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可食野菜图谱(2)..........................................................................................3、蕨别名:蕨菜、拳头菜、猫爪、龙头菜(还有部分地区叫“狼几头”)。
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L._)Kuhn var.Latiusculum (Desv) Underw(凤尾蕨科)
形态: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直径0.6—0.8厘米,长10余厘米,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为三回羽状复叶,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略成三角形。第1次裂片对生,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小裂片线状长圆形,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夏初,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
产地:为世界性种。我国各地普遍生长,长江以北较多。 生境: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1.04毫克;维生素B2为0.13毫克,维生素C27毫克;
食用方法: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嫩茎炒、烧、煨、焖都可以。亦可晒干、腌渍。蕨菜具有清热化痰、降气滑肠、健胃的功效。
.......................................................................................... 4、菜蕨别名:水蕨菜
学名:Callipteris esculenta (Retz.) J. Smith(蹄盖蕨科)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0.5-1.5米,根状茎短而直。叶簇生;叶柄长40-70厘米;叶三角状披针形,长50-160厘米,宽30-60厘米;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小羽片披针形,长4-6厘米,宽0.6-1厘米。孢子囊群线形,着于小脉上,伸达叶边;囊群盖同形。
产地:华南沿海及贵州、云南诸省。
生境:喜生于山谷林下湿地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0.21毫克;维生素B2为0.53毫克,维生素C26毫克。
食用方法:嫩茎炒、烧、煨、焖都可以。亦可晒干、腌渍。 .......................................................................................... 5、荚果蕨别名:黄瓜香、广东菜
学名: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球子蕨科)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簇生,二型,营养叶矩圆倒披针形,长45~90cm,宽14~25cm,二回羽状深裂,下部有10多对羽片,向下逐渐缩小成耳状,叶柄短;孢子叶较短,叶柄较长,一回羽状,羽片向下反卷成有节的荚果状,盖住孢子囊群。
产地: 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四川、西藏。
生境:生于林下或山谷阴湿处。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5.71毫克;维生素B2为0.47毫克,维生素C118毫克。
食用方法:嫩茎叶水焯后可拌、炒、蒸、做汤、做馅。亦可晒干、腌渍。
.......................................................................................... 5、苹别名:四叶菜、田字草
学名:Marsilea quadrifolia L(苹科)
形态:多年生多年生挺水蕨类植物。根茎横生泥中。春季出叶,有细长的叶柄,柄上生4片小叶,排成十字状,外形像田字,故名田字草。
产地:温带及亚热带均有分布。 生境:生于静止浅水里。常见于水池或稻田中。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5.08毫克;维生素B2为0.31毫克,维生素C118毫克。
食用方法:春、夏、秋均可采食,嫩茎叶洗净炒食或做汤。
.......................................................................................... 7、蕺菜别名:鱼腥草、臭菜
学名:Houtluynia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80cm,有异味。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总苞片4枚,白色,花期5~7月。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子房上位。花果期5~10月。
产地: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生境:田埂、水沟等阴湿处。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2.59毫克;维生素B2为0.21毫克,维生素C56毫克。
食用方法:夏、秋季采摘嫩茎叶,开水焯水焯后清水漂洗炒食或做汤,也可凉拌。冬、春季可挖嫩根茎洗净腌食。
.......................................................................................... 别名:毕拨子、蛤药、猪拨菜
学名:Piper sarmentosum Roxb.(胡椒科)
形态:多年生葡匐草本,通常高50-100厘米。叶薄,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长宽各7-14厘米,基部截形或浅心形;叶柄长1-4.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成穗状花序;雄花序长约2厘米;总花梗与花序轴等长或略短,无毛;苞片中央着生于花序轴上,盾状,扁圆形;雄蕊2,花丝长约为花药的一倍;雌花序长6-8毫米,结果时长达1厘米;柱头3-5,顶生,有毛。浆果球形,直径约2毫米,嵌生于肉质花序轴中。花期夏季。
产地:华南、西南各省区及福建。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亦有。 生境:生园林或山谷密林中湿润处。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5.35毫克;维生素B2为0.98毫克,维生素C105毫克。
食用方法:3-6月采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炒食或做汤。
.......................................................................................... 9、大果榕别名:馒头果、大无花果、大木瓜、波罗果、蜜枇杷、大石榴
学名:Ficus auriculata Lour.(桑科)
形态:乔木,高3-10米。树冠呈圆伞形,色浓绿碧亮。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5-36厘米,宽15-27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全缘或有疏齿,基出脉5条,侧脉4-5对,其间的小脉并行,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短毛;叶柄长6-12厘米。花序托具梗,簇生于老枝或无叶的枝上,倒梨形或陀螺形,直径约4厘米,被柔毛,具8-10条纵棱,顶部截形,脐状突起大;基生苞片3;花单性;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雄花无梗,花被片3,雄蕊2;瘿花具梗,花被片下部合生,上部2或3裂,花柱顶生;雌花生另一花序托内,花被片3,花柱侧生,弯曲。
产地: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南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也有分布。
生境:生山谷林中。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3.09毫克;维生素B2为0.82毫克,维生素C59毫克。
食用方法:春季采摘带红色的嫩叶或嫩尖做汤菜,或开水烫过炒食;夏秋采嫩果与面粉混合煮食;成熟果味甜美,可生食或做果酱。
.......................................................................................... 10、苹果榕别名:牛奶果、木瓜果
学名:Ficus auriculata Lour.(桑科)
形态:乔木,高5-10米。树冠宽阔,树皮灰色,有乳汁。幼枝略被绒毛。叶互生,纸质,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6-13厘米,先端渐尖至急尖,基部浅心形至宽楔形,边缘在3分之1以上有几对不过则粗锯齿,表面无毛,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密生小瘤体,幼叶中脉和侧脉疏生白色细毛,基生叶脉三出,侧脉3-5对,在下面隆起,近基部一对与其他侧脉相距较远;叶柄长4-6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1.5厘米,早落。榕果簇生于老茎发出的短枝上,梨形或近球形,直径3-6厘米,熟时色深红,味甜可食,顶部压扁,莲座状顶生苞稍凸起,基部收缩为短柄。
产地: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生境:生山谷疏林中。 营养含量:每100克可食部位含胡萝卜素2.06毫克;维生素B2为0.82毫克,维生素C46毫克。
食用方法:全年可采嫩叶或嫩尖炒食;夏秋采果生食,味甜,未成熟果可煮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