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课教改先锋:记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王春易

 法兰西 2011-10-26

中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刘玉蕾)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十一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在很多同学心中她就像“妈妈”一样,同学们用“优雅、严谨、魅力、睿智、温暖、热情、有气质、由内至外的美”来形容她,她讲的课总能赢得学生100%的满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完美教师却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打破自己原来的讲课模式,成为一位改革先锋。那么她能否再次成功?她的锐意改革到底会给同学们、给新时期的中学教学工作带来什么?

王春易:同学们你们来体会,当这些转基因的产品,这些克隆人、克隆动物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态度?今天我们通过一场辩论会,全面理性的认识生物技术,好吗……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王春易老师的生物课上,除了简短的、不到一分钟的开场白,整节课同学们都是在激烈的辩论声中度过。这堂辩题为“转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否安全,我们该怎样面对”的生物课令人耳目一新。

从小组发言到自由辩论,正反双方为了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不少同学在课下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找出核心知识点、进行求证,……乃至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仍激情澎湃、辩论不休。

就是这样的课堂成了同学们的最爱。无论你生物成绩如何,每个同学都坚定地要作一名王春易老师“生物课”的忠实粉丝。

学生:上她的课特别期待。

学生:让我有兴趣想学,然后就算考差了,也想学下去。就是喜欢,从一个细胞一个受精卵那么小变成你这么大一人,生命非常奇妙。

学生:不是这个学科高考必考的要学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它很贴近生活,有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

不过刚开始进行生物课改革时,同学和家长们却并不支持。王春易回忆说:

王春易:当然费劲了,他们根本就不干,他们不愿意,过去你坐在那儿听,老师给你梳理好的东西多省心哪。自主学习是趋势,早晚得走上自主,这个社会不可能选点知识就走上社会了,可能得终身学,以后谁讲给你听,肯定自己学,我们让他自主学,不是让他自己学,我们帮他(自主)学。

尽管改革成效不错,但原来的模式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这也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钱学森钱老提出的“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世纪之问。在现代教学理念中,一批批教育学者都意识到:那种满堂灌、学生不用思考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为创新人才开辟通道。但究竟该怎么改,才能改变当前“我教你听”的局面呢?王春易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作答。

要把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起初王春易老师也苦恼于不知如何下手。

王春易:我的教学方式已经改变了,我就斗争了半天,我怎么示范?我展示什么?正好我们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把学生做实验时的问题搜集起来又扔给他们,我们研讨这个问题。一节课争论的不可开交,也没有完成教学计划,也没有规范的板书,你一言我一语,也没体现出来我怎么神采飞扬的讲解,但是我那种兴奋程度不是这节课多么好,是我彻底改变了我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