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云南云子围棋网

 小儒家 2011-08-15
话说云子


     云子是云南特产的围棋棋子,云子历史上也有“云扁”或“云窑子”的称呼。由于围棋艺术很讲究棋具的精美,云子得到了中、日、韩、新加坡等全世界围棋爱好者的青睐。
     云子质地细腻玉润,色泽晶莹柔和。坚而不脆,沉而不滑。黑、白云子各有特点:白子温润如玉,柔而不透,微有淡黄之色;黑子“仰视若碧玉,俯视若点漆”,落盘漆黑润泽,对光则呈墨绿色(双面凸棋子对光则边缘透碧)。
     与常见的塑料围棋、玻璃围棋和陶瓷围棋相比,云子工艺精巧、大小规则,视觉感受、落盘声音和手感上有明显差别。

云子历史
     云子的祖先是永子。相传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其中可考证的历史在五百年以上。
     历代文献中,关于云子的溢美之词时常出现,且迄今未见毁誉之词。《明一统志》中说“永昌之棋甲天下”,《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清代赵吉士的《寄园寄所寄》引用《南中杂说》也有:“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为第一”。
     保山城内有人至今仍藏有明代祖传古品,现存的正宗永子还留下一副半,历经数百年沧桑仍光彩毕现。

云子重现
     云子的传统制作技术在民国初期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1964年陈毅元帅视察云南曾关注永子的情况。周恩来总理也曾过问云子生产的恢复。
     70年代中期,云南省体委从民间搜集到几颗老永子。经过对“永子”的化学成分的反复测试、研究和改进,终于制成了质量完善的新云子并正式投入生产。原本贵为圣品的云子终于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云子传说
     相传明代有位永昌人氏在京城保管珠宝玉器,在一次宫廷失火时,发现熔化的珠玉具有晶莹透亮的色彩。回到家乡之后,他就用永昌盛产的玛瑙、琥珀等原料制成了永子。永子得到文人及显贵的欢迎,并成为进献皇室的贡品。
     关于云子的另外一个版本是,在900多年前,吕洞宾来到永昌郡,在龙泉池畔的塔盘山下,见到一个孝敬母亲的穷苦农民。为了周济这个农民,吕洞宾就教他用当地盛产的玛瑙和琥珀锻造围棋子出售。从此云子传播于世。

云子工艺
    
据《永昌府志》、《滇南杂志》等史籍记载,云子系以玛瑙石、紫瑛石合研为粉,再加上红丹粉、硼砂等多种原料配合一起熔炼,然后用“长铁蘸其汗,滴以成棋”。最后再将毛坯磨制成大小一致的成品。云子的工艺精细复杂,其中配方、火候、点子的手艺都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他
     高档的围棋棋子包括云子、玉石棋子、日本的蛤贝棋子(日本)、哈马力石棋子(日本)等,其中云子的使用者最多。云子受到很多著名棋手的喜爱,如陈祖德、聂卫平等。云子也得到世界范围内围棋爱好者的喜爱,影响范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地方。

     云子多次成为中国各大围棋比赛的指定棋具,如中日围棋擂台赛、第九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中日围棋对抗赛、全国围棋锦标赛、“陈毅杯”围棋赛等。1986年,云子被中国国家体委审定为重大比赛用棋。

     云子也曾被作为“中国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收到过这样的礼物。 

发布时间:2007-2-15 22:19: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