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三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说,创业板正式推出以来,在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有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日,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企业已达256家,融资总额达到1840.71亿元。 “预期目标”究竟是什么?创业板市场开设以来一直显得很模糊。必须注意到的是,中国创业板市场开设的背景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为了给具有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这个目标在货币政策收紧以后,显得十分正确。但是,回顾两年来的创业板现实,尽管上市公司日趋增多,但其中究竟有多少属于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却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没有因为创业板的出现而有所缓解。指望以一个中小板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能够用来证明创业板达到“预期目标”的证据,也就只有这1800多亿元融资额了。 但是,1800多亿元融资额的实现,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实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尚福林先生在他的讲话中提供了部分答案,这就是“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权力在这个市场中的作用仍然是决定性的,虽然创业板市场建立以来,证监会号称奉行的是“市场化”的原则,但权力并没有放松对这个市场的利用,哪一个公司能够获准上市,不仅要由证监会旗下的发审委说了算,事实上,地方政府也有很重要的话语权。 至于“市场参与各方”,按通常的理解,自然就是指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和投资者,但在这个构成中,“共同努力”通常只体现于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至于投资者,他们能够充当的角色只能是被动地承受前两个市场参与方“共同努力”之下出现的结果,也就是不断地向市场奉送真金白银。很显然,是“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推动,是“市场参与各方”的操纵,才导致了1800亿元融资额这个“预期目标”的达成,而投资者,自然是这1800亿元融资额的奉献者。 但是,如果仅仅把投资者当作市场的奉献者,而将需要向他们提供的融资回报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那么,这个市场必然是不成功的。我国的主板市场之所以会演变成一个怨声载道的市场,就是政府将这个市场当作取之不尽的“摇钱树”,用它来满足欲壑难填的上市公司的圈钱需求,在这一点上,创业板市场尽管只有两年历史,已经比主板市场走得更远。过高的发行价、上市以后迅速破发、保荐人潜伏入股、公司高管高位疯狂抛股兑现,所有这一切,都与投资者期望的创业板“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在以保荐人和基金等为代表的市场主力的操纵下,创业板股票上市以后出现了大起大落,这个市场一方面将创业板公司高管迅速地打造成亿万富翁,另一方面又把大量中小投资者的财富置入绞肉机中。1800多亿元融资额的出现,已经成为权力部门用以夸耀政绩的招牌,但它只是满足了极少部分能够敲开权力审批之门的企业的圈钱需要,并不能改变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境。 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应该是发行与交易两个轮子互相牵制、齐头并进的市场,但创业板市场却成了融资者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很显然,有关领导只是看到了它在权力掌控和资本操纵之下出现的融资数据,并且为此沾沾自喜,却看不到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无奈的“被奉献”,这是中国资本[5.15 0.00%]市场诞生以来一直没有改变的政府利用市场拓展融资渠道的功利需求的写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证监会才会把巨量融资额当作创业板市场达到“预期目标”的证据,却忽视在这个数字背后投资者沉重的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