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家乡的特产

 愚翁斋 2011-09-24
        鱼,是一种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它种类繁多,烹制方法亦多的不可胜数,因此,在我们民族的浩如烟海的食谱中,琳琅满目的鱼类大家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色鲜味醇的鲫鱼、鲢鱼,肉质肥嫩的鲶鱼,营养丰富的黄鱼、带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来自我们家乡的特产---黄河大鲤鱼。

        我的家乡位于鲁西地区的黄河之畔,那里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其中尤以黄河大鲤鱼最为著名。这种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种之一,它体厚鳞阔,肉质细嫩,两腮左右各有一条细长的红须,尾部的红色印记更是其显著标志,故家乡人习惯称其为“红鱼”。

        黄河大鲤鱼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它的活动规律同黄河的汛期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汛期过后,黄河水位骤然下降,宽阔的河面上形成一片片互不相连的齐腰深的水凼,只剩下一条主流缓缓东流,这正是捕捞黄河大鲤鱼的好时机。由于河水浅且多泥沙,鱼网等渔具在这里是派不上用场的,但家乡人却自有一套简便有效地捕鱼方法,他们下到河里,凭借双脚把水搅浑,河水泛起的大量泥沙足以把鱼儿呛的晕头转向,不一会儿功夫,都争先恐后的浮出水面,这时候,人们可以毫不费力的把它们一一抛到岸上,这种近乎原始的捕鱼方式若用“浑水摸鱼”一词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黄河大鲤鱼的烹制方法很多,在我们家乡最传统也最有名的食法是“糟制”,家乡人谓之“糟鱼”。这种“糟鱼”烹制起来极其考究,烧时不去鱼鳞,只需除去内脏后洗净,将鱼一层层铺放到当地一种传统的铁锅里,加水及特制的佐料后,用柴火加温;火候非常讲究,开始时用爆火,尔后以文火持续加热十几个小时,方能食用。用这种方法烹制的鲤鱼,具有色鲜味美,肉嫩骨酥的特点,连鱼骨、鱼刺都可直接入口,非常适合儿童、老人食用,倍受家乡人民喜爱,因而糟制的黄河大鲤鱼一直是家乡人馈赠亲友的传统的时令佳品。

        在我们家乡,糟制黄河大鲤鱼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十年动乱中它曾一度失传,近几年由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民间人士潜心挖掘,终于使这种具有民族风味的小吃获得了新生,可以相信,随着黄河大鲤鱼产量的不断提高,“糟鱼”这一独特的风味小吃必将走出家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黄河大鲤鱼也必将为家乡人民实现新的小康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2007-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