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试食由来

 青春乐曲 2011-08-08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

  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期的石磨,现在所发现年代最早的磨面的石磨是西汉时期的。由于汉晋时期还没有掌握发酵的技术,因此,面食都是死面的。死面饼很硬,难以咀嚼,需用汤汁泡软,这种吃法一直流传到今天,如西安的肉泡馍和北京的卤烧。

  “馒头”,据说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得胜班师时,行至泸水,不能渡江,孟获说泸水中有一猖神兴风作浪,需用49颗人头祭祀,诸葛亮想了个办法,用白面掺水做成人头的模样,里面包上牛羊肉。起名叫“馒头”。如今,北方人将有馅的馒头叫“包子”,南方人仍然把有馅的叫作“白馒头”。

  中国最早的“面条”并不是条状的。那时,人们只是将面块擀成饼状扔到锅里去煮,故称之为“煮饼”。晋代又称“煮饼”为“汤饼”。做汤饼时,一手托面,一手用刀把面削入汤中,所以又叫“饦”,实际上这就是现在的刀削面。到了唐代,改为把面放在案板上切。到了宋代,面条的花样逐渐增多,并形成了各地不同风味的面条。元代有挂面问世。明初的刘伯温还记下了8种面条的制法。元明两代,面条兴盛不衰,成为大众喜欢的食品。

  水饺,古时叫馄饨,但它与现在的馄饨又不同。早在三国时期,魏人张揖在所著《广雅》一书中就提到馄饨这种食品。唐代,饺子称为“牢丸”。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的塔那北区,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座唐代的墓葬,出土了一个木碗,碗里盛的饺子虽然已经干了,但是仍很完好,其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完全相同。这说明早在唐代,饺子就已经传到我国西域的少数民族地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