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在介绍脾脏生理、病理及证侯时,均未谈及脾阴虚证。可见脾阴虚证未被重视之一斑。造成这种结 果的原因,可能是编者认为脾胃相表里,脾阳统胃阳,胃阴统脾阴。众所周知,中医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相对两方面,脾脏亦不例外。从临床 实践看,脾阴虚证也颇多见,从滋养脾阴入手常可获效。脾阴虚之说前贤早有论及。笔者撷取古代著名医家有关脾阴虚论述,并就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病机,证侯鉴别及治疗等予以论述。 一、古代医家论脾阴 1、 明代王纶《明医杂著》:“人之一身,脾胃为主。胃阳主气,脾阴主血,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 矣。、、、、、、 近来论治脾胃者,不分阴阳气血,而率皆理胃,所用之药,又皆辛温燥热助 火消阴之剂,遂致胃火益旺,脾阴愈伤,清纯中和之气,变为燥热,胃脘干枯,大肠燥结,脾脏渐绝,而死期近矣。” 2、 明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胃阳主气,司纳受,阳常有余。脾阴主血,司运化,阴常不足。胃乃六府之本,脾为五脏之源。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3、明代盛寅《医经秘旨.治病必求其本》:脾喜燥,伤于寒湿则不能磨水谷,宜 木、附以温燥之。然脾阴不足而谷亦不化,又不可以温燥为治。 4、明代杜文燮《药鉴.病机赋》:“胃阳主气,司受纳,阳常有余。脾阴主血,司 运化,阴常不足。胃乃六府之本,能纳受水谷,方可化气液。脾为五脏之本,能运化气液,方能充荣卫。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诸邪息” 5、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胃府以燥纳物,脾土以湿化气。、、、、、、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血虚律少则肺不得润养,是为土不生金。盖土之生金,全在津液以滋之,脾土之义有如是者也。” 6、清代石寿棠《医原.阴阳互根论》:“然则阳气不可虚降,必含阴气以降。肺之真阴。即脾、肾上升之阴。惟脾、胃、肾之阴上升于肺,得肺之敷布,而阴气乃充周一身。” 二、脾阴虚临床表现 低热,不思食,或食入难化,腹胀,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口渴心烦,身时烘热,面色姣白,但两颧潮红,大便溏薄,小便频数,唇舌红赤,脉虚细数等。 三、脾阴虚病机分析 脾主健运,需要阴阳两方面配合,脾阳主温运,脾阴主融化。脾阴不足,运化失常,故不思食,食人难化腹部胀满。脾阴不足,用阳失健,中气不足以升,大便溏 薄,小便频数。脾主肌肉,外合四肢,脾阴不足,水谷精微无以濡养肢体,故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阴不足,生化无由,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故而姣白。脾阴虚,阴虚生内热,津伤则化燥,故颧红、口渴、心烦,脉细数,唇舌红亦。 四、脾阴虚证候鉴别 脾阴虚和脾阳虚之别,脾阳虚,阳虚生外寒,故形寒肢冷,腹中冷痛,食入运迟。脾阴虚,阴虚生内热,津伤则化燥,故颧红,口渴,心烦,脉细数,唇舌红。而脾 阴虚和胃阴虚亦有不同,脾主运化,脾阴不足以运化,则腹胀便溏。胃主纳谷,胃阴虑不足以纳谷,则纳呆或饥不欲食,干呕作呃,口干咽干,脉细数。 五、常用补脾阴的方药 1、胡慎柔《慎柔五书、虚损门》养真汤:山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黄芪。 2、吴澄《不居集》中和理阴汤:山药、党参、扁豆、莲肉、老米、燕窝。 3、陈藏器《三因方》六神散:山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扁豆。 4、《对济总录》山芋丸:山药、党参、白术。 以上诸方中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即四君子汤外,最主要的有山药、扁豆、莲肉、周慎柔曰,“用四君子加山药引脾经,单补脾阴,再随所,兼之证而用之,俟脾之气旺,旺则土能生金,金能化水, 水升而火降矣。”(《慎柔遗书卷七虚损门》)。缪仲淳曰:“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 脾也。(《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唐容川曰:“李东垣治病,以气为主,故专主脾胃。然用药偏于刚燥。不知脾不制水固宜燥,脾不升津则宜滋。”(《血证论阴 阳水火气血论》)可见滋补脾阴,必须用滋阴甘凉之品,取其甘以补脾,润以益阴,滋而不腻,运而不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山药的补脾阴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据吴绶云,山药入手足太阴,补其不足,清其虚热。”黄宫秀《本草水真》:“山药气虽温而性平, 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不似黄芪性温能补肺阳,白术苦燥能补脾阳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 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