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取舍:豁然开朗的决策

 yagi1 2011-10-21

人生取舍:豁然开朗的决策

——科学研究有助你下决定

决定,下决定!我们生活里无时无刻都在下决定,从小而琐碎的事,到改变一生的取舍都是。自主选择权事关个人独立特质,然而决定下得不好,我们难免闷闷不乐,或是充满悔恨。这方面科学研究帮得上忙吗?

大多数人不清楚决定背后的心理过程,幸而心理学家及神经生物学家颇有见地,或许有助于大家做出更好的决定。

别担心后果

不管是选择买新车或新房子,甚至是该嫁谁、娶谁,我们的每一项决定几乎都是在预测未来。我们想像着自己的取舍会带来什麽样的感受,而且通常选择自认为最满意的决定。这种「预测结果」的做法有个麻烦,就是我们其实并不擅长预测未来。不论是好事、坏事,都惯于高估后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吉伯特说:「大多数事件的结果,快乐程度都没那麽强烈,也比较短暂,这跟大部分人的想像不同。」

我们预测结果,却猜得离谱,很大一个原因是想「避免损失」。这是因为我们相信,损失带来的伤害,恐怕大于获得好处的快感。吉伯特又说,我们为了避免损失而影响取舍,而一旦真的出现损失,却发现其实没有预期中那麽痛苦。

那我们该怎麽办?与其钻牛角尖想像着结果会带给你什麽感受,不如去找个曾做过相同抉择的人,了解他的感受。

然而也别忘了,不管未来发生什麽事,伤害你或者让你快乐的程度,或许都没想像中那麽大。

挣脱成见

你可曾跟人争论过恼人的问题,譬如政治,结果大感沮丧,因为你发觉对方只找寻足以佐证自身论点的证据,完全无视任何反方意见?这就是常见的「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假如我们相信自己是权衡各种替代选项来做决定,而其实早已有偏爱的观点,一心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个时候偏见就会制造问题。

要做出最好的决定,就不能只是死抓住已经认定是最好选项的相关事实与数据。然而大家都承认,这种过程──去找可能证明自己错判的证据──很痛苦。塔夫茨大学心理学家尼克尔森说︰「了解自己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或许就够了;只要承认有这种偏见存在,而且我们都受到偏见的影响,或许就是件好事。」

专注焦点

我们下决定时有个习惯︰会注意到一些其实无关痛痒的事实与数据。这种现象叫「定锚效应」(anchoring effect)。在一项经典的研究中,两位研究者要求参与实验的人估计一个数字︰联合国的非洲会员国所占的百分比。还没作答之前,受测者必须先转动一个轮盘(上头列有从零到一百的数字),然后猜测轮盘上所获数值是高于或低于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会员国所占的比率。有一件事是受测者不晓得的:轮盘动过手脚,只停在「十」和「六十五」两个数字上。这虽然与本来的问题无关,却强烈影响受测者的答案。轮盘若显示数字为「十」,受测者回答的估计值平均为百分之二十五;若显示数字为「六十五」,则受测者平均回答的数值是百分之四十五。受测者似乎被轮盘数字的暗示影响了。

我们每次走进商店,看到有货品挂着「特价优惠」的牌子,就可能落入定锚效应的陷阱,因为商品原先的标价就给当作定锚,而我们用它来比较打折后的价格,因此感觉很实惠──其实还是很贵。如何抗拒定锚效应?康乃尔大学心理学家吉洛维奇建议你自订一个折衷平衡的定锚,但即使这麽做还是有问题。吉洛维奇说︰「你不晓得自己受定锚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所以很难补得回来。」

找别人来选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下决定最开心,但有时候,不论结果如何,下决定的过程就教人很不开心了。此时,不如放弃选择权。去年,波蒂(康乃尔大学)及麦姬儿(芝加哥大学)两位学者出版一系列实验,探索这个想法。在一项测验中,受测者必须在几个对象中作取舍,然后报告对选择结果的满意程度,以及下决定时的感受。比起只有单项可以选的人,这些受测者的满意程度反而较低,原因在于有得选的人对自己的信心不够,就算最后选得不错,还是不满意;他们一想到可能没选到最好的,就觉得有压力。

波蒂与麦姬儿都相信,就琐碎或容易心烦的取舍而言,此一研究成果都有深广的意涵。举例来说,试试看让别人来选择红酒或餐厅好了。有些取舍留给政府或专家去做,你可能觉得比较开心︰「我们往往执着于取舍,认为有得选择就可以带来快乐,其实并不尽然。」

衡量你的情绪

你可能认为情绪是决定的大敌,其实情绪早已集成在取舍的过程当中。当你准备打定主意的时候,大脑的侧边系统(就是情绪中心)便会处于活跃状态。南加州大学神经生物学家达马席欧研究过只有情绪部位受损的脑伤病人,结果发现他们连最基本的选择(如︰穿什麽或吃什麽)都做不到。达马席欧推测,这或许是因为大脑贮存过去的情绪记忆,而我们凭那些信息来做出现在的决定。

然而,任凭情绪主导去下决定,却会严重影响结果。以发怒为例,贾尔格(密西西比大学)、英曼及密托(均为匹兹堡大学)三位美国学者的共同研究发现,发怒的消费者更容易人家拿什麽出来就买什麽,而不考虑其他选项。所以情绪发作时,最好不要做重大决定。

率性而为

大家总是认为理想的决定,得多花些时间才能做出,但有时候直觉式的抉择也一样好。普林斯敦大学威利斯与托多洛夫两位学者发现︰我们见到一个新脸孔,瞬间对他或她的性格下了判断。再看久一点,就算一秒钟好了,还是极少修正原先的印象。

额外信息有助于达成理智的决定,这一点大家都视为理所当然。只是这里有个悖论︰获取更多信息后,反而可能让你对自己的直觉更加满意。荷兰学者狄克思特修斯发现,买小东西(譬如衣服)的时候,购物者如果曾经左思右想细细斟酌过,那麽过了几个星期后,他们还是觉得满意;若是买大东西譬如家具,凭直觉买的人,到头来都满意当初的决定。结论是这种不自觉的决策过程,运用到政治及管理上,也言之成理。

多不如少

你或许认为选项多多益善,但以下这一点谨供参考:譬如选购巧克力,五选一的乐趣大于三十选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爱颜嘉研究取舍的悖论,她说︰我们总以为有得多挑才是最好,其实多不如少。

想做更好的选择,就必须动用更多的信息处理技巧,而过程或许令人困惑,又极耗时。有更多选择也增加出错的机率,最后可能觉得不尽然满意,心里嘀咕着是不是错失了更好的机会。

有些人受苦于取舍的悖论,要比其他人来得严重。受影响最严重的人是「贪心鬼」,仔细衡量过所有可能的选项才下决心。这种做法,选项有限的话效果不错,但事情一复杂就令人错乱了。「知足常乐型」(也就是碰上第一个符合心意的选项就下决定的人)受害程度最轻。宾州史瓦斯摩学院心理学家舒瓦兹说,假如你只想找「大致上还可以」的东西,很多压力就消失了。

所以,与其全面搜索信息想买到最理想的数字相机,还不如问问朋友是否满意他们的相机。舒瓦兹说,假如能让他们满意,大概也能让你满意。即使碰到似乎事关紧要的抉择,不能仅以满意为足,也应该限制考虑的选项数目。

不必大惊小怪

以下的情形是否常见?衣柜深处有一件很不合身的衣裳,你一直不肯丢,原因是当初花了很多钱买的。支持你如此不智决定的叫作「心疼成本」(sunk cost)谬误。俄亥俄州立大学两位学者一九八年代便证实了我们多麽容易为这种谬误所愚。他们要学生想像︰已经付费一百美元周末去滑雪度假,但接下来发现有个更好的滑雪胜地只要五十美元。两个度假旅程都付费以后,当事人才知道撞期。他们会怎麽决定呢?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学生选择较不吸引人但较贵的旅程,原因是已经花了较高成本。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越是投资在某件事情上,就越觉得难以割舍。为了避免让「心疼成本」影响你的决策,得随时提醒自己︰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