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爱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是一种阅读,收藏是一种财富,收藏是一种幸福。 古陶瓷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升值,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仿制品和伪造品充斥着市场,给古陶瓷的收藏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其实,仿古瓷本是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陶瓷文化。利用仿古瓷作伪以假充真,是近百年的事,所以现在收藏也要擦亮自己的金睛火眼。 在上一期《真假古陶瓷》中,笔者介绍了古陶瓷的七大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其中,古陶瓷的七大特征有:釉表光泽火气褪尽、水锈、土蚀或土锈、银釉、剥轴、浸色与污染。古陶瓷作旧,就是利用光泽处理、制作水锈、制作土锈等各种手段使仿古陶瓷具有古陶瓷的特征,以鱼目混珠。本期文章为读者介绍几种较为常用的作旧造假方法,下次购买古陶瓷的时候,心中应该可以多了几分把握。 作旧手段一:光泽处理 1.较常用的方法有打磨抛光法。打磨抛光法又可细分为压光法、抛光法、罩光法、手磨法、水磨法、油磨法。 压光法。多用于无釉陶器表面的上光。具体方法是:先用热吹风机或烘箱把着色部位加热到60℃-70℃,涂上一层石蜡或川蜡。涂时先把蜡涂在布上,再用布摩擦着色或仿釉部位。然后用坚硬光滑的工具(如玉碾子、玛瑙碾子)在其表面擀压,直至出现理想光泽,最后再用绸布擦拭。这种办法会留下细微的痕迹,细心观察便能发现。这几年又新采用一种高细砂来打磨,作旧的仿古釉面需在高倍放大镜下才可发现。 抛光法。这种方法使用得最多,分手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两种。手工抛光是用绸布蘸取磨膏,在仿釉表面柔抛处打,然后用汽油和乙醇分别清洗抛光部位,必要时可再上点石蜡或川蜡,并用绸布进行抛打。用这种抛打出的光泽比较柔润。另外还可以用技工打磨机和高速涡轮牙钻机进行抛光,这多用于明清瓷器的修复。机械抛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抛光质量,抛出来的光有较好的釉质感觉。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古陶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陶瓷则无这一现象。 罩光法。这种方法是在仿釉涂层表面喷涂一层上光涂料,目前比较好的上光材料是热固型丙烯酸上光漆,涂层透明无色光亮。喷涂后要烘干固化,固化后的涂层可用抛光膏打磨,效果会更理想。采用这种方法加工过的瓷器表面,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加工时留下的有规律的运动轨迹。 手磨法。瓷器出窑后,以汗手盘磨数月,直至消去刺眼“火光”。但此种手法耗时费工,且须仔细周到,现已不多见。 水磨法。将器物放在不断流动的水下,用流动的水摩擦釉面,消去“火光”。 油磨法。先用浆砣轻轻擦磨,复用牛皮胶舵沾油磨之以消除细痕,使釉面平滑润泽。 2.化学腐蚀法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法,其中分酸浸法、混合浸法和氧化法。 酸浸法。因为陶瓷的釉为硅酸盐,形成光泽美丽的透明玻璃感釉面,用醋酸、氢氟酸、硝酸、草酸等能与硅酸盐起反应的酸液浸泡瓷器就能造成釉面腐蚀,使釉面黯淡,出现混浊感,从而消去“火光”。有的不浸泡,直接用沾酸的抹布反复擦釉面,也能达到效果。此种手法弊病在于酸对釉面腐蚀过于强烈,使釉色失透,光泽过于黯淡,甚至呈乳浊状,与那种岁月积累自然形成的“蛤蜊光”有天壤之别。在高倍放大镜下可显现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 混合浸法。将几种溶液混合在一起使用,例如用醋酸浸后再用茶叶水、草木灰水等。这样不仅能消去“火光”,还能作出各种各样的污渍,让人误以为是长期使用所至。釉陶和吸水率较高的瓷器经乙酸处理后,其残留物极易被胎体吸收。用热水浇洗器物表面,就会散发出辛酸气味。 氧化法。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使釉面氧化,除表面呈微微红色外,其余特征与酸浸法处理后一致。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被染成紫褐色。 3.除了化学腐蚀法、打磨抛光法,还有涂抹油渍法、土埋法和高压蒸煮法等。 涂抹油渍法就是将厨房中油烟机里面的油渍,用海绵蘸取,涂抹在陶瓷表面,一个小时之后再擦干净,重复操作数次可以使陶瓷釉面亚光,而且没有磨损的痕迹,此办法成本非常低廉。 而消光剂消光法,则是在配置的釉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锌、氧化锆等消光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只要发现器物釉中的某些金属氧化物含量超出正常值,就可断定它是现代仿品。 土埋法就是将新瓷埋入细泥,经过数天取出用干布擦去,如此往复数次后可见釉面有发黄的老色。 高压蒸煮,就是用茶水加少许碱把瓷器久煮去掉浮光。近些年则将新仿品放到高压锅内蒸煮,也可达到釉面失光的作旧的目的。 作旧手段二:制作水锈 明清以后的瓷器上很少有水锈,作水锈的主要对象是距今年代较远的出土陶瓷器。方法有以下几种: 铺撒法。用毛笔蘸取适量稀释的硝基清漆,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薄薄地涂一层(如水锈显流挂状,可把料液蘸得饱和一些形成留痕),其未干时将滑石粉或其他体质颜料粉末铺撒在上面,干燥后把浮粉清除干净就行了。在做水锈时,也可以适当加入其他颜料或撒上一点黄土,与土锈同时做。虽然表面很像,但用刀具一刮,便知真伪。 复分解法。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涂上一层硅酸钠水溶液,待涂层干燥后,用5%的稀盐酸在涂层表面刷一遍,盐酸遇硅酸钠后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盐类物质,最后用清水冲洗以下作锈部位,去没有反应的化学物质和多余的盐分则可。 作旧手段三:制作土锈 土埋法。将仿制的陶器埋入地下水丰富的黄土中,埋数月后,取出晾干,反复数次,便可生成土锈,埋在古陶烧制旧址或古墓中,则效果尤佳。此种手法弊病在于土锈生成时日尚浅,与陶器结合不紧密,用指甲或刀刃轻刮就会脱落,而真土锈决不会有如此现象。 加热法。将陶器烤热,再将取自古陶旧址或古墓的土掺以白矾趁热反复涂抹,如此往复,直到颜色与出土无异为止。此种手法也存在结合不紧密的弊病,另外若以加碱开水冲洗,土锈会全部脱落。 涂泥法。将泥土放到特制的中药中煮20个小时,然后将得到的泥浆涂抹在陶瓷表面。经过这种处理的土锈与出土土锈极为相似,且与陶瓷紧密结合,即使用利刃刮削,也不易脱落。 胶泥法。先将陶瓷玻璃胶和泥土混合搅拌成粘稠状,涂抹在陶瓷表面,然后将燃烧的报纸加热、扑打陶瓷表面。所制成的土锈与陶器紧密结合,而且黑色的纸灰会深入泥土中,更显得岁月的痕迹。因为有玻璃胶的存在,遇高温会发出玻璃胶燃烧的气味。 上色法。在陶器表面先涂刷两遍虫胶漆,然后以虫胶漆调矿物颜料浸泡陶器作成底色,最后表面施白芨汁作土锈。此种手法作出的陶器一进热水,作伪痕迹便一览无遗。至于补修器、拼接器,其接缝处土锈不会与原物凝结为一,细加辨别,不难看穿。 作旧手段四:制作“蛤蜊光” 可以使用先进的真空镀膜法制作“蛤蜊光”,类似于光学眼镜片上的金属镀层,只要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交替镀在釉面上,当镀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出现漂亮的“蛤蜊光”。或者用“电光水”制作“蛤蜊光”,它比真空镀膜法更简便易行。因为人造“蛤蜊光”的电阻值与天然“蛤蜊光”的电阻值是不同的,可使用表面电阻仪器来鉴别。 作旧手段五:制作银釉 做“银釉”可以采用复分解法,并结合喷涂、刷漆等着色法,综合加工而成。方法是:在器壁需要做银釉的部分,先涂上一层加有适当云母粉的硅酸钠溶液,再涂稀盐酸,硅酸钠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后,产生一层带有云母光泽的盐类物质,然后用清水冲洗一下。按上述方法反复做2-3次,使附着物逐渐加厚。如果感觉涂层表面的金属光泽强度还不足,可制取少量微粒银粉,加在稀释的醇酸清漆中制成涂料,在“银釉”表面再涂一道,可提高涂层的金属光泽。 使用指甲油和白色涂料可以制作的“银釉”。鉴别时可向上擦一点水,真正“银釉”遇水后会自然退色,露出釉质的本来颜色,涂料做的“银釉”则不会退色。 作旧手段六:制作剥釉 采用人工手段用钢或电动刻刀强行将釉面剥离胎骨也是人们常用的作旧方法。自然剥釉由里向外发生的,首先是釉与胎之间产生自然分离后才有可能剥落,而人工剥釉的作用力是由外向里,釉与胎之间并未产生分离现象。人工剥釉的特征:一是剥釉处的露胎部位,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麻坑。二是剥落后的釉面边缘与胎骨之间呈梯形,下窄上宽。如果釉质较厚,在显微镜下观察釉面边缘,还会发现有类似玻璃受硬物冲击破裂后所产生的波浪形贝壳纹。 作旧手段七:浸色与污染 浸墨法。即用墨汁浸染釉面,并使之进入开片的缝隙中,然后再将表面墨汁用水清洗干净,产生“铁线”效果。目测,用浸墨法制作的“铁线”,色泽单调缺少变化,与古代真品“铁线”存在一定差别,容易鉴别。 高锰酸钾浸染法。先将器物浸泡在高锰酸钾和红糖的混合溶液中,经过数天浸泡后将其取出,会在器物表面形成黄褐色污垢。如果釉面有开片,其缝隙可呈现黄褐色“金丝”效果。作旧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器物,釉面的气泡和开片中往往会有高锰酸钾残留物存在。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沥青溶液作旧法。首先将沥青溶解于汽油中,然后将沥青溶液涂于器物表面,待汽油挥发后,再用去污粉等清洁剂将多余的沥青清除掉。此方法多用于仿造传世品的旧貌。可用棉签沾取120#溶剂汽油涂抹污渍,如果污渍被立刻溶解即是沥青溶液作旧。用沥青溶液加工出的“旧貌”,色泽单一,缺少层次感,有时还有刷涂痕迹。 古陶瓷作旧,就是利用光泽处理、制作水锈、制作土锈等各种手段使仿古陶瓷具有具有古陶瓷的特征。作伪的主要手段为:旧器加新彩、磨款换款、老底接新瓷。古陶瓷的特征有:釉表光泽火气褪尽、水锈、土蚀或土锈、“银锈”、剥轴、浸色与污染。与之相应作旧的主要手段则分为:光泽处理、制作水锈、制作土锈、制作“蛤蜊光”、制作“银釉”、制作“剥釉”、浸色与污染。为了提高古陶瓷鉴定的准确性,在古陶瓷检测中开始使用现代检测方法,如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和热释光技术。古陶瓷受原材料因素、工艺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历史因素等的制约,也可以通过比造型、比纹饰、比釉彩、比胎釉、比工艺等方法,鉴别出真品来。只要多学多看多了解,古陶瓷鉴定也是一门可掌握的学问,并且能从中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知识。 古陶瓷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栽体,它以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对古陶瓷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还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收藏乃高雅文化之事,大可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小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于国于民皆有利,故值得向世人提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