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五)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为学书苑 2011-10-13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五)

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热爱学习。2.悦纳自己。3.情绪反应适度。4.人际关系融洽

 

二、简单的心理测试: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遇到自己无法应付的情况或无力解决的矛盾,引起焦虑、紧张的反应,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很容易患身心疾病,下面的题目可以帮你了解自我心理紧张状况.如果你认为你的情况与题目所述的情况符合就用是回答,反之用否来回答。

1.平时总觉得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2.晚上考虑各种问题,不能安寝,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肠胃功能紊乱,经常腹泻。

4.一到晚上就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5.抑郁寡欢,沉默少语。

6.早晨起床后觉得头晕脑胀,浑身无力,爱静怕动。

7.食欲不振,吃东西没味道,宁可忍饥。

8.轻微活动后就出现心跳加快、胸闷。

9.一回到教室,就感到许多事情不称心,暗暗烦躁。

10.想要得到的东西一时得不到,就感到心中不舒服,闷闷不乐。

11.平时只学习一会儿,就容易感到疲劳。

12.离家去上学,总觉得精神不佳,有气无力。 

13.在家人、同学面前,稍有不如意就任性发怒。

14.任何一件小事,始终放在脑子里想来想去。

15.处理问题主观性强,情绪急噪。

16.对他人的疾病非常关心,惟恐自己也患有同样的病。

17.对别人的成功和荣誉常常妒忌。 

18.听到同学吵闹,心情烦乱。

19.明知是愚蠢的事但是非做不可,事后又懊悔。

20.看书学习不能专心,搞不懂中心思想。

21.休息日整天电脑、看电视消磨时光。 

22.经常与同学争吵。

23.经常追悔往事,又负欠感。

24.做事、讲话操之过急,言词激烈。

25.碰到意外失去信心,显得焦虑不安。

26.性格刚犟,脾气急噪,不合群。

以上题目如有10题答“是”,属于轻度心理不健康,可以采取自我心理调节,减缓心理紧张。例如,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参加娱乐活动,唱歌、跳舞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心理自制力。 

如果有20道题回答“是”者,属于中度心理不健康

如果有25道题回答“是”者,属于紧张性心理症

 

三、中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中学生活是学生人生中重要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学生在学习中,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一些对学习不利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个人的进步。

青春期孩子常见心理问题:违反纪律、人际关系、逆反、与家长矛盾等。

心理障碍:厌学、早恋、上网成瘾、情绪障碍、学习能力障碍(上课不专心、拖拉、粗心、自觉性差)、考试紧张、失眠、逃学等。

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抽动症、自闭等。

 

(一)学生学习能力障碍

1、注意力不集中。

2、写作业拖拉。

3、情绪不稳定。

4、粗心大意。

5、自觉性差,没有时间观念。

6、偏科。

7、记忆力差。

8、逻辑思维能力不足。

(二)学生调节情绪技巧   

   1)深呼吸     5)自言自语

   2)想象(6)避免期待性焦虑

   3)音乐调节   7)看恐怖片

   4)体育锻炼   8)其它

(三)几条保持快乐的建议

   1.承认弱点 2. 吸取教训

   3. 能屈能伸4.乐于助人

   5. 宽恕之心6.坚守信念

 

四、中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表现及调整方法

(一)中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症状表现

1、 学习心理压力过大: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普遍较大,这种压力过大会造成食欲不振、失眠、思维迟缓,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神经衰弱。

2、 考试焦虑症:大部分学生都有考试焦虑情绪,提及考试就特别讨厌,在考前坐立不安,六神不定,甚至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最后造成怕学、厌学甚至逃学行为。

3、 厌学症和学校恐惧症:目前社会竞争大,家长期望值高,不仅成绩差的学生不愿学,一些成绩好的也产生厌学和学校恐惧情绪,害怕去学校、害怕坐在教室、害怕看书做作业,等等。

4、 抑郁症: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情绪苦闷,对前途感到渺茫,对已取得的成绩并无喜悦感反而感到忧虑。经常嘲笑和责怪自己,容易哭泣,整日郁郁寡欢,什么都往负面去猜测,重症患者还会产生轻生念头

5、 强迫症:一般表现为头脑中反复出现的念头,产生重复性的动作,如:反复检查书包;重复想起是否关好门,重复锁门;寄信拆了粘、粘了拆等。出现轻微症状影响不大,严重者会造成情绪郁闷,思想痛苦。

6、 情绪不稳定:对同学忽冷忽热、对家长老师时亲时疏,学习情绪忽高忽低、心情时好时坏,这主要是心理年龄不成熟造成的。

7、 人际关系敏感症: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过分紧张敏感,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从而产生猜忌心理,不愿与别人交往。

 8、 适应不良综合症:看不惯当前社会现状,不适应现有的学校生活和班集体,不适应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适应学校集体活动,从而闭塞自我,产生孤独感。

 

(二)中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简单的调节方法:

1、 自我放松法

学会深呼吸。情绪比较激动、郁闷时,做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要激动,并反复默念;精神比较紧张时也可以做深呼吸,告诉自己要放松,等等。

2、 宣泄情绪法

当精神处于痛苦状态时,可以选择一种方式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哭、大声喊叫等,但要注意不能影响或伤害他人。

3、 心理暗示法

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学会微笑,多想些开心的事,多给自己正面的暗示,告诉自己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的结果在等待着自己

4、 情感转移法

把心里的苦闷,忧郁、焦虑、愤怒的情绪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在课外多散散步,多参加体育活动、班集体活动,尽量不要把自己孤立在一个忧郁的环境里。
5
、 换位思考

面对心里的烦恼常需要去转换一下视角,从另一个方面去思考,或许烦恼就会云开雾散,心情豁然开朗,有时还需要做些心理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挣脱心理束缚,问题也不会成问题了。

 

五、中学生产生的心理疲劳综合症表现及自我调整

(一)中学生产生的心理疲劳综合症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感兴趣,即使强迫自己集中注意,也是“眼在黑板,心在窗外”;知道自己成绩下降,可还是看到课本就厌烦,就打瞌睡;上课无精打采,做小动作,甚至破坏课堂纪律。

(2)生活上感到乏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有时明明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就是不想动手;经常抄同学作业或根本不完成作业,甚至于一见到作业就厌烦,就有一股无名之火,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

(3)因为学习成绩较好,对自己总是有很高的要求,特别在乎成绩的排名,总想争第一,稍有失误就痛不欲生,对自己过分苛刻和严厉。

(4)因为对学习的厌烦而和老师的关系过分紧张,从内心里不喜欢、憎恨老师,甚至对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好感。

(5)和家长的关系紧张,特别厌烦家长督促检查自己的学习,不愿意和家长讨论有关学习的事,对家长提出的成绩及排名要求非常反感,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经常发生亲子关系间的冲突。

(6)害怕考试,对考试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考前过分紧张,睡不好觉;考间脑子一片空白,平时会做得题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发生病理性反应。

(7)因学习成绩差而过分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经常为自己的成绩或其他方面的不足而苦恼,心理脆弱,有时会因此而离家出走,甚至会因此而产生轻生的念头,尤其是在考试前后、作业太多或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凡此种种表现都对中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中学生学会一些减压和自我调适的方法并经常练习,缓解自身学习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中学生心理疲劳综合症的自我调整

1.烦闷时最好做自己喜欢做得事。

当人们面对压力时,特别是在不知道如何应对时,常常逃避退却,什么都不做,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这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和方式。所以当感到烦闷时,可以做自己想做得一切事情。比如,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哭一场,即使有人笑话,也不要介意。还可以在烈日下打篮球,在风雨中踢足球,在一个空旷场地大声疾呼,使个体得到放松。

 

2.转移注意。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紧张情绪是由于过分注意那些令人担心的事物或情境。当人们的注意力“固定”在某种事物或情境上,注意和紧张就构成了一个互相强化的系统,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这样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不断增强。所以,当感觉到过强的学习压力时,请放下往日“勤拿不放”的笔,出去走走,使自己长期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与缓解,使注意力从学习环境转移到休闲环境,以缓解过重的学习压力。

 

3.大练笔头。

有“说不出来的难受”时,不妨拿起自己的笔,一口气把内心的烦闷和难受写下来或用图画画下来。这时不必追求什么文采,也不必讲究什么逻辑,让自己的内心带动自己的笔头随意挥洒。

 

4.照镜子。

照镜子几乎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它有助于减轻压力。因为一个人常常照镜子,他的自我感觉就会趋向良好,而良好的自我感觉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基础。当然,这里所说的照镜子并不是单纯地照镜子,最好在照镜子时在心里默念一些自我激励的话语,如“我身上也有许多优点,我可以使自己做得更好”“我能行,我可以自如应对各种麻烦”等等,当然也可以想象自己的优秀表现和成功形象。通过这样练习,会使个体的精神面貌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5.至少记住当天发生的一件好事情。

每天固定的学习生活,容易造成中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协作有限和自我封闭,因此会感到孤独、无助和痛苦。“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好事情”就是要告诉自己:不管今天多辛苦,多不高兴,都应该把今天的一件好事情同家人、朋友或同学分享,享受分享的快乐、享受交流的乐趣。用好事情滋养自己及他人的心灵,不仅可以使个体内心的消极情绪得到渲泄,也可以获得朋友、同学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6.让正面的积极情绪战胜负面的消极情绪。

当自己感到紧张、压抑时,就找来一些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来听或看,并自由地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人在笑时,体内心、肺等内脏器官得到了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了有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麻醉剂,能够帮助人们减轻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厌烦、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具有良好心理状态,要认识自己,学会取舍,学会轻装上阵,奋发向上,乐观自信,情绪稳定,友善待人,要接纳现实,善于调控自己。

 

五、中学生的营养搭配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相对要比成年人高。而如果营养不均衡则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如果缺少人体内的必要元素,会造成学习工作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状况,严重危害中学生的日常生活。

中学生当前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取得优良成绩的根本。

尽管当前我国中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正逐步得到改善,但原来营养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严重的能量过剩问题又待纠正。可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并不明白如何合理搭配营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决定研究中学生的营养搭配,并且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给予家长们在合理膳食方面的建议。

经过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学生(13-17岁)平均每天应该获得的食物,供参考。

主食:(米、面、杂粮)400500

肉类:(包括鱼、虾)5075

蛋类:(12个)50100

豆制品:50100

新鲜蔬菜:400500

植物油:10

食盐:48

除以上食物外酌情增加下列食物:

牛奶:150200

水果:400500

芝麻、花生、大蒜不多于50

甜食(糕点、糖果)不多于15

n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

n      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

n      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