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上册教材分析 l 教材模块及横向联系分析 浙江省义教小学劳技新教材(三上、四上) 内容一览表
l 教材的体例 教材编写基本体例,每一课大体设有:百宝箱、金点子、巧手站、聪明泉、小看台等栏目,具体每课略有变化。每个栏目涉及相关内容,详见下表: 每课安排的教材体例
l 编织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安排的说明 “纸绳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纸绳编织”是用绉纸先捻成线,再编结成纸辫绳,然后将纸绳制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这一项目具有如下优点: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纸质柔软,制作时无需过度用力,安全系数高等。纸绳作材料,可以制作各式各样物品的模型,以锻炼学生手的灵巧度,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动手能力较强,故在纸绳工艺的制作方面安排以立体制作为主,技巧方面有编、盘、团、绕、粘等。本册教材安排力求体现由浅入深的理念,从平面转向立体,从简单到复杂,安排了《动物乐园》、《大鱼和小鱼》、《动物头形挂饰》、《别致的小鞋》、《漂亮的背包》五课。 二、教学内容实施的建议 课程由《生活与劳动》改变成《劳动与技术》,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变化,但就其性质而言变化是巨大的。在新课程的体系中,我们在实施教学中要明确:随着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的增长,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强调技术素养的教育。这也是技术教育的核心领域,也是本学科课改的核心理念。 (一)关注要点: 1、技术含义:人们如何改造自然界以适应他们自己的需要。 2、关注技术:因为技术非常容易变化,技术教师应倾向于在具体细节少花时间,而在原理上予以更多时间的关注。 目的在于培养这样的学生:对技术和社会有自己的理解,对技术的学习有一套属于自己技能和思维工具,能评价以前可能从来没有见过的新技术产品。 3、关注动手:学习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会动手。通过技术学习的过程,学生将掌握许多受用终身的能力。 技术学习通常可以从识别和明确问题开始,采用头脑风暴来产生创意,然后依据基本原理和材料工具的条件,选取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最好的方案,进行技术学习。这样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明白,一个技术问题有许多可能的解决的方案,而且,虽然有些解决的方案明显是错误的,或表现拙劣,,但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这种东西。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4、关注技术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联系 5、关注评价 (二)教学目标和可能展开的方式 第1课 动物乐园 一、教学目标: ① 选择柔韧性较强的纸张,学习卷纸动物造型的方法; ② 掌握圆形卷折、椭圆形卷折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 上创造出新的卷折技术; ③ 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并对他人作品的特点进行评价。 二、可能展开的方式 以下是普陀区沈家门小学张英老师执教的《卷出来的海洋生物》教案。她以教材为蓝本,充分利用当地的海洋资料,设计、执教了卷纸贴画——《动物乐园》这一课。 教学过程设计 1、多媒体展示:卷纸贴画(是老师自己的作品)。 师: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生:是卷出来的; 生:是纸卷出来以后贴起来而成的。 师:(揭题)今天学习卷纸贴画。 师:请观察,老师的作品都是怎么样卷出来的?老师的作品都是怎样拼出来的? 2、动手实践:“牛刀小试”——我来卷个圆形。 生:自主卷折圆形。 生:交流——从纸的头开始卷,卷出来的是实心的圆形。 ——在手指上卷,卷出来的是空心的圆形。 ——在铅笔上绕着卷,卷出来的也是圆形。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卷出来的圆形都不一样。你能卷出来什么样的形状? 生:压一压或挤一挤会变成扁扁的圆(师补充说叫椭圆)。 3、实践活动:“超级变变变”。 师:比一比,看谁卷出来的形状奇。 生:动手卷折。交流展示。 空心圆折成三角;空心圆折成四边形;空心圆折成棱形;空心圆折成雨点形;纸的两头都卷成实心圆然后折成心形……。 师:(大加赞扬) 4、实践活动:“更上一层楼”——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 师:大家已经会卷折各种不形状的图形了,那么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的? 生:动手实践——交流展示。 5、把纸圈粘成卷纸贴画 师:怎样用较快的速度制作一幅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在合作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生:先分工制作,再组合成美丽的海洋生物贴画。 生:我们组认为:先共同讨论设计出贴画中要哪些生物,然后分工制作,再组合。 师:指导方法——简单构图、卷折纸圈、贴画、美化。 6、实践活动:“大显身手”——小组合作制作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 生:小组合作活动。 生:小组作品在班内交流。 7、作品评价:“展我风采”——评奖活动 师:设最佳作品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默契奖等。 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的风采。 生:共同评价。 8、课外延伸: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不? 师:你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植物来?还能卷折出什么人物、建筑物? 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卷纸贴画展。 教师动手体验: (1)学卷纸圈; 第2课 大鱼和小鱼 一、教学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编织制品,观察并交流图案的编织规律; 2、掌握同色编和多色编的基本原理,并在此编织规律; 3、掌握同色编和多色编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编排方法;将选择合适的位置,让作品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二、可能展开的方式 可以参照第1课的教案: 1、多媒体或实物展示:生活中的编织品——竹席等。 师:竹席是怎么做出来的? 生:是编出来的; 师:请观察,老师的作品——鱼身花纹是怎样编出来的? 2、动手实践:“牛刀小试”——我来编鱼身花纹。 师:制作步骤介绍。 生:自主实践——交流展示。 3、实践活动:“超级变变变”。 师:比一比,看谁编出来的鱼身花纹更美——单色编、多色编、不同宽度的纸条编、不同编织规律编等。 生:动手实践。交流展示。 4、实践活动:“更上一层楼”——鱼乐园制作 师:大家已经会编鱼儿了,我们能不能制作 一个鱼乐园? 师:怎样用较快的速度制作一幅美丽的鱼乐园?在合作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师:指导方法——简单构图、大鱼和小鱼编织、组合、美化。 5、实践活动:“大显身手”——小组合作制作美丽的鱼乐园。 生:小组合作活动。 生:小组作品在班内交流。 6、作品评价:“展我风采”——评奖活动 师:设最佳作品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默契奖等。 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的风采。 生:共同评价。 7、课外延伸:还能用其他材料编鱼儿? 在班级里举行一次作品展。 教师动手体验: (1)学裁纸条和剪绚丽在上条纹; (2)学编鱼身花纹 第4课动物头形挂饰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动物头形特征,能选择合适的纸绳进行盘贴,力求粘贴平整紧密突现立体性。 2、通过一件作品的粘贴,能举一反三,练习其它类似作品的制作,并能用它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二、 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分析 在动物头形挂饰的制作过程中,掌握动物头形的特征是基础,如白兔有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老虎头上的“王”字,猪鼻子上的两个大大的鼻孔等等。因而课上先要让学生画好相应的轮廓图,然后选择合适的纸绳来粘贴,先要求学生从内而外盘粘整个头部,然后再粘贴小部件:眼睛、耳朵、嘴巴等,突出立体感。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参考课本中的范例作品,也可让他们创作卡通画来粘贴。 教师动手体验: (1)学编纸绳;(2)学编单色辫子绳 2、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 教师可根据动物头形特征编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们头形特征,用简笔画画下来(可让学生讨论怎样画剪能又快又美观) (3)老师以小白兔为例进行讲解示范。 A、 剪兔头的轮廓。可选先将铅画纸对折,画上半个兔头,并剪下来 B、盘粘兔头。取白色纸绳,由内而外,边涂胶水边盘粘兔头,盘粘时要将纸绳紧密平整地排列。 C、粘五官。用红色的纸绳盘制成兔子的三瓣嘴和眼睛,用深色的纸绳粘眼眶和胡须,耳朵可选用其它淡色的纸绳。 d、背面装挂绳 (4)学生参照兔头的方法选择制作,师个别进行指点。 (5)学生相互观摩作品,互相进行评议。 (教学方法可以同前几课) 教师动手体验: 3、评价建议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 凡参与本课的操作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学习任务时,都应给以肯定; 具体可从形象设计的逼真度,作品盘粘的平整性,紧密度方面来考虑。 三、 资料链接(以后相关课目类同) 网上相关资料较少,教师在教学时可参考以下书籍或资料: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活动课系列资料》之《民间工艺(2)》纸绳编织类。 第5课别致的小鞋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纸绳作为主要材料粘贴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工艺纸鞋,掌握粘贴的方法与技巧。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激发他们对纸绳工艺制作的兴趣。 二、 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分析 在各件工艺纸鞋中,拖鞋的制作相对比较容易。但鞋底样的剪比较难,老师可进行适当的指点。在粘贴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由内而外有序进行,盘粘要平整,装搭攀了时,纸绳要粘在鞋底面的两端,位置要适当。 2、教学过程 (1)由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鞋来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2)说说生活中见过的造型别致的拖鞋,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 (3)老师进行范例作品的制作讲解 A、剪鞋底样 B、盘粘鞋底,可选择粘贴一面或双面,要求由内往外,顺次盘贴平整,紧密。 C、粘鞋的搭攀。 D、进行装饰 ①学生制作,可让学生合作完成一双小拖鞋的制作,能力强的可制作其它的鞋类,老师个别进行辅导。 ②评价作品 学生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相互观摩评价。 评价建议:结合劳技课的特征,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进行整体性评价,劳动的态度,设计与操作的能力,作品的质量(包括粘贴,平整,精致度) 教师动手体验:(略) 第6课 漂亮的背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包款式新颖,品种繁多,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用品。激发学生设计创作工艺包的兴趣。 2、掌握一种包的制作方法,掌握剪折包样,盘贴纸绳,装饰等技巧,力求设计制作一只漂亮的背包。 3、通过同学间作品的观摩,评议,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动手能力,创造思维。 二、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分析 生活中的包款式众:双肩饮、拎包、背包、胸包等。 教材中的双肩背包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老师可选择让学生制作其它的纸绳工艺包,如小拎包,也可自行设计。 教师在包身的盘贴方面可进行指导。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从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包引入本课。 (2)讨论交流,巧手制作。 A、观察小看台中的几只范例包,说说其特点和使用的材料。 B、阅读“巧手站”,进行难点的交流,剖析。 C、老师对一些难点进行制作演示。 (3)拎包博览,欣赏交流。 A、学生相互进行作品观赏。 B、选择优秀作品让制作者进行介绍。 (4)课外延伸、拓展思维。尝试做其它款式的包 3、活动建议 通过小看台中范例作品的观摩,教师的讲解示范,相信学生设计制作的包一定款式众多,建议在班中举行一个背包博览会,学生相互交换自己制作的包,激发其成功感和创作兴趣。 4、评议建议 在评价中要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相互结合,既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 l 种植单元教材分析: 1、种植部分的教学要求: (1)通过种植、饲养的技术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2)通过种植、饲养的技术实践活动,学会简单种植、饲养的一般方法,获得一定的劳动与技术的感受。 (3)培养认真负责,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种植部分内容选定时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水平选定教学内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3)注重与社区、家庭等社会实践的结合,与农时季节和自然条件的统一。 (4)尽量兼顾城乡自然条件的差异,既适应农村学校教学,也适合城区学校教学。 第3课 金盏菊的播种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秋播花卉金盏菊。 2、体验植物播种繁殖技术,初步学会用点播法播种金盏菊种子。 3、在播种劳动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金盏菊点播繁殖技术。 2、教学难点:播种后的管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学材料:金盏菊种子、饮料空瓶、土、一次性旧木筷。 ● 工具:铲子、水盆、剪刀。 四、教学建议: 1、金点子中用饮料空瓶制作一个育苗容器,不管学生怎样制作,都必须强调底部用剪刀头钻1-3个排水孔。 2、四根一次性筷子是垫在容器底部,以利于沥水通气。如果没有一次性筷子,可以用其它废物替代。如:小棒、树枝等。 3、用渗水法浇水,泥土湿润了,马上把容器从水盆中拿出,把多余的水沥干,以利于通气。 4、播种后,养护是关键,容器盖盖上是为了白天保湿,容器盖打开是为了通气。 5、聪明泉中育苗容器的放置,可放在阳台上、窗口内、屋檐下等通风的地方。随着小苗的生长,可以适当多晒太阳,多浇水,必要时还要施点淡肥。(可把复合肥溶化在水中浇施) 五、有关资料: 草本和木本花卉播种技术 一、小粒种子播种技术 小粒种子播种最好用苗浅或育苗盘,装土入盘后,把土刮平,稍加镇压,但营养土不能装的过满,留下一定的空间,以备覆膜。 盘面整平后浇底水,一定要浇透,在浇水后如发现苗床有不平处,应用床土填平,浇水后在床面上薄薄的撒一层营养土,防止底水过大发生猝倒病。浇水不宜用喷淋法,应用盆底渗水法。 播种用撒播法,注意撒播要均匀,播种时可在种子中掺少量细沙,使种子松散,播种均匀。 播种后及时覆土,覆土的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4倍,对于极细小的种子不要覆土。 应用塑料薄膜或玻璃覆盖育苗盘或苗浅,以保温保湿,当膜下水滴过多取下薄膜,去掉水珠,直到出苗撤膜。 二、中、大粒种子的播种技术 土壤准备和土壤消毒基本和中小粒种子的相同,但营养土可稍粗一些。少量的中、大粒种子可用育苗盘播种,大量种子可做畦播种。播种前灌足底水,播种可用撒播、条播和点播。点播可按一定间距把种子逐粒按入营养土中,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如旱金莲、君子兰、仙客来等,而文竹和武竹每穴应下种3-4粒,以尽快成丛。播后覆土为种子直径的2-3倍,不易太厚和太薄,太厚出苗迟缓,太薄床土易干,造成种子“芽干”现象。 第7课 种蚕豆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秋播经济作物蚕豆。 2、体验植物播种繁殖技术,初步学会用穴播法播种蚕豆。 3、通过播种劳动,养成爱惜劳动成果、爱护庄稼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蚕豆穴播操作方发法 2、教学难点:铲子挖穴操作。 三、教学准备: 1、蚕豆种子、草木灰。 2、花盆、木箱、竹筐、菜园土等。 四、教学建议: 1、使用的铲子,各地有所不同,根据当地实际使用的铲子进行教学,挖穴的方法随着铲子的不同有所变化,要因地之宜进行教学。 2、关于穴土表面施草木灰问题,有条件的要施,因为草本地是钾肥,有利于蚕豆根系的生长,另外草木灰还有越冬抗赛作用。没有条件可以不施。 3、本课在内容上适合于农村大田播种,城区的学校也可以盆栽、箱栽、筐栽和袋栽进行教学,把蚕豆苗容器放在阳台等向阳处,生长期、开花期、结果前期,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栽在容器中的蚕豆,只要培育管理得当,也有收获。 4、金点子中还可以播在哪里,农村还可以播种在田间小路边、水沟边,向阳的墙脚边等处;城区也可播种在花坛、花盆、木箱、竹筐、包装袋等处。 5、聪明泉中农作物的合理密植问题,过密蚕豆生长不良,影响产量,过稀土地利用率不高,也影响产量,使学生了解只有合理密植,农作物才能丰产、高产。 五、有关资料: 菜用蚕豆的栽培
蚕豆是我国的传统蔬菜,过去以食用老熟种子为主,现已转为食用嫩种子。怎样才能种好菜用蚕豆,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选择品种:从目前栽培的蚕豆品种来看,除了一些地方品种外,主要选用大粒品种,如白皮蚕豆——陵西一寸,青皮蚕豆——大青皮。 适期播种:菜用蚕豆的播种期以 10月下旬为宜,过早过迟都不利抗寒越冬。 合理密植:菜用蚕豆以点穴播种为主,一般行株距为 50×30厘米左右。每穴播2粒种子,每亩用种9公斤左右,播种后每亩用磷肥30公斤~40公斤拌和腐熟灰杂肥覆盖种穴。 田间管理:出苗后至开花前要及时除草松土,越冬后将无头枝剪去,开花结荚期喷2次—3次2%磷酸二氢钾溶液,保持田间水系畅通。 及时打顶:当蚕豆开始由下至上结荚,根部毛荚数达到 2个—3个,荚长3厘米左右时,要及时将顶打掉,以利豆荚生长。 防治病虫:危害蚕豆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赤斑病等,蚜虫可用敌杀死 1:2000倍防治,赤斑病可用50%的多菌灵1:500倍防治。 适时采收:菜用蚕豆应该实行分次采收,一般在 5月中旬,当蚕豆由下往上开始成熟,根部青荚头部稍有下垂即可采摘,每5天左右采收一次,大约持续15天左右,每亩可产青豆荚1200公斤~1500公斤。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家政”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职业与技术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是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指南》中职业认识教育的目标之一。本单元内容选择学生日常吃的食物面包开始目的是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也有利于学生开展调查、访问等活动。通过有关面包里的劳动小课题研究,渗透技术启蒙教育,也培养学生节约、珍惜我们生活中各种资源的好习惯。通过简单的手缝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第8课 面包里的劳动 一、教学目标: ① 学生知道面包的生产流程及相关的生活常识。 ② 学生初步了解与面包生产有关的职业和特点。 2、能力目标: ① 学生掌握“小课题研究”方式,学会调查研究,学会展示。 ② 学生能合作调查了解面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劳动与技术。 3、情感目标: ① 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意识。 ② 学生具有勤俭节约、爱惜物品的好习惯。 二、教学建议: 1、学会研究: 主要指导学生开展有关“小课题研究” 2、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家庭体验、学校活动 3、 学会交流:学生谈面包的制作过程 学生谈其他物品的制作过程 三、组织方式 教材在23页的9幅图展示了从和面、发酵、制作到可吃的成品面包的全过程。 可以展开的活动方式:就是开展“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即面包里的劳动究竟有有哪些? 面包里的劳动
第九课 缝布袋 一、教学目标: 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2、教学难点: (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三、教学设计: 1、技术要点分析: 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2、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 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1)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①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 ②学生尝试穿结、打结。 ③反馈、小结。 ④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2)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 ①按小组(异质分组)进行讨论。 ②反馈比较各种方法。 ③小结。 (3)阅读课文,比较讨论 ①读课文,比较异同点。 ②讨论最佳方法。(或者最合适的方法) (4)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5)展示比较,学生演示。 (6)再实践操作。 第10课 金盏菊的盆栽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金盏菊盆栽的意义。 2、体验植物小苗的移栽技术,学会金盏菊的移栽上盆。 3、通过盆栽及养护的劳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金盏菊的移栽上盆。 2、教学难点:铲小苗的操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金盏菊小苗、花盆、土、复合肥、纱窗网片。 2、工具:铲子、洒水壶、废物自制的栽苗容器。 四、教学建议: 1、“金点子”中的问题:还可以栽在花坛中、院子里、废旧容器内等等,在课前准备时,要学生讨论,让学生准备一些废物自制的栽苗容器。 2、复合肥可以作基肥,拌在盆土中使用,用量一般控制在盆土的5%以内,搅拌要均匀。 3、学生铲苗时有一定难度,移栽前一天要浇一次水,铲时动作要轻,保持根系完好无损,还要尽量多带泥土。 4、栽花草的盆子不是越大越好,做到小盆栽一棵,大盆栽几棵,盆与花搭配要合适。 5、为了管理上的简单,可以直接把小苗栽在花坛中或院子里。 6、“聪明泉”中的栽后管理,主要是浇水、施肥、除草、修剪、防病、治虫等工作,其中以浇水为最多,秋天宜在放晚学后浇,冬天宜在中午浇。 ▲有关资料: 金 盏 菊 金盏菊的生长适温为7~20℃,幼苗冬季能耐-9℃低温,成年植株以0℃为宜。温度过低需加薄膜保护,否则叶片易受冻害。冬季气温10℃以上,金盏菊发生徒长。夏季气温升高,茎叶生长旺盛,花朵变小,花瓣显著减少。 幼苗的金盏菊以稍湿为好,有利于茎叶生长,冬季提高抗寒能力。成年植株以稍干为宜,可以控制茎叶生长,以免引起徒长。室内或棚式栽培,空气湿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遭受病害。应加强通风来调节室内湿度。 金盏菊喜充足阳光,尤其冬季露地育苗或棚式栽培,均需充足日照,这样对茎叶生长十分有利,幼苗生长矮壮、整齐。如过多雨雪天,光照不足,基部叶片容易发黄,甚至根部腐烂死亡。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培养土为宜。土壤pH以6~7最好。这样植株分枝多,开花大而多。 【繁殖方法】金盏菊主要用播种繁殖。常以秋播或早春温室播种,每克种子100~125粒,发芽适温为20~ 【栽培管理】幼苗3片真叶时移苗一次,待苗5~6片真叶时定植于10~12厘米盆。定植后7~10天,摘心促使分枝或用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1~2次来控制植株高度。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肥料充足,金盏菊开花多而大。相反,肥料不足,花朵明显变小退化。花期不留种,将凋谢花朵剪除,有利花枝萌发,多开花,延长观花期。留种要选择花大色艳、品种纯正的植株,应在晴天采种,防止脱落。 【病虫害防治】金盏菊如室内栽培,因通风差、湿度大.常发生枯萎病和霜霉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初夏气温升高时,金盏菊叶片常发现锈病危害,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早春花期易遭受红蜘蛛和蚜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金盏菊花朵鲜黄、叶片翠绿,十分醒目。盆栽摆放中心广场、车站、商厦等公共场所,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呈现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数盆点缀窗台或阳台,金盏菊的金黄色花朵,使居室更加明亮、舒适。当然,在幼儿园、小学的校园里栽上一片,长圆形的叶片和圆形的花朵,也是小朋友们写生的最好素材。盆栽金盏菊为了全年供应市场,也可采用室内贮藏的办法。常将初花的金盏菊放在 三、教学中工具和器材准备说明:
工艺制作单元教材分析与与建议 “做中学”和“学中做”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的主要特征。但是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还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同时,注重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教育内容的学习,学习创新和创造,对学生进行技术和科技发明创造的启蒙。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以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时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工具价值的统一。工艺制作的学习对象从单纯的作品制作向作品设计、作品评价两方面拓展;农业技术的学习对象从单纯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产品储存与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拓展。这样,既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能拓展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经历,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11课 可乐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可乐瓶的改造,使之成为一个玲珑剔透的机器人,并且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 2、学习对可乐瓶的割、剪、粘合、接插等技法,培养学生变废为宝,勤俭节约的好思想。 二、教学准备: 村料:小可乐瓶5个。 工具:剪刀、泡沫双面胶、美工刀。 三、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分析: (1)可乐瓶较硬,不易剪割,同时注意安全。在切割的时候可以让一些能干的学生做小老师,完成切割任务。 (2)连接一些要点,可乐瓶的连接一靠泡沫胶带纸,二靠缺口的对插,可以采用外围加粘透明纸的办法使作品更牢固 (3)机器人的制作巧妙的运用可乐瓶的外观形状,通过切割分解后重新组合,犹如孩子“搭积木”游戏,学生可以多多比划、摆弄、认为合适了就可以粘合。 2、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组织学生看机器人科幻片镜头,《太空大战》《空中堡垒》约五分钟。 (2)师生探究: 师:同学们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是怎么样的?(机器人的本领、构造。) (3)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用可乐瓶来制作机器人,大家看看书上的作品。 (学生看书上的图,分小组讨论,说说这些部件是怎么样分解开再组合的) (4)学生动手制作: A、在教师示范下学生用刀切割可乐瓶,完成机器人的头、胸、腰三部分(p32图11—1) B、粘合头、胸、腰三部分,注意在腰的下面要剪四道口子用来连接双脚。 C、做手掌,作天线,此处较硬,比较难剪,要注意安全。 (p----32图11--4) D、粘连天线、手掌、双足,完成整体机器人。 (p-----32图11--5) E、用彩色不干胶美化,同时起加固作用。 F、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机器人的腰部里面装发光装置(闪灯、小电珠等)使之成为一盏机器人灯。并且做做《聪明泉》上的作品。 (p33-----《聪明泉》图) 3、评价建议:牢固、美观、能站立,或者改装灯的为优秀。 第12课 纸杯毛驴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次性杯子的分解、组合,学会设计制作马、牛、驴等家畜动物。学习剪、折、粘等技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和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准备: 材料:一次性纸杯、双面胶。 工具:剪刀。 三、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 (1)对一次性杯子的分解和组合是关键,要让学生在分解前弄清楚毛驴是由哪几部分(分解材料)组成的? (2)头、脖、腿与身子的连接怎样才能有牢固又美观?要准确、干净地粘合各部分身体。 (3)剪刀的使用,要求剪得光滑、利索,大小比例得当。 (4)对作品进行举一反三的创造,如马、鹿、牛、狗等。都是改头换面、大同小异的小变化以达到大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师:你们知道毛驴吗?看过电影《阿凡提》的同学都知道,阿凡提有一个好帮手就是毛驴,与马相比,毛驴更显得灵巧、敏捷,它是人类推磨驼载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将用一次性纸杯来做毛驴。 (2)师生探究: A师:同学们分小组来学习讨论书本上的图片,说一说,毛驴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部位用了纸杯上上的哪些材料? B、学生小组讨论后上台汇报,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杯进行“搭积木”表演,只要搭出大概的轮廓就可以了。) (3)教师演示:纸杯上的开口要光滑,用剪刀和美工刀时要注意如何使用? A、(教师演示切割和剪纸杯的技法。先画----再剪-----抓紧----用力均匀) B、(学生训练后由四个小组合作完成,可以二人共作一件作品。) (4)学生作业: A、画煎驴头、驴脖、粘合在身子上,用一个纸杯当驴身 (p34---图12---2) B、将一个纸杯一分为二切开做驴头的前后腿。 (p35---图12----1) C、画剪驴耳、尾、棕毛等 (p35-----图12---3\12----4) D、创造新的作品-------马、牛、狗等 3、评价建议:美观、牢固能站立的评优,能创造出新品种的另外加分或者 “五角星”等,次之的评“良好”“合格”,可由小组长打分,教师检查登记成绩。 第13课 曹冲称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形折纸,剪纸法来制作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曹冲称象》纸工,让学生巩固折,剪,粘等技法,尝尝玩纸的乐趣并加深理解语文课本内容。 2、让学生在制作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能自己独立完成图纸上的操作步骤。 3、渗透语文学科的知识,在学学玩玩说说中增加动手动脑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材料:20厘米×20厘米纸一张。 工具:剪刀、彩笔。 三、教学建议: 1、要点分析: (1)正方形的上下,左右折成一个四层厚的小正方形,要注意纸的开口不要弄错,开口要向右下角放 (p38---图13-----1)。 (2)在小正方形上画图很重要,先花9个定点,看成9个方小格子,然后在上面画线 (p38----图13----2)。 (3) 左右展开后会看正反折线。 (p38------图13------3) 一、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师:今天我们先来听听《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生讲故事,了解称象的全过程:空船——装大象——水平面上的船舷上刻痕迹-——大象下船-——装石头。 2、师生探究:师:你们讲的都很好,曹冲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会动脑筋,会用水的浮力来代替秤,真巧妙啊!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纸工----曹冲称象。 (教师要求同学们看书,说说制作步骤) 3、学生作业 教师动手体验: (1)学做举重大力士;(2)学做曹冲称象 A、教师领学生折成小方块,然后领画。9个点及线条,告诉学生这些线条将用剪刀剪 的 (p38----图13-----2) B、学生折小方块(开口别放错)画9点和线条。 C、剪线条后左右展开,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哪是象鼻子,牙,耳,腿等 (p38----图13-------3) D、学生动手折“曹冲称象”。 (p38-------图13----4) E、上色,画图,美化作品。 (p39----图13-----5) F、优秀学生可学习制作“聪明泉”中的大力士。 步骤:左右对折---画-----剪------折。 (p39-----图13----6) 活动建议:课堂教学,可安排在语文课《曹冲称象》的前后上。 评价建议:自己打分,教师复评。优秀作品展出。 第14课 迷你坦克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废弃的牙膏制作坦克,学习纸盒子的剪、拉、粘合等方法,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 2、通过对废弃物的重新利用,使小学生意识到创作就在身边,要爱惜平时的废弃物,培养废物利用的思想。 二、教学准备 材料:大号牙膏盒子一个、一次性木筷一只、双面胶。 工具:剪刀。 三、教学建议: 要点分析: (1)牙膏壳一分为二的切割不易平均分割,可以事先用尺画一些直线再剪。 (2)履带两边的圆轮子不易剪圆,均匀,可以事前用一个圆来印画一下。 (3)整辆车比较摇晃,下面的一对履带可以用纸条加固一下。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坦克吗?大家来说说坦克的特性作用。 (可以播放军事片《坦克大战》等,学生说坦克的威力、型号) 2、师生探究: 师:你们讲的都很好,坦克是军事上最辉煌的成果,他是矛和盾的结合,火力大,包装厚实,一般用于冲锋,攻坚。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牙膏壳来做一个迷你小坦克,请同学们看课本,讨论一下,坦克应该怎么做? (学生自学,看图讲讲制作过程,教师可以选一些小朋友上来演示一下) 3、学生作业 A、先剪下牙膏壳的1/4为炮塔 (p41---图14--2) B、把牙膏壳一分为二剪成两个坦克履带并画上剪空的几个轮子 (p41----图14-----3) C、美化炮塔,插上炮塔后将炮塔与一对履带“品”字形粘合。 (p41------图41-----14----4) D、用纸条将两根履带加固,成“工”字形粘合。 4、拓展与延伸:用同样的方法,鼓励优秀的学生做“聪明泉“中的吊车、拖拉机。 活动建议:课堂教学,可做课外延伸,办个“车迷展”,展出学生的作品。 评价建议:小组打分,教师记载。美观牢固的打优秀,次之打良好,合格,另有创造的学生可加“五角星”表彰。 第15课 安装门铃 (选学) 第十六课 南湖红船模型制作 一、《南湖红船模型制作》的学材选择 1、南湖坐落在浙江嘉兴,那儿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南湖红船就停靠在南湖边上,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制作南湖红船是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的好材料。 2、纸模制作从小学低年级起,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四年级学生 已经有了多次的纸模制作的经验,在这基础上进行一些比较精致的,难度比较高的纸模制作学习,是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的。 3、纸模制作需要既动手又动脑,学材又比较开放。模型的式样多,制作时使用的工具也不仅相同,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美工刀刻,零件的装配步骤、方法也可以自己设计。因此,非常适合学生的探究、学习。 4、制作好的南湖红船模型,又是一件激励自己进步的工艺品。 二、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 2、培养培养动手技能和运用工具的技能。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三、《南湖红船模型制作》的活动设计思路 让学生把愉悦的心情带入劳技学习课堂,必须解放学生的眼、口、手等感官。 《南湖红船模型制作》首先学材给出了一个背景材料,这一背景材料要使学生认识到这只南湖红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渔民用的鱼船,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活动前可以用南湖的景观和南湖船停靠的位置用多媒体播放,以激发起学生对南湖景色的喜欢,对南湖红船的敬仰。 接着可以让学生观看南湖红船的模型,明确我们今天要学习制作这样一艘船模的活动目标。再让学生看看手边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向你介绍的一种装配方法,想想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要人人都说,小组里说,班级里说,说得充分,比较出最完善的装配设计方案。然后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写进书本的方框里。 有了方案就可以制作南湖红船了。在制作前,可以引导学生安装明楼顶,从中归纳制作的技巧。难点解决了开始动手制作就会比较容易了。在学生制作中教师要不断的巡视,解决学生制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制作完毕要组织评比,以激励学生制作热情。 “小看台”是让学生举一反三,明白用纸不但可以制作南湖红船,还可以制作各种漂亮的其他模型,以激发学生对制作纸模的兴趣爱好。 “聪明泉”是让学生在制作红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 有条件的学校在学习本课前、后可以组织到嘉兴南湖实地考察,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第17课 风力车 头脑OM活动的由来: 美国葛拉斯堡罗州立学院教育学博士赛米尔·米克 1、活动的目标 《风力车》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典型的OM题目。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出示的是本次活动的任务和规则。希望学生凭借组内同学共同的智慧来克服困难,直至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完成这个任务。所提供的范例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可以在范例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改良意见,也可通过团队的力量设计不同的风力车。 三、教学中的建议 l 没有讲台 头脑OM课程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式。在此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及时有效的给予学生方法及技术上的指导。教师的活动范围已经打破传统的三尺范围,对过去那种教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表演的教学现象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一起面红耳赤的争论及做一名合格的助手。在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名助手及倾听者的角色出现的,帮助学生一起完成每一次的挑战。 ●只有舞台 OM教学中,学生是每次活动中拥有绝对自主权的研究者。不管他们观点正确与否,他们的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是基于个体的经验与团队研究的分析结果。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通过给予他们大胆说的机会,推动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使其养成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l 磨他千遍 允许学生不断尝试,直至成功。 l 精美与粗糙 在完成的作品中,总会出现精美的和粗糙的两种情况,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教师在遇到这样的现象时,必须从三种角度来进行审视。首先,他是否尽心尽力的去做?其次,通过他对自己作品的表述找寻他具有特色的一面;最后,了解他达成的任务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实现的?不管怎样,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会出现闪光点,因此无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成为团队里的助手、记录员读者、沉默者、组织者之中的哪一种角色,教师都不要过多的干涉他们,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劳动群体。 ▲ 结束语: 本教材教学内容是编委对新课程标准较为深思的一种解读。这意味着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要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使用。但它毕竟也只是范本中的一种。所以,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并出现新的解读。教师的知识与技术素养,将决定教学实施的合理和有效。最终的成功将取决于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