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
一、爱与严的辩证法
父母都有爱子之心,而且这种爱最实在、最纯真。不过,这种爱的暖流通过什么方式传导给孩了以促其成才,这倒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父母想教育好子女,一定要真正地爱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爱孩子,不能盲目的爱,也不应该本能的爱,而应该是理智的爱,理智的爱能给孩子上进的动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所谓理智的爱,就是有严格要求的爱。优秀的家长必须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没有严格要求的爱,不是真爱,而是溺爱。没有爱的严格要求,不是真严,而是冷酷无情。要统一“爱”与“严”这一对矛盾,就要求家长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酷,严中有度,严而有方。
二、严而不溺
怎样才能划分理智的爱和溺爱的界线呢?还是先举个例子吧。
一次,某学校在植树节组织学生到郊外去植树,有一位学生想借故不去参加,对这件事,他的父母发生了意见分歧。母亲同意孩子不去,理由是孩子的体质差,个子小,在家没有劳动惯,怕“行军”跟不上队伍遭到同学的奚落,又怕劳动会把孩子身体累垮了。孩子的爸爸则认为孩子之所以瘦小,体弱,就是因为平常缺少应有的锻炼。这种集体劳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锻炼意志。应该鼓励孩子去参加。至于孩子的弱小,应该充分相信老师和同学是了解情况的,会采取相应措施。在父亲耐心说服和恰到好处的保健安排下,孩子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回家后他兴致勃勃地讲述老师怎样关心他同学们怎样照顾他,他自已怎么出色地完成了植树任务。这个例子中,母亲这样迁就孩子,便是娇惯孩子。这种爱便是贻误后代的溺爱;而父亲则注意了抓住具休事件,循循善诱,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我们提倡的理智的爱。俗话说:“宠是害,严是爱,娇生惯养要变坏”。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三、严而有度
家庭教育怎样做到严而有度?
严而有度是指“严”得有一定的“规格”。这种规格便是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来要求。
家庭教育具看天然性(父母和子女不可能进行自由选择,因此家庭是子女天然的学校,父母是子女天然的教师),全程性(家庭教育必须对子女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阶段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示范性和陶冶性(家庭教育不是通过授课形式,而是活生生的家庭生活及家长的示范行为使孩子始终受到陶冶影响)等特点。这里特别强调成该利用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是利用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又称个别性)。对孩子进行教育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和孩子多接触,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所求、所想、所恶,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了解他们的智力和体质情况,家长在这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因为儿童、青少年绝大部分时问都生活在家庭之中,与家长朝夕相处。应该说知子女者,莫如父母。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容易做到严而有度,高而可攀。
其次是利用家庭教育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是严格的,子女对父母是尊敬的、信赖的,在子女看来,父母最关心、爱护自己,因而对父母的话就比较容易接受。 家庭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还建立在依赖关系上。青少年在经济上和生活上一般都是依靠父母供给和料理。这种依赖性也多少决定了父母的权威性。由于家庭权威带有伦理关系和依赖关系,因而这种权威不仅有号召力而且有感染力,这种权威性无疑对严格要求的实施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保证作用。
不过,必须十分注意权威是可变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眼光也越来越挑剔。这时候父母能否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权威是很重要的。
有无永远保持权威的“秘诀”呢?没有。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为子女特意树立的权威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权威永远是一种人为的权威,而且永远是徒劳无益的”。他指出:父母的权威“只能出于一个地方,那就是父母的操行,包括行为的各个方面—一换句话说,就是包括父母两人的全部生活:他们的二作、,思想、习惯、感觉和意图”。谁要想保持和提高在孩子面前的权威,那就得首先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优秀家长都注意以身作则,因为身教是一种无声胜有声
的教育,如果家长有强烈的事业心,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正直的品格,有宽广的胸怀;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能与孩子对话,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对孩子既讲民主又敢于管教,善于引导,寓有责任心,那么,这种家长的权威将随着孩子
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强化。相反.家长不具有榜样性、示范性,则权威也就会逐渐降格,甚至不复存在。有这样两个例子:
二位中学生参加班级球赛摔断了手臂。打上石膏后,他立即要求回班学习:大家劝他休息,他不肯。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在他的日记里看到他这样写道:“断臂再接,痛呀,钻心的痛,多感在家休息几天。但我不能,我想到了爸爸。他患胃病已多年,经常痛得直不起腰。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要能勉强站起来,就捂着肚子去上班。我要不愧为他的儿子,坚持就是胜利,这不就挺过来了嘛!”这说明通过耳濡目染,孩子从家长那里学到了良好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另有一位名叫小刚的中学生,父母离异后,由原来的“三好”学生发展到离家出走,加入流氓团伙,以当“钳:工”为生。当公安干警收审他的时候,他说:“我是冲着我爸来的,谁叫他不管我,不要我!我看他成天是醉汉,我也学喝酒;他赌我也学赌,没钱,偷家里的。父亲打,我就顶撞他:‘你打我,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已’。于是,他把我赶出家门。走就走,……这不,落到今天的下场。我恨我爸爸妈妈,他们生我、养我,却不教我。”
多么典型的事例啊!它告诉我们,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革命先辈恽代英所说的那样,潜移默化四字在教育巾为最高法门,而家庭教育尤以此为主要手段”。
家庭教育的诸多特点向我们揭示:家长有无良好道德素质的本身,就是对孩子提出严要求的一个很好的尺度。
四、严而有方
家庭教育如何做到严而有方,严而不酷?严而有方,严而不酷指的是家长能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要求,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而提出合理的培养目标,注意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决不因为社会在某一时期崇尚什么而偏颇一面,也不脱离实际地提出高不可攀的要求。
俗话说:“养育之功,贵在导“。只要严而有方就能“严师”出“高徒”,这方面古今中外有举不完的例子。
欧阳修4岁丧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也买不起文具。母亲郑氏用荻杆当笔,细沙做纸,教他读书识字。母亲要求儿子坚持三多:多渎、多写、多商讨;不放过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后来欧川修写出了一篇篇锦绣文章,且形成了平易流畅,刻意求新的文章风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成才同他母亲的教育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又如有一位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选拔赛获得一等奖的同学,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他的家长教育子女也是严而有方的。他向学校谈了他教育子女的体会:
1.要善于创造一个使孩子心情舒畅的环境,让家庭既能给孩子以温暖,又能给孩子以动力。
2.提出严格要求后,家长既要督促检查,更要让孩子自信能做到。
3.要尽量开阔孩子的视野,启迪孩子的思路,并使课内知识得到验证、充实和提高。
4.要善于发展孩子的长处,及时引导,促其发展。
5.要引导孩子参加适当的社会公益劳动和家庭事务管理,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及生活自理能力。
6.重视文体活动,使孩子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意志坚强,脑筋灵活。
有了良好的方法还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因为再好的孩子也难免犯错误,聪明的父母常常把问题想在前头,说在前头,打好预防针,即使“发病”也不厉害,容易治愈,决不能孩子一有缺点或错误就动辄训斥,甚至借助“棍棒”来施展所谓“严”的威力。
新时代要求我们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他们应该敢想、敢闯,不怕挫折,勇于攀登。可以肯定地说,棍棒教育是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的。打骂教育是父母用感情取代了理智。“恨铁不成钢”,但须知只有“恨”,”铁”还是不能成“钢”的。非但如此,还可能事与愿违,导演出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l988年1月5日《中国教育报》报道的“只因两门功课低于90分,一小学生竟被母亲打死。”这血的教训,让我们看到了缺乏爱的严,实质上是冷酷无情的。
棍棒只能破坏家长和孩子心灵上的联系;打骂是压迫孩子意志的一种凶恶力量。决不能理解成为“严”。有人比喻得很恰当,家长对孩子的爱,应当是一种和风,它可以把孩子心灵中的美好火花吹得更加旺盛。然而,打骂特别是对孩子缺乏细致了解的打骂,会形成一阵飞沙走石的暴风。只能在孩子心目中增加一些丑恶的东西,还会把美好的火花吹灭。我们应当记住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孩子的心田是最细腻、最敏锐的精神织品。对待它应当特别小心、谨慎、亲切、善良。
爱与严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l988年上半年上海静安区妇联对ll8名“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家庭和1 18名犯罪青少年家庭进行对比调查表明:“三好”学生和学生干部象庭,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一般都爱学习,注意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子女,并指导孩子读书,做人,培养他们的良好兴趣;而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其中家长作风不佳,父母不和离异,对子女放任自流的占百分之九十九点六。这是信息,也是警钟,足以引为做父母的鉴戒!
我们的事业是走向未来的事业,党和人民总是把自己最大的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青年身上。中华民族的振兴,美好未来的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要靠全体人民努力,而归根结底,要靠广大青年继往开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当代青年和少年儿童都是跨世纪的一代,实现中华腾飞的伟大责任,历史地落在他们的双肩。对此,每个做父母的都要有足够的认识,自觉地把教育予女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积极配合学校正确而科学地教育好子女,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