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聪明的企业也不应该重复犯同样的毛病。
其实,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或者三次跟头,也并不紧要。浪子回头还金不换呢。只要能够在总结错误之后,认清楚问题所在,适时做出改变,也算是亡羊补牢,不算太晚。但是,如果只犯错误,不思悔改,依旧我行我素,难免会让人对其渐渐失去信心。
最近,中国乳业老大哥,蒙牛“流年不利”,在食品安全这个再熟悉不过的老地方,再次摔了跟头。要命的是,直到现在,蒙牛可能仍旧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危机处理方式也还在走原来的老路子。
2011年4月22日,陕西省榆林市鱼河镇中心小学的251名学生,在喝完学校提供的蒙牛学生专用牛奶后,出现身体不适。其中,16人出现肚子疼、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当地医院为“问题学生”做完检查之后,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但到底在哪个环节中毒,却没有下定论。
即便如此,人们仍然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蒙牛上,认为蒙牛学生专用牛奶,就是罪魁祸首。其实,这样归因很好解释,也很有事实的模样。
首先,学生们是在喝了蒙牛牛奶之后,才出现了问题,蒙牛具备“天时地利”的“作案”“优势”。其次,蒙牛还占据了“人和”。从2008年三聚氰胺,到2009年的特仑苏OMP牛奶添加IGF-1争议,再到2010年蒙牛伊利“公关战”中的“诽谤门”,蒙牛每年都会让消费者闹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何况已经被“咬”了数次。在人们心中,蒙牛已经是一个“问题企业”,按照惯常思维,今年再来一个“毒奶门”也未必不会。
无论蒙牛如何推托,事实上,蒙牛的确已经陷入“毒奶门”的漩涡中。4月26日,香港复活节假期的第一个交易日里,受蒙牛“毒奶门”的拖累,蒙牛股票开盘就大跌近10%。
作为一个身经多次危机的企业,蒙牛对“毒奶门”的反应还算快速,却不得章法。经过“调查”之后,蒙牛相关人员做出推测性的解释:“我们分析,可能是孩子们早上7点多跑步锻炼后,空腹喝了牛奶,身体出现乳糖不耐症。”并且,还将此次集体中毒归结为“癔症”:“当大家都说肚子疼时,别的小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4月26日,官方的检测报告也出炉,称学生所饮用的蒙牛学生专用奶未检出致病菌,符合饮用标准。
身为危机处理专家,我认为蒙牛这次的危机处理方式,对于度过危机可能帮不上忙。
首先,蒙牛关于“乳糖不耐症”和“癔症”的说法,既滑稽又牵强,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轻易相信:空腹喝奶会影响营养吸收,但同一事件事发几率为什么那么高?对于此问题,蒙牛仍旧没有想出“对策”。
其次,无论那份为蒙牛撇清的官方检测报告,是否是蒙牛“公关”得出,或者确实真实检测而出。但是,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学生们确实是在喝了蒙牛奶之后,才出现身体不适。
食品危机层出不穷的年代,还没有练就百毒不侵的金刚不坏之身,中国消费者依旧对食品安全问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谁都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即使检测的哪几袋牛奶确实没问题,那也只是个小概率事件,谁又能保证其余更多的产品也是如此?
否认产品存在问题,出具相关检测报告,却没有实实在在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切切实实地改进,用让人信服的质量来为自己辩白,这就是每次蒙牛出现危机后,固化的危机处理方式。
这种不思悔改的质量经营,以及毫无改进的危机处理方式,能让其靠着原来的老底侥幸度过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危机,难保还能有第四次、第五次。
中国消费者的心,蒙牛你伤不起!伤透了消费者的心,最终受伤的只能是蒙牛自己。
就在这几天,一则深圳卫视2008年的新闻又重新被人们“翻”出来,其内容是,蒙牛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陆(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就算你想讨好一部分消费者,也不必以得罪更多消费者为代价。此消息一出,又惨遭骂声一片,再加上刚刚发生的“毒奶门”,直接导致有消费者在微博上发布声明,表示从此拒喝蒙牛产品。
当所有的消费者,都选择不喝蒙牛牛奶时,蒙牛将会怎样?对此,我深感忧虑。
此前,对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先生,我一直十分敬重,即使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仍期待他与蒙牛能够再展雄风,并将蒙牛打造成中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店。目前来看,我承认,我可能对蒙牛想得太好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毒牛奶”之前的一个月,2011年3月,牛根生还与马云、俞敏洪等创业精英,联合为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众多高校学子讲述其创业之道。当一句“大胜靠德”的回声还没在耳旁消失时,“毒奶粉”适时发生,也算是“实践检验真理”的一种另类表现吧。
一步步透支着消费者的信心,挑战着消费者的承受力,蒙牛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也让人仿佛看到其未来道路上的层层阴霾。
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作为中国乳业企业的老大哥,再加上已经有了亲自走出的前车之鉴,处于风头浪尖的蒙牛,此时,更不应该再生是非。否则,很容易被消费者当做典型的反面教材,或者被竞争者抓住“马脚”,给其致命的一击,以给竞争者自己争取到更有利的市场地位。
当重重危机都在围追堵截,越来越厚的围墙渐渐拔地而起时,试问,蒙牛究竟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