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尽管生活、学习环境远远好于他们的父辈,但你能说,他们是快乐的一代吗?尽管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但总是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隐性压力”在蔓延滋长,让孩子们根本就快乐不起来。他们的心理压力就像沟里的水,平时一点点淤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漫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父母能够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加以适当的引导,给孩子的心灵松绑,便会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愉快而健康成长。
在儿童早期,帮助孩子学习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合理调节和适当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这对于孩子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亲密接触
父母和孩子最早的交流是从身体的接触开始的。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和孩子之间身体的接触却越来越少。其实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对缓解孩子压力的效果有时胜过千言万语。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一个亲吻,给孩子一个轻拍,这些动作对家长来说并不是难事,但在孩子看来却有重大的意义。它们是鼓励,是理解,是支持,是爱!对孩子来说,从细微之处体会到父母的爱,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安慰,而心理的压力也在安慰中得到了舒缓。
用心倾听
要想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是什么、压力来自何处。因此父母还需要用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不管平时再怎么忙,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交流。这个时间可以是饭前饭后的空隙,可以是看电视时的讨论,可以是周末的休闲。在这些时间里要尽量让孩子多说话,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情况。当孩子在倾诉心中的不满和怨忿时,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听,千万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要以教训式的口吻训斥儿童。尽管孩子在倾吐自己的内心体验时,有时会词不达意,有时甚至是不合情理,但是,给儿童以倾吐自己情绪体验的主要价值在于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说的话被家长当作一回事了,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合理疏泄的途径。而家长只有对孩子的真实情况了解得越充分,才能针对问题给孩子以实际的帮助。
合理发泄
当孩子产生各种情绪时,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把它表现出来,而不要去压抑它。如果不允许孩子生气、悲伤、不满和痛哭,那么,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由于情绪得不到宣泄,其内心体验就会变得更加强烈,长时期地积累在心中,就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障碍。但是当孩子以大哭大闹、破坏物品或欺侮别人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时,明智的做法不是当场阻止孩子的行为,更不是采用严厉的体罚方法。只要孩子的行为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就应该暂时地加以容忍,事过之后,以说理的方式教导儿童,让他们认识他们的表达方式并不解决问题,相反,会产生不良后果,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境,应该采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也可以让孩子懂得,在遇到令人不愉快事的时候,最好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告诉别人,以求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安慰。这种以支持的方式应付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法,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培养爱好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这对疏导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好处的。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总是强迫孩子在课后去学这个、学那个,结果往往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增加了更大的压力。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尊重天性的基础上,让孩子玩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接触大自然和正常的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所长,理性地进行选择和培养。让孩子在有限的童年充分享受孩子们自己的快乐。
树立自尊
自尊可以加强孩子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勇敢地面对逆境与挫折。在遇到一些具体事情时,多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把一些适合孩子做的事交给他们,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对一些是非问题的讨论中,多让孩子发表意见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办法。孩子有自尊就会有勇气、有胆量,就会有较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就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