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如是与归家院

 苏迷 2011-09-20

吴江自古多才女。北厍有午梦堂叶氏诸女,而在盛泽也有一群以翰墨名世的女子,由于她们身份的特殊性,这群女子的出现更是文坛上的一桩奇事。

明末的盛泽,因为丝绸业的兴盛而成为客商云集的繁华之地,同时也出现了“绮疏曲栏,歌姬并集”的风月场所。终慕桥(又名百嘉桥)北堍的归家院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徐佛,原籍嘉兴,随母迁居盛泽归家院。《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她“能琴,工诗,善画兰”,声名极著。与她同时代的梁道钊、张轻云、宋如姬等凌巷名妓,也都精于诗画。她们在清兵入关后的顺治二年(1645年)“松江兵屠掠盛泽”时,“又皆殉节御侮,不负所主,奇女子也。”

这批奇女子中还有一位不能不提到,她就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柳如是以词翰与清操名重于世,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耗时十年写成的八十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中,把她称作侠女名姝,赞叹备至。柳如是才思敏捷,才气横溢,诗词书画,无不精通。她的传世之作《尺牍》、《戊寅草》、《湖上草》、《柳如是诗》等,有“三户七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陈寅恪语)。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号蘼芜君;后改姓柳,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祖籍嘉兴,生于吴江,幼年时卖到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中为养女。稍长,又被卖到故相周道登家,后被逐至松江,并重返归家院。当时,东林党领袖、“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虞山钱谦益名重天下,柳如是深慕钱的学识和才华,表示“吾非才如钱学士虞山者不嫁”,钱闻此言大为激动,也说:“吾非能诗如柳者不娶。”柳二十四岁时与钱结合,钱对柳“礼同正嫡”,不惜挥霍万金为她建造“绛云楼”,两人“日夕相对,读书论诗,考异订讹,题花咏柳,殆无虚日。”

清兵入关后,钱谦益任南京弘光政权的礼部尚书。次年五月清兵南下,柳如是劝钱投水殉节,“宜取义全大节”,钱不听,柳奋身欲沉池水中,被钱拉住。钱降清后,奉召入京,柳拒不随夫北上。后来钱因参与反清复明运动被捕,患病卧床的柳如是却奋然跃起,甘愿为犯人妇随夫到南京。她还资助姚志卓起事,响应郑成功取南都,坚持抗清,始终如一。

柳如是与钱谦益,一个是姬妾,一个是显宦,社会地位悬殊,然而在大节面前,一个沉水自绝,一个却腆颜事敌,高下之判立见。柳如是的高风亮节,得到世人普遍的尊敬。当时就有很多的笔记记载,历次修订的《吴江县志》和《盛湖志》上都褒扬有加,最近的镇志上还为她立了专传。《盛湖竹枝词》中称赞柳如是“身为名妓亦名姝,若论襟怀女丈夫。”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昔日归家院的一页早已翻了过去。如今这里已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工业企业新民丝织厂,但是,关于归家院的这些奇女子的故事,却会一代代传唱下去:“市廛烟景总模糊,西望遥通盛泽湖。侬爱放舟白漾去,归家院口问蘼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