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的心理效应:流言可畏,让人逃避 流言能改变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能改变别人对你的信任和态度,但是流言改变不了你的本质——你的思维和灵魂。当流言袭来时,如果你动摇了,开始相信它,怀疑自己,那么你就被流言打败了。流言不仅战胜了你的躯体,还战胜了你的灵魂,这时候流言的心理效应就产生了。 1935年3月8日,一代影后阮玲玉在流言飞语的攻击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她年仅25岁。在她含恨死去的时候,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以此印证了“舌根底下压死人”的俗语。这种人言可畏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流言的心理效应。 古时候,有个男青年名叫仲子,他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偷偷去她家幽会。由于他和姑娘的爱情没有得到姑娘父母的同意,姑娘害怕父母知道后会责骂她,所以她对仲子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别爬我家的门楼,不要把我种的粑树给弄了。并非我舍不得树,而是害怕父母说话。仲子,我也在思念你,只是怕父母要骂我呀。” 唱完之后,姑娘又想到:如果哥哥知道他们的事情,也会责骂她,于是接着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别爬我家的墙,不要把我种的桑树给弄折了。并非我舍不得树,而是害怕哥哥们说话。仲子,我也在思念你,只是怕哥哥骂我呀。” 唱完之后,姑娘又担心别人知道了,会风言风语地议论她,于是再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别爬我家的后园,不要把我种的檀树给弄折了。并非我舍不得树,而是害怕人家说话。仲子,我也在思念你,只是怕人家风言风语议论我呀。” 有人的地方就有流言,流言的口口相传最终会让其可信度不断提升。战国时,魏国大夫庞恭讲了“三人成虎”的故事,以告诫魏王不要轻信流言。我们知道,闹市中出现老虎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如果许多人奔走相告,那么相信这个流言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因为人们的大脑会反复联想收到的信息,越联想就越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在精神医学上,有一种被称为“感应性精神病”的妄想传递现象非常荒唐,是指在一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如果有一个有影响力的成员患了精神病,产生了妄想,然后把妄想观念传染给周围的正常人,使大家相信他歪曲现实的观念,甚至和他一起“发疯”。这样的病例在精神科十分常见。 有个家庭主妇怀疑邻居在她家的饭菜中放毒,过了一段时间,她的丈夫和孩子共八口人,先后出现了“中毒”症状,并咬定就是邻居下的毒,把邻居告上了法庭。经过调查,发现这位家庭主妇患了“偏执型精神病”,她的家人都被她传染了。这就是“精神感应”的巨大作用。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流言飞语并非十恶不赦。首先,流言可以警醒当事者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防,比如有流言说自己的孩子染上了烟瘾,那么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管其真假,都能引起你的重视,有助于你引导孩子戒除恶习。另外,只有熟悉的人、朋友之间才会家长里短一番,从这个角度来看,流言还是人与人之间加强联系的纽带。 面对流言飞语,有人喜欢用“无可奉告”来回应别人的质疑。殊不知,这样只会火上浇油。著名的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狄福奥佐认为,以下的方法可以用于制止流言的传播。 1.迅速作出回应 有些人面对流言飞语的攻击时,往往抱着“清者自清”的态度,当别人过问时,他们会用“无可奉告”这四个字回应。由于人类共有的“补空心理”,人们对不知道的事情格外关注,因此,“无可奉告”反而会激起人们的好奇。所以,要尽快阻止谣言的传播,就要在第一时间作出积极回应。 2.借助第三方 当你处于有嘴说不清的境地时,如果你能找出一个可靠的中立者即第三方,让他站出来帮你说话,澄清事实,会让你的反驳如虎添翼。面对第三方,人们更容易相信他的话。这比当事者的话更加可信。 曾参是一位很有贤德的人,他非常重视品德修养,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他的母亲十分了解他的为人,知道他不会做出杀人的事情,但是当他母亲听到很多人都说“曾参杀人”时,便再也坐不住,放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面对流言,不要慌张,不要回避,要学会积极回应,借助第三者的帮助。对待流言的态度可以不屑一顾,但在行动上要像一只拦路虎,把流言毫不留情地制止。这样,你才不会继续受到流言飞语的攻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