转化。
在察看指纹时,最好利用自然光线,可以用手先夹住小儿的指端,然后用拇指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这样使指纹容易显露,以便于察看。
小儿发热为什么要观察有无皮疹?
小儿在发热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皮疹。根据皮疹出现的时间、出疹顺序、皮疹的形态、皮疹出现的部位以及疹后脱屑等特点,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在小儿发热出疹的疾病中,以传染病最为多见。麻疹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1~5岁小儿,一般在发热3天后出疹,皮疹先见于耳后及发际处,然后遍及躯干、四肢。在出疹时体温会更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才开始下降。幼儿急疹的特点是突然高热,持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迅速出现全身性皮疹。水痘初起也多有发热,然后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猩红热多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在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的同时,可见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性皮疹。小儿伤寒在发热7~10日左右,有的患儿会出现玫瑰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高热的同时,会出现许多出血性皮疹,有些小出血点会融合成片,形成大片瘀斑。
在小儿发热过程中,常常要服用一些药物或注射某种药物,应用药物也时常会出现药物性皮疹。药物疹的形状多种多样,但一般以红色、细小的粟粒状皮疹为多见。如小儿常用的退热药物,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对一些过敏体质的患儿常常会发生皮疹。还有一些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也有时会出现药物疹。
总之,在小儿发热过程中,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孩子的家长,都要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皮疹出现。如发现皮疹,家长要及时把孩子带到医院,请医生协助诊治,不可自作主张,盲目用药。如确认为药物疹,要及时停用,并根据情况适当地应用脱敏药治疗。
另外需要提醒家长,对出现皮疹的孩子,在高热时不要应用酒精擦浴、温水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
对婴幼儿发热怎样进行鉴别诊断?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够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怎样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呢?
首先要分析病史。根据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有无传染病接触史等情况进行分析。如6个月以内的小儿发热,一般多考虑呼吸系统感染。对6个月以上的小儿发热,除考虑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外,消化系统感染也很多,尤其还要注意是否患某种传染性疾病。在冬春季节,应注意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在夏秋季节则应多考虑肠道疾病。对集体生活的儿童,一定要了解所在集体中类似疾病的发生情况。
其次要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要检查患儿皮肤有没有出疹、有没有瘀斑,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咽部是否充血,扁桃体是否肿大,口腔粘膜有没有斑点和溃疡,心肺听诊有无异常,腹部有无压痛,肝脾是否肿大。如发现皮疹,应考虑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如发现疱疹应考虑水痘;如发现皮肤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如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如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应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如口腔粘膜有斑点,应注意麻疹;如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实验室检查对发热患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外周血中白细胞降低,多应考虑是病毒感染。白细胞增高,多应考虑为细菌感染。对发热患儿还应注意检查外周血中有无异常淋巴细胞或幼稚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则提示白血病。对长期发热的患儿要做血培养,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肝肾功能等,还应做结核菌素试验。对临床考虑为消化系统感染者一定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
总之,对婴幼儿发热,尤其是长期发热的病儿,一定要详细了解并分析病史,注意在发热的同时所伴随的其它症状,认真进行体检。除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外,还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对怀疑脑炎、脑膜炎的患儿要进行腰椎穿刺,做脑脊液检查。对怀疑血液病的患儿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只有通过全面的病史分析和全面的检查,才能对发热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发热性疾病漏诊、误诊的原因是什么?
不明原因的发热有时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可见于一些少见疑难病。但是对于较常见的发热疾患有时也会漏诊、误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未掌握小儿、特别是乳幼儿临床特点;(2)临床表现不典型;(3)不了解或不熟悉该疾患可以有多种临床类型或以某系统征象为主要表现;(4)病史、体检不详细,动态随访不够;(5)对流行病方面资料(如接触史、流行情况及其近年的改变等)重视、调查不够;(6)对较常见病考虑不够;(7)未能结合具体病例的各种情况作具体分析;(8)盲目用药,造成混乱,如在取各种标本及血培养前用抗生素、大量应用激素造成体温下降的假象;(9)未能正确掌握治疗性诊断措施;(10)未及时考虑组织活检或其他必要检查;(11)未能正确解释化验结果;(12)化验随访不足,尤其是三大常规;(13)标本采集不合要求、污染或“张冠李戴”;(14)未能正确理解某一化验的正常值、可能的操作误差范围、有意义的阳性标准、阳性率、假阳性等;(15)未能正确观察解释和及时随访;(16)并存其他疾病;(17)本病已产生并发症而未及时发现等。
小儿发热的同时伴有头痛最常见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也可见于颅内出血和颅内肿瘤。
小儿脑膜炎多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它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往往在39℃~40℃左右,高热的同时多伴有寒战。头痛表现很剧烈,患儿常常会用手拍头。此外,脑膜炎患儿一般都有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并且可见颈项强直等体征。
小儿脑炎一般发热也很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以发热为最初表现,继之则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抽搐、昏迷。发热持续时间较长,重者可达2~3周。散发型病毒性脑炎发热程度不一,头痛较重。
颅内出血和颅内肿瘤的患儿除有头痛症状外,也常常出现发热,这是因为出血或肿瘤的坏死组织、脱落的瘤细胞进入脑脊液,以及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致。
当孩子发热并且伴有头痛症状时,家长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便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果头痛是由于一般感染因素所致,症状往往很快可以缓解。如果是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则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怀疑颅内出血或颅内肿瘤,需借助头颅CT和核磁共振检查确诊。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家长切不可忽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
小儿发热伴腹痛见于哪些疾病?
发热伴有腹痛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两大类疾病,一类是小儿急腹症,另一类是小儿胃肠道炎症。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一般多以腹痛为最初表现,发热常在腹痛数小时后出现,开始体温不太高,随着阑尾病变的加重,体温可逐渐上升。腹部检查见右下腹固定性压痛,腹部肌肉紧张。化验检查末稍血白细胞升高。
急性肠梗阻在小儿时期也较多见。开始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伴有呕吐、不排便。继之则出现发热,体温随梗阻症状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腹部检查可发现压痛,或可触及肿块。通过腹部透视或立位平片可有助于诊断。
此外,小儿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肠穿孔等急腹症亦以腹痛和发热为主要表现。
小儿胃肠道炎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夏秋季节。小儿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在临床都以发热和腹痛为主要表现,但同时可有腹泻、呕吐等症状。通过粪便化验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发热的同时哭闹不安,应考虑到是否由腹痛所致,及早到医院诊治,以确定或除外急腹症,以免延误治疗。如果孩子发热时大便稀,应留取大便到医院化验检查,以确定诊断。
小儿发热伴呕吐见于哪些疾病?
发热伴呕吐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急腹症。
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发病时都以发热为早期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常在39℃~40℃之间。在高热的同时,患儿会出现频繁呕吐,多为喷射状呕吐,并且很快出现抽搐、昏迷、意识障碍。
小儿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食物中毒时,也会出现发热、呕吐症状。但这些胃肠感染性疾病一般发热程度不至于太高,而且发热持续时间不长,呕吐为非喷射状,吐出物为食物等胃内容物。
小儿一些急腹症,如急性肠梗阻、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一般在临床都有发热和呕吐。但这些急腹症除发热、呕吐症状以外,腹痛症状更为突出。一般通过查体及有关理化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临床医生见到小儿发热伴呕吐时,首先应向家长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经过。同时要进行仔细认真的神经系统和腹部查体。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理化检查,如血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如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要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如怀疑急腹症,应做腹部B超及X线摄片检查。
小儿发热伴贫血见于哪些疾病?
小儿持续发热,同时见面色苍白,口唇及结膜均苍白,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小儿发热伴贫血最常见的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贫血,属于儿科较重的一种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年龄以6~12岁学龄儿童居多,急性患儿病死率较高。再生障碍性贫血除有发热和贫血症状外,还可见皮肤粘膜出血点或紫斑,鼻腔、齿龈均容易出血,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化验检查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均降低。
小儿溶血性贫血也常有发热症状。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多而造成的贫血,可由先天遗传而导致,也可由后天因素引起。溶血性贫血除有发热和贫血症状外,还可见到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多有肝、脾肿大。一般可以通过化验检查来确诊。
小儿营养缺乏性贫血在临床上也以贫血和发热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是由于营养缺乏及长期慢性感染所导致,多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小儿急性白血病在起病时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同时由于骨髓被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所占据,红细胞系统受到抑制,所以也会出现贫血。小儿白血病除发热和贫血症状外,多伴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并可见有皮肤粘膜出血或鼻衄、齿龈出血。化验检查末稍血中可发现幼稚细胞。
从以上列举的疾病可以看出,小儿发热伴贫血多见于比较严重的血液病,治疗难度比较大。家长如果发现您的孩子发热伴有贫血,一定要高度重视,尽早就诊,力求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小儿发热伴肝脾肿大见于哪些疾病?
小儿发热伴肝脾肿大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和一些传染病,也可见于小儿白血病等恶性增殖性疾病。儿科医生见到小儿发热时,应检查一下肝脾是否肿大,以避免一些重病被漏诊或误诊。
小儿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发热伴肝脾肿大的常见病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急性病毒性肝炎在开始发病时多首先出现发热症状,大约经过5~10天左右,患儿皮肤和巩膜开始出现黄疸,同时可见肝脾肿大。通过化验检查肝功能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较高,伴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化验检查白细胞一般较高,末梢血涂片可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
小儿一些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也常伴有肝脾肿大。如小儿伤寒、回归热、疟疾、黑热病等,常可见肝脏或脾脏肿大,也可见肝脾均肿大,小儿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先天性梅毒和血吸虫病也可见发热及肝脾肿大。
小儿急性白血病一般发热和肝脾肿大的表现都比较突出,并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根据这些临床特点,结合末稍血检查、骨髓穿刺检查一般即可以确诊。另外,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也有发热和肝脾肿大等临床特点。
总之,对发热伴肝脾肿大的患儿医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查体和有关理化检查明确发病的原因,尽早确立诊断,以便及时准确地进行治疗。
如果孩子在发热的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家长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一般来说,发热伴有颈部或其它部位的局部淋巴结肿痛,多半是因为局部炎症,经用适当的抗炎治疗即可好转。如果发热伴有全身的淋巴结肿大,则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体检及化验检查,以便尽早做出诊断。
发热伴全身淋巴结肿大常见以下几种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一般起病较急,多先有发热、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久即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以两侧颈部对称性多发性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也可见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肿大。同时不少患儿可伴有肝、脾肿大,或见有皮疹。化验检查白细胞一般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往往在10%以上。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多为阳性。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经适当治疗,在短时期内一般即可治愈。
(2)白血病:这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小儿时期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居多。本病初起多主要表现为发热,继之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同时可见贫血、出血等症状。末稍血涂片检查可发现幼稚淋巴细胞。这时,应及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尽早进行化疗。
(3 )恶性淋巴瘤:这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可伴有发热。一般可通过骨髓检查、淋巴结活检、CT扫描等检查确诊。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放疗和化疗。
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生症 X等疾病也常常可以见发热伴淋巴结肿大。
总之,家长如果发现您的孩子发热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忽视。
小儿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见于哪些疾病?
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也见于血液病,其中常见的疾病有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血病、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在这些疾病中以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更常见,这些疾病的主要鉴别点为:流行性出血热为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多见于眼结膜、软腭、颈部和腋下,其他器官可有出血倾向,伴“三痛”、“醉酒”面容、眼结膜充血和水肿、并有低血压、少尿和后期的多尿。钩端螺旋体病为皮肤、粘膜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其他器官特别肺部有出血倾向,伴头痛,腓肠肌疼痛和压痛、眼结膜充血、肝肿大、黄疸和肾脏损害。败血症为细小出血点,可有小脓和其他各型皮疹,并有原发病灶和迁徙性病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为细小出血点,常成批发出,消失后又出现,常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病程中杂音不变异,可有栓塞现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出血点较大或为出血斑,可融合成小片或大片,早期即有意识障碍、抽搐和脑膜刺激症。根据以上特点,结合临床化验检查即可作出明确诊断。
小儿发热伴结膜充血见于哪些疾病?
小儿在很多发热过程中,可见结膜充血、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这种情况常见于哪些疾病呢?
对小儿来讲,上述情况最多见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及急性咽结膜热。但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以全身过敏性血管症为主要病变,似与变态反应有关。除发热、双侧结膜充血外,尚见唇红干裂、杨梅舌及口、咽部有弥漫性发红,躯干部多形性红斑,无水疱及结痂形成,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胀等,急性期可见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于甲床皮肤移行处可见膜样脱皮。而急性咽结膜热其临床表现则较为单纯,除发热、结膜充血外,主要表现为咽炎,患儿多诉咽痛,该病多为腺病毒感染,其他如柯萨奇病毒亦可致病。
另外,临床在一些疹热病中如麻疹、风疹、猩红热等,亦可伴见发热及结膜炎等症,临床要注意观察其他伴发症,以免误诊。
小儿发热伴呼吸道卡他症状见于哪些疾病?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这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引起发热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的疾病常见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白喉、咽结膜热、麻疹前驱期和百日咳卡他期等。此外,某些发热疾病,例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在其前驱期或初期有时也可出现一些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因此在鉴别诊断时均需加以考虑,以免引起误诊。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之间,以及麻疹前驱期与咽结膜热之间,特别容易混淆。其鉴别特点为:普通感冒常呈散发性流行,发热和全身症状较轻,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重;流行性感冒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热和全身症状较重,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麻疹多见于冬春二季,前驱期可见特征性的麻疹粘膜斑,主要分布在颊粘膜上,为细小的白色斑点,周围可有红晕围绕,麻疹粘膜斑的发现对麻疹的早期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咽结膜热多见于夏季,无粘膜疹,一般也不出现皮疹,发热等全身症状较麻疹轻。
小儿发热伴咳喘见于哪些疾病?
发热伴咳喘是小儿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于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见。发热一般不太高,多表现为中度发热或低热,也有的小婴儿无明显的发热。本病喘息症状一般较为突出,开始多为持续性干咳,继之气急喘促,出现鼻翼扇动,发作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高调喘鸣音,有时可听到细湿罗音。
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小儿多见。发病时一般先有发热,体温多数在37.5℃~38.5℃之间,也有的患儿表现为高热。患儿多有咳嗽、喘促、气急、鼻扇、呼吸困难。听诊肺部喘鸣音、哮鸣音为主。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病以发热、咳嗽、喘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高低不一,有的患儿仅表现为轻度发热,有的患儿则高热会持续数日。除发热外,患儿咳嗽、喘促症状也比较重。表现为频发的连续性阵咳,以后出现喘促、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周围发绀。听诊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喘息症状,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患儿可伴轻度发热,有的患儿无发热,但哮喘并发感染时,就会体温升高。
对小儿发热伴咳喘症状的治疗,一般应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同时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发热时用退热剂或物理降温,喘甚时可酌情应用氨茶碱等平喘药。
黄疸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是由于血中胆红质浓度增高而引起。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血中胆红质浓度增高而产生黄疸。一般将黄疸分为四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先天性黄疸。发热伴皮肤黄疸的疾病仅见于前三类,三类黄疸各有其特点。
溶血性黄疸:黄疸一般不深,血中游离胆红质(间接胆红质)增多为主。胆红质定性试验呈间接阳性,直接胆红质(即结合胆红质)与总胆红质之比小于0.2,尿液胆红质阳性,尿胆原增高,粪便尿胆原含量增加,并有贫血、造血骨髓增生、脾肿大、周围血液网织细胞增多和出现有核红细胞等溶血性贫血表现。
肝细胞性黄疸:血中游离胆红质和结合胆红质均增加。胆红质定性试验呈双相或直接阳性,直接胆红质与总胆红质之比大于0.4,尿液胆红质阳性,尿胆原增加,粪便尿胆原正常或减少,常有肝肿大和肝功能试验异常。
阻塞性黄疸:黄疸可以很深,血中结合胆红质增高,胆红质定性试验呈直接阳性,直接胆红质与总胆红质之比大于0.4(可达0.6);尿液胆红质阳性,尿胆原缺乏或减少,粪便尿胆原含量减少或缺乏,血清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增高,并可有皮肤搔痒和粪色淡或呈陶土色。
肝细胞性黄疸而有发热的疾病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阻塞性黄疸而有发热的疾病多见于胆囊炎、胆石症、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溶血性黄疸而有发热者见于各种先天和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发作,其中主要有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疾)、败血症、黑尿热、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反应、蛇毒、药物反应、G-6PD缺乏症(蚕豆病)等。可根据病史、体征,有关化验检查进一步鉴别确诊。
小儿发热伴血尿见于哪些疾病?
发热伴血尿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核、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见于其他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白血病、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发热伴血尿在泌尿系统常见的四种疾病应该鉴别如下:
肾结核有肾外结核病史,起病缓慢,出现血尿前常有较长时间的低热、乏力、纳差、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和血尿较明显,尿液常呈酸性;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既往常有尿路感染病史,有膀胱刺激症状和脓尿,但血尿较少见,急性肾盂肾炎尚有肾区疼痛和叩击痛;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病前常有链球菌感染史,无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常见,并有浮肿和高血压。在以上四种疾病中,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依*病史,体征和尿液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而肾结核诊断比较困难,必要时需考虑作尿液结核菌检查和泌尿系统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一些全身性疾病在病程中也常可见到发热伴血尿的症状。但这些疾病的血尿一般都是一过性的,并且也不属于主要症状。根据全身症状和有关化验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小儿发热伴肾区疼痛见于哪些疾病?
发热伴肾区疼痛主要见于小儿急性肾盂肾炎、肾周围炎或肾周围脓肿。这些疾病在儿科临床虽不多见,但也时有发生。怎样对这两种疾病进鉴别呢?
急性肾盂肾炎以小婴儿多见。其发热的热型不固定,高低不一。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程度一般较短,肾区皮肤温度不增高,局部也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触痛和肋背角叩痛较轻。可有尿频、尿痛、尿急,小便不畅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常有大量白细胞,偶有红细胞及少量管型,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毫升有重要诊断意义。
肾周围炎或肾周围脓肿在小儿各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生。发热大多呈驰张型高热,腰痛常甚剧烈,肾区可有肿胀和皮肤温度增高,触痛和肋背角叩痛较显著,一般无膀胱刺激症状。小便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肾周围脓肿时,超声波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上见到小儿发热的同时伴有肾区疼痛时,一定要检查尿常规,以明确是否存在必尿系统感染。其次要根据情况进行肾脏B超等检查,以观察肾脏本身及周围的病变。
小儿发热伴休克见于哪些疾病?
休克是指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和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灌流不良而产生的综合病征。
休克通常可分为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外伤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出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几大类。发热伴休克主要见于感染性休克这一类,亦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心源性休克以及其他各类休克的后一阶段或有并发感染的时候。休克的共同表现为面色苍白、紫绀、皮肤花纹、四肢厥冷和潮湿、脉搏细速、呼吸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静脉萎陷、意识障碍等。临床上发热伴休克的疾病多见于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败血症、休克型肺炎、暴发型细菌性痢疾、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出血性肠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心肌梗塞等。
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多见于冬、春季,早期即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抽搐或脑膜刺激症状,皮肤有出血斑点,以后鼻唇部可有疱疹出现;休克型肺炎多见于冬、春季,有胸痛、铁锈色痰、气急和肺炎体征,以后鼻唇部亦可有疱疹出现;暴发型菌痢多见于夏、秋季,早期就出现昏迷,抽搐或呼吸衰竭,常有腹痛、腹泻和脓血便,如无腹泻,可作灌肠检查大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近期有胆道、尿道、肠道感染或手术史,可有皮肤、粘膜细小出血点和其他迁徙性病灶;化脓性胆管炎有胆道感染史,如胆道蛔虫症等;流行性出血热有“三痛”、“醉酒 ” 面容,眼结膜充血、水肿,颈部、腋下和软腭有针尖样出血点,其它器官也有出血倾向等症状。总之发热伴休克是一急重症,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因此应根据其疾病特点及化验辅助检查等尽早作出诊断,及时治疗。
小儿发热伴昏迷见于哪些疾病?
昏迷是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以意识障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或消失为特征。
引起昏迷的病因很多,其中发热伴昏迷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外严重感染(脑型疟疾、严重败血症、暴发型菌痢、中毒性肺炎等)、高温重症中暑、出血性疾病(包性白血病、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所致颅内出血)等。可根据以下特点对这些疾病进行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可有发热伴昏迷,此病多见于冬春季。乙型脑炎则多见于夏秋季,婴幼儿、儿童均可见,多先有高热继而昏迷。常有脑膜刺激征,伴有全身感染和中毒症状,可有呼吸循环衰竭,也常可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呈炎症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外严重感染,如脑型疟疾、暴发性菌痢多见于夏秋。中毒性肺炎多见于冬春。暴发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其他严重感染各种年龄都可得病。发热与昏迷的关系也是先有高热,继有昏迷,但脑膜刺激征呈阴性,也可有全身感染和中毒症状,可有呼吸循环衰竭。脑脊液检查无特殊改变。
高温重症中暑,常于夏秋高热或烈日的环境中发病,小儿体弱者多见。发热与昏迷的关系是先有高热,后有昏迷。脑膜刺激征阴性,皮肤干燥,无汗,可有循环衰竭。脑脊液检查无特殊改变。
出血性疾病所致颅内出血如急性白血病和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学龄儿多见。发热与昏迷的关系,以上两种疾病均可先有本病所致发热,继而昏迷。当昏迷出现后,热度可更升高,脑膜刺激征阴性,常伴有贫血、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脑脊液检查可呈均匀血性改变。
以上各疾病还可根据其血常规及其他化验检查,病原菌检查确诊。
发热伴昏迷的病因中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外严重感染为常见,对二者作出正确的鉴别十分重要。二者其主要鉴别点在于前者常伴有脑膜刺激征和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后者常无脑膜刺激征和其他神经系统体征。进一步的鉴别可作脑脊液检查,前者呈炎症改变,后者脑脊液可正常。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体征包括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及心脏和纵隔向对侧移位、患侧叩诊实音、呼吸音减低、语音和语颤减弱等。
病人有发热伴胸腔积液体征时,通常需考虑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阿米巴肝脓肿向胸腔穿破、癌性胸液等症的可能性。小儿以结核性胸膜炎及化脓性胸膜炎为多见。
在上述四种疾病中,可以根据原发疾病、发病年龄、起病发热的关系、胸痛的性质、胸水量及其有关症状、流行病学史、传染病接触史及化验检查等进行鉴别。结核性胸膜炎与化脓性胸膜炎的主要鉴别点有:结核性胸膜炎常有结核病史,起病多较缓慢,发热和全身症状较轻,胸液量大,呈淡黄色或草黄色,透明或略混,细胞增加以淋巴为主,胸液中可检出结核杆菌;化脓性胸膜炎常有肺炎或败血症史,起病多较急,发热和全身症状较重,胸液量较少,呈脓性,细胞增加以多核为主,胸液中可检出化脓菌。
哪些疾病可引起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
所有的化脓性细菌、结核杆菌、病毒和霉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均可引起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惊厥等。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其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为常见。由于这些疾病均可引起发热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此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以下为这些疾病的主要鉴别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冬春多见,起病最急骤,皮肤有出血斑点,以后有疱疹出现。
肺炎球菌脑膜炎:冬春多见,起病较急,常有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乳突炎等原发病灶,并有复发倾向。
流感杆菌脑膜炎:秋季多见,主要侵犯幼儿,起病较缓,常以呼吸道感染作为前驱症状,可出现中耳炎,肺炎,关节炎等迁徙性病灶。
葡萄球菌脑膜炎:夏季多见,起病略缓,可有各型皮疹,特别是小脓疮性瘀点更为特殊,并可有其它迁徙性病灶。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出现脑膜炎之前常有一段时间的全身结核症状,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外结核病灶。
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严格的季节性(集中在夏秋7~9月份发病),脑膜刺激征不很明显,而嗜睡和椎体束征却很突出。
脊髓灰质炎:夏秋多见,主要侵犯小儿,起病略缓,有典型的双峰热、,肌痛和感觉异常,继而出现肢体的驰缓性瘫疾,往往无昏迷、抽搐和脑膜刺激征。
当患儿出现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时,一定要尽早就医,根据以上特点进一步作脑脊液及病原体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发热伴瘫痪?
瘫痪是指横纹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随意运动的减弱或消失,也称之为麻痹。瘫痪可累及个别肌肉、一组肌群或多组肌群,如面肌瘫、单侧上肢瘫、单侧下肢瘫、偏瘫(单侧上下肢瘫) 、截瘫(双下肢瘫)及四肢全瘫等。瘫痪通常分为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二类。中枢性瘫痪又称痉挛性(强直性)瘫痪,亦称硬瘫,其病变部位在上运动神经元,包括大脑前中央回运动区及椎体束。临床表现为较完全的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无肌萎缩,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常伴有惊厥和意识障碍;周围性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亦叫软瘫,其病变部位在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脑干的颅神经核和颅神经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和脊髓周围神经。惊厥表现为个别肌肉或肌群的瘫痪,肌张力减低,肌萎缩明显,腱反射降低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不伴惊厥和意识障碍。
当发热伴中枢性瘫痪时常见的疾病有各种化脓菌、结核杆菌、病毒、霉菌引起的各种脑膜炎和脑炎、神经系统外严重感染所引起的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血管意外、急性脊髓炎等。
急性脊髓炎的特点为近期有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病史,起病时发热,腰背部和下肢疼痛,并迅速出现截瘫。初为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期),继而转为强直性瘫痪。病变部位以下感觉消失,小便潴留和大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和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以淋巴为主)等特点。
发热伴周围性瘫痪的常见疾病为脊髓灰质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和白喉外毒素累及运动末梢神经而引起的软腭、眼肌、面肌瘫痪等。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常在起病前1~3周有病毒或细菌感染病史,肌瘫出现时已不发热,肌瘫特点呈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并伴感觉障碍,脑脊液有细胞正常而蛋白增高的分离现象。
当发热出现瘫痪时一定要首先区分瘫痪是中枢性瘫痪还是周围性瘫痪。这样才能进一步寻找病因,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哪些疾病在高热时可出现寒战?
寒战大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前。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作用于机体引起发热时,病人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即肌肉不自主活动,此称为恶寒战栗,简称寒战。寒战是高热的先声,寒战期间,体温已有升高,在发热不太高的前期,有时病人仅有全身发冷感,而无战栗,称为发冷。二者在程度上不同,但可反映发热性疾病在性质方面的区别。临床上常见以下疾病可引起寒战:
(1)急性细菌性感染:如脓胸、肺脓肿、丹毒、胆囊炎急性发作、门脉血栓性脉管炎、细菌性肝脓肿、骨髓炎等各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均先寒战后高热,继而出现各种疾病特有的症状。
(2)大叶性肺炎:可先出现寒战,随之发生高热,体温呈稽留热型。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等呼吸道症状,多在寒战和高热之后出现。个别患儿可无发热,甚至体温过低,此多见于休克型肺炎。
(3)支气管肺炎:发病急者可先出现寒战再出现发热,发病缓慢者可无寒战,此时发热多为渐升型。
(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在高热开始前可有寒战,并多次反复,在发生栓塞时此种现象更易出现。
非感染性发热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
发热性疾病中,除感染因素外,非感染因素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主要见于以下原因。
(1)无菌性组织损伤及坏死产物性发热:如大手术后、骨折、大面积烧伤、X线照射后的机械、物理性损伤;脾破裂、消化道出血、血管阻塞引起的心、肝、脾等内脏梗塞或肢体坏死;溶血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组织坏死等。
(2)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主要见于异种蛋白性发热,如注射马血清等;药物热,如磺胺类、巴比妥类、青霉素、碘酊等药物过敏;输血或输液的热原反应,以及各种预防接种疫苗等。
(4)产热、散热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因广泛性疤痕、广泛性皮炎、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鱼鳞癣或包盖过严( 多见于小婴儿)所致的散热障碍及大量失血、失水引起脱水热等。
(5)中枢性发热:如中暑、安眠药中毒、脑溢血、颅骨骨折、脑震荡等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以及婴儿体位中枢调节功能失常等。
(6)致热类固醇性发热:如周期热、肾上腺癌、慢性肝炎、肝硬化、原胆烷醇酮治疗肿瘤时的发热。
(7)其它:如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可引起发热。某些少见病如眼口生殖器脂膜炎、肉芽肿疾病等均可引起发热。
小儿感染性疾病一定会发热吗?
感染是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在感染时,细菌膜内的脂多糖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互相作用,释放出一种内源性致热原,这种致热原进入血流,从而引起发热。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的一种全身性防卫反应。在感染性疾病时,多数患儿一开始首先表现为发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会表现为发热。一些体质虚弱的患儿,有时虽然有严重感染,但因为机体反应性较差,可能不出现发热反应。新生儿时期,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机体反应性差,在感染性疾病时也不一定表现出发热。所以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不能以发热与否来判定。
也就是说,感染性疾病多数有发热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感染时都会发热。如果感染很严重而体温却不升高,这样的患儿往往病情更重,预后更差。
有些孩子动不动就发热,只要着一点凉,有一点风吹草动,立刻体温就会升高,令人防不胜防,令妈妈苦恼不已。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小儿发热多由于感染引起,而小儿反复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的防卫系统与之抗争,就会引起发热等全身性反应。
从中医学的观点看,小儿发热多是由于感受外邪所致。小儿之所以反复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中医学认为,正常生命的维持有赖于人体阴阳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发生疾病。人们平时所说的“火”大,实质上就是阴阳的平衡失调。中医认为,阴虚则火旺,阴虚则生内热。平素阴虚火旺的孩子,稍微受到外邪的侵犯,就会引动内火,内火与外热相合,从而则导致发热。
怎样判定孩子是否有“火”呢?一般来说,阴虚火旺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烦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口唇发红,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而且快。
对这种阴虚火旺的孩子,不仅应给予治疗,而且应该注意平时的调护。治疗应采用中医滋阴清热的方法,常用药有生地、沙参、麦冬、天花粉、玄参、玉竹等。也可以用养阴清肺口服液等中成药。平时应给孩子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另外,不要为了防生病而给孩子拼命穿衣服,把孩子捂得不露一点缝隙,这样反而会使孩子更容易得病。古代医家提倡的“要使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的观点是有科学道理的。
发热会使小儿烧成肺炎吗?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高度紧张,急忙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热药,生怕孩子发烧会烧成肺炎。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小儿肺炎并不是烧出来的。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病毒、细菌等不同病原体或其它致病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小儿肺炎临床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继之可出现咳嗽、喘促、呼吸困难及肺部湿罗音等表现。
小儿肺炎的发热一般没有固定的热型,有的表现为持续发热,有的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在新生儿、重症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体质虚弱的患儿可无发热。
发热是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是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及肺脏,使肺脏充血、水肿、形成炎性浸润所致。可以这样讲,是因为肺部炎症引起了小儿发热,而并不是由于发热而导致了小儿肺炎的发生。
发热会使小儿脑子烧坏吗?
有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发热可能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因此,当孩子体温稍一升高时,就急忙给孩子服退热药。甚至有的家长把退热药当作常规治疗药物,每日定时服用。这种认识和作法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机体是有利的。在一般情况下,发热对小儿的脑细胞没有直接的损害。只有当体温超过 41.4℃以上时,脑部才会有受到损伤的危险。
婴幼儿高热有时会发生惊厥,这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兴奋容易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
有的患儿在急性感染过程中引起中毒性脑病表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因为高热损伤了脑细胞所致,也不是病原体直接侵入脑组织所致。中毒性脑病的发生与感染中毒、人体对毒素的过敏反应、缺氧、脑水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一般说来,发热不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即使在小儿发热过程中出现惊厥、脑病等表现,也并非都是由于发热所致。
发热会导致患儿死亡吗?
如果说发热会导致患儿死亡,人们会感到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如果发热太高确实会把人“烧” 死。
前不久,在某医院儿科急诊室,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包裹得很严实的孩子慌慌张张张地跑来,当大夫把被子打开时,孩子全身通红,已经停止了呼吸。医生根据患儿的病史和患儿全身通红的状态判断,患儿是由于长时间高热而导致的死亡。这种死亡实际上是不应该发生的,实在让人感到痛心。
为什么发热能导致患儿死亡呢?
因为维持机体生命的适宜温度范围是有限的,对人来说其范围很小,在25℃~43℃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代谢就会发生障碍,体内的蛋白质就会变性和凝固,生命就会停止。
高热可以加速体内各种代谢过程。长时间的高热最后引起体温调节中枢机能衰竭,使体内散热反应失去调节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在持续体温过高的状态下,可以导致意识丧失以及循环、呼吸功能衰竭。
当肛温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脑损害。高热持续在42℃以上,时间超过2~4小时,常会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脑水肿、肝脏功能衰竭、心肌损害等。因此,高热持续的患儿如果不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是可以引起死亡的。
脑是生命的重要器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脑组织的耗氧量较其他组织的耗氧量大,儿童在基础代谢条件下,大脑耗氧量约占其全身耗氧量的50%左右。当高热时,全身的新陈代谢加速,各脏器的耗氧量增加,而脑组织尤为明显。持续的高热必然要导致脑缺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缺氧时脑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引起脑水肿。脑水肿是高热患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有病开始发热怎么办?
小儿许多疾病在开始阶段都会出现发热。这时,其它症状有可能还没有表现出来,而发热可能是主要症状或者是唯一症状。如果仅仅根据发热来诊断疾病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在诊断没有明确之前,小儿发热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该对发热有一个正确认识。发热既是患病时的症状,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斗争的反应。所以,不要一见发烧就用退热药来抑制机体的这种防御能力。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都应该先让孩子躺下休息,要多给孩子喝水,这样可以增加尿量,使孩子多出汗,不但能够降温,而且还有利于排出毒素。如果病情较轻,孩子出点汗有可能热就会退了。如果孩子的热仍然不退,或者继续增高,体温达到38.5℃~39℃以上,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降温。常用的降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降温,另一种是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方便简单,而且没有副作用,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具体作法可以用湿毛巾冷敷在小儿额头上,时常更换,以帮助散热。也可以用毛巾浸湿温水,擦小儿颈部、四肢及后背。还可以采用酒精擦浴降温。如果经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可以适当应用药物降温,但要注意用药剂量和有无禁忌症。
与此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皮疹出现,有无呕吐、咳嗽、头痛,有无腹痛、腹泻。如果孩子高热来得很急,而且持续体温上升,精神状态差,特别是有传染病流行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孩子在有病发热的时候,一般都会导致食欲不振,什么东西都不想吃,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食欲与消化功能和神经调节有关。发热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的全身激烈反应。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会使唾液、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消化酶活力降低。这时食物在胃肠道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而长时间地停留在胃肠道,使患儿产生一种饱胀感,因此导致食欲不振。
对于孩子发热导致的食欲不振,首先家长不必过于焦急和忧虑,因为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家长要做好孩子各方面的护理,比如尽量让孩子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让孩子大量饮水,这样既可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份,协助降低体温,又可以促进毒素的排泄。
孩子食欲不振,不要勉强让孩子吃东西,否则对胃肠功能的恢复会更加不利。应该挑选一些孩子平时喜欢吃的,清淡、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汤、藕粉等,不要吃油腻的、热量过高的食物。要尽量给孩子喂一些果汁和菜汤,以补充各种维生素。
推拿疗法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运动功能,医生和患儿家长都不妨试一试。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在患儿脐与剑突中点处轻轻按揉100~ 300次。
揉脐:用掌根在患儿脐部顺时针方向轻揉100~300次。
分推腹阴阳:用双手拇指沿肋弓角边缘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揉天枢:用指端在患儿脐旁约2寸左右处按揉50 ~100次(两侧可同时进行)。
捏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在患儿脊柱自下而上捏提,连续3~ 5遍。
患儿热退后食欲仍差者,可加用中药调理脾胃。一般可采用滋阴健脾开胃的治法,酌情应用沙参、麦冬、茯苓、陈皮、苍术、砂仁、厚朴、乌梅、藿香、佩兰等中药。
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概括地讲,小儿发热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无论哪种因素导致的发热,原则上都不需要首先给予降温处理。因为体温的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以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如果退热处理不当,可能会挫伤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还有可能会掩盖症状,延误诊断和治疗。
虽然如此,对体温过高或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还是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还是很必要的。
临床常用的降温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降温,一种是药物降温。具体应用哪一种降温方法为好,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药物降温需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一般可选择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现在有很多不同的剂型,很适合小儿服用。其商品名有百服宁、泰诺、安佳热、一滴清等。扑热息痛退热效果迅速可*,不良反应较少,对胃肠道无明显刺激性,也不会引起凝血障碍。但偶见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大量或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及肾脏损害。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迅速,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致出血,少数患儿可出现过敏反应。
孩子发热便秘怎么办?
孩子在有病发烧的时候,由于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在胃肠道不能被消化吸收和及时排出,所以容易导致便秘。
在发热时大便秘结往往会影响体内毒素的排泄,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使大便通畅排泄。促进大便排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调整饮食。让患儿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强调含纤维素较高的蔬菜,如芹菜等。
(2)冲服蜂蜜,尽量多饮水。
(3)服用中药。采用清热泻火通便的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酌情选方用药。一般情况可考虑应用生石膏、知母、炒山栀、黄芩、黄连、火麻仁、瓜蒌等。高热持续不退,大便干燥较重者可以用生大黄,但剂量需掌握好。
(4)推拿疗法。可以采用清大肠、退六腑、推下七节骨、揉脐等方法。推大肠即用拇指在患儿食指桡侧缘从虎口直推向指尖,连推100~300次;退六腑即用拇指在患儿前臂尺侧自肘向腕的方向直推,连推100~200次;推下七节骨即用拇指自患儿第四腰椎处向下推至尾椎骨端,连推100~200次;揉脐即用掌根在患儿脐部顺时针方向按揉100~300次。
(5)灌肠或向肛门内注入开塞露,以刺激大便排泄。
总之,孩子发烧时容易造成大便干燥,而大便不通又往往会加重发热。因此,对发烧的孩子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排出大便。有不少孩子热退以后大便仍干燥,家长应及时领孩子到医院就诊,服用中药治疗,以进一步清除余热。
小儿发热选择哪种退热药最好?
儿科退热药种类很多,小儿发热时选择哪一种退热最好呢?
扑热息痛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本品属非那西汀的代谢产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口服后吸收较迅速。一般用量为: 1岁以内小儿每次35mg,1~3岁小儿每次35~75mg,3~6岁小儿每次75mg,7~12岁儿童每次 75~150mg。本品对胃肠道无刺激,也不会引起凝血障碍。扑热息痛的商品名尚有安佳热、一滴清、百服宁、泰诺、必理通、爱尔、小儿退热栓等,剂型较多,且很适合小儿应用。扑热息痛的退热效果迅速可*,不良反应较少。世界卫生组织规划推荐本药作为解热首选药。小儿发热时可选用扑热息痛退热,但要注意掌握剂量,并且不可长期服用。若误服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可用于小儿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本药口服后能迅速从胃和小肠上段吸收,退热作用发挥较快。一般用药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60mg。应用本药时要注意多饮水,以利排汗降温,同时可防止汗出过多而致虚脱。应用阿司匹林要注意用药剂量,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刺激胃粘膜,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引起胃出血,并由于凝血酶原减少导致出血倾向。如果误服大量或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安乃近亦是儿科较常用的退热药,退热作用显著、迅速。主要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增加,体温降至正常。本药较易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产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有时可出现过敏性皮疹或药疹。临床一般常用滴鼻的方法给药,但不可反复连续使用。
阿苯片或阿苯合剂是阿司匹林与鲁米那的合剂,二者比例为10∶1,较适合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可防止惊厥发作。其用药剂量按阿司匹林计算。
发热是小儿患病的常见症状,有许多病在一开始就出现发热。对于小儿发热,家长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马上给孩子灌上退热药,随即又服上抗菌素。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用抗菌素就能退热,而且越贵的抗菌素效果越好。
小儿发热就一定要使用抗菌素吗?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抗菌素的作用和滥用抗菌素的危害。
抗菌素是一种防治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是每种抗菌素却只能杀灭或抑制若干特定的菌种。对于细菌引起的疾病,要根据不同的菌种选用适当的抗菌素。必须明确指出,抗菌素并不是越贵就效果越好。对于病毒引起的疾病,应该说抗菌素是无效的。如果盲目滥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长期不合理使用抗菌素,会渐渐使细菌对抗菌素产生耐药性,从而使抗菌素失灵。因为抗菌素要杀灭细菌,细菌为了生存也会进行抵抗。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后,再用这种抗菌素就没有作用了。如果用抗菌素来治疗病毒引起的伤风感冒,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还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或者引发其它不良反应。另外,长期大量使用抗菌素还容易发生“二重感染”。比如有的孩子在应用抗菌素过程中,突然发生鹅口疮,这就是霉菌繁殖的结果。
还应该向家长们提示的是,目前孩子所患的感染性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应该尽量使用中药治疗,亦可应用抗病毒等药物。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
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不要一见到发热就认为是细菌感染,不要滥用抗菌素。见到小儿发热应该去看医生,明确发热的原因,然后再进行治疗。家长们应该记住,抗菌素不是万能的,滥用是有危害的。
感染性发热应如何使用抗菌素?
目前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存在着滥用的现象。有人错误地把它当做“保险药”、“万能药”等。也有的医生迎合患者的不正确要求,不详查病情是否需要,按抗菌素的大联合、大剂量、大轮换、大包围等所谓四大常规使用抗菌素。这样不仅浪费抗菌药物,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且还会造成耐药菌株增加,加之抗菌素毒性反应,副作用增加,出现过敏反应,混淆诊断,延误治疗,产生药物间的拮抗现象和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重者甚至引起病人死亡。因此,在发热感染性疾病时,必须合理使用抗菌素,严格掌握抗菌素应用的原则。小儿感染性发热应用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严格准确地掌握抗生素应用指征;
(2)早期诊断,早期给药;
(3)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应依病人年龄、体重、体质、病程、病情轻重缓急来决定药物剂量和疗程。在一般情况下,一种抗生素至少连续应用三日,如果效果不佳方可更换另一种抗生素;
(4)要给充足的剂量,以维持血中的有效浓度,防止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
(5)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退后2~ 3日方可考虑停用抗生素,以防止疾病反复或迁延成慢性炎症;
(6)在严重感染时可有效合理地联合应用抗生素,并配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
怎样护理高热患儿?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体温高于39℃时即为高热。
患儿持续高热,就会增加氧的消耗。由于脑细胞缺氧,加之毒素对脑的刺激,患儿可出现谵妄、昏迷和惊厥。因此,当患儿出现高热时,除做病因治疗外,还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并积极做好高热患儿的护理工作。
患儿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低,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因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同时,高热时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大量消耗,水分大量丧失。因此,高热患儿必须注意补充营养和大量水分。根据病情,酌情给予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鸡蛋羹、西红柿蛋花汤等。并多饮白开水或淡糖水,以补充因高热而丧失的水份,并利于毒素排泄。
由于高热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体质虚弱,所以应尽量减少患儿活动,多卧床休息。
对高热患儿应注意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齿龈炎等。因此在小儿高热时要注意及时清洁口腔,最好在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另外,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出汗时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出汗较多者可用温毛巾擦拭皮肤,并涂以爽身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另外,还要给患儿勤洗手、洗脚,清洗外阴及肛门,以防止出现其它部位的感染。
小儿热退后还需要调理吗?
孩子发热的时候,每一位妈妈都会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子把体温降下来。孩子的发热会把他*的心悬得很高。孩子的体温一降下,他*的心也就随之踏实了。可是,许多家长忽视了这一点,热退以后并不意味着疾病已彻底治愈,热退后还需要调理。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热退以后常常会感到疲乏,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容易出汗。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发热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没有修复。发热虽然是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但发热对人体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尤其对小儿的不良影响更要比成人大。
发热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二是对器官活动的影响。发热可以使脂肪的消耗增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加,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道的运动与吸收功能降低。此外,由于发热的时候代谢增强,因而水分消耗很大。这些改变是需要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的。
中医学认为,发热会消耗人体的津液。津液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津液不足,会影响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津液亏虚会产生内热,胃的津液不足会使消化功能失调,使患儿食欲不振,大肠津亏会使患儿大便干燥,阴虚内热会使患儿出现烦躁、颧红、盗汗、手足心热等症状。这些症状如果不能及时予以调理,往往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因此,小儿热退以后,家长不可高枕无忧,应该请医生进行病后调理治疗。最好用中医中药来调理,中医中药的治疗可以进一步清除体内的余热,并可使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消除热退后而出现的食少、便秘等一系列症状。
小儿热退后应该怎样调理?
小儿发热以后,尤其是高热或长期发热以后,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烦躁、手足心热、容易出汗、疲乏无力等症状。有的患儿还会出现长期的低热,也有的患儿热退后间歇几天复见发热,甚至反复发热。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热退后失于调理,余热未尽所致。
中医学认为,热邪可以损伤人体的津液,而津液不足又可产生内热。因此,中医主张在小儿热退以后,要进一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以清除余热,滋补阴液,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小儿热病后的调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药物调理,一个是饮食调理。药物调理一般多采用中草药,基本治疗原则是滋阴清热,根据临床患儿表现的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如患儿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治疗应在滋阴的基础上,加用开胃药,如藿香、佩兰、乌梅、苍术、砂仁、生地、麦冬、沙参、天花粉等。如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治疗应侧重滋阴润肠,中药可选用生地、玄参、麦冬、天花粉、火麻仁、郁李仁、瓜蒌、沙参等。如患儿持续低热,手足心热,烦躁,中药可选用滋阴降火之品,如青蒿、丹皮、生地、知母、鳖甲、竹叶、麦冬、天门冬等。
饮食调理对热病后的恢复也很重要。发热可使唾液、胃液、肠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了消化吸收功能。热退以后,消化吸收功能不可能一下子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小儿热病后饮食的调摄一定要注意。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发热时消耗了不少能量,病后应尽快补充。其实营养的补充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尚未恢复正常,过分的补充不但不会吸收,还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因此,热病后饮食最好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并要多给予蔬菜、水果等。
小儿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在发热的时候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使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小儿发热时的饮食安排必须合理。
小儿发热的饮食调摄应以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为原则。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发热患儿的饮食。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米汤的水分充足,易于消化吸收。
(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祛暑的作用,服之既能补充营养,又利于毒素排泄,从而可以协助退热。
(3)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后食用。鸡蛋羹可以补充蛋白质,并且较容易消化吸收。
(4)西瓜汁:西瓜汁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毒素的排泄。
(5)鲜梨汁: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患儿。
(6)鲜苹果汁: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补充体内营养的需要,还可以中和体内毒素。
总之,小儿发热时的饮食可以按前面述及的基本原则,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来安排。如果患儿发热而食欲不好时,不要勉强喂食,但要尽量补充水分。另外,在小儿发热期间不要任意增加平时未曾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
对经常发热的孩子平素怎样调护?
孩子经常发热实在令家长苦恼。怎样能够预防孩子发热呢?家长们为此实在是费尽了心机。有的家长天稍冷一点就把孩子关在屋子里不许出门,有的即使带孩子出门也要做好全副武装。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经常发热是因为体质虚,不惜给孩子极力补充各种营养品。这些家长虽然用心良苦,但却成效不大,孩子似乎不争气,仍然发热不断。
对平素经常感冒发烧的孩子应该怎样调护好呢?这里提几点建议,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第一,要让孩子经常到户外活动,接受自然风光的沐浴。如果孩子经常被关在家里,稍微一出门受点凉就会生病。要让孩子适应自然环境,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因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如果与自然环境不相适应,那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第二,孩子平时的衣着要适中,不要过厚过暖。因为多数孩子体内的热量都很充足,而且孩子活动量普遍很大。如果衣着过暖,稍一活动就会出汗,而活动一停下来,着一点风就容易生病。中医所说的“汗出当风”是小儿感冒发热的主要原因。
第三,平时要经常给孩子喝水。因为孩子活动量大,出汗多,多喝水才能及时补充出汗所丧失的液体。多喝水还能促进人体代谢,使代谢产物及时排出,这样也能防止生病。
第四,注意饮食调摄,使孩子的大便保持通畅。经常感冒发热的孩子多半内热较盛,即人们平时所说的“火”大。对这种类型的孩子饮食要注意合理搭配,多吃青菜和水果,少吃肉类、巧克力和油炸食品。除了合理的饮食结构外,还要训练孩子的排便习惯,每天大便一次。只有大便通畅,体内的各种代谢产物才能及时排出。
各位家长,如果您按照以上方法大胆地试一试,您孩子感冒发热的次数一定会明显减少的。
对经常发热的孩子中医怎样调理?
发热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症状。中医学认为,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小儿时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外界抵抗力弱,容易受外邪侵袭所致。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少生病,有的孩子会经常感冒发热呢?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方面,很重视机体的内在因素,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人之所以发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所致。因此,对经常反复感冒发热的孩子,必须重视机体的内在调理,使阴阳趋于平衡,正气充沛,这样才能减少发病。
经常感冒发热的孩子以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占多数。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性情烦躁,食欲不佳,大便干燥,手足心热,容易出汗,尤其在睡眠中出汗。对有这些症状的孩子中医应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沙参、麦冬、生地、玄参、天花粉、玉竹、地骨皮等。通过滋补阴液,使阴阳达到平衡,这样则不易受外邪侵犯。
还有一种属于中医“食积化热”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食欲旺盛,大便干燥,尤其喜欢吃肉类食品,不爱吃青菜,平时舌苔较厚,有的患儿甚至有时口中有异味。对有这些症状的孩子中医应采用消食清热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焦三仙、鸡内金、陈皮、厚朴、炒枳壳、莱菔子、瓜蒌、茯苓等。通过消导食滞,使积热得以清除,大便通畅,从而不易再反复发热。
另外还有少数患儿属于体质虚弱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消瘦,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大便时干时稀,稍一活动即出汗、心悸。对这种虚弱的孩子中医应采用健脾补虚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砂仁、黄芪等。通过健脾扶正,使患儿食欲增进,体质增强,从而不容易为外邪所伤。
总之,对经常发热的患儿应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着眼于机体的整体调理,使身体状态得以改善,从而可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
食积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食积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时常会听到一些孩子的妈妈诉说,孩子因为乳食过量而出现发热。会有这种现象吗?为什么乳食过量会使孩子发热呢?
小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薄弱,消化液分泌的少,胃肠道的吸收能力较差。而小儿时期乳食又不能自节,如果家长对喂养稍有粗心,就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乳食入胃以后,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停滞于胃肠,会损伤脾胃而形成食积。乳食积滞日久,会郁而化热,热与积滞相合,会产生内热,内热不能及时排除,势必会外发而导致发热。同时还伴有腹胀腹痛、嗳气、大便酸臭、排便不畅等症状,有的患儿还会伴有烦躁不安、睡眠不实、容易出汗等表现。
小儿食积发热一般热势不会太高,多表现为低热,口渴。对这种发热的治疗,应抓住病机本质,着重在于消导食积,食积得以消导,发热会自然而退。常用消导食积的中药有:鸡内金、神曲、麦芽、焦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半夏、炒枳壳、木香等。对内热较重的患儿可加用黄连、生石膏、炒山栀、连翘等。此外,还可以用中医的推拿、捏脊等方法治疗,效果也很好。
需要提示孩子的妈妈,对小儿的喂养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最好定时、定量,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要过多进食肉类食品,要多吃青菜和水果。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发生食积。孩子一旦出现食积发热,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也不必急于应用退热剂,最好请中医来治疗。
阴虚发热是中医的一个病证。中医学认为,人体由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基础,阳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人就会发生疾病。
小儿的体质特点是阴阳相对不足。在一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外感热病。小儿高热或长期发热,常常可伤及津液,从而导致阴虚发热。
小儿阴虚发热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手足心热、烦躁、口渴,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热病伤及了人体的精血津液,使物质基础不足,也就是阴的不足,阴虚则势必使阳气相对亢盛,因此出现低热、烦躁、口渴等虚热表现。
阴虚发热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病证,多发生于小儿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后期,尤其多见于小儿高热以后。西医对小儿热病后期的持续低热等症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的治疗常可获得很好的疗效。中医治疗小儿阴虚发热主要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即补充人体阴的不足,以调整阴阳的动态平衡。常用的滋阴类中药有沙参、麦冬、生地、地骨皮、天花粉、玉竹、青蒿、白薇等。对体质虚弱的小儿可以用西洋参煎水服,西洋参既能滋阴,又能补益气血,增强体质,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需要提醒医生的是,诊断小儿阴虚发热时应该进行认真的体格检查和理化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对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发热,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如结核病所致的低热要进行抗痨治疗,风湿病所致的低热要进行抗风湿治疗。
发热病人输液应注意什么?
发热时,由于机体水分消耗量较大,葡萄糖、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代谢及维生素消耗量亦增加,加之发热时不少小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在发热明显或患儿体质较弱时,应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抗炎药及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那么输液是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呢?其实虽然静脉输液、给药是目前临床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若使用不当,亦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下面就将输液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临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发热。可由液体、输液用具被污染,药物不纯,药物间有配伍禁忌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寒战、颤抖,并迅速转为高热(40℃以上),严重者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虚脱等。此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查明反应原因,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通常可予苯巴比妥钠、异丙嗪及肾上腺素或皮质激素等以镇静、抗过敏。高热者还需予解热药降温处理。虚脱者则可针刺人中、十宣穴。出现上述反应时,处理贵在及时,所以在孩子接受输液治疗时,医护人员及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病情,了解患儿有无不适感觉,以及时发现问题。
此外,输液过程中,还可出现过敏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等。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出现呼吸窘迫、胸闷、皮肤麻痒、荨麻疹等,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征象。血栓性静脉炎多因长期同一部位静脉输注刺激静脉血管内膜的药物而引起。表现为局部血管疼痛不适等。
总之,虽然静脉输液给药不失为小儿发热时治疗的积极手段之一,但若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是否需要输液,怎样选择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旦出现不适反应,亦应立即反映给医护人员,以保证患儿得到及时、妥当的处理。
怎样用人工冬眠疗法降温?
人工冬眠疗法是以药物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温方法。人工冬眠具有强有力的中枢神经保护性抑制作用,能使机体沉睡、降温、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
冬眠疗法降温主要适用于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人工冬眠的方法是将氯丙嗪和异丙嗪两种药物等量混合,按每公斤体重1毫克的剂量加入输液小壶中静脉滴入,半小时后如呼吸和脉搏都平稳,可用同等剂量肌肉注射一次,这时患儿即可进入沉睡状态。患儿入睡后在腹股沟、腋下放上冰袋,躯干部可用低于体温2℃~3℃的水做温湿敷。如果患儿出现寒战、紫绀和烦躁等寒冷反应,说明冬眠药作用不够,应该撤去冰袋和温湿敷,增加冬眠药物,然后再用冰袋等物理降温。
应用冬眠疗法后,患儿无寒冷反应,耐受良好,体温逐渐下降,说明诱导成功,然后开始进入维持阶段。维持阶段每2~4小时注射一次冬眠混合剂,最好将药物加入输液小壶中滴入,避免肌肉注射时疼痛惊醒患儿。使患儿维持在冬眠状态,体温维持在34℃~35℃之间。低温维持时间一般以16~24小时为宜,必要时可适当延长,但不要超过3天,以免副作用过多。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停止冬眠给药,并逐渐撤去冰袋,使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患儿逐渐清醒。
患儿冬眠期间一定要有专人看护,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面色、瞳孔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要注意补充液体,以免血管扩张后血压下降。
小儿腹泻为什么常伴发热?
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多见于婴幼儿,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更为多见。此外,喂养不当或气温骤降及过于炎热时,亦易诱发腹泻。小儿腹泻时,除了大便次数增多、质稀、呕吐、食欲减退外,常可伴见发热,体温波动在37.5℃~4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里就向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因其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故而易使各种致病微生物侵袭消化道。这些微生物在造成小儿腹泻的同时,还可引起全身性的感染中毒症状,所以临床常伴见发热、乏力、烦躁不安,甚至意识障碍等。其中发热可见于腹泻中,亦可出现于腹泻前。
小儿腹泻伴见发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因脱水引起发热。由于小儿各系统功能未臻完善,调节功能较差,所以当小儿大便质稀,水分较多,甚至呈水样便,体内水分损失明显时,患儿可因有效循环量减少,散热障碍而致体温升高。这时,除发热外,临床常伴见皮肤粘膜干燥或弹性差,眼窝及前囱凹陷,哭时泪少,尿量减少,甚至无泪、无尿、精神萎靡,乃至昏迷等脱水征象。
总之,小儿腹泻伴见发热的常见原因有二,一为致病微生物引起感染中毒症状出现发热,二为脱水导致体温升高。
此外,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两点,小儿腹泻若伴见高热,里急后重(小婴儿表现为排便前哭闹),大便混有脓血,应警惕细菌性痢疾。若腹泻不止并伴高热,频繁呕吐,渐出现血便,应警惕婴儿出血性肠炎。出现这两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小儿腹泻伴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中毒症状及脱水引发的症状表现。那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临床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我们先谈谈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发热。临床最常见的引发小儿腹泻的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若病发于5~8月份,大便呈蛋花汤样,色较黄,有粘液,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性大。对由此引起的腹泻及发热,应控制感染,临床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感染较重者可予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注射。但此类感染仅占小儿腹泻病的30%左右,临证应细心鉴别,不要冒然使用抗菌素。病毒引起的小儿腹泻多发于秋、冬季,通常起病较急,大便呈水样,患儿一般情况相对较好。对病毒导致的腹泻伴发热,不须使用抗菌药物,而应通过微生态疗法及思密达等控制病情,临床常用的微生态疗法药物有妈咪爱、培菲康等。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脱水所致发热的处理方法。脱水是小儿腹泻的常见症状,发热只是脱水时可能伴发的症状之一,所以临床处理这种发热,重点在于纠正脱水,一俟脱水纠正,发热即随之缓解。脱水的治疗,首先应辨别脱水的程度及性质,而后选择适当的液体口服或静脉补充。同时临床还应注意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如此,小儿方能得到尽快的康复。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小儿腹泻时,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若小儿体温超过38.5℃,还应同时给予对症退热处理,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小儿常用的退热药有阿苯片、泰诺、百服宁等。
小儿腹泻伴发热中医如何处理?
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不外是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虚弱。而腹泻伴发热既可见于感受外邪致病,亦可见于内伤乳食致病。具体讲,发热可见于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此外还可见于泻下无度,水阴耗损所致的伤阴证。中医中药不仅对小儿泄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腹泻伴见的发热同样有确切疗效,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二。
风寒泻一般除泄泻、发热外,常伴肠鸣腹痛,大便色淡,鼻流清涕等症,临证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发热重者加用荆芥、防风之类。湿热泻多见于暑湿季节,除腹泻、发热外,常见大便色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诸症,临床可予葛根芩连汤加减。身热重者加用生石膏、滑石、知母之类。伤食泻通常除泄泻、发热,常见大便酸臭、腹胀纳呆、恶心呕吐等,临床一般予保和丸加减,兼身热者用连翘、黄芩、黄连之类。
除上述分型外,临床尚可见到由于暴泻无度,耗损阴津,阴亏内热而见发热者。相当于西医所言“脱水热”。对此型发热,临床可予连梅汤加减。另可加用生葛根以退热生津。
在中药治疗小儿泄泻发热的同时,临床尚可根据患儿情况,酌情选用针刺、推拿等方法做为辅助治疗,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十分有益。
泄泻发热较重时,针刺在辨证选穴基础上,可酌加曲池、合谷、大椎等穴;推拿时则可酌加退六腑,清大肠,清脾胃等手法。
总之,中药及针灸、推拿等疗法对小儿泄泻所致发热有确切疗效,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配合西药,适时采用相应措施,使患儿尽快康复。
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为什么会发热?
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疾患。本病的一个突出的临床特征是夏季体温升高,而且容易中暑,婴幼儿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那么,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患儿为什么会出现发热呢?
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由于外胚层发育缺损,累及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如牙和眼,间或波及中枢神经系统。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有汗型和闭汗型两类,以闭汗型症状较重。因外胚层发育缺损累及皮肤,无法调节体温,所以夏季体温升高,症状与暑热症非常相似。同时,患儿还表现为指趾甲发育不良,甲板粗糙,中央凹陷。由于汗腺和皮脂腺比正常人少,所以患儿皮肤菲薄、干燥。此外还有毛发稀少、角膜干燥等症状。
本病因为是由于先天性外胚层缺陷,所以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夏季体温高的患儿要给予凉爽环境,预防高热发生。
儿童发热的处理:王文光副主任医师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每个人在儿童期都有发热的经历。大多数家长,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对孩子发热的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导致对发热的过度治疗。常见有些家长当孩子发热时一日三四次上医院,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多次肌注退热针,甚至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解热,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避免发生的严重后果。这种现象国外称为“发热恐惧症”。
人类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一般认为直肠温度(肛温)38摄氏度以上时称为发热,口腔和腋下温度比肛温分别低O.5和O.8摄氏度。现代研究认为发热既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又是机体抗感染机制之一。当机体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外致热原)的侵袭,或体内某些物质(内致热原)释放增加,产生发热效应,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心跳加快、骨骼肌收缩等,使产热增加,末端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等,散热减少,体温上升。临床上可见发热小儿四肢厥冷、畏寒、寒颤等。发热机制是主动调节,很少超过41摄氏度。
研究证明,发热时人体内各种免疫功能(即人体抵抗力)指标都优于体温正常时。这是机体紧急动员全身各种抵抗力量,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调整机体生理平衡。动物实验证明,许多低等动物受感染时也发热,而发热可提高其生存率。若给予退热措施,则存活率下降。这是发热对生命有利的一面。当然,发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作用。高热对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儿不利。极度衰竭或患有严重肺、心血管疾病的小儿,由于发热增加氧耗量和心率而受到损害,发热过高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3岁阶段有发生高热惊厥的危险。
是否给予退热治疗,需要在权衡可能的利(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和行为)弊(药物的副作用)基础上来决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一般情况下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热的幼儿,即肛门温度达39摄氏度或以上。推荐醋氨酚作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的首选药物,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口服。
因为发热常伴代谢水平提高和不显性水分的丢失增加,所以要鼓励发热小儿增加液体的摄入,合理补充水分可帮助稀释呼吸道分泌物而且具有祛痰功用。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衣着适当,保持室内通风,及一个中性温度的环境。不提倡外部降温的方法,如脱衣服、洗浴、用冷水或温水擦洗或酒精擦浴等。因为物理降温方法本身也与生理机制相矛盾,除非事先已通过药物降低了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否则小孩暴露身体或用水或酒精擦洗,只会引起身体颤抖,皮肤起鸡皮疙瘩。另外,酒精还能被小儿娇嫩的皮肤吸收,在血中达到中毒危险的水平。目前不主张酒精擦浴。
怎样用针刺方法降温?
针刺退热是中医的传统疗法。针刺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清泄壅滞之气血,达到退热的作用。针刺治疗小儿发热的方法很多,退热效果可*,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里热炽盛所致。因此,针刺治疗发热的原则应以疏泄蕴热为主。
针刺放血是治疗小儿发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常取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穴,如热势高配十宣、耳尖,均用三棱针放血4~5滴,每日1~2次。也可在耳背静脉处放血,退热效果也很好。针刺放血的作用在于疏通壅滞的气血,疏解肺经的风热,清泄阳明的蕴热。
耳针治疗小儿发热也有较好的效果。一般取神门、肾上腺、耳尖,采用强刺激手法,不留针。
针刺退热需要注意的是要取得患儿的配合,针刺时速度要快而准确,防止造成其它损伤。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引起小儿发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感染和非感染两大因素。从中医学理论分析,小儿发热以感受外邪所致居多,亦有因为内伤引起者。中医治疗小儿发热主要根据不同的发热原因,进行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主要包括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滋阴清热等几类。
小儿外感初起,发热症状较轻的时候,属中医邪热在表阶段,中药应选择疏风清热类。如桑叶、菊花、芦根、薄荷、防风、牛蒡子、荆芥穗、竹叶、蝉蜕等。此类药煎煮时应注意不宜久煎,一般煎15~20分钟即可,薄荷一定要后入,煎3~5分钟为宜。
病势深入,发热程度较重的时候,属中医里热炽盛阶段,中药应选择清热解毒类。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寒水石、生山栀、知母、丹皮、黄连、黄芩、鱼腥草、半枝莲等。如发热较高且大便不通者,可加用大黄,以通便泻热。如高热伴烦躁,或出现高热惊厥者,应加用钩藤、羚羊角、蝉蜕、白僵蚕等。此类药煎煮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生石膏应该先煎,并且应用剂量要大一些。
对于热病后期,持续低热的患儿,中医辨证一般属于阴虚内热阶段,中药应选择滋阴清热类。如生地、麦冬、沙参、青蒿、鳖甲、玄参、天花粉、地骨皮、白芍、玉竹等。如伴有大便秘结者,可加用火麻仁、郁李仁等。如低热而兼盗汗者,可加用生牡蛎、浮小麦等。
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有许多有效的方药。在选择方药时,一定要详细询问病情,认真查体,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中药。有不少人认为中药退热太慢,其实不然,只要辨证准确,中药完全可以迅速退热的。
哪些中成药适合治疗小儿发热?
中医学认为,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外感温热邪毒,邪热亢盛所致。因此,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用于小儿发热的中成药很多,应该根据什么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呢?
小儿发热是临床的一个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有感染所导致的发热,也有其它因素导致的发热。中医治病很重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治法。同是一个发热症状,因其病因不同,临床伴随症状亦随之有别。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对小儿发热初起,临床主要为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即中医所说的邪热在表阶段,中药应选择清热解表剂。常用药有小儿感冒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金丹片、桑菊银翘散、小儿清热灵、妙灵丹等。
对发热持续较高的患儿,且伴有一些全身症状,如头痛、呕吐、乏力、口渴、大便干燥、尿黄、舌红苔黄等,属中医邪热亢盛阶段,中药应选择清热解毒之力较强之品。常用药有小儿牛黄散、小儿羚羊散、紫雪散、至圣保元丹、清开灵口服液、小儿清热散等。
对高热不退,伴有头痛、烦躁、高热惊厥或神昏者,中药应选择清热解毒,镇惊熄风之剂。常用药有小儿急惊粉、牛黄清宫丸、回生救急散、牛黄抱龙丸、安宫牛黄丸等。
对小儿发热后期,体温渐退,其它症状好转,但仍有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口渴、便干尿黄者,中药应选择滋阴清热之剂。常用药有青蒿鳖甲片、养阴清肺膏等。
总之,小儿发热时可根据不同疾病和不同症状,选择适当的中成药治疗。但小儿热势较高时,多数中成药不能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临床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其它退热方法,如物理降温、西药降温等。对感染所致的发热,可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或其它药物治疗。
推拿能治疗小儿发热吗?
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应用比较广泛。推拿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热。
中医认为,小儿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邪郁卫表,邪正相争所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一般多采用清肺经、揉太阳、清天河水、推脊等推拿方法。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推拿时采用清法,即由手指末端向指根方向直推,连续200~300次;太阳穴位于眉梢后凹陷处,推拿时采用揉法,即以双手中指端按揉此穴,连续30~50次;天河水位于上肢前臂正中,推拿时用食指和中指,由腕部直推向肘,连续100~200次;推脊是指用食指和中指在脊柱自上而下作直推,连续100~200次。通过这些手法,可以疏通经络,清热解表,从而达到退热目的。
对小儿长期低热,中医认为是由于久病伤阴而产生的虚热。治疗可采用揉内劳宫、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涌泉等推拿方法。内劳宫位于手掌心,推拿时采用揉法,连续100~200次;清天河水方法同上;足三里穴位于下肢胫骨前嵴稍外处,推拿时用拇指端在该穴按揉,连续 50~100次;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正中,推拿时用拇指向足趾方向直推,连续50~100次。通过这些推拿方法,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引热下行,清退虚热。
推拿方法简便,患儿没有痛苦,没有任何副作用,家长可以自己操作。在小儿发热时,建议家长不妨试一试。
中药外敷能退热吗
中药外敷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一般由医生根据病情,选定所需中药,将其研成细面,调和成膏,外敷于病变部位或特定穴位。
小儿服用中药有时比较困难,而外敷中药不仅疗效好,而且容易为患儿所接受。下面介绍几种中药外敷退热的方法。
(1)吴萸10g,牛膝10g,大黄10g,黄连5g,生山栀10g。共研细末混匀,取药末适量,以陈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足掌心前正中部位),外敷12小时,如热仍未退,可更换再敷1次。
(2)生山栀10g,研成细粉,用鸡蛋清将药粉调成稠糊状,做成药饼,敷于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敷8小时左右。
(3)青蒿50g,石膏50g,滑石30g,茶叶20g,燕子泥50g,冰片20g。共研细末混匀,加甘油和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于神阙穴(肚脐),外用纱布覆盖。
前两组处方均取清热解毒类中药,敷于涌泉穴的目的是引热下行,引火归原,而达退热目的。第3组处方中有清热解毒之品,也有清心开窍之品,敷于脐部可通过经络传导发挥退热作用。
在用中药外敷治疗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皮肤。小儿皮肤娇嫩,对药物刺激敏感。用药后如发现皮肤周围发红或起泡,应及时去除药物,并将皮肤擦洗干净。
中药灌肠能退热吗?
中医学认为,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邪热炽盛所致。治疗小儿发热,一般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常常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小儿服用中药比较困难,所以有人用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小儿发热。中药保留灌肠可以使药物通过直肠和结肠吸收。同时,用凉的药液灌肠又可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用哪些中药灌肠退热效果好呢?下面介绍几组常用的中药灌肠处方。
(1)金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5g,公英10g,丹皮12g,生石膏30g,黄芩6g ,龙胆草5g。水煎后高位保留灌肠,每日3~4次,每次50~150mL。
(2)生石膏50g,知母 20g,丹皮15g,大青叶15g,野菊花20g,芦根20g。加水约1000mL,浸泡1小时后煎煮20分钟,滤其上清液高位保留灌肠,每日3次,每次50~100mL。
(3)黄连6g,黄芩10g,生山栀10g,生石膏30g,大黄5g。加水500~800mL,浸泡1小时后煎煮20分钟,滤其上清液高位保留灌肠,每日2~3次,每次50~60mL。主要用于小儿发热,大便不通者。
(4)钩藤20g,僵蚕 15g,蝉蜕10g,丹皮20g,寒水石20g,防风15g,龙胆草15g。加水600~1000mL,浸泡1小时,文火煎30分钟,滤其上清液高位保留灌肠,每次50~100mL。主要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用中药保留灌肠时需注意药液温度。一般温度以低于体温为宜,最好在30℃以下。热势高者可用冷药液灌肠。灌肠时药液应缓慢灌入,肛管拔去后要用纱布按住肛门片刻,以免使药液流出。
物理降温是小儿时期发热常用的降温方法。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都习惯在孩子的前额上放一块凉毛巾,或者用温水给孩子擦擦皮肤,这些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包括前面提及的头部冷敷、温水擦浴,还有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方法。这些方法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而且不存在药物降温的那些不良反应。因此,在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最好先选用一些物理降温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头部冷敷:头部冷敷适合小儿的一般发热,体温并不特别高的孩子。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2)温水擦浴: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4)冷盐水灌肠: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著,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300mL,温度以4℃~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润滑油擦拭后插入肛门,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10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怎样用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适用于高热病人降低体温。一般应使用低于病人皮肤温度的温水,即32℃~34℃左右温水进行擦浴,这样可以很快将患儿的皮肤温度传导发散。同时,皮肤接受冷刺激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继而又扩张,擦浴时又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因而更促进了热的发散。
在温水擦浴前最好先在患儿头部放置一个冰袋,这样既有助于降温,又可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擦浴时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度用力,并轻轻按摩以促进血管扩张。擦至腋窝、腹股沟、窝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应稍长些,以助散热。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即可。胸前部、腹部、后颈等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不宜擦浴。
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患儿包好,让患儿舒适平卧,并多饮温开水。
怎样用酒精擦浴降温?
酒精擦浴为一种简易有效的降温方法。因为酒精是一种挥发性的液体,酒精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能够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并且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其散热能力较强。
使用酒精擦浴时要注意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酒精不要太凉,温度以32℃~ 35 ℃为宜。擦浴时头部放冰袋或湿毛巾冷敷,以减轻头颈部充血。用纱布或手帕浸蘸酒精后,应有规律地进行擦浴,不要乱擦。通常是先从患儿的颈部开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然后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后,自颈部向下擦试后背,擦浴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按摩拍打后背,以促进血液循环。最后自髂部开始擦拭下肢,方法与擦拭上肢相同。每个部位擦拭3分钟左右。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沟、窝、足心等部位时停留时间应稍长些,以提高散热效果。
胸部、腹部及后颈部对刺激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不宜做酒精擦浴。小儿皮肤娇嫩,在擦浴时动作要轻,不可过度用力,以免损伤皮肤。在酒精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保暖,身体暴露部位不要多,擦拭过的部位及时盖好衣被。擦浴时如发现患儿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停止擦浴,盖好衣被保温,并及时请医生诊治。对婴儿和体质虚弱的小儿不宜使用酒精擦浴法降温。
药物降温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药物降温是人们比较习惯使用的降温方法。因为药物降温效果比较可靠,而且应用方法比物理降温的方法简单。但是,药物降温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不少因为退热剂应用不当或特殊体质的小儿,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有的小儿应用退热药后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降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解热药的作用在于影响散热过程,表现为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增多。如果用药剂量大或者患儿对药物过于敏感,用药后可因为出汗过多,体温骤然下降而引起虚脱,血压下降。
其次,有些退热剂可使患儿发生过敏反应,如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还有的患儿服药后会感到腹部不适、恶心,甚至发生胃出血。有些退热剂如氨基比林,对少数过敏的患儿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有致命危险。非那西丁等药如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眩晕、发绀、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还可能导致肾脏损害。阿司匹林等药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外,对凝血系统也有一些影响,应用一般剂量时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从而引起出血。
了解了药物降温的不良反应,家长在给孩子降温时最好听听医生的意见,不要盲目应用退热剂。在应用退热剂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看是否有禁忌症。另外,千万不要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也不要一见发热就滥用退热药。因为解热镇痛药只是对症治疗,如病因未除,当药物作用消失后,体温会很快又回升。
退热药能随便使用吗?
一位6岁男孩因皮疹、血尿入院,查血白细胞增高,以嗜酸细胞增高明显,血小板减少,肝功GPT增高。追问病史患儿因感冒曾经服用索密痛4天的病史。其母当即从包里取出一大包塑料纸包装的索密痛药片(约40片左右),并说他们村里人有个头痛脑热,或劳动累了服了此药即感舒服,因此孩子一有发热感冒也给孩子服此药,认为此药效果好、便宜,买点放在家里也方便。
解热镇痛药的品种很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包含非那西丁(目前多为非那西丁主要代谢产物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的混合镇痛药,包括有索密痛、去痛片、安乃近、A.P.C(复方阿司匹林)等。另一类是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包括有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消炎痛、保泰松、炎痛喜康等。
解热退热药用的得当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但是用的不当不但治不了病还会给人添病,给人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如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症、各种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药物热等等。
随便地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物,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防范。不要随意滥用药,要正确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发热的患者应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发现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发热仅是疾病的症状之一,服用解热镇痛药只是暂时改善症状,而不是根本上的病因治疗,并且对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发热性疾病来讲,发热是身体对于病原菌入侵的一种自卫防御性的功能,除了严重高热会影响器官功能,如小儿高热会发生惊厥、抽风,需要立即降温外,一般发热如体温维持在38.5℃以下,也可以*休息、多饮水,或物理降温让体温下降,服退热药不要太积极。千万记住解热镇痛药片随便使不得。
药物降温虽然具有降温效果比较确切、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但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如果应用不当,往往会引起许多严重后果。因此,提醒家长在给您的孩子使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所以新生儿发热不采用药物降温。3个月以内婴儿发热亦应慎用退热药。
(2)既往有退热药物过敏史的患儿应禁用退热药。对过敏体质的患儿应用退热药时亦应慎重。
(3)应用退热药时要严格按规定剂量服用,如用量过大常常会使患儿汗出过多而致虚脱。如用量太小往往又达不到降温效果。
(4)服用退热药前要注意看一下药品的有效期限,过期的药品不能服用。否则不仅达不到退热目的,反而会引发不良反应。
(5)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多饮水。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汗出过多而引起虚脱,而且有利于毒素排泄。
(6)退热药千万不可长期服用,否则会引起急慢性中毒。另外,不要见到发热就给予药物降温,一般体温在39℃以下最好不用药物来降温,可先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7)使用退热药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自己的孩子对该药有无禁忌症。如严重肝脏损害、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患儿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有哮喘史的患儿也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哮喘发作。氨基比林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用药期间如发现粒细胞减少要立即停药。
退热药中毒怎么办?
一见到孩子发热,许多家长都会迫不急待地给孩子服退热药,尤其是长期高热的孩子,退热药的用量一般都比较大。家长们似乎觉得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使孩子的体温降下来,心里就踏实。其实,这种不科学的降温方法是会留下许多后患的。
长期大剂量应用退热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药物中毒。药物中毒在小儿比较容易发生。而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中毒的原因多为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少数过敏的孩子应用正常剂量也可发生中毒反应。
不同的退热药物所引起的中毒反应不尽相同。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精神紊乱及出血等。扑热息痛中毒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极大剂量会引起肝脏坏死,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药可影响造血系统,引起粒细胞缺乏,甚至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对肝肾也有毒性作用。消炎痛为儿童比较敏感的退热药,中毒时可出现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并会出现黄疸,也可抑制造血系统。
退热药物中毒怎样处理呢?如果是口服中毒者,应该立即催吐、洗胃及导泻。同时要进行静脉输液,以促进毒素排泄。如果患儿出现惊厥,要及时给予止惊药物。血液系统受累时应该输新鲜血,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如果发生胃出血,可用维生素K等止血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