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组数字,某机关707人的体检报告显示,血脂偏高的247人,占到35.5%;脂肪肝178人,占到25.3%;高血压101人,占到14.6%;另外,糖尿病20人;冠心病及心电图异常26人。营养人员马上对这个单位的膳食和工作、生活方式展开了调查,其结果显示:由于单位补助,大多数人在单位吃早餐和午餐,食堂菜谱动物性食物过多,每餐有三个肉类菜肴;第二,就餐以自助形式,食量不可控制;再有,机关单位工作运动量少;还有,缺乏营养指导。
在上周由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举办的“中国居民蛋白质脂肪摄入状况与相关慢性病研讨会”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与安全所张兵研究员告诉大家:“2001年-2009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不同收入和不同地区百姓肉类蛋白质摄入量在不断上升,植物蛋白摄入在下降,尤其是高收入人群,总的蛋白质摄入量有所降低。从而致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呈上升趋势。”为此,张兵建议:“调整膳食蛋白质结构,通过增加豆类等植物蛋白的摄入,适当减少畜肉类食物的蛋白质比例,以减少相关慢性病的发生率。”中国营养学会程义勇理事长在研讨会上指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在尽快把慢性病人膳食指南纳入其中,13亿中国人急需接受营养教育。
■每天多摄入40克米饭,20年后就会变成肥胖患者
■我国18岁-44岁人群中有82.9%的人每天没有体能锻炼
“从一个正常体重健康的人发展成一个有慢性病的胖子,往往经历了较长时间,这种变化必然建立在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基础上,所以说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在报告中说。每天多摄入45千卡的能量,相当于米饭40克、烹调油5克、水饺25克,累计起来一年大约可以增加体重1公斤,10年、20年以后一个体重正常的人就可以变成肥胖患者了。因此,预防不健康的体重增加要从控制日常的饮食做起,从少吃“一两口”做起。长期坚持才有可能控制住体重上升的趋势。
当你不断有神经衰弱、情感、行动异常、癫痫样痉挛发作时就应该小心动脉硬化的产生了;当口干、口渴,近期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常有饥饿感、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时说明有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了;当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乏力、视力减退就要小心高血压病的发生了。2002年的调查显示,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约为1.6亿。翟凤英教授推断说:“预计今后肥胖患者还将会有大幅度增长。”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积极运动,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目前调查显示,我国18岁-44岁这个最有活力的人群,高达82.9%的人处于不锻炼的状态,7.8%的人偶尔锻炼,只有9.1%的人经常锻炼。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明显在增加
■总的蛋白质摄入量在下降,尤其是植物蛋白量不高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供给人体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在经济匮乏的年代,人们往往因为吃不饱能量供给不足而浑身无力,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时期,这种情况早已消失,但宏量营养素过剩和摄入比例不合理问题又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张兵研究员的《我国成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的变化趋势及对高血压的影响》报告中显示,1991年低收入家庭蛋白质摄入量为47.2克,2009年为32.9克;高收入家庭1991年为56.6克,2009年为44.6克。而标准的蛋白质成人摄入量为男性75克,女性65克。也就是说,1991年-2009年我国成年人蛋白质摄入量呈下降趋势。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摄入量的比例明显增加,主要是动物性来源的蛋白质量增加,其中猪肉占了很大的比例。高收入人群供能比明显高于低中收入人群,城市蛋白质量高于其他地区。与此同时,脂肪的供能量明显增加。疾控中心食品与安全所王惠君研究员说:“在对9省成年人能量食物来源调查中显示,城市人口动物性食物供能量从1989年的13.2%上升到2009年的19.9%;农村人口从6.6%上升为13.2%。”
“我国目前正经历快速营养和流行病学的转型期,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主要特征为高脂、动物性食物的显著增加和谷物等植物性食物的显著减少。与此同时,我国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迅速攀升,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威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林旭研究员强调说。
■不同的脂肪酸对健康作用不同
■丰富植物蛋白食物是解决动物食物超标的有效办法
专门从事脂肪研究的疾控中心营养与安全所的张坚研究员说:“我国人群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率大大超过高胆固醇血症率。而不同的脂肪酸对健康的作用不同。我国居民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还较为合理,但N-6、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不合理。N-3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偏低。因此,应注意偏重坚果类和深海鱼油的摄入。”
2001年-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指出:“全面提高食物和安全卫生水平,坚持优化结构与预防疾病相结合的原则。”翟凤英再次强调:“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强调的正确膳食方式。”利用花生纤维蛋白生产的“花生花素质蛋白”的发明者徐金发高级工程师强调:“开发植物蛋白应从多方面开展,除了大豆蛋白,还应考虑花生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E、叶酸等营养素的植物蛋白,使百姓的餐桌更为丰富,以便使人们从偏爱动物性食物的误区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