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腿疼
专家表示,血管堵塞会导致腿部因供血不足而无法正常活动。一些患者感觉腿像灌满了铅、疲劳或者灼痛。疼痛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的腿部。
2.夜间痉挛
纽约长老会医院威尔·康奈尔医疗中心血管专家达伦·施耐德博士表示,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腿部痉挛,坐起或摇晃后可缓解疼痛。
3.皮肤和指甲变化
会导致脚趾甲及腿部皮肤颜色变化。由于供血及营养不足,腿脚上的毛会发生脱落,或者刮掉后长起来很慢。施耐德博士表示,腿部皮肤光亮紧绷,脚趾甲变厚且长得慢,这些症状会同时出现。
4.腿部肤色变化异常
患者腿部抬起时,皮肤变白,放下后,又出现微红或紫红色。当坐立时,其脚部或脚趾甲会呈现苍白或变青。
5.脚冷
感觉腿脚寒冷或摸上去很凉,应及时就医。
6.创口难愈合
在重度患者中,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脚部出现缺血性溃疡,伤口呈棕色或黑色并难以愈合,患者疼痛不堪。施耐德博士表示,这种情况应尽快看医生。
7.腿部麻木或无力
感觉腿脚麻木或无力,是一大信号。休息时(而非走路或运动时)出现麻木或疼痛,病情更严重。
8.小腿肌肉萎缩
严重时会出现小腿肌肉萎缩。血流不足会导致肌肉纤维的减少。重度患者小腿肌肉萎缩程度会高达50%。
9.组织坏死
80%的患者病情不会发展到组织坏死程度。但是大约20%的重症患者出现局部组织坏死需要截肢或有生命危险。腿疼也要坚持运动
“走一会儿路小腿就疼,只好停下来。歇一会疼痛消失,再走一段又开始疼。”这是一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自述,也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典型症状。疼痛让很多病人因此变得不敢动,但越是不动,腿部血液循环越差,病情会越严重。建议患者在正规治疗的同时,也要积极合理的运动,这样能增加血流量,改善血管功能,降低疼痛敏感性,减轻跛行症状。下面推荐两种适合的运动:
1.Buerger运动:患者仰卧,患肢抬高60度,保持3分钟;然后坐起,使小腿下垂于床边,持续5分钟;再仰卧,下肢平放于床上5分钟。每次练习10次,每天练习3—5次。
2.步行:先进行慢速(70—100步/分钟)行走,待适应后改为中速行走(100—120步/分钟)。出现跛行后再坚持行走100步。跛行患者运动应达到接近最大疼痛时停止最好。
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00—110次/分钟,运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不超过30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次。运动频率:每日2次。
需要注意的是,当有下列病情时,不适宜进行:发热、感染、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动脉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