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一个持之以恒的孩子

 luhuwu 2011-08-18
培养一个持之以恒的孩子
 


    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好奇、好动、自控能力差的特点,要培养孩子的耐心,需要家长调节好心情,采取适当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去引导。一旦养成好的习惯,孩子一生受益,家长也可以省心不少。
      学之初
    培养孩子的兴趣:家长在为孩子选修之初,可别光顾自己的意愿,而需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可通过让孩子感受相应的环境、领略他人的成果等方法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的兴趣。直到孩子自己说“妈妈我要学”,再选也不迟。
    分主次地选择:根据孩子(文静或顽皮)的特点,针对孩子的兴趣,可同时选一门为主、其它为辅的方式同时学。比如在舞蹈、书法、乐器、绘画等众多的艺术课程中,有的互补,有的相通。在选的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家庭氛围以及条件定主次,比如以学弹琴为主的,可以跳舞为辅。跳舞的节奏感及动作,可以增强弹琴中的乐感和帮助理解乐曲的内涵;舞蹈中的全身运动还符合孩子好动的特点。主学的项目家长不妨多花精力培养孩子的耐心。
      一段时间以后
    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自身遇到困难,或受外界(家长态度尤甚)干扰,由于其年龄特点,难以坚持下去的时候,家长这时不妨采取一些措施,如果孩子过了这个难关,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
    适宜的环境:最好给孩子创造和所学内容相适宜的环境,至少不应把玩具、书籍等和所学内容无关的物品放在幼儿眼手可及处。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奖励法:到了这一阶段孩子的初始兴趣会日渐减弱,这时家长不妨多夸夸自己的孩子:“庆庆的画画得真好看,真像个小画家。”这样一来本不想画画的孩子自然会再次拿起笔。把画得好的画(不妨把孩子对图画的表述记录在画上)挂到墙上,等客人来时,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再给他一个五角星,孩子画画的乐趣一定会高涨许多。
    适当放缓进度:当孩子学到一定程度,初始的学习兴趣在逐渐减弱,而所学内容的难度却在增加,难免会打退堂鼓。这时可和老师商量,稍稍减慢教学进度,在孩子多次体验到点滴的成功之后,会有主动学习的欲望。
    游戏中学: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学习的根本方法是在游戏中学知识,因此适龄的游戏是孩子提高兴趣、培养耐心的一种颇有效的方法。
    灌输成功思想:成功靠行动实现,行动受思想支配。即让孩子看到前进中的目标,从小让孩子有成就感,在灌输过程中,不妨采取孩子喜欢的多种形式,如儿歌、相关的名人故事、悄悄话等,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孩子写了一个较好的毛笔字,你可以及时说一句:“你真像个小书法家!”即使写得不好,你则可以说:“我相信你再来一次一定会成功的。”让孩子从小知道成功是一件只要努力坚持就可能得到的东西。
    要度过这个特殊必经阶段,与其说是考验孩子,莫如说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引导能力。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耐心是难以成功的。
    小提醒
    1、若经历努力,孩子仍然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有厌恶、恐惧情绪,那你就得和孩子交换意见,消除心理顾虑,可暂停一段时间的正规学习后(不要超过一星期),再看看孩子是否愿意完全放弃,就知道还有没有继续学下去的必要。
    2、平时多留意孩子的兴趣,若孩子真正喜欢学一样东西,是不会舍得完全放弃的。^




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