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品读]奴才对主子的挑衅——王善保家的如何冲撞了王夫人?(四四)

 林闻 2011-08-12
   王善保家的在书中第一次出镜,是到王夫人这里来催问绣春囊事件打算怎么处理,实际上是按照邢夫人的意图来施加压力,捎带着“站干岸儿”幸灾乐祸。而在此之前,邢夫人从傻同学那儿没收过来的绣春囊,就是打发王善保家的跑腿送来的。
   王善保家的给王夫人送香囊的场面,书中没有正面叙述。后来她在抄捡大观园挨了探春一个大嘴巴时,凤姐喝止她时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
   这个顺便带出来的情况,差不多就是送绣春囊时发生的:王善保家的冲撞了王夫人。
   王善保家的是如何冲撞王夫人的呢?不妨根据抄捡大观园前后透露的细节,做个大概的猜想。
   一、会有语言的冲撞。
   王善保家的虽然是奴才,但她是个不一般的奴才,是邢夫人的陪房。有邢夫人给她做靠山,封送绣春囊就是代为邢夫人来“将一军”下战书,这个诐奴悍妇绝不会放下香囊一句话没说就走人了,她哪是这样的省油灯啊?她在王夫人面前一定要放肆一把,逾越主奴的规矩有意无意地冲撞了王夫人。
   王夫人跟凤姐一见面就“泪如雨下”,说“把我气了个死。”这样激烈的反应,既有绣春囊的因素,恐怕也与王善保家的冲撞有关。王夫人的确是被气疯了,王善保家的也许会借着给邢夫人传话之机,添油加醋塞上自己的私货,说些风凉话含沙射影的话不三不四的歪话,其中哪些是邢夫人的原话哪些是她塞进去的,王夫人在气懵了的情况下既不会细问也顾不上问,对方又占了理,在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恐怕连正常应对的话都想不起来了。等王善保家的走了以后才回醒过来,她只能向其他人发泄。头一个发泄的对象就是凤姐。
   二、王善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会说谁?
   探春说王善保家的”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她应该就是贾宝玉在后来的《芙蓉女儿诔》里面说的“诐奴”——以谗言害人的阴险奴才。进谗言害死晴雯是明写,送绣春囊时,恐怕这个恶毒的老婆子,也不会放过那样难得的进谗言的机会。
   那些谗言若是抹黑晴雯等下人,可以放肆地指名道姓,但若涉及到主子,就不一定那样明目张胆地讲了,敲敲边鼓暗示一下,就够王夫人听的了。书上说“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是个内心没成算的人”,探春的衣服她都敢掀一把,对其他人闪烁其词地说点闲言碎语,既能解气,她算计着也吃不了什么亏。
   那些闲言碎语的边鼓会敲到谁呢?
   首先可能会牵涉到凤辣子。邢夫人对凤姐怨恨最多,如果能抓到凤姐的把柄,那是邢夫人巴不得的。在邢夫人心目中,贾琏是个“没孝心的雷打的下流种子”,他与凤姐两口难逃绣春囊嫌疑。王善宝家的暗示一下,王夫人那脑子的推理逻辑就会把它坐实。你看,王夫人一见凤姐,就不问青红皂白,断然认定那绣春囊就是凤姐不小心丢失的。多亏凤辣子能言善辩伶牙俐齿,不然她跳进黄河洗不清。
   三、除了绣春囊问题以外,在男女之防问题上,王善宝家的也可能对宝玉说点什么,这最能触痛触怒王夫人。
   说宝玉什么呢?无非是与姑娘们相处太近问题。最有可能是对黛玉有所暗示。理由是:抄捡大观园的时候,那王善宝家的一心要在潇湘馆里捏一个错。从紫鹃房中抄出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并扇套,和套内的扇子以后,“王善保家的自为得了意,遂忙请凤姐过来验视,又说:‘这些东西从那里来的?’”一副衙门恶役捉拿嫌疑人当场起获罪证的嘴脸。
   这样的推论还有进一步的判据。王夫人亲自到怡红院撵走晴雯时,“又满屋里搜检宝玉之物。凡略有眼生之物,一并命收的收,卷的卷,着人拿到自己房内去了。因说:‘这才干净,省得旁人口舌。’”
   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那些“眼生之物”会是谁的呢?抄捡潇湘馆时紫鹃说过:“直到如今,我们两下里(指宝玉与黛玉)的东西也算不清。”这些应该都是(或者大多是)黛玉的。其二,王夫人听到的“旁人口舌”,那个“旁人”,应该是圈子之外的人,袭人等算不上旁人,那些意见大的老婆子们又没机会;而听到“口舌”的机会,王善保家的送香囊时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王善保家的口舌涉及宝钗的可能性不太大,一是宝钗的行止让人挑毛病的地方不多,二是她没怎么得罪人。抄捡时,凤辣子甫一提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宝家的立刻说“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瞧瞧这个老挨刀的东西,黛玉就不是亲戚吗?怎么照抄不误呢?
   盖意有所指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