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 (书法)

 爱雅阁 2011-09-15
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迎风挺立》《楷书五言诗》《御笔 立轴》《花卉》《楷书七言联》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谥号为“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昌陵。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 太上皇驾崩之后。这时的大清,已不是史家称道的“康乾盛世”那般光景了。白莲教、天理教纷纷举义,一些外藩也屡示不恭,而最令嘉庆头疼的,则是贪官污吏横行,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他首先拿天下第一贪官和珅开刀,没收其家产以充实国库,继而又铲除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可惜的是,嘉庆长期在乾隆的耀眼光环下生活,养成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因此,对弊政多是惩而不杀、戒而不绝,直到他死前,吏治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整饬。这不能不说是嘉庆一生最大的遗憾。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清仁宗嘉庆皇帝 爱新觉罗·顒琰

 

图片
图片

嘉庆 1809年作 楷书五言诗 立轴

款识:

        髫龄即居此,承恩又三年。昕夕叨训政,倏度如云烟。感深未由报,考泽笔莫宣。已臻五十纪,儿孙绕膝前。斯宫诚福地,前修益慎旃。己巳孟冬月中澣作御笔

钤印:

        [嘉庆御笔之宝] [执两用中]说明:此轴材质为库绢是清朝皇宫中专用绢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嘉庆 丙寅(1806年)作 御笔 立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嘉庆 楷书七言联 对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嘉庆爱新觉罗·颙琰  《花卉》

 

图片
图片

 

爱新觉罗·颙琰 《迎风挺立》97×41cm

钤 印 : 嘉庆奠亲之宝(朱) 款 识 : 丙寅仲秋月中瀚御笔

 




附记:

        嘉庆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乾隆二十五年封令妃之子颙琰为嘉亲王。乾隆连立两位太子都早早去世,到乾隆晚年才立第三次太子,这次,是皇十五子颙琰。嘉庆共生有5子9女。

     白绫半匹灭和珅

    不愧清龙汉民根。

    盛世康乾手底去,

    未知何处觅余荫。

    ——引自富察·鹤年先生《清帝杂咏十二首之七·嘉庆》

        乾隆皇帝刚刚即位时就发誓,如果自己能够当满60年皇帝,他就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为了不超过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的时间(61年)。结果乾隆皇帝还真当够了60年皇帝,他亲自把"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立储匣取出来,当众宣布由嘉亲王(就是后来的嘉庆帝)继承皇位,他自己当上了太上皇。成为太上皇之后,乾隆仍然训政,军国大事也仍然由他处理。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大权才由嘉庆掌握。在他执政初期,他除掉了祸国殃民的奸臣和珅,使人心大快。

        嘉庆的父亲乾隆是一代明君,使清朝统治达到了顶峰。嘉庆即位后希望"康乾盛世"能够延续下去,只是希望保持,做事一味模仿他的父亲,所以没有多少建树。大清国势日渐衰落。

        在他在位期间,还出现了农民起义军攻打紫禁城的事件。皇子旻宁表现神勇,嘉庆帝知道后决定将其立为王储,这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这次事件说明大清王朝已经存在很大的问题,发人深思。

 嘉庆皇帝死因
        顒琰六岁就傅,十三岁即通五经,文章“援笔立就,动成典则”。十五岁大婚后仍日居书室,寒暑罔闻。琰经过从建储到即位加训政的二十多年里,更臻于成熟。为后来从政奠定了牢固基础。度过了曲折而不平安的二十五年。
        宫廷内部的斗争,八卦教、捻子军的造反,同母弟庆亲的去世,不能不使顒琰的内心忧郁,负担加重。嘉庆二十五年七月甘四日到避暑山庄,准备去木兰围猎,在去山庄的路上“偶感喝暑”,到山庄后即“觉痰气上壅,至夕益盛”。至二十六日傍晚,疾大渐。戌刻,崩于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葬于昌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