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地名沿革考】 湖北襄阳府

 文山书院 2011-11-13

【古代地名沿革考】       湖北襄阳府

王正鹏(土家族)/文

湖北襄阳府   贡荆豫二州之域。春秋以来为楚。为南郡南阳地。曹操得荆州,始置襄阳郡,以为重镇。东晋雍州。雍州。西魏襄州。五代梁忠义军。襄州。襄阳路。明、清襄阳府。府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常为天下重地。曹操赤壁之败,既失江陵,而襄阳置戍屹为藩捍关。壮缪在荆州当力争之攻,没于禁等七军兵势盛,徐晃赴救襄阳不下。曹操徐晃曰:全襄阳,子之力也。盖襄阳失,则沔汉以北危。当曹操之失南郡,而归也。周瑜孙权曰:据襄阳以蹙,曹操北方可图,及壮缪围襄樊,曹操惮其锋,议迁都以避之矣。吴人惧蜀之逼,遽起而议其。后魏终得以固襄阳,而吴之势遂屈于魏,自后诸葛瑾、陆逊之师屡向襄阳,而终无尺寸之利,盖势有所不能得逞也。至于魏人之保襄阳,亦如手足之救头目,然方吴人之攻曹仁也。司马懿曰: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地,不可失也。魏明帝亦言:地有所必争矣。晋人因之,而襄阳遂为灭吴之本。羊祜镇襄阳,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瞍膄之利,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又广事屯田,预为储蓄,羊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杜预羊祜之后,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吴矣。东晋之保,有东南也,强兵巨镇,尽在荆襄。庾亮刺荆州,闻石勒新死,仪伐之上言,襄阳北接宛,南阻汉水其险,足固其土,足食臣,宜移镇襄阳之石城,乘釁齐进以临河洛,后庾翼亦表言: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陆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拒上流辄量,宜入沔移镇襄阳。议者谓:襄阳,去江陵步道五百里,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自庾翼镇襄阳,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带以沔水阻以重山,北接宛洛,平途至跨对樊沔郢,北门部领蛮,左常为重镇。桓温北伐,发自江陵道,出襄阳,于是晋之号令,复接于中原。太元三年(公元378年),符坚遣军争襄阳,既复,以一军出鲁阳关,一军出南乡,一军出武当,会攻襄阳,襄阳遂陷。桓冲寻举荆州之甲,两争襄阳,而不能拔也。肥水之战氏秦气丧,赵统得乘其蔽,复收襄阳,而上游之藩垣始固。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议欲经畧中原,以襄阳外接关河,欲广其资力,乃罢江川军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台租税悉给襄阳,使随王诞镇焉,既而王诞柳元景等北伐,前据潼关,使东军不至丧败南国之威,未必不可以复振也。废帝刘子业末(公元465年),袁顗谋以襄阳拒命曰:襄沔,地胜兵强,去江陵咫尺,水陆流通,朝廷有事,可以立桓文之功。末,萧衍以襄阳资力扫土东下,委两弱弟以空城,而魏将元英欲取沔阴而不敢。中大同初(公元535年),以岳阳王詧镇雍州,王詧以襄阳形胜之地梁业所基,遇乱可成大功。遂有专据一方之志。及太清末(公元549年),张缵代为雍州,王詧不受命,其别驾。甄元成亦曰:樊沔,重要山川险,固王业之本也。及王詧与湘东王绎为敌,求援西魏宇文泰,方欲经畧江汉,遂急应之,既籍襄阳以併江陵,即因江陵以易襄阳,而王詧固在魏人之囿中矣。隋氏因之,遂以亡陈。建炎初(公元1127年),李纲言: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及襄阳为群盗所据,刘豫因以出没沔上,凯觎荆南。岳飞武穆上言:襄阳,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宜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于是讨李成于襄阳,一战克之,遂复襄阳、随州、唐、邓、信阳军。又言:襄阳,随郢地,皆膏膄苟行营,田其利甚厚。赵鼎亦言:吴越介在一隅,非进取中原之地,宜屯重兵于襄阳,为经营大业之计。孝宗初(公元1163年),陈亮言:襄汉之地,控引京洛,侧睨淮蔡,包括荆楚,襟带吴蜀,沃野千里,可耕可守,地形四通,可左可右,此今日所当有事者。理宗时,襄阳为蒙古所陷,孟珙复之,奏言:襄樊,为朝廷根本,当加经理,如护元气,上兵伐谋此不争之争也,于是留镇襄阳,招中原精锐分屯汉北樊城、新野、唐、邓间,蒙古不敢与抗。及吕文德守襄阳,叛将刘整献计于蒙古曰:攻宋方畧,宜先从事襄阳,若得襄阳,俘汉入江,宋可平也。蒙古从之,多方以误宋,而襄樊遂入于蒙古,其将阿里海牙亦言:荆襄,自古用武地,汉水上流已为吾有,顺流长驱,宋必可平,而宋之亡,盖自襄樊始矣。

【王正鹏】注:

1,      襄阳府太元三年(公元378年),符坚遣军争襄阳,襄阳遂陷。肥水之战后,赵统复收襄阳。

2,      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王诞镇襄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