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收藏随笔——恢宏精湛的元代玉器

 玉石地 2011-10-13

古玉收藏随笔之十四——恢宏精湛的元代玉器

 (2009-07-04 11:27:13)
元代,首都遷至大都入主中原後,由於受金文化和漢文化的双重影響,手工业已有了专门的行业,琢玉業得到较大發展。这一时期玉器的雕工有粗有细,粗琢的器物刀法浑厚、粗犷,颇具元人雄健豪迈的气魄。它包括浅浮雕、镂雕和圆雕,并均与阴线纹结合。带钩、带扣上加镂雕纹饰是元代新创造的造型和工艺方法,而深凸雕的细工碾磨技法是当时唯一的时代特征。

就其琢玉業的發展上看,元代玉器

一是接受漢族傳統的愛玉風上:近取金宋、遠法漢唐。

二是繼承宋金傳統琢法技藝:朝庭網羅掌握了大量的工匠,使之为官辦手工業生產。

三是沿用宋金玉器傳統題材:花卉紋的延續,螭虎紋的再興,春水玉、秋山玉的進一步世俗化等,使仿古制玉日渐兴旺。如:虎紋是龍子之一,始見西漢,歷代雖有雕琢,但運用得均不多,元代螭虎紋不僅應用得多,而且非常成功,並創造元代的風格;又如江春水玉逐漸演化為鷹擊天鵝、蘆雁荷藕圖;將秋山玉逐漸衍變為福鹿圖案。其影響一直波及明清。

就其玉器藝術特點上看,元代玉器

一是玉器形體氣勢較大。如:元代玉帶鉤曲線較為平緩,但玉器增大,多成琵琶形。

二是雕琢技藝爐火純青。

三是裝飾技巧新穎別緻:花卉紋、螭虎紋裝飾應用得非常成功,倭角的處理非常得體。元代玉匠在方形玉器的處理上,變硬挺挺的直角,為流動的倭角,剛柔並濟,同時在邊框內外緣刻兩條粗陰線,更使元代玉器的線角顯得十分優美,玉器的搭配技巧十分熟練。

四是仿古玉在唱主角,元代最明顯的仿古玉實物,要算玉瓶與玉尊,而仿摹的對象或是周代青銅尊,或是早期陶瓷貫耳瓶,為清玉器大量仿摹青銅器、陶瓷器開了先河。

五是新穎玉器展示風采,元代新款玉器除玉押、帽鈕外,還有玉帶環、玉帶扣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