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孔子在谈到“学”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做到博学。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论·治学》。意思是君子博学六艺之文,再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做到不违背道理了。孔子认为,要达到博学,就必须做到多见、多闻。 孔子不仅强调博学,而且重视思考,把“学”与“思”相提并论。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人勉之。”《论语·为政》。他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宪问》。通过思考,求得融会贯通,可以举一反三。 孔子所说的“习”有温习、练习、实习的意思。他不仅重视学,而且重视习,主张“学而时习之”。孔子把“习”看作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习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用孔子的话说,叫做“温故而知新”。 孔子也更重视“笃行”,主张学以致用。他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出言不妨迟缓些,而行动则要敏捷。孔子认为,大言不惭的人,要做到言行一致是很困难的。他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荀·儒效》。孔子平时对其弟子的褒贬,多以能否做到躬行实践为标准。如对颜回能安贫乐道,虽箪食瓢饮,居陋巷,但仍不改其乐,连连予以称赞。而对宰予昼寝,言过其行,孔子把他比作“朽木”、“粪土之墙”。孔子主张言行一致,学以致用是对的,当然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行”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至于行为规范则更带着很明显的时代特性,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辨了,犹如王阳明龙场之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孔子关于学习阶段划分的主张为后人所接受并进一步得到发挥。在《中庸》中,子思把学习过程分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阶段。强调做学问必须做到学、问、思、辨、行,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别人用一分或十分力气能达到的,自己要用百分或千分的力气,如果能这样做,则愚者能变智、弱者能变强。 我理解的这个过程应是这样的:Learn–Review–Practice—Unlearn。 Learn 第一个阶段,学习。对事物建立初步的认识与记忆。来源于观察与阅读。 Review 第二个阶段,复习。温故而知新,加深理解。书常读常新,开卷有益。温故而知新者可以为师也。 Practice 第三个阶段,练习(实践)。成功就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就像一场实验,去折腾无数回,你才知道“原来如此”。不断的练习,有助于把事物完整解构,洞察其本质所在,最终大道行简,认识内化。 Unlearn 最后一个阶段:忘记。忘掉你所学过的一切。人都是有惯性的,当我们习惯某个事物时,就会认为这个事情是正确的。所以要学会忘记你所学的,让一切归零(Reset)然后去重新解构一个事物,我们才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和获取强大的创造力。 我认为,学习就是这么的一个过程。 文尾,对“学习”我还想提一下王国维大师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阐珊处。” 这不正是: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执着,辛勤,专注——此能成人之大器也。
(一)孔子的学习过程观
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孔子在谈到“学”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做到博学。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论·治学》。意思是君子博学六艺之文,再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做到不违背道理了。孔子认为,要达到博学,就必须做到多见、多闻。
孔子不仅强调博学,而且重视思考,把“学”与“思”相提并论。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人勉之。”《论语·为政》。他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宪问》。通过思考,求得融会贯通,可以举一反三。
孔子所说的“习”有温习、练习、实习的意思。他不仅重视学,而且重视习,主张“学而时习之”。孔子把“习”看作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习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用孔子的话说,叫做“温故而知新”。
孔子还重视“笃行”,主张学以致用。他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出言不妨迟缓些,而行动则要敏捷。孔子认为,大言不惭的人,要做到言行一致是很困难的。他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荀·儒效》。孔子平时对其弟子的褒贬,多以能否做到躬行实践为标准。如对颜回能安贫乐道,虽箪食瓢饮,居陋巷,但仍不改其乐,连连予以称赞。而对宰予昼寝,言过其行,孔子把他比作“朽木”、“粪土之墙”。孔子主张言行一致,学以致用是对的,但他所说的“行”并不是我们所讲的实践,至于行为规范则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孔子关于学习阶段划分的主张为后人所接受并进一步得到发挥。在《中庸》中,子思把学习过程分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阶段。强调做学问必须做到学、问、思、辨、行,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别人用一分或十分力气能达到的,自己要用百分或千分的力气,如果能这样做,则愚者能变智、弱者能变强。
(二)荀子的学习过程观
荀子按照人的认识过程把学习过程分为“闻见”、“征知”、“行”三个阶段。他把通过感官反映外界事物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即闻见阶段。他认为没有感官提供的印象,人就不能获得知识,而单凭感官获得的印象又不一定符合实际,要想判定印象的真伪,就需要用心来进行思考和检验,这是学习的第二阶段,即征知阶段。征知是指对感官获得的印象进行审查,它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认识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荀子把“行”看作是学习的第三阶段。他认为行与闻见、征知相比,行尤为重要。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
荀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把学习过程分为“闻见”、“征知”、“行”三个阶段,并指出“心”只有做到“虚一而静”才能发挥征知作用。这些见解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但他把“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不科学的,他的“学至于行而止”的观点则带有明显机械论的色彩。
(三)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继承了《中庸》的五段(学、问、思、辨、行)学习程序,但对五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说:“学之弗能,则急需辨。问之弗知,则急需思。思之弗得,则又须学。辨之弗明,仍须问。行之弗笃,则当更以学问思辨养其力。而方学问思辨之时,遇着当行,便一力急于行去,而不可曰,吾学问思辨之不至而俟之异曰,若于五者第一不可缓,则莫如行。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读四书大全说》。由此可见,王夫之把学、问、思、辨、行看作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五者之中“行”是首要的。这些观点都是应当充分加以肯定的。
从以上简要介绍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学习过程的实质,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习、行”或“学、问、思、辨、行”几个阶段。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许多重要观点曾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关于学习过程的分析难免带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
|
来自: 风雨闲客2012 > 《自然的奥妙,道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