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要提升五项能力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纬虹 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 代保民 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领导者,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带路人,是老师的亲密伙伴和战友,是老 一、提升引领能力,成为教师的精神旗帜。 (一)引领教师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让教师的精神世界变得崇高宁静。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以培育学生的美好心灵为首任,以培养积极向上的未来接班人为工作中心。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情操高尚、思想纯洁,堪为人师。但教师同样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社会客观存在的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一定会冲击教师固有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特别是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夸大,用经济杠杆来衡量人生价值,导致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研员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和研究对象高度负责,对教师的精神世界实施积极干预,用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去影响教师,用自己奉献事业的精神去激励教师,用自己热爱教育的理想去鼓舞教师,用自己淡泊名利、追求事业的人生价值取向去感染教师。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很多人为了车子、房子等物质的东西奔命,但还是有不少人不去追求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静。” (二)引领教师的人生目标,让教师的人生目标高远而伟大。马斯洛曾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拥有共同的愿景与目的。”每位教师从走向讲台的那一天起,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都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但许多教师面对教育现实,面对仅重视分数的教育现状,面对学校在诸多方面的论分行赏,面对社会对考试分数的顶礼膜拜,困惑痛苦,但又不得不适应。从而,教师的人生目标渐渐发生倾斜,甚至转变成为了分数教育的功臣。而少数教师又变成了教育现状的叛逆,在教育教学中走着理想化的道路,孤独地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而渐被学校边缘化。教师伟大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现状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矛盾现实,教研员要努力引领教师的人生目标,既要追求教育理想,又要兼顾教育现实,力求做到两者的最佳结合。要指导教师研究教育现状和教育规律,把自己的教育理想融于教育现实之中,让理想在教育现实中闪光。既要注重学生的分数,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力图让每位学生都能成才、成功、成人。 (三)引领教师的教育文化,让教师构建自己的教育文化观。作为教师的精神旗帜,教研员还要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先进教育文化的能力。优秀的教育质量来自于先进的教育文化。办学校,办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靠的是先进的教育文化。虽然先进教育文化的最终体现者是学生,但先进教育文化的实施者却是教师。作为老 二、提升研究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专家。 (一)提升教学研究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家。许多教师感叹不知道怎样教书,为什么?因为教师是在三种背景下工作的: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复制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教学研究是教研员的职业生活方式,应对课程改革的新挑战,教学研究正在发生从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的重大转变,因而教研员要从事务服务型取向回归到专业研究型取向。要经常跟踪常态课,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了解教学一线的实然状态,深入观察课堂教学本色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触摸师生的原始交往、发现教学的共性问题、抓摄教学的价值个案、提炼出具有普遍借鉴价值或广泛指导意义的结论。要站在先进教育教学文化的高度去思考学科教师的课堂,要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去分析课堂,要为学科教师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要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教研员的田土在学校、在课堂,不在办公室。教研员要扎根课堂,要用海量的时间去从整体上全面地观察、分析、撷取最纯粹的教学现象,从而获得一个澄明透亮的原生教学状态,进而获取能增值的“教学现象”。教研员耕耘田土的工具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而不是技巧般的教学方法。 (二)提升教育研究能力,成为视野开阔的教育大家。教研员是链接理论形态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智慧媒介”,因而要从更大范围、站在更高角度来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从宏观层面去审视教育,找准教育的客观规律。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对以下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要到哪里去?教育怎样才能到“那里”?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什么?教育中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评价观该是什么?教育的客观规律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教研员应该有自己的理性认知。只有教研员的头脑清醒,教师的头脑才会清醒;只有教研员把握准了方向,学科教师才能把握准方向。这就需要教研员对教育多作哲学思考,围绕教育的本质做深层次的理性探索。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对教育研究的专著不少,许多教育思想、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积极影响越来越重大。教研员应该广泛涉猎,博采众家之长,逐步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用先进的思想去解决教育之中的困惑与问题。但有些教研员缺失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生态学、教育心理学等一系列理论素养,这势必窄化其学科教学研究的视野,浅化其审视课堂现象的深度。 (三)提升工作研究能力,成为知己知彼的战术家。要研究自己的教研工作岗位,要通过研究明白:教研工作的外在工作有哪些,教研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教研工作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居于什么位置,教研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位置,教研工作与学校的教研工作是什么关系,教研工作与教育教学质量是什么关系……研究自己的工作,是要让自己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认清自己开展工作的科学方法及程序,让自己的教研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提升政策研究能力,成为胸怀全局的战略家。政策法规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规定和要求,是对教育的规范和约束,它明确界定了各级政府、各种类型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教研人员只有在读懂弄透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保证国家意志在教育中的体现,才能保证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目的。但政策研究是许多教研员的软肋,以为政策研究是行政官员的事,教研员研究政策是多此一举。教研员不仅要读懂政策,还应该认真研究解读政策的深刻内涵,解读政策出台的背景,透悟政策出台的目的及政策的期望愿景。只有这样,教研员才能真正实施对学科教师的引领。 三、提升培训能力,成为教育思想的演说家。 (一)选择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教研员要努力转变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方法去更新学科教师的旧有储备,去打开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去促使教师生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技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员要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要诊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要研究教师之最迫切需要的,让教师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努力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专业生活方式,要通过讲座式、沙龙式、对话式、参与式、菜单式、临床指导式、博客式、评论式等形式向教师渗透现代教育观念、思想的前沿,使教师能在宏观上把握当代教育理念、观念和思想流派及这些流派的核心思想,了解这些教育理念、观念和思想对教育教学产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中国教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打开教师的理论视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层次。 (二)选择教师迫切需要的方式,传递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课例示范、案例分析、创新解读、博客论坛、创新课堂等方式向教师传递当代教育教学方法,促使教师理解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精髓所在,帮助教师找到适合自己教育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实际上是理念和思想的产物,对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的培训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引起教师的共鸣并掀起头脑风暴,那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就会水到渠成。方法仅是技能性的东西,达成目标的技能是多种多样的,没有最好的技能,只有最适合教师的技能。只要在培训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了对教师理念、观念和思想的深度培训,真正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寻求和接受就会主动得多。 (三)选择朴实绿色的课堂典型,演绎真实可感可学的生态课堂。在培训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树立和运用典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师经过几年大学的专业学习,再加上在职期间的各种培训,要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也相对容易,但由于教师多年教育教学所形成的教育教学思维定势和自己所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并始终处于强势认知地位,因而,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方法会产生有意无意的抵触,特别是纯理论的东西,更不容易在教师的头脑中留下长久的印象。教师在受到理论熏陶的同时,更希望看到把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化为实际实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培训之时,一定要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特别是现场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教师感到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现实可感,感到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并不高妙。这就要求教研员在平时勤于收集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有意建设能够代表新课程理念、观念和思想的课堂。要经常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发现有独创性的课堂,发现有独创型的教师,努力建设新课程的课堂典型。用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去培训教师,教师们会感到新课程理论的具体、亲近、可操作,会引发教师投入新课程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更让教师容易接受新课程理论。 四、提升推广能力,成为新教育思想的实践家。 (一)提升总结提炼的能力,找准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理论支撑。教研员研究教育教学的成果要产生效益,要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让自己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者,教研员还要具备较强的推广能力,要能够科学地推广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典型。教研员要善于从教育教学的鲜活经验和先进典型中总结提炼出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课堂模式构想,找出能佐证这些鲜活经验和先进典型的教育理论,让教师能清楚明白理解走在课改前沿的课堂并不神秘。这就需要教研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观照诸多的教学现场,然后形成自己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 (二)提升设计实施能力,为教师找准学习的最佳路径并营造良好的氛围。教研员要能够帮助教师设计并确定推广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的路径,酌定推广的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这样的推广路径,它不是对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的生搬硬套,不是对课改成功学校的一步一趋,而是结合此时此地此师此生的灵活运用,是对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的精髓把握,并且,一旦确定了路径之后,教研员要努力营造推广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要为积极参与的教师减压,要为勇于开拓的教师鸣锣开道,要为大胆探索的教师呐喊助威,要营造“成功可喜,失败可嘉”的舆论氛围,要努力争取推广教师所在学校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同时,教研员尽可能还原自己教师角色,以身示教上“下水课”,运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结合相关现实教学问题上探究课,以启发一线教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还可以将已成熟的新观念、新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上展示课,以给一线教师提供观赏教研员教学艺术、才情和教育教学智慧的平台,并对教师产生感召、启悟和熏陶的效用。 (三)提升评价能力,着力保护大胆尝试教师的积极性。教研员还要研究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参与课改实验,要保证实验能够圆满成功,一定有百倍的付出,且付出后还有可能失败。那么,对教师的实验怎样评价?怎样才能保证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怎样的评价体系才能保证参与实验的教师有最大的收益?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对教研员推广能力的考验。 五、提升联合能力,做兼收并蓄开拓奋进的创新家。 (一)提升联合能力,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凝聚教师。孟子说:“聚天下英才以教之,至乐也!”教研员作为教 (二)提升联网能力,借力科技讯息和人文讯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传媒技术把世界变成一个村庄的时代,信息传递快、更新快。教研员要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走在前列,要时时把握教育发展的前沿,要让自己的教育眼光面向世界,就必须充分利用好信息网络,有较娴熟的信息技术及信息修养,会积极利用网络里的诸多教育教学资讯,乃至建立自己的网上图书馆或资料库,发挥网络优势,为更好地履行研究、服务和指导职责创造平台。除此,教研员还要善于构建自己的人脉资讯网,要让处于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老师成为自己人脉资讯网的重要接点,通过这个网络,教研员就能随时跟踪课堂前沿,就能了解教师教育教学的现状,就能聆听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以使自己的教研工作随时连接地气,连接教学课堂。 (三)提升思想解放力,让课堂教学百花竞放。教研员是老 (四)提升整合创新力,让学校成为创新的热土。教研员要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讯息,分析归纳各种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科学理念、观念和思想,创新自己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思维,以获得对教学问题的深度透视力和前瞻力。要凝聚各种力量,把那些思想活跃、行为大胆、思想超前的教师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行为的科研团队。有了这样充满活力的团队,还必须进一步拓展团队的支持渠道,吸纳其他学科的名家名师进入,以拓展学科教学的视野,进行多学科的知识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聘请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向专家们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并请专家们进入课堂,诊断课堂教学,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学术支持。有了这样的团队,教研员就应该是创新的领袖,对教师的服务和指导就不落窠臼。要创新教研活动和教研评价的机制,教研活动要尽量多的让教师和学生参与,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教研员尽量不要成为话语霸权者。要尽量把教研活动前移到学校和课堂,在教师、学生、教研员多方参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因为当教师和学生被共同纳入教研员的视野时,将促进教研员教学研究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从偏重研究教师到研究教师和学生并重。过去教研员关注学生,是把学生作为镜子反观教师的课堂行为、测评其教学绩效,而现在是考量教师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考量教师如何更好地满足于学生求知欲、表达欲和创造欲。要有新的教研评价机制,让评价机制的核心价值取向侧重于鼓励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侧重于激发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 教研员是中国教育的特殊产物。教研员对教师的领导不是靠行政权力,要真正地影响教师,成为教 原载《教育科学论坛》2011第8期 刊物发表有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