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人和710217 2011-09-16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2008-05-08 15:32:12|  分类: 19湖北 |  标签: |字号 订阅

 

石 泉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目 录

自序 1!!!!!!!!!!!!!!!!!!!!!!!!!!!!!!!!!!!!!!!

一、关于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的回顾 1!!!!!!!!!!!!!!!!!!!!!!

二、近 15年来在古代荆楚地理方面的探索 5!!!!!!!!!!!!!!!!!!!!!

三、历史地理与水利史研究、地方志编纂及其现实意义 18!!!!!!!!!!!!!!!

四、对学术前景的展望 23!!!!!!!!!!!!!!!!!!!!!!!!!!!!!

春秋 “百濮” 地望新探 1!!!!!!!!!!!!!!!!!!!!!!!!!!!!!!

古巫、巴、黔中故址新探 13!!!!!!!!!!!!!!!!!!!!!!!!!!!!!

一、先秦巴国在今陕东南说补证 13!!!!!!!!!!!!!!!!!!!!!!!!!

二、古 “巫”地当在今鄂西北竹山、竹溪、房县、保康、

南漳一带 19!!!!!!!!!!!!!!!!!!!!!!!!!!!!!!!!!

三、古黔中地望考辨 27!!!!!!!!!!!!!!!!!!!!!!!!!!!!!!

四、结语 29!!!!!!!!!!!!!!!!!!!!!!!!!!!!!!!!!!!

古期思—雩娄灌区 (期思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境

考辨 32!!!!!!!!!!!!!!!!!!!!!!!!!!!!!!!!!!!!

一、期思陂在今固始县东南境,史河以东、黎集以北;

“期思之水”即今史河—史灌河流域 33!!!!!!!!!!!!!!!!!!!!!

二、古期思城不在今淮滨县期思集,当在今固始县蒋集

稍北、近淮处 39!!!!!!!!!!!!!!!!!!!!!!!!!!!!!!!

三、前人误把期思陂与芍陂混为一谈的缘由试解 41!!!!!!!!!!!!!!!!!!

四、结语和余论 44!!!!!!!!!!!!!!!!!!!!!!!!!!!!!!!!

关于芍陂 (安丰塘)和期思—雩娄灌区 (期思陂)始建

问题的一些看法 50!!!!!!!!!!!!!!!!!!!!!!!!!!!!!!!

一、期思陂与芍陂不是一回事。“决期思之水”就是

“作期思 (之) 陂” 51!!!!!!!!!!!!!!!!!!!!!!!!!!!!

二、关于孙叔敖主持创建芍陂之说的商榷 56!!!!!!!!!!!!!!!!!!!!!

三、关于 “子思造芍陂” 之说的探讨 66!!!!!!!!!!!!!!!!!!!!!!!

四、结语 77!!!!!!!!!!!!!!!!!!!!!!!!!!!!!!!!!!!

“赤壁之战” 地理新探 80!!!!!!!!!!!!!!!!!!!!!!!!!!!!!!

一、蒲圻———嘉鱼说质疑 82!!!!!!!!!!!!!!!!!!!!!!!!!!!!

二、黄州、江夏、汉川、汉阳诸说辨误 88!!!!!!!!!!!!!!!!!!!!!!

三、赤壁———乌林古战场当在今钟祥市西北的 “赤壁崖

(岩)” 一带 90!!!!!!!!!!!!!!!!!!!!!!!!!!!!!!!!

(一)江陵、巴丘、华容、云梦泽 (巴丘湖)故址的重新定位 92!!!!!!!!!!!!!!!!!

(二) 古代蒲圻、下!、陆水故址新探,兼考 《水经注·江水篇》

(今本) 有关段落之误 97!!!!!!!!!!!!!!!!!!!!!!!!!!!

四、结语 113!!!!!!!!!!!!!!!!!!!!!!!!!!!!!!!!!!!

古夏口城地望考辨 117!!!!!!!!!!!!!!!!!!!!!!!!!!!!!!!!

一、古夏口城不当在今武汉市 118!!!!!!!!!!!!!!!!!!!!!!!!!!

(一)由汉水、大别的相对方位,证古夏口不当在今武汉市

一带 118!!!!!!!!!!!!!!!!!!!!!!!!!!!!!!!!!!!!!!!

(二)由晋宋齐梁时的有关记载,亦可证当时的夏口城

不能在今武汉市 124!!!!!!!!!!!!!!!!!!!!!!!!!!!!!!!!!!

(三)从政区沿革证古夏口城不在今武汉市 125!!!!!!!!!!!!!!!!!!!!!

二、古夏口城当在今钟祥市 127!!!!!!!!!!!!!!!!!!!!!!!!!!!

(一)从竟陵郡治及绥安郡境近夏口来证明古夏口当在今钟祥 127!!!!!!!!!!!!!!!!!!!

(二)从古大别地望证古夏口城当在今钟祥市或稍南处 128!!!!!!!!!!!!!!!!!!!!

(三)由夏水源流看古夏口地望 132!!!!!!!!!!!!!!!!!!!!!!!!!!!!!!

(四)从相关城邑的定位看古夏口地望 133!!!!!!!!!!!!!!!!!!!!!!!!!!!

(五)从六朝时期有关战役的军事地理形势看夏口地望 135!!!!!!!!!!!!!!!!!!!!

(六)由宋至明的有关记载证古夏口城在今钟祥 137!!!!!!!!!!!!!!!!!!!!

三、夏口之名何时由钟祥迁移至今武汉市? 137!!!!!!!!!!!!!!!!!!!!

四、结语与展望 139!!!!!!!!!!!!!!!!!!!!!!!!!!!!!!!!

古夏水源流新证 141!!!!!!!!!!!!!!!!!!!!!!!!!!!!!!!!!

一、汉魏六朝时期关于古夏水的不同记载 141!!!!!!!!!!!!!!!!!!!!!

二、古夏水源流的流行说法质疑 144!!!!!!!!!!!!!!!!!!!!!!!!!

三、从古涌水源流看古夏水地望 148!!!!!!!!!!!!!!!!!!!!!!!!!

四、从古江陵、华容、监利、惠怀的位置看古夏水

地望 153!!!!!!!!!!!!!!!!!!!!!!!!!!!!!!!!!!!

五、结语 157!!!!!!!!!!!!!!!!!!!!!!!!!!!!!!!!!!!

古湘、资、沅、澧源流新探 160!!!!!!!!!!!!!!!!!!!!!!!!!!!!

一、对流行说法定先秦至六朝典籍中所见湘、资、沅、

澧均为今湖南省境同名诸水的质疑 160!!!!!!!!!!!!!!!!!!!!!!

(一)先秦典籍中的湘、沅、澧诸水不能在长江以南 161!!!!!!!!!!!!!!!!!!!!!

(二)流行说法关于汉魏六朝典籍有关湘、资、沅、澧四水

记载的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169!!!!!!!!!!!!!!!!!!!!!!!!

二、汉魏六朝时期湘、资、沅、澧源流新探 188!!!!!!!!!!!!!!!!!!!!

(一)秦汉三国时汉水亦称 “湘水” 188!!!!!!!!!!!!!!!!!!!!!!!!

(二)由古下!、巴丘的定位看汉魏六朝沅、澧二水下游地望 190!!!!!!!!!!!!!!!!!!!

(三)由六朝时期南平、天门郡地望来看古澧水的位置 194!!!!!!!!!!!!!!!!!!!!

(四)由古益阳县地望来看古沅、资水下游所经 214!!!!!!!!!!!!!!!!!!!!!!!

(五)古资水、沅水地望的再探讨 216!!!!!!!!!!!!!!!!!!!!!!!!!!!!!

(六)关于古洞庭与古湘、资、沅、澧关系的解答 219!!!!!!!!!!!!!!!!!!!

三、结语和展望 225!!!!!!!!!!!!!!!!!!!!!!!!!!!!!!!!

六朝时期宜都、建平郡地望新探———附吴蜀 “夷陵之战”

地理考辨 229!!!!!!!!!!!!!!!!!!!!!!!!!!!!!!!!!!

一、宜都、建平郡地望的初步考定 229!!!!!!!!!!!!!!!!!!!!!!!!

二、从东汉建武年间岑彭攻蜀之役看古夷陵、夷道、

巫县、秭归地望 235!!!!!!!!!!!!!!!!!!!!!!!!!!!!!!

三、吴蜀 “夷陵之战” 地理考辨 241!!!!!!!!!!!!!!!!!!!!!!!!

四、结语 250!!!!!!!!!!!!!!!!!!!!!!!!!!!!!!!!!!!

梁陈之际长江中游地区地理形势之巨变 252!!!!!!!!!!!!!!!!!!!!!!!

引言 252!!!!!!!!!!!!!!!!!!!!!!!!!!!!!!!!!!!!!

一、梁陈之际长江中游地区地理形势变化的历史过程 255!!!!!!!!!!!!!!!!

二、梁陈之际汉水中游地名向长江中游两岸的转移 269!!!!!!!!!!!!!!!!!

三、梁陈之际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地名发生移位的原因

分析 283!!!!!!!!!!!!!!!!!!!!!!!!!!!!!!!!!!!

四、结语 292!!!!!!!!!!!!!!!!!!!!!!!!!!!!!!!!!!!

附录 293!!!!!!!!!!!!!!!!!!!!!!!!!!!!!!!!!!!!!!

从春秋吴楚边境战争看吴楚之间疆界所在 294!!!!!!!!!!!!!!!!!!!!!!

秦赵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的历史教益 314!!!!!!!!!!!!!!!!!!!!!!!

一、关于赵国接纳韩国上党守臣献地,在战略上是否

失策的问题 315!!!!!!!!!!!!!!!!!!!!!!!!!!!!!!!!

二、选拔军事统帅的主要标准 317!!!!!!!!!!!!!!!!!!!!!!!!!!

三、长平决战 319!!!!!!!!!!!!!!!!!!!!!!!!!!!!!!!!!

四、白起杀降 323!!!!!!!!!!!!!!!!!!!!!!!!!!!!!!!!!

五、邯郸保卫战与信陵君救赵破秦 327!!!!!!!!!!!!!!!!!!!!!!!!

六、结语:历史的教益 333!!!!!!!!!!!!!!!!!!!!!!!!!!!!!

历史地理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 338!!!!!!!!!!!!!!!!!!!!!!!!!!

一、历史地理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说 338!!!!!!!!!!!!!!!!!!!!!

二、关于湖北省历史地理的三个例证 341!!!!!!!!!!!!!!!!!!!!!!!

(一)江汉平原垸田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问题以及

解放后的新生 342!!!!!!!!!!!!!!!!!!!!!!!!!!!!!!

(二)襄宜平原上两个著名的灌溉渠道———长渠与木渠 347!!!!!!!!!!!!!!!!!!!!

(三)关于汉水下游改道与汉口镇初步形成的问题 352!!!!!!!!!!!!!!!!!!!

三、简论 “史”与 “志”的关系和区别问题 355!!!!!!!!!!!!!!!!!!!

史科学简介 358!!!!!!!!!!!!!!!!!!!!!!!!!!!!!!!!!!!

一、什么叫史料学? 358!!!!!!!!!!!!!!!!!!!!!!!!!!!!!!

二、史料学在历史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兼评 “史料

挂帅” 360!!!!!!!!!!!!!!!!!!!!!!!!!!!!!!!!!

三、关于史料的搜集 363!!!!!!!!!!!!!!!!!!!!!!!!!!!!!!

(一)从史料的形式和搜集的途径来看,大致可分三大类 364!!!!!!!!!!!!!!!!!!!

(二)如何搜集史料? 365!!!!!!!!!!!!!!!!!!!!!!!!!!!!!

四、关于史料的鉴定 369!!!!!!!!!!!!!!!!!!!!!!!!!!!!!!

(一)史料鉴定的分类 369!!!!!!!!!!!!!!!!!!!!!!!!!!!!!

(二)与史料鉴定有关的一些分支学科 372!!!!!!!!!!!!!!!!!!!!!!!

(三)史料内容的考证 376!!!!!!!!!!!!!!!!!!!!!!!!!!!!!

(四)关于史料价值的评述 378!!!!!!!!!!!!!!!!!!!!!!!!!!!

地名索引 381!!!!!!!!!!!!!!!!!!!!!!!!!!!!!!!!!!!!

附图目录:

图 1 古巫、巴、黔中位置示意图 (31)

图 2 古期思—雩娄灌区 (期思陂)位置示意图 (49)

图 3 赤壁之战军事地理示意图 (按流行说法)(115)

图 4 赤壁之战军事地理示意图 (按本书新解)(116)

图 5 古夏水 (涌水、柘水) 源流示意图 (159)

图 6 古湘、资、沅、澧源流示意图 (228)

书书书

自 序

一、关于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的回顾

本书是我 15年前出版的专著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

学出版社 1988年版,以下简称 《新探》) 的续集。在 《新探》 中,我

主要是围绕着先秦楚郢都及其后继城市江陵城的定位及其相关问

题展开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在探讨中,提出了不同于目前流行

说法的一系列新解,即:先秦楚郢都及其后继城市秦汉至齐、梁

(下至梁末)江陵城,并非如流行说法所云在长江边今湖北省荆

州市荆州区(原江陵县)境内,而是在汉水中游以西、蛮河下

游今湖北省宜城市南境;与此相适应,古代荆楚地区一系列著名

的山川城邑,如古荆山、景山,古沮漳二水 (今蛮河),楚鄢

都、汉魏晋宋宜城县、临沮县、当阳县、枝江县等,也都在汉水

中游西面的今蛮河流域及宜城平原上。由于这本书出版于 15年

前,坊间久已不见,而学界同仁或频有询问,这里有必要首先简

要地概括一下其主要观点,以便于明了本书与《新探》之间的

继承关系。

《新探》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楚郢都、秦汉至齐梁城的定位问

题。第一,《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原载 《文史》

第 6 辑,中华书局 1979 年版,见 《新探》 第 57 ~ 73 页) 与 《关于

“江”和 “长江”在历史上名称与地望的变化问题》(原载 《地名

知识》 1981年第 2、3 期,见 《新探》 第 74 ~ 83 页) 二文指出,古文

1自 序

献中的 “江”并非如流行说法所云是今之长江的专称,有时亦

指淮水、汉水、沂水,以至汉水中游的支流蛮河 (古沮水) 等,

甚至古文献中的 “长江”,其上游也往往是指汉水。澄清了这一

观点,传统说法中以“江”必指今长江为前提而使用的大量带

有“江”字并与古郢都、江陵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史料,就再也

难以成为齐梁以前古郢都、江陵在今江陵县境的证据了。

第二,关于楚早期都城丹阳地望,前人有当涂、秭归、枝江

及淅川诸说。在 《楚都丹阳地望新探》(原载 《江汉论坛》 1982年

第 3期,见 《新探》 第 174 ~ 199页)、《楚都丹阳及古荆山在丹淅附

近补证》 (原载 《江汉论坛》 1985年第 12期,见 《新探》 第 200 ~ 210

页) 中,我们同意淅川说,并进而指出,西周早期熊绎所居丹

阳,当在今陕西商州的丹江北岸河谷(这里离淅川说最近)。对

于商州──淅川为楚丹阳之说的论证,联系到古代水上交通条

件,为以今宜城楚皇都城遗址为楚郢都之说打下了部分基础。

第三,流行说法向来认为,古沮、漳即今之沮、漳河。我们

则根据汉魏六朝时一系列有关古沮、漳源流的记载,结合地形图

和有关的考古材料以及实地调查所得,对于齐梁以前的古沮、漳

二水之发源地与流向、所经城邑(如临沮、漳乡、当阳、枝江

等)及其下游水道之变迁等,都基本上理出了眉目。概言之:

古沮、漳应是汉水中游西面、流经宜城平原上的汉水重要支流,

今蛮河流域。古沮、漳既然在今蛮河流域,则齐梁以前位于沮、

漳下游的楚郢都、古江陵城自不能出今宜城南境。(参阅 《齐梁以

前古沮 (雎)、漳源流新探———附荆山、景山、临沮、漳 (章) 乡、当阳、

麦城、枝江故址考辨》,原载 《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

1、2期,见 《新探》 第 211 ~ 257页)

第四,流行说法由于认定古郢都、江陵在长江边今荆州市荆

州区境,乃大都把今宜城市南境的楚皇城遗址定为楚之鄢都、汉

宜城县。在 《古鄢、维、涑水及宜城、中庐、■县故址新探

———兼论楚皇城遗址不是楚鄢都、汉宜城县》(见 《新探》 第 258

2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 348页) 一文中,我们首先指出,楚皇城遗址下限只到东汉,

而古文献中的楚鄢都、古宜城县下限则一直延续到二百余年后的

刘宋前期,显然不合。然后,我们从探索古中庐城地望入手,经

过细致的考证,对古中庐、■县以及古维水、涑水进行了重新定

位。把这些错位多年的古地名复原之后,就得以在此基础上抓住

唐初的 《括地志》 和中唐的 《元和郡县志》 关于楚鄢都、汉宜

城县在唐代的率道———宜城县南 9里的关键性记载,先弄清唐宜

城县及其前身率道县的位置。通过唐宋宜城县俗称“大堤城”

这一线索,理出了刘宋至北宋 700年间的大堤城沿革及宜城县南

迁今址的大致时期。经过曲折复杂的层层探索与突破,结合实地

考察遗迹与访求民间传说,更依靠了某些被忽视的珍贵史料以及

有力的旁证材料,终于得出唐率道———宜城县在今宜城县北 30

里的小河镇东北七八里之羊祜汊稍东处的结论,从而初步认知古

鄢都、宜城应在今宜城县北 20里外。同时,针对流行说法误将

古今鄢水合一,以今蛮河为古鄢水的情况,对古鄢水地望,利用

宋元有关木渠的史料,也进行了重新探索,认为其上游当是今潼

口河上游之石河,下游当为今潼口河,由于古汉水东摆而得以延

伸,东南流入今汉水河床七八里,转东又数里,入古汉水。古鄢

都、宜城当在此延伸东转后的古鄢水下游北岸。古鄢水与古宜城

重新定位后,就更可以明确推证楚皇城遗址绝非楚鄢都、汉宜城

县。

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确定先秦楚郢都地望扫清了障碍。

由于自唐初以来都认为楚郢都在今荆州市江陵城北,而今江陵城

北又确有一战国大城遗址,现称 “纪南城遗址”,人们常认为这

就是楚郢都遗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指出,考古学界据出

土器物鉴定,纪南城遗址只有极少量春秋遗存,大量是战国中期

偏晚的文物,这与古文献中春秋初期楚始都郢的记载不合;而其

下限仅至战国晚期,又与古文献中郢都后继城市江陵一直延续至

东汉的记载不合。同时,唐宋以来定今江陵城北之“纪南城遗

3自 序

址”为楚郢都的说法,与先秦至齐梁的一系列原始文献记载也

不合。我们从 5个方面论证楚郢都当在今宜城楚皇城遗址。(1)

以周围地区重要古地名的地望(如前所述)推定楚郢都、秦汉

江陵城当在今宜城南境蛮河下游北岸近汉水处,与楚皇城遗址位

置正合。(2)对今宜城楚皇城遗址的调查结果表明,此遗址上

限可至春秋初期,下限直至东汉,其时限正与古文献中所记楚郢

都、秦汉江陵城相合,而且城市规模相当于汉代郡城,亦与江陵

县之为南郡治所正合。(3)魏晋时期江陵城址曾有两次迁移:

吴曾把江陵城从北岸移到南岸,东晋中期桓温新修江陵,又移至

北岸,“城临汉江”,但皆仍在今宜城境,与汉江陵城相去不远。

(4)列举其他五项史证,进一步有力地加强了论据。(5) 江陵

城确已在长江边今荆州市荆州区境的时间上限在后梁萧!建立附

庸国以后,迁移的原因是公元 555年西魏攻陷梁元帝建都的古江

陵城并加以毁灭性的破坏。至于今荆州市江陵城北之纪南城遗

址,我们则根据遗址文化面貌与周围楚墓特点及其年代之上下

限,推定它是战国时期楚国为开拓长江以南地区的需要而建立的

一个陪都。(参阅《楚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城故址新探》,见《新探》

第 417 ~ 501页)

在《新探》中,我们还对与先秦古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

城之定位有着密切关联的古代曾国 (随国)、邓国—邓县、竟陵

城的地望问题进行了探讨。《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原载

《武汉大学学报》 1979年第 1 期,见 《新探》 第 84 ~ 103 页) 一文,主

要就一系列曾国器物的出土地点与铭文,结合古文献材料,进行

比较、印证,指出:铜器铭文中的曾国就是古代历史文献中的随

国,其都城位置当在随州市区西 17公里之安居镇北,"水北岸;

而西周、春秋时期的唐国故址并不在随州市西北 40公里的唐县

镇,而当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古邓国、邓县考》(原载 《江汉

论坛》 1980年第 3 期,见 《新探》 第 105 ~ 126 页) 主要通过对古邓

国、邓县地望诸说的辨析,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否定了古邓国在

4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今河南邓县 (旧邓州)的说法,而认定今襄樊市西北的邓城遗

址是古邓国及宋齐以前邓县所在。这就为确定楚国早期都城———

丹阳地望在丹淅谷地,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古竟陵城故址新

探》(原载 《江汉考古》 1980年第 1期,见 《新探》 第 127 ~ 157页) 有

关古竟陵城地望的探讨则与古郢城、江陵城之定位有直接关系。

《史记》、《战国策》均记载战国后期秦将白起拔郢后,“东至竟

陵”。这个竟陵之所在,传统说法向来定在今天门、潜江境,或

钟祥县南,以与将古郢都、江陵定在今荆州江陵境的说法相配

套。然据我们所考,古竟陵城实当在今钟祥县北境、汉水以东的

丰乐镇附近。古竟陵城的定位,为我们最后确定古郢都、江陵城

在今宜城南境之楚皇城遗址(正在我们所考古竟陵城位置之

西)、而非在长江边今荆州江陵境扫除了一个重要的外围障碍。

二、近 15年来在古代荆楚地理方面的探索

应该说,有关古郢都、江陵城及其相关山川城邑地名的定位

问题,在《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一书中已经基本解决了,但古

郢都、江陵城的地望问题是古代荆楚地理的核心,牵一发必然需

动其全身,除了《新探》中已经予以深入探讨的诸多问题之外,

还有许多相关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 《新探》 出版之后,我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有关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史记·货殖列传》称 “江陵故郢都……东有云梦

之饶”。古云梦之所在,不仅是关涉到古江陵城的定位,还是关

涉到如何认识古代荆楚地区自然地理面貌及其演变之迹的大问

题。关于古云梦泽,流行说法向来都认为是长江中游地区,包括

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一个古代大湖,或一大片湖群沼泽的总

称。我们在考察历史文献中一系列有关记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

分析,使之恢复其本来面目之后发现:前人对古“云梦”地望

的解释,因时而异,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从较古的原始材料看,

5自 序

古代云梦泽实际上并不像今人所说的那样大;不同历史时期的云

梦泽也并不是始终位于同一地点,而且同一时期也往往有不止一

处被叫做“云梦泽”的地方,但通常只有一个较为著称。具体

地说,(1)先秦至汉初的古 “云梦”(《左传》 #国之梦和 《禹

贡》“云土梦”)实位于汉晋江夏郡云杜县境,即今京山、钟祥

间,大致相当于今$水中上游温峡口水库一带,这是最早的

“云 (郧、#) 梦” 所在。(2)汉魏六朝时期著称的华容云梦

泽 (又名巴丘湖,即楚国的 “江南之梦”) 则当在汉晋南郡的

“江南”地区,即汉水中游以西的今钟祥西北境,蛮河南面、

河北面的沼泽洼地上。(3)唐至北宋时著称的安州云梦泽则在

今安陆市至云梦县境。这三个云梦泽分别在三段不同的历史时期

著称,其他与之同时的云梦泽则由于各种原因,或者尚未受到普

遍重视,或者已渐趋衰微,终致消失而鲜为人知。自唐以后,由

于人们企图按照当时人的传统解释(其中包括未能鉴别以伪乱

真的史料而造成的误解),以兼容并包的方式来协调、统一有关

古云梦泽地望的各种矛盾说法,遂致把云梦泽越说越大,形成

“跨江南北”的大云梦泽说,并渐成为最流行的说法。前人之所

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实因:第一,认为古云梦泽自古以来只有

一个,因而看到故址所在的不同说法就牵合为一,遂致扩大了范

围;第二,误以 “江南之梦” 之 “江” 为今之长江,于是把云

梦泽的范围向南延伸到长江以南,终于包括了整个洞庭湖;第

三,由于把有关的古地名作了错误的定位,尤其是定古枝江

(有云梦城)在今枝江县境,定汉代西陵县 (有云梦官) 在今黄

冈县境,因而向西向东都延伸了云梦泽的范围 (参阅 《古云梦泽研

究》上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关于古云梦泽的探索,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很多年。早在 20

世纪 60年代后期,在“文化大革命”的间隙,我即抓住当时难

得的机会,以《古云梦故址新探》为题作出详细提纲,全文结

构初步得以形成。1979 年春始成初稿,并在当年召开于西安的

6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上作了简要介绍。后来,其中的一部分以

《先秦至汉初“云梦”地望探源》为题,收入湖北省社会科学研

究院历史研究所主编的 《楚文化新探》 论文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最重要的部分,以 《汉魏六朝华容云梦泽 (巴丘湖)

故址新探》为题,收入王永兴先生主编的《纪念陈寅恪先生百

年诞辰学术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之后,我又对

全稿进行了系统的修改、补充,最后于 1995 年夏定稿,与蔡述

明同志从自然地理角度探讨古云梦泽的五篇论文合在一起,以

《古云梦泽研究》为书名,由湖北教育出版社于 1996 年 8 月出

版。

关于古云梦泽的研究告一段落之后,我就集中精力,在鲁西

奇同志的协助下,开展对古夏口城地望,“赤壁之战”军事地

理,古湘、资、沅、澧与古夏水等古代荆楚地区的重要河流之所

在,六朝时期宜都、建平郡地望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三国“夷

陵之战”军事地理等问题的探讨,相继完成了收入本书的《古

夏水源流新证》(曾发表于 《湖北大学学报》 1995年第 6期,收入本书

时又作了修改)、《古湘、资、沅、澧源流新探》(曾发表于 《中国历

史地理论丛》 1996年第 2、4期,收入本书时又作了部分修改)、《古夏

口城地望考辨》(曾发表于 《武汉大学学报》 2000年第 4期,收入本书

时又作了较大修改)、《“赤壁之战” 军事地理新探》、《六朝时期宜

都、建平郡地望新探———附吴蜀 “夷陵之战” 地理辨析》、《梁

陈之际长江中游地区地理形势之巨变》及《古巫、巴、黔中故

址新探》 7篇论文,并对旧作 《春秋 “百濮” 地望新探》(曾发

表于唐嘉弘教授主编的《先秦史论集———徐中舒先生九十诞辰纪念论文

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古期思—雩娄灌区 (期思陂)

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境考辨》(原载河南省水利史志编纂办公室编

《河南水利史料》 1988年第 1期)、《关于芍陂 (安丰塘) 和期思—

雩娄灌区(期思陂)始建问题的一些看法》(原载 《安徽水利志》

编辑室编《芍陂水利史论文集》,1987 年内部刊印本) 等作了部分修

7自 序

改,一并收入本书。

(一) 《春秋 “百濮” 地望新探》。此文写作稍早 (1987

年),其内容主要是与楚早期都城丹阳在丹、淅谷地的说法相配

套的。“百濮”,在先秦文献中通称为“濮”。关于百濮地望,主

要有“江汉以南”说,云南、川南说,川东说及川西说,其中

云南、川南说及川西说都距楚地过于遥远,与春秋时的 “百濮”

居地显然合不上。根据考证,百濮当在楚的东南方,今枣阳市境

桐柏、大洪两山脉的山区丘陵地带;而与百濮关系密切的麇之地

望也不出随枣走廊西口外、今滚河西入唐白河后的唐白河下游西

北岸地。麇国在此,就正当我们所考百濮西北不远处。而这样就

更可对《左传》文公十六年所记,楚大饥,邻国各族纷起叛楚

的地理形势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当时戎人在楚南方,先攻楚西南

境,又攻东南境;庸人率群蛮叛楚是在楚的西方。据杜预注,庸

国在魏晋的上庸县,即今湖北竹山县境。“申息之北门不启”,

是指楚国北部也形势紧张。杜注:“备中国”,是指楚对中原也

加强了戒备,防其自北面乘虚而入;而“麇人率百濮聚于选,

将伐楚”,则是在楚东面(偏北),位于今樊城东北的麇国率领

东南方不远的、今枣阳市境之百濮,聚集于选邑 (故址不详,

当近麇)也是完全合乎情理、说得通的。这样楚国面临四面受

敌的危机形势就很清楚了。

(二)《古巫、巴、黔中故址新探》。此文的思路早在 20 世

纪 50年代就已初步形成。这是与古郢都、江陵城地望相关的另

一重要问题。《史记·货殖列传》 所云郢都、江陵 “西通巫巴”

之巫、巴,流行说法向来定在今长江三峡至重庆地区,以与主张

古郢都、江陵在长江边今荆州市境内的传统说法相配套。而与

巫、巴相联系的古黔中地望,则一向定在今湘西、鄂西南一带。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辨析考定,并与考古资料相

结合,认定先秦时期的巴、巫、黔中均当在汉水上中游地区,而

非如流行说法所云,是在长江三峡及其两端的重庆与鄂西南、湘

8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西地区。其中古巴国当在今陕东南安康附近;楚巫郡当在今鄂西

北竹山、竹溪与房县间,巫地(古巫中)的范围则继续向东包

括今保康、南漳乃至宜城西南境;楚黔中郡则当在今豫西南丹水

中下游西面的淅川、内乡以及鄂豫陕三省交界的汉水两岸;秦灭

楚后设立的扩大的黔中郡则包括楚黔中郡、巫中以及“江南”

(今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至于今重庆、长江三峡以及鄂西

南、湘西地区以“巴”、“巫”为称的山川城邑之名,则是由于

原在汉水上中游巴、巫等地之人,在战国后期到三国时期这一漫

长岁月中,不断向南迁移、并不断开发这一地区的结果。“黔

中”范围的逐步南移,实际上也与这一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后

人于此不察,以后世之地理观念解释、附会先秦史事,并为了弥

缝有关矛盾冲突,不断“订补”、“整理”有关的文献记载(如

今本《水经注·江水篇》),遂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并去历史真

实愈来愈远。弄清先秦巫、巴之所在后,《史记·货殖列传》所

谓楚郢都、秦汉江陵“西通巫、巴”的记载就有了更合理的解

释,并与我们定先秦楚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城在今宜城南境的

新说相配套,从而也从一个侧面加强了这一新说。而古黔中地望

的初步解决,证明汉代由原秦黔中郡分出的长沙郡(国)与武

陵郡北境均可到达长江以北、汉水中游以西地区,从而为探讨古

湘、资、沅、澧四水之所在 (皆在汉代长沙、武陵郡境内) 打

下了基础。

(三)《“赤壁之战” 地理新探》。此文的研究思路也是较早

就形成的,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为配合教学,曾撰写了详细提

纲,但迄未形成论文。“赤壁之战” 战场的定位,不仅关系到对

此役之过程、军事地理形势的认识,而且与古江陵、夏口、华

容、蒲圻、下%及云梦泽、陆水等一系列城邑、湖泽、河川的定

位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上,流行的传统说法将赤壁古战场定在蒲

圻—嘉鱼境内长江东南岸的赤壁山附近,正是与将当时的江陵城

定在长江边上的今荆州市江陵区、夏口城定在今武汉市、巴丘城

9自 序

定在今湖南岳阳市、定华容及云梦泽在今江汉平原腹地等传统的

解释体系相配套的。显然,这一套传统的解释体系不仅与汉魏六

朝时期的大量原始记载相矛盾(这在我们此前的有关论著中已

有详论),而且《三国志》、陆机《辨亡论》等原始文献中有关

赤壁—乌林之役之过程及战役前后军事地理形势的记载亦不相吻

合。本文首先根据陆机《辨亡论》所记曹操大军主力由襄阳直

下汉水,败于赤壁,以及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和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所记吴水师乘东南风大起,从水上顺风纵火延

烧曹军战船的史实,论证流行的蒲圻—嘉鱼说是不能成立的。然

后,结合古华容、巴丘、云梦泽的重新定位,考定今钟祥市北

60里汉水东岸的赤壁崖,即今中山口南的碾盘山,实应为赤壁

古战场所在。这里是汉水中游,正是曹操水师自襄阳南下所必

经。根据我们的新解,当时的巴丘、华容与云梦泽皆当在今钟祥

西北境,与汉水对岸的赤壁崖只相隔数十里;夏口城则位于今钟

祥市区或稍南处,距上游的赤壁崖亦仅有 60 多里;古江陵城则

在今宜城南境。这样,曹操进兵与撤退所涉及的一系列地名位置

就很集中,战区亦只限于今钟祥北境和宜城南境的汉水及两岸河

谷平原地带,与江汉平原及长江两岸低洼水乡毫无牵涉。

然而,欲论证赤壁古战场在汉水中游今钟祥市西北境,而非

在长江边上的今赤壁市(蒲圻)境,还有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解

决。赤壁—乌林战场在蒲圻之说,不仅见于唐人记载,早在齐、

梁以前就已出现了。较早的文献记载均表明,晋、宋、齐、梁时

已有蒲圻县,且与赤壁邻近。问题的关键则在于,这个齐梁以前

的古代蒲圻县是否像中唐以来的流行说法那样,认为就是与中唐

以后直至近世的蒲圻县一脉相承,也定在今蒲圻市(现名“赤

市”)内;与此相应,流经今鄂东南的通城、崇阳二县境内

及蒲圻(今赤壁市)境,下游作为蒲圻与嘉鱼之间界河的现今

陆水是否就是晋、宋、齐、梁时 《水经注·江水篇》(今本) 所

0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记之古代陆水?这是在考定赤壁古战场地望时所必须澄清的。因

此,在 《“赤壁之战”地理新探》一文中,我们用较大篇幅,主

要从六朝文献记载出发,论证古下%与古蒲圻皆当在汉水中游以

西、今钟祥市西北境的新解,而不能在今蒲圻、崇阳境。这样,

我们就为最终确定赤壁古战场之所在扫除了障碍。

(四)《古夏口城地望考辨》。此文是我们继古郢都、江陵城

及古云梦泽地望考辨之后的又一场攻坚战。关于三国至齐梁时著

称的古夏口城,流行说法向来定在今武汉市,而又有武昌、汉阳

两说。宋以后,又有调和之论,认为先在今汉阳,孙吴以后,迁

武昌,但亦无确据。夏口位于汉水入长江、有山险处,古今从无

异辞。问题乃在古人心目中的汉水入江之处究在今何处?《禹

贡》及汉晋时一系列记载皆云,汉水东行,至大别,转南入江。

今汉水则东行入江,彼此不合。大别位置,前人亦有两说。一说

在今汉阳龟山,但地形决定汉水无法于此大别山傍,南转入东北

流之长江;另一说认为即今鄂豫皖边区的大别山脉西南麓,则又

去汉水过远。两说互驳对方的证据,都有较强的说服力,说明两

说皆误。因此,本文首先由汉水、大别的相对位置,论证古夏口

不当在今武汉市境内;并引证晋、宋、齐、梁时的有关记载及政

区沿革源流,彻底否定了古夏口在今武汉市境内之说;进而根据

古大别之定位(当在今襄阳东、汉水东岸的大洪山脉之北端),

确定汉水南流入江处,当在今钟祥市南、潜江市的泽口以北、汉

水中游河段东岸有山处。据六朝时一系列记载,夏口城隔江对鲁

山城,夏口城南还有偃月垒,亦称却月城,三城各据山丘,互为

犄角。汉水中游河段的南部,具备这样地理形势的地方,只有今

钟祥市城关附近或稍南处。今钟祥市城关西部为高丘,对岸则为

三尖山之东南支脉黄土坡山。城关南面也有丘陵,地形与三城位

置颇合。更往南不太远,就进入江汉平原。此后汉水已至下游,

枝分汊流,不一而足。主洪道的宽度也远比中游收缩,成为大片

河湖交错的水乡洼地,地理景观已与中游大不相同。明清人甚至

自 序

还认为汉水至此,已难辨认,则古人认为汉水南入“江”处就

在这里,也很可以理解。以此为基础,结合一系列相关地名的定

位、六朝时期有关战役之军事地理的分析,初步认定古夏口城实

当位于汉水中游今钟祥市或稍南处;正是在梁陈之际的大动乱

中,位于钟祥的古夏口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此后,“夏口” 之

名遂由钟祥迁移至今武汉市。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初步排除了东汉末至梁陈之际三百多

年间夏口城在今武汉市的说法,而将其位置定在钟祥市。联系到

武汉历史地理的全面研究,我们注意到:汉魏六朝时期,今武汉

一带的中心城市是今鄂州市(三国以来,直到民国初年,都称

为“武昌县”)。梁陈之际,原在钟祥境内的郢州治所夏口城遭

到毁灭性破坏后,重新控制长江中游以南地区的陈王朝复于今武

汉市武昌区设立郢州及江夏郡;迨隋灭陈统一,郢州改称鄂州,

附郭首县被定名为“江夏县”(县名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今

武汉市武昌区才逐渐兴起,并取代武昌县 (今鄂州市) 成为这

一地区的中心城市,而武昌县的地位则逐渐下降,成为鄂州的属

县之一。弄清这一演变过程,对于武汉历史地理与城市发展史研

究有着重要意义。

(五)《古夏水源流新证》。此文所探讨的古夏水位置之所在

是与古夏口城定位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汉书·地理志》(卷

28上)“江夏郡”下应劭注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

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沔水合夏水后亦得称夏水,夏

(沔)水入江之口称为夏口,附近又有沔口,见于 《水经注·沔

水篇》(卷 28)。《汉书·地理志》 南郡 “华容” 县原注称:“夏

水首受江,东入沔,行五百里。” 则夏水为 “江” 水的一支别

流,出自汉代华容县境,东流入沔(汉水)。成书于汉魏时的

《水经》谓:“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

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自唐初以来,由于流行说法一

直把先秦楚郢都、秦汉至齐梁时的江陵城定在长江边、今荆州市

2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北境的纪南城 (江津在其东南不远处,被认为即今之沙市),汉

魏六朝时的华容县定在今监利县东境,云杜则在今仙桃与天门两

市之间,这样,古夏水的源流就成为自今荆州东南,枝分江水,

东 (偏北) 流经今江陵、监利、潜江、仙桃等县市,在今仙桃

市附近注入汉水;汉水受纳夏水后亦得称夏水,流至今武汉市区

入注长江,这样,关于古夏水源流的解释遂与将古夏口定在今武

汉市区的说法形成配套体系。然流行说法关于古夏水源流阐释,

是以认定古江陵即在今长江边荆州市(江陵县)境、古文献中

的“江”就是长江的专称为前提的。这一套解说体系,无论是

在史料依据上,还是在地形上,都是不可能成立的。我们首先根

据前此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证明流行说法关于古夏水源流的阐释

的两个前提都是靠不住的,进而订正了今本 《水经注》 中有关

记载所存在的矛盾与混乱,从而初步理清了古夏水以及古涌水的

源流情况:古夏水所受之 “江” 当是今蛮河 (古沮水,亦称

“江”),分“江”之处在古江陵(在今宜城市南境)东南的江

津 (今蛮河下游北岸的璞河瑙附近),东南流入沔。之后,我们

结合古华容、监利、惠怀县的定位,进一步论证古夏水当流经今

宜城南境、钟祥西北境,可能在今钟祥西北境丰山口稍南处流入

沔水。这样,夏水入沔之口就与我们所考古夏口的所在(钟祥

城或稍南)相距不远,则夏口城位于夏水入沔之口附近是符合

实际的。

(六)《古湘、资、沅、澧源流新探》。此文是与古夏口、江

陵、赤壁 (蒲圻、下%)等古地名之定位既密切关联又相对独

立的一个课题。关于《鄂君启节·舟节》铭文及先秦至六朝典

籍中的湘、资、沅、澧诸水,流行说法向来认为就是今湖南省境

内的同名诸水,并常常据此以为在四水流域的古地名进行定位。

而在对有关古记载进行认真考察之后,我们发现,这种简单地把

古湘、资、沅、澧等同于今之同名诸水的说法实有许多不可通解

的矛盾,有关记载本身和相互之间也有不少混乱难解之处,一些

自 序

记载中的四水源流与今之同名各水的源流更多有不符。凡此,都

不能不让人对那些以古今四水合一的流行说法提出疑问。在前人

(主要是钱穆) 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细致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

1. 战国时期,荆楚中心地带已出现了以湘、资、沅、澧为

名之水和“洞庭”。战国洞庭在楚之“江南” (今蛮河以南);

湘、沅、澧与洞庭相近,也当在楚之 “江南”。

2. 两汉至三国后期,四水有两套,一在湖北,一在湖南。

在湖北境内的湘水,当即今汉水 (又称 “襄河”);沅、资、澧

三水都较为短小,在汉水中游西面,今荆门北境、钟祥西北境的

河流域;古澧水与今 河方位正合 ( 、澧音同),古沅、资

水据推定当是 河下游的两条支流,故巴陵城向有“三江口”

之称。与这三水相关的汉代地名,如充县、零阳、孱陵、作唐,

及三国时著称的巴丘、公安等地名,也都在这一地区。而湖南境

内的湘、资、沅水的上中游地区多河谷平原,开发较早,所以人

们对各水上中游流域的认识也较早、较清楚;而其下游地区则因

开发较晚,古代多为水乡沼泽地,当时人对其情况颇为模糊。据

此,《汉书·地理志》 及 《水经》 对沅水、资水的记载,当是糅

合了两套同名之水的材料为一,其所记沅、资水的上中游是今湖

南同名之水,而下游则是今湖北同名之水。遂致后人愈理愈乱。

到三国后期,在湖北境内的沅、资水由于其下游地名如益阳等之

南迁而相继消失,汉水的“湘水”之称,也逐渐不再为人们所

提起,而以 “襄”代 “湘”,于是,今湖北境内遂只剩下澧水。

3. 东晋至齐梁之际,在今湖北境内的湘、资、沅之名已逐

渐消失(偶尔也还为人们所知),洞庭与澧水之名则仍然留存

着;在湖南境内的同名各水,尤其是湘水,则由于其流域开发的

加速,经济地位的提高,逐渐广为人知,“湘州” 的设置就是一

个最好的说明。在今湖北境内之澧水流域的南平、天门郡在这一

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到梁陈之际,由于西魏于谨平毁江陵,以

4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及随之而来的持续战乱,荆楚中心地带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大量

人口及其所居城邑之名随之南迁;此后,后梁及新建立的局促于

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陈王朝在逐步稳定疆域之后,对长江中游地区

的政区作了较大调整,在今湘西地区重新设置了南平、天门等

郡,以统治有关的流民。于是,与两郡相关的地名,也因之南移

至长江以南今澧水流域。这样,古湘、资、沅、澧四水名称才完

全成为今湖南省境之四水之专用名称。

(七)《六朝时期宜都、建平郡地望新探———附吴蜀“夷陵

之战” 地理考辨》。此文是考定古湘、资、沅、澧源流及古巫、

巴、黔中地望以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相关课题。据《晋书·

地理志》(卷 15) 记载,宜都郡领夷陵、夷道、■山三县。《宋

志》 与 《南齐书》 之 《州郡志》 (卷 15)中的宜都郡领四县,

比 《晋书·地理志》 增宜昌县。据 《宋书·州郡志》 (卷 37)

荆州刺史“建平太守”条记载,建平郡最初是孙吴后期(永安

三年,公元 260 年) 分宜都郡立,领信陵、兴山、秭归、沙渠

四县。随后,晋亦设建平都尉,后改为郡,领巫、北井、泰昌、

建始四县。晋灭吴统一后,合二建平郡为一。其后属县屡经废省

改置,《宋志》 领巫、秭归、归乡 (分秭归立)、北井、泰昌、

沙渠、新乡七县。按照流行说法,二郡境域均在今长江三峡内

外:宜都郡偏东,在今宜昌、宜都、长阳一带;建平郡偏西,在

三峡之中,今秭归、兴山、巴东一带。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根据

对东汉建武年间岑彭攻蜀之役、三国时吴蜀夷陵之战军事地理的

辨析,结合六朝时的文献记载,认为六朝时期的宜都郡[汉南

郡夷道、夷陵 (吴改为西陵)、■山 (西汉属武陵,东汉度属南

郡)]当在今南漳县境蛮河 (古沮水,亦称 “江”) 南面支流黑

河—柳河(古夷水)流域,而并非如流行说法所云,在今宜昌

—宜都附近长江两岸及鄂西南清江流域。建平郡境较广,东北接

宜都,西南至三峡,与巴东郡接近。北部的巫县、秭归原属汉代

的南郡,也当在今南漳县境、柳河—柘峪河平原地带;沙渠在宜

自 序

都郡■山县西,黑河 (古夷水) 上源。其余大部分,则应属汉

武陵郡故地,地旷人稀,开发水平低。《宋志》 载建平郡编户,

为户 1 329,口 20 814;远少于南平郡(户 12 392,口 45 049)和宜

都郡(户 1 834,口34 220),说明建平郡地方政府的实际统治范围

并不大,可能只有点、线,面上则为蛮族,居于山区。直到南朝

晚期,梁、陈之际,西魏军南下,汉水中游诸郡皆大残破,民户

大批被掠北去,幸免者多南迁长江中游两岸。而萧!集团自襄阳

迁来,建立后梁政权以后,亦结合当时长江中游的新形势,增设

郡县,于是今江陵南北一带始渐兴起,而建平郡南境正位于后梁

所建新江陵城外围地带,遂亦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元气一

时难复的宜都、天门等郡故地相形之下,反而走在前面了。而汉

代夷陵、夷道、秭归、巫县皆当在今南漳县境和宜城市之西南

端,东南与汉代武陵郡充县、零阳县(在今荆门北境)相接,

沿蛮河 (古沮水,亦称 “江”)东下,则可到达江陵 (在今宜城

南境),从而可以加强我们此前对于楚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城

在今宜城南境的论证。

(八)《梁陈之际长江中游地区地理形势之巨变》。此文则可

以看做是对此前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总结。自《古代荆楚地理新

探》、《古云梦泽研究》至本书,我们主要依据先秦至汉魏六朝

时人的直接记载,从原始材料出发,直探本源,对先秦至六朝时

期的荆楚地理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在探讨中,提出了不同

于目前流行说法的一系列新解。这一新解体系的核心观点之一,

是认为在梁陈之际,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地理形势发生了一次前

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正是在这次巨变中,以江陵为中心的许多自

先秦汉晋以来一直著称的古城邑,以及山川湖泽的地名,由汉水

中游地区迁移到今长江中游两岸,并为后世所沿用。唐初修

《括地志》,对这次巨变的情况已不甚了解,对于古地名的地望,

往往以后世同名之地相比附,因而形成了后人观念中关于古代荆

楚地理认识的混乱。引起这场混乱的主要契机,是由于梁陈之际

6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荆楚中心地带曾连遭战争的巨大破坏,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流

动,从而地理区划上也相应地发生了大变动所致。在《古代荆

楚地理新探》中,我们通过对古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城为

中心的一系列山川城邑的重新定位,基本上证明了这一巨变过程

的存在;在 《古云梦泽研究》 上编中,特别是其中的 《汉魏六

朝华容云梦泽 (巴丘湖、先秦 “江南之梦”) 故址新探》 一文

中,我们通过对汉魏六朝时期华容、巴陵 (巴丘城)、下%、州

陵、编县等古地名的定位,进一步充实了这一观点。本书所收的

一些论文,特别是有关汉魏六朝时期夏口城,南平、天门、宜

都、建平郡及其属县等地名的定位,以及关于古湘、资、沅、澧

四水与古夏水地望与源流变化的探讨,关于赤壁之战与吴蜀夷陵

之战军事地理的考辨,也为进一步加强这一观点作出了一些订补

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了我们的新解体系。本文就

是在我们前此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有关资料,考察从“侯

景之乱” 直到陈文帝初年 (公元 550 ~ 561年) 十余年间,梁陈

与西魏、北周、后梁之间的攻守进退所造成的境土变动,并导致

在各自境内的政区建制大量重新安排的历史过程。通过考察,我

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梁陈之际中游地区地理形势之巨变的规模与

深度。由于原在汉江中游两岸的一系列重要地名南移到长江中游

两岸,从而使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政

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地带发生了转移:

1. 在齐梁以前,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江陵(荆

州治所)、夏口 (郢州治所)、襄阳 (雍州治所) 都在汉水中游,

三者相距不远;而在这场巨变中,江陵、夏口都遭到了毁灭性的

破坏。新建立的后梁傀儡政权将新都置在今荆州市(江陵县

境),陈王朝则将在长江南今武汉市境设立的郢州作为控制中游

地带的基地,北周则把襄阳作为南境江汉地区的军政中心所在。

这三个中心,因为分属于不同的政权,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相对

独立地发展着。隋灭陈统一,在长江中游地区没有发生大战斗,

自 序

所以受破坏不大。因而隋统一后,继承了这样的格局。后来历唐

宋明清,这样的格局基本上维持着。直到今天,武汉、荆州、襄

樊仍然是湖北省的三个中心城市。追本溯源,这种格局之形成是

始于梁陈之际长江中游地理形势的大变动。

2. 在齐梁以前,荆楚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襄宜平原及附近地

区,广大的江汉平原和长江中游两岸的开发起步相当晚,在六朝

时期大概还处于一种湖泽广布的状态。其所以如此,主要是自然

条件不好,开发难度大;其次是人口稀少,北来流民大都滞留南

阳盆地和襄宜平原地区,尚未进入江汉平原。梁陈之际的这场大

变动,迫使人们离开了农业开发条件较好的南阳盆地与襄宜平

原,进入江汉平原和长江中游两岸,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地

区的开发。当然,由于江汉平原湖泽广布,当时还不具备开发的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所以当时人们移住的地方主要还是江汉平

原周围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和冲积扇面上,比如今江陵周围地区,

还没有深入到江汉平原的腹地。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科学地认

识古代长江中游地区开发层次、区域特点和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所

在及其形成与位置转移等,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历史地理与水利史研究、地方志编纂

及其现实意义

本书所收《古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在今河南省固始

县东南境考辨》、《关于芍陂 (安丰塘) 和期思—雩娄灌区 (期

思陂)始建问题的一些看法》两篇论文,所讨论的虽然也都是

与先秦楚国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但在内容上相对比较独立,写

作时间也较早 (均写于 20世纪 70年代中期)。

(一)《古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

南境考辨》。此文主要是考定古期思—雩娄灌区 (期思陂)的位

8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置所在。目前流行的说法认为,先秦两汉时期的“期思陂”就

是先秦以来著名的 “芍陂” (隋唐以后又称 “安丰塘”) 之别

称。而据我们所考,古期思陂,亦即 《淮南子·人间训》 所记

之期思—雩娄灌区,当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境,与古芍陂(今

安徽寿县南境之安丰塘)灌区是地望截然不同的两处水利灌溉

区。《淮南子》 所记 “期思之水” 灌溉的 “雩娄之野” 是在今

固始县东南境、史河北流出山之后的平野地带,尤其是东岸,即

汉末、三国至唐宋时的茹陂,明清时著名的 “百里不求天” 灌

区所在。这样,能 “灌雩娄之野” 的 “期思之水” 也就只能是

今之史河(下游称史灌河)的古称,而通常被认为是古期思县

所在的今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集,实为西晋以后之期思县。古期思

县城址当如前引 《山海经·海内东经》、《水经注·淮水篇》 的

《经》 文,以及杜预 《春秋释例·土地名》 楚地 “文十年,期

思” 等条所记,在晋期思县 (今期思集) 东北、今固始县北的

蒋集以北,近淮水南岸处。而古期思县又正是西周至春秋前期的

蒋国故地,前引汉魏六朝地理文献中对此屡有记载,与今之蒋集

地望又可相证。这就足以使我们进一步确认:古“期思之水”

必是今之史河———史灌河;古期思县就在水旁,水得“期思”

之名,当亦由此。其灌 “雩娄之野”的引水口 (渠首),从地形

上看,当在今固始县东南境的山区与平原交界处的黎集(在史

河东岸)附近石嘴头。这是明代的渠首所在,现今又是豫、皖

两省的淮南地区“淠史杭灌溉区”引水枢纽工程之一的基址。

至清代康熙年间,知县杨汝楫主持全面整修已经淤塞的这一灌溉

区时,又因石头嘴渠首已淤高,而将引水口稍北移至龙潭寺

(清河口)附近,使灌溉面积扩大,效益也更增加,以后又逐渐

淤塞缩小,至近世更甚。

(二)《关于芍陂 (安丰塘) 和期思—雩娄灌区 (期思陂)

始建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前文基础上,进一步辨析芍陂与期思

—雩娄灌区 (期思陂)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

自 序

1. 期思陂不是芍陂,而应与《淮南子·人间训》所说 “孙

叔敖决 (作) 期思之水 (陂) 而灌雩娄之野” 是一回事。“期

思之水”当为流经古期思县境的河流,即今河南固始、商城一

带的史河或整个史灌河水系。最古的期思县城尚非现在固始县西

北的期思集 (今属淮滨县),而当是今固始县东北、史灌河东岸

的蒋集。期思陂当是因 “期思” 之水得名,而 “雩娄之野” 则

是 “期思之水”中游两岸的平野。

2. 关于芍陂是春秋中期楚庄王时由孙叔敖主持创建的流行

说法,从文献史料上看,疑点颇多,不太可靠。

3.“子思造芍陂”之说,是今存有关主持兴建芍陂者的最

早记载。材料虽很简单,但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可以推知:子思

应是战国时楚大夫,很可能是战国晚期楚顷襄王时人,“子思造

芍陂” 当在楚顷襄王 (庄王) 时。

4. 期思陂 (期思—雩娄灌区) 的创建,应比芍陂早。孙叔

敖主持兴建期思陂,必当在他当令尹之前(公元前 605 年以

前);而芍陂的创修,即令也在春秋楚庄王时,却最早只能在楚

平 “群舒” 之后 (公元前 601 年以后) 的几年间,亦即孙叔敖

当令尹的后期。因此,根据现存史料来看,淮河流域最古的水利

灌溉事业应是期思陂 (期思—雩娄灌区)。当然,芍陂仍然是古

代淮河流域最大、最著名的水利灌溉事业,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这两篇文章都写于 “文革” 后期,前者初写于 1976年,后

刊于河南省水利史志编纂办公室编 《河南水利史料》 1988 年第

1期。后者也初写于 1976 年 5 月,原是提供给当时的 “淮河流

域规划办公室” 的 《淮河史话》 编写组,供内部讨论之用,后

由“淮办”编写组打印分寄各方,征求意见,遂流传于水利界

和史、地学界的有关方面,并为某些同志所局部采用,也引起了

不同见解的争鸣。1987年 11月,承 《安徽水利志》 编辑室惠予

选用,刊于《芍陂水利史论文集》(第 67 ~ 85页)。可以见出,

这两篇文章都是适应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撰写的。这就涉及历

0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史地理研究如何为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水利史研究、地方志编纂等

方面服务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本书附录所收的《历史地理

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作了较充分的阐述。

(三)《历史地理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此文写于 20世

纪 80年代初期,曾在 《湖北方志通讯》 1982年第 1、2、3期上

连载,是为适应当时湖北省及各市、县普遍编纂方志之需要而撰

写的。本文主要通过关于湖北省历史地理的三个例子,较系统地

阐述了历史地理与地方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历史地理研究在地

方志中处于什么地位、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地方志中应如何正确

处理历史地理问题。这三个例子都是湖北历史地理中的重要问

题,与水利史、农业史、城市史的研究以及水利志、农业志与城

市志的编纂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 江汉平原垸田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明代中期,江

汉平原农田水利有了巨大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垸田”的普

遍兴起。江汉—洞庭平原垸田大盛之后,两湖地区得到全面开

发,开始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本文考察了江汉

平原垸田的兴起、发展与膨胀过程及其所引起的对自然环境的破

坏,认为江汉平原垸田的兴起始于南宋后期,之后颇经曲折;到

明代前期,垸田发展顺利,而其时 “垸少地旷,水至即漫衍有

所停泄”,所以收益大而灾害轻;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垸田迅速

发展,到明后期就第一次出现了饱和状态,洪涝灾害逐步加剧,

人民生产生活越来越不稳定。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垸田饱和状

态一度缓和。到清代前期,又进入垸田开辟的另一次高潮,其规

律仍然相同。

2. 襄宜平原上两个著名的灌溉渠道———长渠与木渠。这也

是湖北水利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考证了这两个著名渠道的

修筑与演变过程,具体位置、源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木

渠之上源为鄢水即今之潼口河 (古鄢水),位于长渠以北;长渠

上源为今之蛮河 (又称鄢水,当为古沮水)。这个问题,我们在

自 序

《古鄢、维、涑水及宜城、中庐、■县故址新探———兼论楚皇城

遗址不是楚鄢都、汉宜城县》之 “四、古鄢水 (附!水)、 中

及宋元木渠地望考辨”(见 《新探》 第 299 ~ 329页) 曾有过详

证。这里举这个例子,也是为了说明弄清一个水利工程之所在位

置对于水利志编纂乃至水利建设、规划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关于汉水下游改道与汉口镇初步形成的问题。这是关系

到如何认识武汉城市发展史特别是汉口发展历史的一个大问题。

流行的说法认为,明代成化年间 (1465 ~ 1487 年) 以前,汉水

下游河道从龟山南麓注入长江;成化年间,汉水主流在郭师口附

近改道东流,从龟山北麓注入长江,使汉口与汉阳分离开来,汉

口遂成为舟楫停泊之所,并很快发展起来。换言之,汉口之兴起

与发展主要得益于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然而,这个说法是根本

没有历史依据的。根据嘉靖 《汉阳府志》 记载,成化年间的这

次改道只不过是汉水在汉阳西境内一次小规模的裁弯取直,并无

汉水入江之口由龟山之南改至龟山北麓之事。因此,汉口之兴起

得益于汉水改道的说法也就失去了凭依,流行说法关于汉口兴起

的解释也就不能成立了。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意在说明,搞地方史研究,编纂地方

志,都离不开历史地理。同时,本文还指出,近代以来,随着人

类利用、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也越来越大;近现代 100多年间地理面貌的变化,可能比两千多

年的封建社会的地理变化还要大。因此,地方志应当重视对近现

代历史地理变化过程的记录与反映,历史地理学界也应当加强对

近代历史地理的研究。

(四)《史料学简介》。此文约写于 1982年秋,原是为湖北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办的“地方志编写人员培训班”讲课而

准备的讲稿,后来略作修改,收入武汉大学为适应本科生学习论

文写作之需要编纂的 《思维·空间·切入点》 一书 (武汉大学出

版社,1987年版)。这基本是一篇介绍性的文章,但其中关于史料

2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的搜集与鉴定的系统讲述,则是在多年科研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

的一些心得体会,对于从事地方志编写的同志,以及初涉历史研

究领域的青年学子来说,还是较有助益的。

(五)《秦赵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的历史教益》。此文并不

是历史地理方面的论文,但却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所以一并作

为附录收入本书。此外,本书还收入了一篇 60年前的论文习作

《从春秋吴楚边境战争看吴楚之间疆界所在》。这篇习作写于

1944年春季,原题 “春秋吴楚疆界考”。当时,我在徐中舒先生

指导下以《春秋吴师入郢地名新释》为题,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其补充修订稿以《从春秋吴师入郢之役看古代荆楚地理》为题,收入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徐先生告诉我,

春秋时期吴楚之间发生的多次边境战争,涉及吴楚边境上的诸多

地名及吴、楚疆界之所在,是一个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很值得

探究。因此,在毕业论文初步完成之后,遂在徐先生指导下,草

成此稿。这只是一篇较粗糙的习作,而且是未定稿,但它与

《春秋吴师入郢地名新释》一文,却是我着手研究荆楚地区历史

地理的重要开端。这次编集《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将本

文作为 “历史文献” 收入 “附录”。为保持其本来面目,对当年

手稿只校正了一些原始材料,其他均未作修改;原稿阙略处亦未

予补充。文中观点或有与《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云梦泽研

究》及本书所收各文观点相矛盾冲突或不相吻合者,自当以后

者为准。

四、对学术前景的展望

自从抗战后期在成都燕大时,在徐中舒先生的指导下,以

《春秋吴师入郢地名新释》 为题,写作毕业论文起,进入古代荆

楚史地的研究领域,迄今已有 60年了。在半个多世纪里,我的

学习、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荆楚史地的研究方面。通过多年的

自 序

摸索,我逐步推出的有关长江及汉水中游古荆楚地理的一系列新

解,突破了千余年来逐步形成的传统解说,作了颇大的翻案。如

果这个新解能够得到确证,那么,古荆楚地区的历史地图将需重

绘,将有助于我们逐步树立起对这一地区全新的、更符合历史实

际的也是更合理的空间观念,也为今后荆楚历史地理的进一步研

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 4 个方面:(1) 对于古

代楚国与后来的荆楚地区开发层次、区域特点和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所在及其形成与转移的位置等,逐次提供一些带规律性的

新认识;(2)为今后江汉平原的开发利用问题,提供较坚实的、

可以凭信的历史地理基础;(3)为考古界提供找寻楚文化考古

更重要的基地,包括中心城市(在宜城平原)和楚王墓群所在

的新线索;(4)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地名学研究提供一些历史时

期地名随人迁徙所造成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等规律性的认识。

在即将满 86岁之际,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自己关于荆楚历史

地理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被考古工作所证实。1978 年随州

曾侯乙墓的发掘,以及最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遥感技术中心

对随州安居镇的遥感探测结果,都证实了 20 年前我关于先秦

曾─随古国地望的考定,说明它就是先秦随 (曾) 国的遗迹;

1980年,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

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今沮漳河流域进行了详细的考古

调查和试掘,证明该流域根本就没有高规格的楚文化遗址和墓

葬;1982年至今,三峡考古队在秭归附近作了大量的考古发掘,

证实不仅古丹阳不在秭归境内,而且直到西周晚期,该地区仍没

有纳入楚文化的版图;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今江陵纪南城附近

发掘了几千座墓葬,其高级贵族墓年代最早的也只到战国中期,

今江陵北面纪南城遗址的始建年代,据考古界研究,乃在战国中

期后段,证明今纪南城遗址是战国中晚期楚国的一处具有都城规

模的重要城址,但绝不是楚始都之郢。目前发现的春秋晚期以前

的贵族墓葬,主要集中在钟祥以北。在另一方面,我的新解体

4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系,也逐步得到自然科学研究的证实。蔡述明先生从自然地理学

角度,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湖泊成因以及地质钻孔资料的分析表

明:江汉平原上众多的湖泊,就其成因而言,大部分是壅塞湖,

而并非古云梦泽的残存水体;江汉─洞庭平原地区的第四纪地层

并不是连续成片的湖泊沉积,而是河流相沉积旋回的多次重复,

说明该地区在第四纪时,是河湖交错的地貌景观,从而证明统一

的大云梦泽不可能存在。凡此,都说明我关于荆楚历史地理的观

点,已渐由过去的“孤立派”转为“少数派”,并有成为多数派

的趋势。

当然,欲使我们的新解体系更完善、证据更为充实,还有大

量的工作需要进行。比如:

1. 在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云梦泽研究》 以及本书所

收各文中,我曾经多次指出:今本《水经注》既经散乱残佚,

复经唐宋以至明清历代文人、学者之多次加工整理与“订补”,

久已非其本来面目。尤其是后人的“订补”虽作出了不少有价

值的贡献,但因其多据后世的地理观念,以致改得反而失真之处

所在多有。特别是其中关于荆楚地名位置的记载,有不少同汉魏

六朝时的其他记载不合,而与唐宋以后的流行说法相符,并经常

被流行说法引证。在此前一系列研究中,我们对《水经注》特

别是江水、沔水、夏水、澧水、沅水、湘水、资水、"水、缩水

诸篇,都作了一些细致剖析,力求返本探源,尽可能恢复《水

经注》的本来面目。研究进展到现在,已经有条件对今本《水

经注》有关长江中游各水的诸篇(特别是《江水篇》与《沔水

篇》)进行一次全面分析,系统地考察一下其中究竟有哪些可确

认是出自郦道元的手笔,哪些是出自后世 “订补”、整理者的手

笔;哪些记载可与其他先秦至汉魏六朝时期的古记载相合,可信

其为历史事实;哪些不能相合,其不能相合的部分,又有何者是

因为郦注时代人们认识的局限,又有何者是由于后人依据后世之

地理观念进行“订补”而造成的。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

自 序

才能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今本 《水经注》 的史料价值,也才能放

心地使用其中的史料。这个工作,多年来我们一直试图着手去

做,然限于精力,迄未能完成。

2. 在迄今为止所做的大量研究中,我们对先秦楚郢都、秦

汉至齐梁江陵城,汉魏六朝时期 (齐梁以前) 竟陵、临沮、当

阳、枝江、宜城、华容、巴丘 (巴陵县)、监利、惠怀、下%、

蒲圻、夏口、公安 (江安县)、乐乡、上明、孱陵、作唐、巫县

等一系列古城邑,以及古景山、荆山、鄢水、沮水、夏水、涌

水、油水、澧水、沅水、陆水、华容云梦泽等山川湖泽之地望所

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订,结论是认为这些古地名大都集中在

今宜城市南境、钟祥市西北与西南境以及荆门市北境的汉水中游

两岸地带(除古夏口城外,绝大部分的上述古地名又都位于汉

水中游西面)。这是荆楚地区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也是先秦至

齐梁以前荆楚地区政治与社会经济的中心地带。然则,在这一中

心地带周边的丘陵山地(这一中心地带的西、东北、南三面基

本上都是丘陵山地)与平原湖区(东南面),其自然与人文地理

面貌如何?自先秦楚国以来,历代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情形如

何?这一问题,在此前的研究中曾有所涉及,本书所收《春秋

“百濮”地望新探》、《古巫、巴、黔中故址新探》二文更是这一

课题的专题研究。但是,这一课题有着非常深广的研究前景,尤

其是从东汉至六朝时期,荆楚地区的 “蛮族” 各支日益活跃,

分布甚广(其主要分布区域就是在丘陵山地,六朝时期著称的

“五溪蛮”也正是在这里);巴人在本地区西部也很活跃,北至

丹江流域和汉水上游,都有巴人聚居地。他们对荆楚地区的开

发,都作出了贡献;对本地区内丘陵山地地理面貌的变化,也有

很大影响。因此,对这些 “蛮族” 的活动、分布、社会经济发

展状况、社会组织形式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

识这一时期荆楚地区的地理面貌,也可以更好地解释先秦至齐梁

以前本区的社会经济中心地带何以会集中在汉水中游河谷这一相

6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对狭小地区的原因。

3. 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眼界、思路自不能仅限于一个历史

时期,而应当对各个历史时期加以考察,才可能弄清区域内的开

发层次,找出其发展规律。隋唐以后直至近代,荆楚地区继续经

历了什么样的地理变化?是如何由先秦至六朝时期的状况演变过

来的?又往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在弄清实质性变化的基础上,总

结经验教训,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以期从宏观战略上对今

后的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为了探

讨这些问题,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初,我就提出应开辟荆楚历史

地理研究的新领域,将研究时段从先秦汉魏六朝向下延伸,考察

隋唐宋元以至明清、近代荆楚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其中又

特别指出,应抓住两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是两湖平原垸田之兴起

与发展,及其如何带动这一地区的全面开发,并引起相应的地理

变化;其二是武汉市历史地理问题。前一课题作为封建社会后期

长江中游地区开发和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

20世纪 80年代初编撰的 《中国历史地理讲义》(武汉大学教材科,

1981年油印本) 中曾进行过一些初步探索,理出了一个大致脉络;

后一课题在本书所收《历史地理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

中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后来均由我的学生接手继续研究,已取得

一些成果。

4. 迄今为止,我在历史地理方面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荆楚地

区,尤其是汉水中下游地区。研究区域历史地理,思路与视野也

不能限于一个区域,而应放眼全局,在整体上予以把握,并将各

区域的发展进程和特殊规律互相比较,进而找出共同的规律。我

在研究过程中,同时结合教学的需要,首先将视野扩展到整个长

江中下游地区,通过对这一地区开发进程的探讨,以及与黄河中

下游地区历史发展过程的比较,获得了一些认识。我也曾经提

出,应当立足于古代荆楚地区的中心地带,首先将研究区域向豫

西南南阳地区、豫东南淮河上游地区、陕南地区以及三峡地区、

自 序

湖南地区扩展;在此基础上,如有可能,再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扩

大到淮河中游、江西地区及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这些地区都在

古代荆楚地区的四周,豫西南、淮河上中游及今湖南、江西的部

分地区在战国时都曾属于楚国。对这些地区的历史地理展开研

究,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荆楚历史地理与文化的特征、

来源及其与周边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但是,由于受到条件

与个人精力的限制,迄未能展开更为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这些课题都有着宽广的学术前景,也绝非一二个人之力所能

完成者。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所培养的一些学生,也在各自

领域里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有相当几位学生,仍主要从事历史

地理的研究 (又大都以荆楚地区为中心),从而使我所开辟的但

未能充分展开的一些问题得到较深入的探讨,已取得一批在国际

国内学术界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先秦历史地理与文化。这是对我有关以先秦楚郢都地

望探索为中心的楚国历史地理研究的直接延续与发展,侧重于长

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古代诸侯国地理、周代南土的历史地理与文

化、楚国疆域发展、民族融合与文化演变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已

出版 《楚 “东国” 地理研究》 (陈伟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年

版)、《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 (徐少华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楚文化探索》(徐少华参加撰写,英文,夏威夷大学出

版社,1999年版),发表了一系列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此外,王红

星研究员的博士学位论文《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地理研究》

(1999年通过答辩)及其发表的一些论文则主要运用考古材料,

探讨了新石器时代本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面貌。近年来,王红

星、王然、魏航空等考古界的同志在荆门、襄樊、黄州以及三峡

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为进一步弄清这些地区在先秦时期的

历史地理与文化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楚地出土文献与楚文化。近年来,在楚国故地的长江

8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中游地区,陆续出土一大批简帛文献,时代由战国至汉晋,内容

则包括各种官私文书、卜筮丧葬记录和思想文化典籍,为研究当

时楚地的政治司法制度、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面貌、名物制

度与习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目前,我的学生中,陈伟教

授、徐少华教授、晏昌贵副教授都在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

已出版 《包山楚简新探》 (陈伟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郭店竹书别释》 (陈伟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等著作,

发表了 《包山楚简释地五则》(徐少华著,《考古》 1999年第 11期)、

《楚简与帛书■五行■篇章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徐少华著,《中国

哲学史》 2001年第 3 期)、 《九店楚简 〈日书〉 研究》 (晏昌贵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年第 4期)、《简帛 〈日书〉 岁篇

合证》(晏昌贵著,《湖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 1期)

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形成一系列新颖而平实的见解,在总体上居

于学术前沿位置,颇得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肯定。

(三)宋元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历史地理。侧重于宋元明

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人口、城镇、堤防与经济发展等方面,重

视对区域开发及其人地关系演变的区域特点、长江中游地区内部

之区域差异的探讨,立足于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努力学习与运

用地理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重视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

境演变、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的综合研究。已出版《宋代两湖

平原地理研究》(杨果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明清时期

的两湖移民》(张国雄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两湖

平原开发探源》(梅莉、张国雄、晏昌贵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版)、《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

察》(鲁西奇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等专著和一系列论文。

(四)武汉市历史地理研究。这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与现实

意义的课题。我的学生中,目前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有石

莹、袁为鹏和魏航空 3 位同志,已发表 《清代前期汉口的商品

市场》(石莹著,《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年第 2 期)、

自 序

《清末汉阳铁厂定址问题新解》 (袁为鹏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年第 4期)、《张之洞与湖北工业化的起始:汉阳铁厂 “由粤

移鄂” 透视》(袁为鹏著,《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

1期) 等论文。魏航空同志则正在以《武汉地区先秦时期地理研

究》为题撰写博士学位论文。

最后,应在这里提到的是:本书是在鲁西奇同志的协助下完

成的,他为本书的撰写、整理与最后定稿做了大量的工作。王克

陵先生帮助清绘了本书的地图,罗杜芳同志编制了有关的内容索

引。我的老伴李涵教授为本书的撰写悉心计划,周密安排,花费

了大量心血。陈伟、徐少华、杨果等同志也一直关心本书的写作

与出版,给予了不少支持。承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朱雷教授、牟发

松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朱士光教授推

荐,本书通过学术委员会的遴选,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武汉大学出版社张俊超副总编辑、路小静编辑认真细致地审读了

全书,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此,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0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书书书

春秋 “百濮” 地望新探

“百濮”在先秦文献中通称为“濮”。由于它直到春秋中期

还未形成一个邦国,平时是部落各自“离居”,遇到战事形势不

利时,就“各走其邑”,所以又被当时人称为“百濮”①。这说

明它实际上还处于部落众多而又分散性很大的部落联盟早期阶

段。

百濮是个古老的部族。商周之际,曾参加周武王东进灭商纣

政权之役②。周初,又与巴、楚、邓同作为周之 “南土” 而见于

史册③,至西周晚期宣公六年(公元前 821 年),楚君熊霜死,

国内乱,熊霜之弟叔堪 (亦作叔熊)④ 则 “逃难于濮而蛮”⑤。

到东周初年,“楚 冒 (公元前 757 ~ 前 741年在位) 于是乎始

1春秋“百濮”地望新探

本文初写于 1987年,曾刊于唐嘉弘教授主编 《先秦史论集———徐中舒教授八

十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4月版。

说见 《左传》 文公十六年。另请参阅本段的杜预《集解》 和孔颖达 《正

义》。

《尚书·牧誓》(中华书局 1979 年影印 《十三经注疏》 本),总第 183 页。

孔颖达 《尚书正义》 卷 11“周书”(第 71页) 云:“……逖矣!西土之人!……嗟

我友邦冢君……及庸、蜀、羌、■、微、卢、彭、濮人……” 孔 《传》 云:“……

庸、濮在江汉之南。”泉按:此孔 《传》虽据清人考证,已断言其非汉代孔安国传的

原文,而是魏晋时人伪造,但仍可反映魏晋时学者对濮地之解释。

参阅 《左传》 昭公九年,周大夫詹桓伯对晋人语。

参阅 《史记》 卷 40《楚世家》 及 《国语》 卷 16《郑语》。《史记·楚世家》

作 “叔堪”,《国语》 作 “叔熊”。

见 《国语·郑语》。

启濮”①。这说明在春秋时期之始,楚人已开始进入百濮居地。

凡此,都反映出濮地必近楚。当时楚都在丹阳,而境土亦尚不广

阔①,则濮与丹阳相去当不甚远。四十年后,楚武王三十七年

(公元前 704年),楚第一次伐随(随都当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

之安居镇北②),打败了这个汉东大国。(根据随枣走廊中出土曾

器之分布来看,当时随之西境当包括今枣阳县境的滚河流域,与

百濮相邻,楚随“速杞之战”当在枣阳。)迫使随人求和之后,

“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③,则濮与随之间,相去必不甚远。

关于楚都丹阳的地望,我和徐德宽同志合写的《楚都丹阳

地望新探》 已有详考④,指出其当在今河南淅川县境丹、淅二水

会流附近,而不在今秭归或枝江县境,其延续时期可以上溯至西

周后期,下至楚武王晚年⑤。文中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先秦原始材

2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见 《国语·郑语》 末句。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楚大夫沈尹戍说:“若敖、 冒,至于武文,土不

过同。” 杜预注:“方百里为一同,言未满一圻。” 又,后更注 “圻” 字云:“方千里

为圻”。孔颖达 《正义》补充杜注云:“言田虽不至九百里,犹止名 ‘同’,非谓百

里以下也。……” 又,宣公十二年记晋大夫栾书(武子) 云:“楚自克庸以来,其国

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训之以若敖、 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都说明

楚国直到春秋初期,境土尚未拓展。

关于随都当在今随州市西北三十余里之安居镇,考见拙作《古代曾国—随

国地望初探》,见《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年第 1 期,又见拙著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以下简称 《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84 ~

104页。另请参阅武汉大学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随州安居遗址初次调查报告》

(王光镐、徐少华、王克陵合写)。有些同志认为随都当在随州市区,并强调考古方

面有证据,其实随州市周围的古遗址,用于解释安居镇也完全讲得通,并无足以驳

倒安居说的有力论证。至于文献材料方面,就更是如此。1985年 10月在随州市举行

的湖北省楚史年会上,当地考古界提供参观的重要古遗址也是上述安居遗址,而在

随州市区内则提不出一个可供参观的有关遗址。

见 《史记》 卷 40《楚世家》。

见 《江汉论坛》 1982年第 3期;又见拙著 《新探》,第 174 ~ 199页。

请参阅拙作 《楚都何时迁郢?》,见 《江汉论坛》 1984 年第 4 期;又见拙著

《新探》 第 349 ~ 354页。

料为据,其中第三点就是考证春秋时濮(百濮)的地望当在今

湖北枣阳县境滚河流域,介乎楚、随之间。当时楚武王自丹阳伐

随的军行道路,结合《左传》庄公四年所记楚武王末年(五十

一年,公元前 690 年) 再次伐随,卒于军中,楚人秘不发丧,

“除道,梁!,营军临随”,迫使随人求和的史事,可知楚人是

经由南阳盆地入随枣走廊,东向攻随的,因为只有这条路,才需

要在!水(紧靠随都西面)上架桥。这就更使我们能够理解何

以楚武王在第一次伐楚获胜之后,就立即在濮地开拓了疆土。因

为位于枣阳滚河流域南北两面的大洪山脉与桐柏山脉山林中的百

濮地区正是楚人胜利还师所经道路的两侧。

但是我们过去在《楚都丹阳地望新探》一文中由于篇幅及

主题所限,对于百濮的地望问题,只从正面提出了我们的一些新

解及其论据,以求与楚都丹阳地望 (在淅川境) 相印证,却未

能对流行的关于百濮地望的其他说法作出必要的分析与评论,并

就某些可能提出的质难作出解答。因此,本文打算在这方面作一

些补充性的论证,以求加强我们对百濮地望新解的说服力。这里

也顺便申明一点:本文所考,主要是春秋时期与楚国相邻的南方

部族之一———百濮的分布地带,对于后此以“濮”为名的各种

族姓以及这些“濮”族与本文所论述的百濮有无历史关系等,

都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就我所知,前人对于春秋时期百濮地望,尚有以下几种不同

的见解:

1. “江汉以南” 说。最早见于 《尚书·牧誓》 的伪 《孔

传》(实际上反映魏晋时人的看法,但也包括一些汉魏人的见

解)。后世学者多从此说,并有进一步的发挥、阐释,考详后

文。

2. 云南、川南说。稍晚于伪 《孔传》。西晋初杜预 《春秋

释例》云:“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

3春秋“百濮”地望新探

聚,故称 ‘百濮’ 也。”① 晋建宁郡属宁州,在今云南东北部金

沙江以南、昆明至曲靖一带,治所在味县,即今曲靖市。随后的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对当时建宁郡以北的越!郡会无县 (在

金沙江北岸,今四川会理县②)也说是 “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

"”③。

3. 川东说。此说较早的依据是西晋左思《蜀都赋》所云:

“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李善 (唐初人) 注云:“濮,

夷也。《传》 曰:‘麇人率百濮’。今巴中七姓,有濮也。”④ 《华

阳国志》 卷 1《巴志》总序也谈到属民之中有濮人⑤,亦可相

证。

4. 川西说。此说的依据,最早见于 《汉书·地理志》(卷

28上) 蜀郡 “临邛” 县下原注下有 “仆千水”。《华阳国志·蜀

志》 (卷 3)记蜀郡临邛县有布濮水⑥。临邛县治在今邛崃县

治⑦,位于成都市西南。

以上四说,云南、川南说及川西说都距楚地过于遥远,与春

秋时的“百濮”居地显然合不上。顾颉刚先生久已指出:“……

杜(预)与常(璩)所言,显然欲附会彼地为濮人区域,因改

易文字以曲成其说者。故凡晋代所称之‘濮’,实即战国与汉代

4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见 《春秋左传正义》 (十三经注疏本),文公十六年 《正义》 引 《释例》;

或杜预 《春秋释例》 卷 7,土地名,夷地 “文十六年,百濮” 条。

请参阅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 3 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三国西晋时期,图 49 ~ 50西晋 “宁州” 幅。

见 《华阳国志》 卷 3,《蜀志》,刘琳校注本,成都巴蜀书社,1984 年版,

第 317 ~ 318页。

见萧统:《文选》 卷 4,左太冲 (思)《蜀都赋》。

参阅前揭 《华阳国志》,刘琳校注本,第 28页及第 29页,注 [八]。

参阅前揭 《华阳国志》,刘琳校注本,第 245页,注 [三]。

参阅 《大清一统志》 (嘉庆本,以下简称嘉庆 《一统志》) 卷 411,邛州,

古迹,“临邛故城”条;《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魏嵩山主

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第 154 页,“邛州” 条,第 120 页,“临邛县”

条。

人所称之 ‘觉’[与古 ‘濮’ 字同音],与 《牧誓》 之濮根本不

生关系。”① 我同意顾先生的看法。

顾先生是主张 “江汉以南” 说的,他认为:“自楚营濮,濮

人当散处武当、荆、巫诸山脉中,其北接麇,其东北邻楚,故能

为麇所率,与楚对垒。集诸证观之,濮地在楚之西南,可以论

定。” 又说:“《牧誓》 之 ‘濮’,自应从 《左传》所记,在楚国

附近,今湖北省境,无疑也。”②

顾先生的后一段话对百濮地望所作的大范围笼统概括是对

的,但他在前一段的具体论断把百濮分布地区定在鄂西群山之

中,楚的西南方,而且这样也就与川东之“濮”相邻,彼此可

以合而为一,这就很需要商榷了。

显然,确定百濮地望的重要关键之一,就是必须要弄清楚与

百濮相邻近的麇国 (后来灭于楚,成为楚之麇邑)究竟在哪里。

让我们先看看以下三段与麇的地望有关的《左传》原文和

杜预注,以及后人的一些注解,以求提炼出史实真象。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如下的记载 (括弧内是杜预注):

楚大饥,戎伐其西南,…… 又伐其东南,……

(戎,山夷也)……庸人率群蛮以叛楚。(庸,今上庸

县,属楚之小国)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选,

楚地。百濮,夷也。)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 (备中

国)。楚人谋徙于阪高。"贾曰:“不可。我能往,寇

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

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

谁暇谋人?” 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濮夷无

屯,见难则散归。)

5春秋“百濮”地望新探

见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 年版,第 31 页,《牧誓八

国》 篇。

皆见前揭 《史林杂识初编》,第 31页。

这一段记载明显反映出:麇与百濮必相邻近,且较百濮先进,故能

就地率百濮之众,将以伐楚。如果百濮是在今枣阳县境,则麇自应

在楚东,随枣走廊的西口内外处。但流行说法则把麇的位置定在

今鄂西北与陕西交界的汉水上游地带,而其基本依据则是《左传》

文公十一年记载楚伐麇的以下一段记载(括弧内是杜预注):

春,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防渚,麇

地)。潘崇复伐麇,至于■穴 (■穴,麇地)。

这一段记载中提到的防渚与锡穴,杜注都很简单,只说都是麇

地,这反映出杜预对此二麇地之确址也不清楚,因而不能像对

《左传》中的许多其他地名那样以晋初的地名具体加以注释。但

后来的人却渐次提出了一些说法。

关于■穴,在杜预之后不久的西晋人司马彪于所著《续汉

书·郡国志》 益州汉中郡 “锡” 县下原注云:“有锡,春秋时曰

锡穴。”刘昭 (齐梁时人)补注则于此下引 《左传》文公十一年

所记,称:“楚伐麇,至于锡穴。”泉按:《续汉志》于此称 “锡

县”、“锡穴” 而不同于上引 《左传》、《汉书》 之用 “■” 字,

当是字误或由假借,所指应为一地。“麇” 字作 “糜”,当亦同

此。下至 《水经注·沔水篇》(合校本,卷 27) 亦云:“汉水又

东,迳魏兴郡之■县故城北……县故春秋之锡穴也。”至唐初,

颜师古注 《汉书·地理志》 (卷 28 上) 汉中郡 “锡” 县云:

“即 《春秋》 所谓■穴。” 到中唐时,《通典》 与 《元和郡县图

志》(以下简称 《元和志》)都把当时的均州郧乡县定为汉代的

■ (《通典》 作 “锡”) 县,即春秋麇(《通典》 作 “糜”) 国

之■ (《通典》 作 “锡”) 穴①。北宋初的 《太平寰宇记》亦承

6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① 参阅 《通典》 卷 177,《州郡典》 七,均州武当郡 “郧乡” 县原注;《元和

郡县图志》 卷 21,山南道二,均州 “郧乡县” 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