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和制茶厂实际情况。转载在此供读者欣赏。
茶叶是斯里兰卡的名片。斯里兰卡岛上生产的茶叶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9-11%。斯里兰卡大约有50万
人在茶园里工作,所生产的茶叶绝大部分供出口。斯里兰卡的茶叶生产产值约占该国GDP的15%,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1995年的统计,每年的出
口额达7亿美元。要参观一家茶厂并写出一篇报道并非易事。未经同意闯入一家茶厂参观已属不易,更不会允许您拍照。虽然斯里兰卡有几家允许旅游者参观的茶
厂,但是我对参观这种橱窗式的表演不感兴趣。我需要参观的是一家里面有经验丰富的制茶大师的真正的茶厂。通过当局的安排,找到了一位他们熟悉的茶厂经理,
最终我们如愿以偿,进入一家真正的制茶厂参观并允许我们拍摄少量的照片。
在十九世纪早期英国商人将茶树带到了印度和锡兰(即现在的斯里兰卡)进行试种。1924年锡兰的皇家植物园开始引入来自于中国的茶种进行非商业性的试种。随后在1839年左右东印度公司将来自于印度阿萨姆邦及加尔各答的茶种引入锡兰中部高地的波拉登尼亚(Peradeniya)进行实验性的种植。经过多年的对比,认为来自于中国的茶树更适合于锡兰中部高地的种植条件。1867年吉姆斯·泰勒(James Taylor)开始进行茶叶种植和制茶试验。他建立了一个19公顷大小的茶园,并于1872年建起了一个制茶厂,其中经过了多次的试验和失败。最后于1873年终于将试种成功的10公斤茶叶运到了伦敦。撰写福尔摩斯侦探故事的著名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曾经写道:“在锡兰开创茶叶种植的种植园主需具有滑铁卢战场雄狮一般的勇气和勇敢”。
现
在斯里兰卡是世界上第三大茶叶生产国,而出口量始终居世界第一位。茶园的种植面积达到221,000公顷,占斯里兰卡耕地面积的4%。由于斯里兰卡中部高
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当地产的锡兰红茶有一种特殊香味,至今一直被认定为世界上品质最佳的红茶。现在在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在三种不同海拔的区域,海拔600米
以上的巴兰郭达(Balangody), 拉特纳博拉(Ratnapura), 克兰尼亚河谷(Kelaniya river valley)和哈勒(Halle);海拔600-1200米的坎迪(Kandy)、普赛尔拉瓦/赫瓦赫塔和玛塔尔地区(Pussellawa/Hewaheta and Matale) 及1200米以上的努瓦剌·埃利阿(Nuwara Elia)周边地区。最好的茶叶产自海拔2100米以上的山区,年降雨量在1000-1250mm。
斯里兰卡产茶地区分布图。
制茶最重要的原料就是新鲜的茶叶。茶厂周围通常有经过特殊培育的大量茶树。茶树的生长需要特殊的条件,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分,茶树根部不能受到涝害。在斯里兰卡一年可以采收四次茶叶。当然头采和二采的茶叶卖格要高些。
通常认为斯里兰卡岛南部高地茶园的茶叶质量最好(海拔2000米及以上区域)。而其它地区茶叶的质量则处于平均水平。
采用人工手采和分拣的方式采收茶叶,质量最高的茶叶通常用采收到的叶芽及最鲜嫩茶叶制成,只用头茬或第二茬的嫩芽。而较粗的茶叶则用已经成熟长成的叶片制作。采茶是一份很累并单调的工作。四公斤采收到的新鲜茶叶最终能制成一公斤红茶。
茶园里的一个采茶工一天要采收30-35公斤的茶叶,采收的标准是只能采叶子不能采到梗。高档茶的茶树通常种植在山坡上的孤立的小茶圃里。因此,采茶工会根据茶园的要求,在一个个小茶圃里采集所需的茶叶。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采收。因此有许多人致力于茶叶生产和种植的机械化研究。前苏联在1958年就发明了机械化的采茶机。但是这些努力的成果至今没有被普遍采用。
根据茶园所在地条件的不同,每隔一个月或数周可以采收一次新的叶片。
斯里兰卡的采茶女工。
每公斤新鲜的茶叶叶片可卖150卢比。
任何人都可以采茶,但是每采一公斤新鲜的叶片应向茶园的园主缴纳100卢比的费用。
因此采茶工的实际收入仅是50卢比/公斤。
通常,茶园的园主会将采得的茶叶收集拢来,称重并装入袋中,最终送往制茶厂。
这些采茶女工一天的收入大约为500卢比。
用卡车或拖拉机将新鲜的茶叶送往制茶厂。
制茶厂里大部分是女工,男工很少。男工主要负责搬运柴火,烧焙茶的热风炉以及较为复杂的工作,例如,修理制茶的机械。
焙茶热风炉的温度维持在摄氏120°C左右,用热空气烘干茶叶里的水分,温度偏差不允许超过5°C。这是劈柴的机器,使用这部液压的机械后劈柴的劳动强度就大大地降低了。
焙茶用的热风炉里火红的炉火。
这里的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地上甚至划出了员工们的行走路线。
连上下楼梯都作出了明显的行进标志。
制茶的第一步是凉茶(杀青),将采得的茶叶摊放在凉床上大约4-8小时,用32-40°C的暖风徐徐吹过,脱除叶片上的一部分水分,并使叶片变软。
经验丰富的制茶工正在测试凉床上茶叶的湿度。
凉茶(杀青)过程中还需用手不断的翻动叶片。
典型的茶叶形态“两旗一枪”,即两片嫩叶一个叶芽。
初步脱水并熟化变软的茶叶。
下一步用传送带将熟化变软了的茶叶送往揉茶机。
根据揉茶时间、温度、强度的不同可以制得不同风味的茶叶。经过强力揉制的茶叶有醇厚的口味。揉制强度较低的茶叶会口味偏清淡,但茶香更芬芳些。
揉制好的茶叶需要进行发酵,这是一个促使茶叶里的细胞液氧化和发酵的过程。将茶叶摊放在阴冷、潮湿和遮荫的平面上。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颜色逐步变为深棕色,散发出红茶所特有的香味。最理想的发酵条件是相对湿度90%和温度15°C,发酵的时间从45分钟到数小时。
这里不少设备还是英国殖民时代留下来的,有的设备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例如,这台烘干机产自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
下一步是将发酵好的茶送入烘干机,红茶在90-95°C条件下干燥,绿茶的烘干温度略高些,需要105°C。
这样就使茶的氧化过程停止下来,并将茶叶的含水量降低到3-5%。茶叶的高温干燥也终止了茶的进一步发酵。如何掌握终止发酵的时间对茶的品质是至关重要
的,否则会得到发酵过度的茶叶,它的口味及茶色的透明度都会受到影响。烘干工艺的掌握也很重要,水分偏高会使茶叶容易老化变质,烘烤温度过高会烘焦茶叶,
影响茶汤的颜色及口味。
筛茶机,进行茶叶的分拣。
制好的茶叶需通过这台筛选机。这位女工会将色泽不合格的叶片挑选出来,除去。
将分选好的茶叶放入不同等级的周转箱。
62. 62.
现在将制好的茶叶装入大包装的纸袋。
大包装的纸袋上标有买家特别注意的必要信息,包括茶叶采收的地点,制茶厂的名称,茶叶的种类、品种,重量和有效期,以及茶叶的国际标识号。
制茶厂的工人将大包装的茶叶装到卡车上,运往出口的海港。
在检验室里对制成的茶叶进行外观鉴定和风味的品尝。
这里是品茶室,生产好的茶叶在这里经过品茶师的品尝分级。
---------------------------------------
补充资料:斯里兰卡茶叶生产。
斯里兰卡中部高地的茶园。
左:斯里兰卡茶叶的早期种植园主吉姆斯·泰勒。
中:1880年的茶叶种植园主,亨利·兰道尔夫·特拉夫特。
右:十九世纪的斯里兰卡茶园。
斯里兰卡茶园里的工人。
山间茶园的采茶女工,斯里兰卡波伽蓝咖拉瓦(Bogawangalawa)。
茶园里的采茶女工。
山谷里的茶园。
锡兰茶 - 绿茶和红茶
制茶厂茶叶分级车间。
一位泰米尔族的采茶女工。
采茶女工正在茶园里采摘茶叶。
采茶女工正等待交付采得的茶叶、领取工资。
大卡车将茶叶运往港口。
位于坎迪(Kandy)的制茶厂。
锡兰红茶的质量保证标志。大包装的锡兰茶叶。
典型的锡兰红茶。
锡兰绿茶。
锡兰白茶 - 银毫。
位于努瓦剌·埃利阿附近中等海拔高度的一个茶园。
山间云雾包围的茶园。
斯里兰卡历年茶园分类种植面积表
年份 |
高海拔地区 (公顷) |
中海拔地区 (公顷) |
低海拔地区 (公顷) |
合计 (公顷) |
1959 |
74,581 |
66,711 |
46,101 |
187,393 |
1960 |
79,586 |
69,482 |
48,113 |
197,181 |
1961 |
76,557 |
97,521 |
63,644 |
237,722 |
1962 |
76,707 |
97,857 |
64,661 |
239,225 |
1963 |
76,157 |
95,691 |
65,862 |
237,710 |
1964 |
81,538 |
92,281 |
65,759 |
239,578 |
1965 |
87,345 |
92,806 |
60,365 |
240,516 |
1966 |
87,514 |
93,305 |
60,563 |
241,382 |
1967 |
87,520 |
93,872 |
60,945 |
242,337 |
1968 |
81,144 |
99,359 |
61,292 |
241,795 |
1969 |
81,092 |
98,675 |
61,616 |
241,383 |
1970 |
77,549 |
98,624 |
65,625 |
241,798 |
1971 |
77,936 |
98,624 |
65,625 |
242,185 |
1972 |
77,639 |
98,252 |
65,968 |
241,859 |
1973 |
77,793 |
98,165 |
66,343 |
242,301 |
1974 |
77,693 |
97,875 |
66,622 |
242,190 |
1975 |
79,337 |
98,446 |
64,099 |
241,882 |
1976 |
79,877 |
94,338 |
66,363 |
240,578 |
1977 |
79,653 |
94,835 |
67,523 |
242,011 |
1978 |
79,628 |
95,591 |
68,023 |
243,242 |
1979 |
78,614 |
97,084 |
68,401 |
244,099 |
1980 |
78,786 |
96,950 |
68,969 |
244,705 |
1981 |
78,621 |
96,853 |
69,444 |
244,918 |
1982 |
77,769 |
96,644 |
67,728 |
242,141 |
1983 |
71,959 |
90,272 |
67,834 |
230,065 |
1984 |
74,157 |
90,203 |
63,514 |
227,874 |
1985 |
74,706 |
89,175 |
67,769 |
231,650 |
1986 |
73,206 |
85,216 |
64,483 |
222,905 |
1987 |
72,773 |
84,445 |
64,280 |
221,498 |
1988 |
72,901 |
84,227 |
64,555 |
221,683 |
1989 |
73,110 |
84,062 |
64,938 |
222,110 |
1990 |
73,138 |
83,223 |
65,397 |
221,758 |
1991 |
73,331 |
82,467 |
65,893 |
221,691 |
1992 |
74,141 |
85,510 |
62,185 |
221,836 |
1994 |
51,443 |
56,155 |
79,711 |
187,309 |
1995 |
51,443 |
56,155 |
79,711 |
187,309 |
1996 |
52,272 |
56,863 |
79,836 |
188,971 |
1997 |
51,444 |
58,155 |
79,711 |
189,310 |
1998 |
51,444 |
58,155 |
79,711 |
189,310 |
2000 |
52,272 |
56,863 |
79,836 |
188,9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