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重中之重!!!

 天蓝蓝水澄澄 2011-11-01

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

南平市电视台教育频道青少年心理卫生讲座之十六

国家心理咨询师黄建忠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修改

2011417

各位家长朋友、青少年朋友,大家好!我是国家心理咨询师黄建忠,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课题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

时下,我们在许多场所,经常性地听到一些议论;某某人的孩子,毕业于名牌大学,现在是金领或白领,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某某人的孩子考上了公务员,提了干,升了官。

孩子们的出息,家长们以此为傲,倍感自豪,邻里的羡慕,夸这孩子多么优秀。我不能否认这些孩子的出色,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些家长的看法,可静下心来细想,一个人的优秀,是不能用这种方式界定的。对于那些考不了名牌大学,甚至于没机会上大学的孩子,他们虽不是公务员、也没有能力走向仕途,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人群体,属于蓝领阶层的孩子,难道就不优秀了吗?

一、什么是真正的优秀

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智慧,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这些文化能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并被人们认可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对孩子的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不是盘子里的任何东西,而是盘子的本身。组成盘子本身的是:诚实守信、勤奋节俭、感恩谦虚、善良宽容、自信坚强等优秀品格。无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怎样的人,首先他应该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优秀。

二、品格的重要性

    品格不仅影响着孩子的现在,更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它比所谓的财富、知识、以及其它都重要。

    品格不好的话,天资再高,知识再多,又有谁敢用呢又有谁愿意真心实意地和他在一起呢?

    父母都应该知道,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和做事态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这两者都属于品格范畴:有好的品格才有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有正确的做事态度。

    再从人类的历史来看,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品格的决定性作用都未曾改变过,都是成功做人的基本道理。

    看看那些历史上,名垂千古的杰出人物,无论古今中外,那一个不具备优秀的品格相反,再看看那些遗臭万年的反面人物,虽然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甚至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可不都是因为品格上不过关,才身败名裂的吗?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你是要培养怎样一个孩子,成功或伟大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其优秀的品格。

品格即命运。品格塑造一个人的命运,它也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命运。我们当中为人父母者、自然希望孩子成功。但是我们也确知,没有品格的成功是无足轻重的。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学英语,学钢琴,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

    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父母的目光不能只盯在暂时的成绩上。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 ),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坏人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孩子的品格培养不是短跑,更不是刘翔的百米跨栏,而是人生持久的接力赛,只有做好品格教育,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积蓄竞争力,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抵御各种丑陋的诱惑。

三、品格教育的重点

第一是培养孩子诚实守信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要做一个有诚信之人,才能较好地生活在群体当中。试想,  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人们怎么可能与他友好相处呢?

    案例:小时候,就听人讲过狼来了的故事 .有一小孩子在山上放羊,他觉得无聊,突然间,他大声地呼喊狼来了. 附近的村民闻讯而来,.可赶到那里一看,却没有狼,村民走了.过了一阵子,那个放羊人,又喊  狼来了. 村民还闻讯赶来,,可还是不见狼的踪影, 村民恼怒了, 深知自己受骗. 当狼真的来了, 那放羊人,再喊狼来了. 却没有一个村民赶来了,羊被狼吃了.那放羊者也因失去了诚信, 以致再也没有人相信他了。

    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 没有诚信, 谁愿意与之交往, 做事呢?他在群体中就成了孤独者,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难道不可悲吗?

  因此,缺乏诚信之人,在群体生活中,便失去了立锥之地。

第二是培养孩子勤奋节俭

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奋能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才能平平,勤奋会补足缺陷。历史创造两种天才,一类聪明绝顶,一类终生勤奋,历史往往对后者格外垂青。勤奋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相反,人类的潜意识是追求安逸享受。

案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到一个庙里游玩,看到老和尚正在敲着木鱼念经,就问:“大师为什么要敲木鱼,而不敲鸡、狗或其它对物,”老和尚慈祥地说,“鱼是天下最勤奋的动物,睡了也要睁着双眼,这么勤奋的动物我都要敲,何况其它动物呢?我名为敲鱼,实为敲人啊”

多么让人警醒,名为敲鱼,实为敲人,没有一个成功者是懒惰的人。懒惰是万恶的温床、万恶的根源、万恶之首,是成长的天敌。

许多老板心目中最理想的员工,不是最聪明、最能干的员工,而是最勤奋的员工。勤能养德,俭能养志。

很多家长认为如今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了,社会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好,就没有必要再让孩子学会节俭了,让孩子吃好、穿好,做家长的脸上也有光彩。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犹太人的父母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点苦,有助于磨炼意志,古人也曾说过“俭能养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没有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险、努力拼搏的意志,就很难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俭朴的生活可以培养优良的品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果让孩子自小养成好逸恶劳,追求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那么将来他们就会成为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样子。

第三是培养孩子感恩谦虚

现在的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恩的“冷漠一代”。

   一是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必需, 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道德准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沐浴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呵护,师长的传道授业,邻里的真情帮扶,素昧平生者的无私援助,更有社会提供给你的良好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乃至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春华秋实。可是,有些人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丝毫没有感恩之心,报答之意。正是因为这少数人的不知感恩,使很多热心人渐渐寒了心,不少英雄流血又流了泪。生活中,不能缺少一颗感恩之心。只有心存感恩,互相帮助,这社会才能文明、温馨、和谐、平安。

二是感恩是一种生存的境界,伟大的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光。其实发现美,不仅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有一颗充满爱、充满感恩的心灵。

同样的一枝玫瑰,有人说:“花下有刺,真讨厌!”有人说:“刺上有花,真美丽!”看到刺的人,挑着毛病、盯着不足,他们注定是不快乐的。而那看到花的人,则有着感恩的心灵,尽管刺扎手,但那些刺上盛开着的芬芳花朵,让他感受到幸福、美丽。所以,人们常说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而我觉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美好,因为会感恩,所以我们对生活没有抱怨、对人生没有失落。

三是感恩之心需要学习。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和责任之感。我们常说的“孝道”、“尊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感恩。人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激钟爱你的人。

  当一个人学会感恩时,就会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就会对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谢,会因感恩而懂得了珍惜生活。

感恩得助力,谦卑得人缘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有谦虚之德。谦虚,是成长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谦虚”,就没有进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谦虚礼貌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社会风貌的具体反映。对一个人来说,这也反映着谦谦君子的品格。

  人人都喜欢谦虚的人,而不会与自以为是的人为伍。即使是在提倡“毛遂自荐”的今天,谦虚依然不失为一种伟大的美德。持有谦虚精神的人如同持有一张通行证,可以畅通无阻地行走于社会。  

   一个谦虚的人能学到更多东西。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能认识到学无止境的含义,才能放开眼界,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 

  一个人有才能是值得佩服的,如果再能用谦虚的美德来装饰,那就更值得敬佩了。 

第四是培养孩子善良宽容

宽容、善良----是幸福人生的根本。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

善良是做人根本,宽容是为人境界。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地看待人生和体谅他人时,自己才可以获取一个轻松、自在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欢乐与友爱之中。当失败时多一份宽容,停止对自已的申诉,心中就会少一份懊悔和沮丧,就能在心底扶起一个坚强的自我。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已,保护自已,给别人留一些空间,自已将得到一片蓝天。

   案例: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 挥笔写了一封信, 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 让出三尺宅基地. 邻居见了, 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 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第五是培养孩子自信坚强

人生哪能时时如意,事事如意?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了自信坚强的品格,那么自卑自然就不会产生。人的自卑感的产生和存在,并不是由于自己真的不行,而是常常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然后,越想越不自信,不自信自然就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勇气。

案例:1989年,日本松下公司公开招聘管理人员,一位名叫福田的青年参加了应试。考试结果公布,福田名落孙山。得到这一消息后,福田深感绝望,顿起轻生之念,幸亏抢救及时,他没死。此时公司派人送来通知,原来福田又被录取了,他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二,因当时计算机出了故障,所以统计时出了差错。然而,当松下公司得知福田,因未被录用而自杀时,又决定将他解聘。其理由是,连这样小小的打击都经受不起的人,今后又怎么能在,艰苦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它。调整心态,重整旗鼓……不愿面对失败的人,永远都是失败的;敢于面对失败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仍然是胜利的,因为他懂得如何对待挫折。不敢面对挫折的人,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因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那么介意自己的失败的,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他知道自己最终会胜利。人只要多一分自信,就会坦然地面对挫折。

四、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品格的孩子呢?

第一是以诚实的言行树榜样

 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是责无旁贷的天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对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品格尤为重要。所以,家长应当以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论是对什么人、无论是做什么事、无论是说什么话,家长都应当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一个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诚实的一面,那么还怎么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呢?

 (案例: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妈妈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去市场买菜。为了买到更好的菜,妈妈将菜摊上的青菜外帮剥去了好多,引起了菜贩的不满,便责怪这位妈妈。妈妈转头对女儿说:“你看到妈妈剥菜帮了吗?妈妈没有剥,是吧?”女儿说:“我看到妈妈剥了很多。”妈妈感到很是羞愧,就生气地给女儿一个耳光。我们不妨想一下,这一耳光给女儿将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第二是以优秀的故事作引导

 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可以借助优秀的故事来作引导。以这些故事中主人公的表现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品格教育。

第三是以日常的生活为契机

 其实,孩子的品格,更多地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是通过一件件的小事来形成的。例如,前面所说的那位妈妈买菜的故事,就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而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孩子诚实品格的极好契机。所以,家长应当高度重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的品格。千万不能只重视对孩子的说教,而忽视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品格塑造和习惯培养是密不可分。

敬爱的家长朋友们!无论我们的孩子将来做什么,只要具备优秀的品格,孩子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平安,快乐,幸福!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