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监测存六大误区

 兰黛公主 2011-09-21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近日一项调查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或不测血糖,并发症的发生要提前5~10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室副主任王煜非教授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血糖仪来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

  误区1

  家用血糖仪的结果靠不住。

  专家释疑: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可了解自己血糖水平的真实情况,并根据血糖的情况来调整饮食,同时把记录下来的监测数据提供给医生,有利于医生调整治疗。建议有条件的患者最好使用血糖仪。

  误区2

  测血糖前可空腹吃药 。

  专家释疑:有的糖尿病患者习惯每天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药物,即使当天要测血糖也是如此,但是,服用降血糖的药物会影响血糖值。因此,患者空腹测血糖前最好不要吃药。 

  误区3

  血糖试纸或会引起死亡。

  专家释疑:该技术早已在国外广泛使用,并在中国上市多年。迄今为止,中国的监查部门尚未收到任何采用葡萄糖脱氢酶(GDH-PQQ)技术的血糖试纸引起的死亡案例。 

  误区4

  有干扰因素的血糖仪试纸不能用。

  专家释疑:口服麦芽糖不会导致干扰,只有在肠外或静脉中存在麦芽糖,才会对血糖值产生干扰。所以使用血糖仪试纸进行自我监测的患者不必为此顾虑过多。 

  误区5

  血糖仪测量结果不准。

  专家释疑:患者只要遵从医嘱,避免各项禁忌事项,血糖仪的测试结果基本可信。

  误区6

  运动前不用测血糖。

  专家释疑: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适量运动,却忽略了对运动前血糖的监测。运动前进行血糖测试十分必要。

  相关新闻

  中山三院联22家医院启动糖尿病临床研究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陈规划院长日前宣布,该院将牵头并协同国内22家著名大学的附属医院,对糖尿病新药艾塞那肽用于初诊且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该研究项目是由研究者独立提出研究计划并独立完成的临床研究。

  据悉,此次研究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有22家分布于15个省/直辖市的医院参与,并专门设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国内顶尖糖尿病学专家组成。

  据中山大学医学科研处梁丹处长介绍,此次研究项目的主要申请者是,该项目的开展,标志着我国糖尿病临床研究走向国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