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言子咋翻译成椒盐英语 微博翻译文章蹿红

 华英雄华崽 2011-11-09
经超200次,有40多人参与评论。重庆晨报记者几经努力,找到了参与转发的几位网友,黄佳倩就是其中之一。黄佳倩说,“这条微博其实我早些时候曾在一个博客上看到过,那里面的内容还多一些。”

  随后,重庆晨报记者在网上找到了这篇网友“重庆的之之”在新浪博客上发的帖子。尽管这篇微博引来多数网友的好评,但也有网友在纠错,“有的翻译是不正确的”。比如,重庆话所说的“儿豁”,帖子中的英文翻译是“Are you sure。”,有网友就认为,正确的英文翻译应该是“I am sure”。

  包括黄佳倩在内,接受重庆晨报采访的几位网友都表示,“这个帖子很有趣,但就是不知道这样的翻译是不是都正确,以后碰见外国朋友,这样给别人说,他们能不能听懂?”

  “莫来头,说这些”、“空了吹”、“闹啥子”……这些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的地道重庆话,翻译成英语该怎么说。11月7日,一条名为“当英语遭遇重庆话”的新浪微博贴出来仅30分钟,就有100多人转载,还有40多人跟帖评论。

  “这个翻译,太霸道了!”帖子迅速引来围观,重庆晨报记者也找到了部分转帖的重庆崽儿,聊起了他们对这个帖子的看法。

  请你参与 还是少了点重庆味儿 求更地道的翻译

  这些地道“重庆话”,翻译究竟对不对?外国朋友究竟能不能听懂?昨天下午,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主讲专业英语的唐礼武就此接受了采访,“语句语法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还是少了点重庆味儿。”

  唐礼武在学校经常给留学生上课,而这些留学生对重庆话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地道的“重庆话”中,带有比较浓郁的地方特色,用英文翻译出来后,往往就少了独特的味道。重庆市外侨办一位工作人员也说,“重庆地方方言,是很多外国朋友感兴趣的,在一些非正式的交流中,他们很乐意学习、模仿。”

  在此,重庆晨报向网友发出征集,请网友们积极提供更多有趣的重庆话,并将这些话翻译成带有重庆味的英语,重庆晨报接下来将邀请唐礼武等,一起推出蕴含重庆味儿的“英文版重庆话”。

  网友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将自己收集、翻译的重庆话,通过私信方式传递给“安岳胖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