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屋顶种菜的土与肥 【完整文字版】

 富硒帮富硒食品 2011-11-16

屋顶种菜的土与肥 【完整文字版】  

 前言

前不久天涯“菜友”【光的影子】提出了一个非常专业而且相当深刻的“施肥与土壤肥力之间是怎么样一种关系”的问题。看来,这是一位认真钻硏的年轻人,希望把种植的原理从本质上弄清楚。其实这个问题问到了整个种植技术的基础上。但不论种菜、种粮食、种水果、乃至种花草,除了上述基础问题,还有水(灌溉)、种(种籽或种苗)、密(密植必须合理)、保(应对病虫害)、管(不同作物的日常管理)、工(針对不同种植对象的工具和装备设施)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完整体系的各个组成部份,互相之间密切相关。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把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归納为“农业八字宪法”来贯彻。现在社会环境发展变化了,为了亿万民众的健康,为了食品让我们“放心”,每一个方面都得和“安全”二字结合起来。屋顶绿化不管你种什么,都属于种植范畴。尤其是大家都想种点“放心菜”,那么这个“安全无公害”的要求就得始终贯穿在各个部分并互相联系牵扯。所以光影给我出了个难题:要写就得写很多很长,该说的必须要说到位。如果真的一动手写,那就立马“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回不得头了!

几经反复考虑,觉得也不妨写出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实践认识来与网友们交流讨论。然而要从原理上说明某类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需要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储备。而本人非农科出身,一些种植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都来自于几十年间的零星积累与自学,信息来源不过就是杂志报刊趣味读物等公开资料,以及不断从旧书摊上淘到的一些农科教材,很不全面很不系统。但就实践方面而言,我了解的农村真实情况可以说比某些“蜻蜓点水”式下乡找题材的“专家教授”们多得多,我的农民老师、农民朋友给我传授介绍的传统农业知识,比一些纸上谈兵的东西也实在得多。当“业余新农民”虽然很辛苦,自己却甘之如饴,数十年不离不弃。许多同事对一个城市出生长大的人如此痴迷种植大惑不解,却不知这一切竟发端于童年时在垃圾箱里捡到了一本别人扔弃的儿童画报!“大胡子老爷爷”一生坚持不懈追求园艺发展进步的光辉形象深深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从此对种植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而兴趣就是主动学习、刻苦学习、认真实践、努力拓展知识领域的原动力。今天的社会发展前进带来的变化已远非当年可比,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在网上遇到了许多对种植有兴趣的朋友,从青年、中年到老年,不分男女,无所不包。我也希望当前被“食品安全风潮”卷进“种菜热”的初学者,在屋顶露台或阳台上亲手栽种“放心菜”的实践中对种植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长期坚持并有所前进。因为这毕竟是一件可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动手动脑的劳作中收获到一种特殊的快乐:一种创造者的自豪感,一种挑战自我的成就感,一种发自内心深处不加任何矫饰的愉悦。这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崇高享受。

因此,我就不怕自己才疏学浅、又不是“农业圈子”中人,厚着脸皮开始写了。本来博客文章不过就是自言自语痴人说梦,好到底去也不过算是“个人看法、一家之言”供人参考,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就是最高准则。某些在媒体上打胡乱说的所谓“专家”,谁的头顶上没有罩着个光圈?谁的口袋里又沒有装着不知怎么弄来的“学位”本本?但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又有几个为亿万民众百姓说过几句公道话?摆点屋顶种“安全菜”之类的龙门阵,大概也触犯不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至于在“自言自语痴人说梦”中如果出现片面錯误之处,正好由网友们来批纠斧正,能使自己进步提高 ━━ 谁叫俺们是“业余”呢?

这篇文字就重点谈谈“屋顶种菜的土与肥”。(既算是对【光的影子】的回复,也算是对所有感兴趣的网友们的集中回复。(至于以后的水、种、密、保、管、工等,就不作为重点,只在论及其它内容时,适当结合起来一并谈。而且,不再另加任何说明性质的前言,可以视为本文的延伸。)

 

在《屋顶果园的土肥水管理》中我曾说过:“土是植物通过根系固定自己位置、同时给植物提供水和养分使根系吸收利用的载体(或介质、基体)。换一种说法,土就是植株安身立命的依托,也是源源不断供给植株生长必需的肥与水的仓库。”

那么这个仓库本身是否安全?源源不断装进这个仓库里的肥料应该是些什么东西?应该有多少合理储备量?它们在仓库中如何转化运移才能使我们种的菜获得恰到好处的供应?怎样才能使这个仓库长期有效的发挥作用?这些就是本文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一、保证屋顶种菜所用土壤的原始安全

 

屋顶露台上种菜,不论槽栽盆栽,绝大多数离不开土。能搞无土栽培无公害蔬菜的,毕竟为数极少。而且那个对容器设施依赖性强,这里就暂不讨论。

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土来种菜?

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可用的土壤必须无污染,以确保它的原始安全。

假如你辛辛苦苦花钱费力搬上屋顶的土却不能用来种“放心菜”,你会如何办?难道又辛辛苦苦花钱费力搬下去丢?往那里丢?所以要想种放心菜,首先要把好笫一关:使用沒有污染过的土。

那么哪些土不能用?

A.被冶金工业“三废”污染过的土壤不能用;

B.被化工“三废”污染过的土壤不能用; 

C.被医疗弃物污染过的土壤不能用;

D.被建渣严重污染过的土壤最好不用; 

E.盐碱土最好不用。

 

从有关部门前些年对蔬菜检验的许多报告中,都有铬、鎘、汞、鉛等重金属和砷、氟等非金属物质被检出,且检出率近年有上升趋势。而这些物质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例如金属铬是致癌物,鎘对人体组织和肝、肾造成多方面危害,汞和鉛毒害神经系统与造血系统,这些都基本家喻户晓了,不须多说。

至于被建渣严重污染过的土与盐碱土,光是处理它使其脱碱脱盐脱渣,成为可以种菜的基质,你得花费大量精力,基本就是“豆腐盘成肉价钱”,所以最好不用。

造成蔬菜重金属与有害非金属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排放,污染恶化了蔬菜栽培环境。所以,在选择屋顶种植的土壤时,被冶金、电鍍、印染、化工等行业排出的废水废物严重浸染过的土源,你最好“避而远之”。

归结为一句话:在有条件寻觅到正常的耕作土时,尽量选择较肥沃的日常耕作层使用。在沒有条件寻觅到正常的耕作土时,宁可使用生土、贫瘠的荒土(它还可以改造),也不使用被污染了的肥土(无法改造)。

 

二、不同的土壤怎样使它们都利于种菜━━配土改土

 

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爱好者们能够取得的可用土壤形形色色。例如成都平原上可以取得比较肥沃的冲积土,龙泉以东的四川盆地主体区城就只有紫红色砂岩泥岩形成的风化土;东北三江平原(“北大荒”)遍地是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的黑钙土,而“喀斯特高原上”的贵州鈣质土含有机质却多数不如三江平原多。华北平原与黄河中下游就是细黄土,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就是红壤为主了。

在这些可用之土中,有的非常理想,可以直接用于种菜。有的却不太理想,不十分利于种植,例如贫瘠的砂土、厚重的粘土、沒有耕种过的生土等。它们有的不保水不保肥,有的不疏松不透气不透水,有的不含有机质、成为不利植物生长的“呆土”。要使它们变成综合性能优良的熟土、沃土,种出我们喜欢的各类蔬菜,那就需要改造。屋顶种植受屋顶承重结构及屋面板承载力限制,只能实施薄土层(一般不能厚于35厘米)种植。这个局限使得我们能够用于种植的总土量不多,但它另一面却带来一个方便:有利于我们全面改造它:重新配土。

在前年写过一篇《屋顶果园的土肥水管理》,其中曾介绍过我在屋顶配土种果树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具体做法。那时在果树下的土面上种一些菜主要是防晒保墒,有片绿色就行。至于菜长得好不好倒不在乎,因为不是主要目的,配土与施肥均以种果树为标准。但是现在专谈种菜了,这个配土与施肥问题还得重新谈谈,因为种菜使用的土与种果树的土又略有区别。

蔬菜绝大多数都属草本植物,其根系的吸收根群主体大多分布在土面以下0~20厘米深度以内,少数可达25厘米,比果树浅。尤其是多数常见蔬菜,其吸收根群主体更多分布在土面以下15厘米上下的深度。所以我们单纯用于种菜的土层一般不需要太厚,有20~25厘米就可以。如果屋顶承载能力强一些的,可以保持在25~30厘米厚度,这样土中一次透浇的田间持水量大一些,抗旱能力强一些。但种菜用的配合土却不宜太疏松、容重也不宜太小,这是因为常见蔬菜根系浅且无木质化深层大根,为防止固立不稳抗风力不强,必须适当增大蔬菜根系对土壤的抓握力。单纯用于种菜的土配制时要加入更多一些的速效有机肥,这是因为草本蔬菜的生长周期短、肥料必须及时跟上保证供应的原因,这也与果树不同。

用于配制菜土的材料与种果树的差不多,可以用壤土(菜园土)、砂壤土(水田土)、泥炭(沼泽土)、腐叶土(老林土)、炭灰渣、各种缓分解有机质(锯末木屑、砻糠、谷壳、麦壳、干草渣、秸杆粉等)、腐熟的农家肥(堆肥、厩肥、饼肥、畜离粪便等)。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添加少量蛭石。至于焙烧膨胀的珍珠岩颗粒,因其密度太小风蚀现象太突出,我个人不主張在屋顶种菜时掺用(除非你有避风的大棚,或每次翻动后都不厌其烦的用一层园土去重新盖压)。

以下举几个配土方例:(全部均以体积比)

A.壤土(菜园土)六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细炭碴灰一分;腐熟农家肥一分。

B.壤土(菜园土)五分;生土一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腐叶泥炭土一分;腐熟农家肥一分。

C.壤土(菜园土)三分;生土三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腐熟农家肥二分。

D.砂壤土(水田土)五分;腐叶泥炭土二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一分;细炭碴灰一分;腐熟农家肥一分。

E.砂壤土(水田土)四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蛭石一分;细炭碴灰一分;腐熟农家肥二分。

F.砂壤土(水田土)三分;生杂土三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腐熟农家肥二分。

G.粘黄(红)土五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蛭石一分;细炭碴灰一分;腐熟农家肥一分。

H.粘黄(红)土四分;其它杂土三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腐熟农家肥一分。

I.粘黄(红)土三分;其它杂土三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三分;腐熟农家肥一分。

J.纯生土五分;熟土一份;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腐熟农家肥二分。

K.纯砂土五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三分;腐熟农家肥二分。

L.城市杂土五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腐叶泥炭土一分;细炭碴灰一分;腐熟农家肥一分。

M.城市杂土四分;细炭碴灰二分;各种缓分解有机质二分;腐熟农家肥二分。

……

以上各配土方例中的各种材料体积比只是一个大致比例,并非十分精确。但细心的“菜友”可以发现其中有规律性的东西:

甲、配土时都要加入腐熟的农家肥(堆肥、厩肥、饼肥、畜离粪便等),这是为了满足启用后的近期需要;

乙、配土时未耕作过的贫瘠生土用得越多,腐熟的农家肥与各种缓分解有机质(锯末木屑、砻糠、谷壳、麦壳、干草渣、秸杆粉等)加起来的总量就越多,或占有的比例增大;

丙、细炭碴灰是纯无机质,掺入它是为了改善粘质土的通透性及利用它含的某些矿物质。但掺入它时总要同时增添基本等同体积的各种缓分解有机质(按重量比则约为炭碴灰重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丁、越是粘质或砂质极端性强的原土,为改善其性状而加入的各种缓分解有机质的比例就越大;在材料受局限的情况下,腐叶泥炭土与缓分解有机质可以互相代換。

……

掌握了以上规律性的东西,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你所能获得的材料来任意发挥,配制出各种各样适合种菜的“新”土来。【我在几年前的一个星期天路过一家木材加工厂门外,看见一对值守老人夫妇摆着一大堆菜在卖。一问说是自己种的吃不完,跟着老人进去一看的确如此。他是在围墙下多年堆积发黑发粘的锯末树皮渣里倒上每天打扫道路场地集中的灰土(外加那条看厂狼狗的粪)。开春后用鋤头翻了一遍播下种,以后结出了最大有18斤重的磨盘南瓜和35斤重的大冬瓜,最多的一天摘了27斤豇豆。)】

 细心的“菜友”还会发现:配土时千变万化都离不开的,就是“各种缓分解有机质(锯末木屑、砻糠、谷壳、麦壳、干草渣、秸杆粉、蔗渣粉等)”。那么这个“缓分解有机质”在土壤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下面就让我们来穿越“土壤与肥力关系”这个问题的瓶颈,来攻下“种菜的养土与施肥”这场战役的“腊子口”!

  

三、有机质与腐殖质

 

什么是有机物?按当年化学教科书上的传统定义:有机物就是含碳化合物。例如我们日常食物中的淀粉、蔗糖、葡萄糖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就是最典型的“含碳化合物”。

那么什么是土壤有机质?依上述定义类推:土壤有机质就是土壤中所有含碳化合物的总称。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又有哪些?

天然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包括各类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植物体及根系。这是自然状态下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动物遗体所占份额极小)。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后,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就五花八门了:人类及各种大小牲畜的粪尿;收获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后的秸杆残根弃叶烂果;等等,等等。

我们在屋顶上配土,加进去的锯末木屑、砻糠、谷壳、麦壳、干草渣、秸杆粉、蔗渣粉等等,当然也是有机质,因为它们都是植物的某一部分,都是“含碳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异很大,含量高的可达20%或30%以上(如泥炭土,某些肥沃的森林土壤等);含量低的不足1%或0.5%(如荒漠土和风沙土,过度施用化肥后的耕地果园等)。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作层中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例如那位木材加工厂值守老人的围墙下小块菜地),含有机质在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一般的耕地大田)。一般情况下,优良耕地的耕作层(0~ 25厘米均深)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而我国目前很多地区达不到这个水平,有相当部分只在1.5~3.5%之间。

有机质进入土壤后是不是马上就可以作为肥料被植物吸收呢?不行,还得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因为进入土壤的有机质是以三种状态存在。

A.新鲜的有机物。这是指那些进入土壤中尚未被微生物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如配土刚混进去的锯末木屑、砻糠、谷壳、麦壳、干草渣、秸杆粉、蔗渣粉等,它们仍保留着原有的形态等特征。我们在屋顶上准备种菜刚配好的土壤中,它们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还主要是降低容重、增加总孔隙度以利持水保肥透气等。

B.分解中的有机物。进入土壤中的某些有机质,在一定的时段中经微生物的分解,动、植物残体失去了原有的形态等特征。有机质已部分分解,并且发粘相互缠结,呈褐色。包括有机质分解产物和新合成的简单有机化合物。例如沤得失去了原来形状的谷壳、麦壳、干草渣等。它既起着一定的新鲜有机物的作用,又是肥料的“预备役部队”:再经过微生物的进一步分解,就可以成为植物能够吸收的肥料。

C.腐殖质。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完全分解后,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就是腐殖质。它是我们习惯形容土“肥”与“不肥”的标志:因为可以被植物的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基本上都保存在其中。腐殖质不是一种单纯化合物,而是代表一类有着特殊化学和生物本性的、构造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它是土壤中有机物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熟化土壤中有机质存在的主要形态。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合成腐殖质,保存了养分,腐殖质又经矿质化过程再度释放养分,从而保证植物生长全过程的养分需求。我们经常不断往土壤中添加有机质(含有机肥)就是为了在这个不断分解、不断消耗的过程中,力争在土壤中让腐殖质始终保持一定的比例,使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储备維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以保持土壤的肥力。

植物根系的吸收根群通过渗透作用(阳离子代換)吸收必须的养分,只有简单的、水溶离子态的各种元素才能渗透进毛细根内。而土壤有机质正是通过一系列化学的转化过程、活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而不断分解,将由大分子状态构成的各种碳水化合物、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最后矿质化为二氧化碳、水、氨和矿质养分(钾、钙、磷、硫、镁等简单化合物的水溶离子态),同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活动能量、为植物提供了养分,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壤性质,同时也为合成腐殖质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是养肥土壤不可缺少且相辅相成的两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为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1.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状结构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团粒结构单元)的主要胶结剂,土壤中的腐殖质很少以游离态存在,多数和矿质土粒相互结合,以胶膜形式包被在矿质土粒外表,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所形成的团聚体,大、小孔隙分配合理,且具有较强的水稳性,是较好的结构体。土壤腐殖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在砂性土壤中,可增加砂土的粘结性而促进团粒状结构的形成。

而对于质地粘重的土壤,腐殖质的粘结力比粘粒小,一般粘着力为粘粒的1/2。当腐殖质覆盖粘粒表面,减少了粘粒间的直接接触,可降低粘粒间的粘结力,有机质的胶结作用可形成较大的团聚体,更进一步降低粘粒的接触面,使土壤的粘性大大降低,因此可以改善粘土的土壤耕作性和通透性。有机质通过改善粘性,降低土壤的胀缩性,防止土壤干旱时出现大的裂隙。  

土壤腐殖质是亲水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据测定腐殖质的吸水率为500%左右,而粘土矿物的吸水率仅为50%左右,因此,能提高土壤的有效持水量,这对砂土有着重要的意义。腐殖质为棕色、褐色或黑色物质,被土粒包围后使土壤颜色变暗,从而增加了土壤吸热的能力,提高土壤温度。腐殖质的热容量比空气、矿物质大,而比水小,导热性居中,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土壤温度相对较高,且变幅小,保温性好。

 

2.促进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没有它就不会有土壤中所有的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活性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缓分解有机质的矿质化率低,不会像新鲜植物残体那样对微生物产生迅猛的激发效应,而是持久稳定地向微生物提供能源。因此,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其肥力平稳而持久不易造成植物的徒长和脱肥现象。  

土壤动物中有的(如蚯蚓等)也以有机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增加疏松程度和提高通透性(对砂土而言则降低通透性),从而为土壤动物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土壤动物本身又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尤其是新鲜有机质的分解)。进一步改善土壤通透性,为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土壤动物中蚯蚓的分解作用最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用土壤中蚯蚓的数量来评价土壤肥力的高低。

 

3.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胶体,有着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腐殖质胶体以带负电荷为主,从而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的交换性阳离子如钾离子、氨离子、钙离子、鎂离子等,一方面可避免随水流失,另一方面又能被交换下来供植物吸收利用。其保肥性能非常显著。土壤腐殖质和粘土矿物一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单位质量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分的能力比粘土矿物大几倍至几十倍,因此,土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保肥能力。腐殖酸本身是一种弱酸,腐殖酸和其盐类可构成缓冲体系,缓冲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土壤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更重要的是腐殖质是一种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阳离子代换能力,因此,使土壤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

 

4.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

 

土壤中的磷一般不以速效态存在,常以迟效态和缓效态存在。因此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低。土壤有机质具有与难溶性的磷反应的特性,可增加磷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率。(因此,作为无机肥的过磷酸鈣、鈣鎂磷肥等,与高效有机肥一起混沤发酵腐熟后施入土中,可以使磷元素更充分地被植株吸收。)此外,土壤腐殖酸被证明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它能加速种子萌发,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植物生长,对土壤微生物而言,腐殖酸也是一种促进生长发育的生理活性物质。

 

小结:

通过以上的简化介绍,当我们一步步认识到各种缓分解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综合性能、确保种植活动中植物可以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并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正常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巨大作用之后,那我们就不难理解以下的问题了:

甲、为什么我们强调在改良粘土或沙土时,都强调要尽可能多掺入各种各样的有机质?

乙、为什么我们长期不施有机肥,土壤会逐渐板结,“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

丙、为什么我们更强调在只能使用薄土层种植、无任何地下水补给而蒸发量又大于地面的屋顶上,最好使用富含有机质的配合土来种果菜?

丁、为什么需要马上种菜的土,配进土中的各种有机质最好先经过沤制发酵腐熟,或至少要经过初步沤制处理?为什么新配好的土,最好是湿沤一段时间再开始种植?

戊、为什么我们在屋顶或阳台上盆栽果菜时,不可以“一劳永逸”、只在配土时加入各种有机质,而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往土中添加各种有机质,或每隔两三年就重新配一次土?

己、为什么“缓分解有机质”肥效低、来得慢但持久,而各种各样不需要土壤微生物来分解的速效化肥虽然肥效显、来得快,然而却“肥劲”维持不长?

……等等,等等。

 

各位“菜友”:只要你能静下心来,略下功夫把土壤中有机质、腐殖质的作用机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中有机质转化运移的来龙去脉初步弄清楚,上述一切问题的答案,立即就会展现在你眼前!

“知其所以然,必知其然”!

  

四、农家肥与化肥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会发现,土壤已不再是单纯的“源源不断供给植株生长必需的肥与水的仓库”,它同时还是一个特殊的“加工厂”,一个为生长在其上的各种植物(当然也包括“放心菜”在内)及时提供“最终消费品”的“流水生产线”。

那么我们应该源源不断提供哪些原料进入这个“仓库兼加工厂”呢?这要看“消费者”需要什么了。

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地球上的植物体内分析发现了七十多种化学元素。那么要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至少必需有哪些元素呢?当前世界公认的有十六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锌、钼、氯、铜。它们在植物体内:碳、氢、氧、氮、磷、钾这六种含量最多,称为大量元素;钙、镁、硫这三种含量中等,称为中量元素;铁、硼、锰、锌、钼、氯、铜这七种元素含量少,故称微量元素。这十六种元素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互相不能替代。缺乏某些元素,植物就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通常称为缺素症),若不及时补充恢复,植物的生长和生殖就不能正常进行。

这十六种元素中,碳、氢、氧三种是需要量最大的。【比如我们都熟知几千年来“民以食为天”,而这个“天”━━我们每天吃的用各种粮食制做出来的饭食中,主要含的就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营养素(淀粉、蛋白质、脂肪)中最廉价的营养素:淀粉。它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的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就简称为“碳水化合物”了。】不过碳、氢、氧三种元素是由植物体直接从水和空气中得到,人们就沒有把它们划入肥料之列。

而其余的十三种则主要是由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当土壤中所含植物必需元素越来越少不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或提前向土壤中补充,这就是施肥。(叶面喷雾追肥只是土中施肥的快速补充,量少且受局限,不可动摇往土壤中施肥在量和质方面的绝对主要地位与作用。)

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来的几千年中,传统施用的肥料我们称为“农家肥”。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发达国家率先发现和使用了化学肥料,导致现代农业施肥的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分别介绍这两类肥料。

 

1.农家肥

 

农家肥的主体是各种有机肥,另外还有一些无机肥,如灰肥和矿物肥。

有机肥是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后,从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最易得、最合理、最能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的天然肥料。它的来源是植物残体(作物秸秆;落叶;枯枝;饼肥类;草炭等)和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其种类,主要有腐熟的人畜禽粪便、堆肥、厩肥、绿肥、沤肥、秸秆肥、饼肥等。下面就将主要类型作一简介:

A.腐熟的人畜禽粪便:如充分腐熟的人粪尿、养猪产生的猪粪尿、养各种家禽产生的禽粪等。除少数品种的蔬菜需要多施这一类粪肥以外,多数农作物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它,即使单独使用,也多是充分稀释后作为作物前期的提苗促长速效追肥用。

B.堆肥:各类秸秆、落叶、青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相互混合或与少量泥土混合,进行好氧发酵腐熟而成的一种肥料。这是全国各地农村在粮食种植、果树种植、蔬菜种植中普遍使用最多的有机肥,一般都用作基肥。

C.沤肥:沤肥所用原料与堆肥基本相同但无土,是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而成。含人畜粪便多的,其液体部份可作追肥,下部粘稠残渣作基肥。含人畜粪便少的,一般都作基肥。

D.绿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如豆科的绿豆、蚕豆、草木樨、苜蓿、苕子等,以及非豆科的黑麦草、肥田萝卜、水葫芦、水花生及新鲜野草堆沤而成。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E.厩肥:指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或草木屑垫料堆沤制成的肥料。一般都作基肥。

F.秸秆肥: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高粱秸、菜籽秸、豆秸、麦秸、稻草等)是重要的肥料品种之一。它燃烧后的灰渣含大量的钾、鈣与多种微量元素,是农家肥中鉀肥的重要来源。它们最充分的利用是直接粉碎后入土还田。它们也大量作为堆肥、厩肥的配料。

G.饼肥:如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这是目前农家肥中含有效肥分最高的有机肥,也是养分最全面的肥料。(它们都是植物的种籽榨油后的剩余物,保存了各种植物种籽作为生命传递物所集中的全部植物精华。榨去油时主要只除去了其中的碳氢氧成份,而其它各种可作为有效肥源的十多种元素都基本保存在油饼中。)但饼肥在使用前必须充分发酵腐熟。

有机肥施入土壤是慢慢被消耗完的。据有关硏究资料说明,施入土里的各种农家肥中的部分物质,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消耗干净。

 

农家肥中还有一些无机肥,例如灰肥类中的草木灰、棉秆灰、稻草灰、焦泥灰、砻糠灰、烟囱灰、蛎壳灰、骨灰等;矿物肥中的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天然硫酸钾镁肥等只经过物理加工而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天然物质。

 

【目前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用有机肥种出的菜就是有机菜”。我遇到的人十个有八个以上也都认为“用有机肥种出来的就是有机菜”。其实这是一种不清晰的认识,充满了片面与误解,属于概念不清。

在《我们种什么样的“安全蔬菜”?》一文中,我简介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这三个种植中的等级,是以其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为标准来作出的划分,其中“有机蔬菜”的安全等级最高。它的生产“吸取了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精华”,要求“采用天然材料和与环境友好的农作方式,恢复园艺生产系统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与平衡,通过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养地水资源管理与栽培方式的配套应用,创造出人类万物共享的生态环境。”这个标准不仅城市环境永远不可能滿足,连很多农村都达不到。什么是“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精华”?具体落实到施肥上就是使用“传统农家肥”。比如草木灰和天然磷矿粉是百分之百的无机肥,但“有机种植”就准用,因为它们“传统”。合成尿素属“有机态氮肥”,“有机种植”就不准用;用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内脏弃物加工沤制的肥料是百分之百的有机肥,“有机种植”也不准用。为什么?因为你不“传统”。几千年来,谁在养殖水产品时往饲料中大量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激素(或称“生长素”)与各种“添加剂”?只有在五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当今“盛世”。而且,近几年登峰造极,“毒龙虾”、“毒螃蟹”屡见报道,淡水养殖业成了各类激素毒物泛滥的重灾区,而这些激素毒物(甚至有检测出重金属的)都富集于各种内脏中,这还“传统”吗?当然“有机种植”要禁用。从去年开始,我沤肥都不用市场上的水产内脏下水弃物了。因此判断“安全”或“不安全”,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可以确定的。(假如我从头到尾全用有机肥种菜,但直到收获的前两天还在喷高残留杀虫药,这菜“安全”吗?让你吃了你能“放心”吗?)

所以,“用有机肥种出的菜就是有机菜”乃是一个缺乏相关知识的糊塗概念。】

 

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与耕地的不断减少,只靠“传统农家肥”来进行农业生产,安全性有了,数量却大大不够了。例如五十多年前我们的真实粮食产量是每亩几百斤(而不是报纸上印出来的“亩产三万六千斤”或“亩产十万斤”),放到今天来,够谁吃呢?但今天我们十多亿人口并沒有重新实行粮食定量供应,这大大增加的粮食又从何来?除了几十年来耕作技术的改进和良种的推广,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调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增加了粮食进口量以外,化学肥料的使用对提高粮食单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在蔬菜与水果生产的巨大增量中,化肥的作用更为突出。

下面就让我们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认识化肥。

  

2.化肥

 

(1)氮肥中的主力:尿素

 

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使用氰酸氨与硫酸铵作实验打算合成氰酸铵,但氰酸铵沒合成却得到了尿素。这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含碳化合物,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合成有机化工产品的序幕。当今的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类化肥,数量最多的就是尿素。2010年,我国就生产了二千五百六十多万吨。

天然尿素是哺乳动物蛋白质代谢后排出的体内含氮废物。它在肝脏内合成后融入血液,最后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少量尿素也进入汗液由体表排出)。纯尿素的含氮量约为46.67%(农用合成尿素含氮量应保证达到46%以上),是有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被作物吸收利用。当土壤中水分适当时,土温在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土温为20℃时需4~5天,当土温为30℃时则只需2~3天即可。所以越是炎热的夏天,施用尿素起效越快。因此,人畜尿液占相当比例的有机肥见效快,往往被称为“速效有机肥”而用作追肥;而不含或很少含人畜尿液的各种有机肥往往呈迟效性或缓效性,被称为“缓效有机肥”而用作基肥。这主要就是尿素起的作用:它不再需要通过一系列化学的转化过程、活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才能完全分解,只需要酶的作用就直接水解成离子态被根吸收。

网友【卓静486】和【都京垻】在屋顶种植果菜的肥料筹集中,都很重视天然人尿液的作用,这个很有道理。因为按生物学广义分类,人也属于哺乳纲动物,仅与牛马猪羊不同属。人畜尿液中的含氮代谢物主要是尿素,另含少量尿酸及其它多种有机代谢物。发酵后的人尿是比单纯的合成尿素更全面更优秀的速效氮肥。尿液也可以不经发酵就直接稀释5~10倍浇菜,但与只施用化肥尿素的效果差不多。经放置发酵一个月以上,其中的其它有机物就能被充分利用,效果就更好。
    但纯粹或长期单用人尿液也有弊病,就是缺乏蔬菜需要的其它大量元素磷和鉀。因此农村使用人粪尿都是混沤腐熟使用,以使各种养分更全面些,很少有单独用尿液的。况且尿素对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属于中等水平,低于硝酸铵、碳酸氢铵而高于硫酸铵、氯化銨,使用过多也会有负作用。
  因此,尿液对于蔬菜的生长前期是优秀的速效氮肥,但中后期不宜单用更不宜多用,尤其对叶菜类影响更明显。我积攒发酵后的尿液一般只用于缓苗期结束以后,有时单用(更多是掺入沤肥液里)作为提苗肥。待菜苗长成中大苗、根系扎入下面的有机底肥层以后就停止单用了。在某些蔬菜品种的中后期需要追施含氮肥时,可以把尿液掺混一些在其它有机肥中使用。
  但总的来说,作为速效氮肥,发酵后的人尿液比用化肥尿素效果好,应提倡利用起来。在屋顶种菜需要追施含氮有机肥时,只要有发酵后的人尿液渗入,就可以省去一些尿素,这样还可以提升“放心度”。为什么?因为在工业生产合成尿素的造粒过程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尽管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对人无任何危害,但却对作物有抑制作用。(这是不是有机种植将其“打入冷宫”不准使用的又一原因呢?)所以尿素不宜过多使用,或过于集中使用。

 

其它氮素化肥,还有硝酸铵、氯化銨、硫酸铵、碳酸氢铵等,因含氮率都低于尿素,又都不是“有机态氮肥”,有的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保存有难度,对城市屋顶少量种菜的爱好者不太适合,就不再逐一单独介绍。

 

然而种任何庄稼只有氮肥是不够的,还得有其它十二种元素,尤其是大量元素中的磷和鉀。例如我们介绍过的茄科蔬菜茄子、番茄、辣椒、洋芋,都是整个生长期中需要鉀肥最多的蔬菜品种,尤其是洋芋,鉀肥需求量达到氮肥的两倍。所以在化肥的生产与使用中,磷肥和钾肥也必不可少。

 

(2)磷肥

 

最常用的是过磷酸钙。因为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磷酸一钙,易溶于水,肥效较快。

过磷酸钙又称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鈣”,有些地方农民惯称“过鈣”。它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主要有用组分是磷酸二氢钙的水合物和少量游离的磷酸,还含有无水硫酸钙组分(对缺硫土壤正好有用)。过磷酸钙含有效磷成分14%~20%(其中有效磷成分的80%~95%溶于水),属于水溶性酸性速效磷肥。商品呈灰色或灰白色粉料(或颗粒),它可以施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但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施,以防酸碱中和降低肥效。过磷酸钙除了含磷外还富含中量元素鈣,施用它也就同时补充了土壤中的钙质。它可以作基肥,也可以作追肥,也可以作配制复合肥的磷钙组份原料。

过磷酸钙还可以作根外追肥使用,叶面喷施浓度为1~2%(即1升水中加入10~20克过磷酸钙细粉,充分搅动浸泡后以其液体喷雾,沉渣施入土中。

在天然磷矿粉目前很难取得的情况下(七年中我只由别人帮忙买到过一次),过磷酸钙是城市屋顶种菜爱好者们最方便最易得的磷肥,比其它的磷肥如磷酸铵或重过磷酸钙等都容易取得和保存。

其它如钙镁磷肥、沉淀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钙,不溶于水而溶于2%枸橼酸水溶液,肥效较慢。对菜友们来说属可以不考虑之列,故不必介绍。

 

(3)鉀肥

 

以钾为主要养分的化学肥料中,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肥效的大小,决定于其(折合为)氧化钾的含量。

氯化钾視不同产地与生产厂家,产品含氧化钾为50%~60%。较纯净的氯化钾系无色细长菱形或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小颗粒粉末,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无臭、味咸。易溶于水,20摄氏度时溶解度为34.7%,100摄氏度时为55.7%,是速效性肥料,可供植物直接吸收。氯化钾吸湿性不大,通常不会结块,物理性质良好,便于施用。一些进口氯化钾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铁,呈淡红色,农民俗称“红鉀”。

硫酸钾視不同产地与生产厂家,产品含氧化钾50%~54%,略低于氯化钾。较纯净的硫酸钾系白色或淡黄色菱形或六边形结晶,吸湿性比氯化钾更小,物理性状良好,不易结块,便于施用。能速溶于水,肥效较快,并能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失。在无公害种植中,一些对氯比较敏感的果树(如葡萄),强调使用硫酸钾而尽可能不施用氯化钾。

钾肥施用适量时,能使作物茎秆长得强壮、提高防倒伏能力,促进花芽正常分化提高坐果率,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钾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将钾肥用作基肥,可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对钾元素的需求,对生长期短的作物和明显缺少钾元素的土壤尤为重要。

   

(4)各种复合化肥

 

我们最常见的是氮磷鉀三元素复合肥,也叫多元素复合肥,一般都呈颗粒状。含量标准为15:15:15,也就是含氮15%,含五氧化二磷15%,含氧化鉀15%。它具有养分含量较高、施用方便、利用率高的优点。其中的氮肥是硝酸銨形态,钾为硫酸鉀形态,都是水溶性;磷有一部分是水溶性的、另一部分是弱酸溶性的。它可以在各种蔬菜上使用,作基肥、追肥都可以,但作基肥用的多些。

近些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专作追肥用的冲施肥,它有各种配方,三大元素可以平衡也可以偏重某一种元素,如針对叶菜类专用的高氮型冲施肥、針对瓜果类农作物后期追肥专用的高鉀型冲施肥等。除此之外,它还配入了各中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避免了很多麻烦。这种肥料对屋顶种菜爱好者来说,应该是一种追肥的简化选择。

磷酸二氢鉀属于近几年来各地推广的新型高浓度磷钾二元素复合化肥,白色结晶体。纯净的磷酸二氢钾含五氧化二磷51.7%,含氧化钾34.6%。它广泛适用于粮食、瓜果、经济作物、蔬菜等几乎全部类型的农作物。通过各地对各类型农作物的实际施用效果,证明磷酸二氢钾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改良优化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诸多作用,并且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由于磷酸二氢钾价格较贵,很少用于土壤施肥,而绝大多数应用于叶面喷施。

  

五、综合施肥

 

在屋顶上种菜,产品是自种自食。用什么肥料最合理?施什么肥?这里有一个全面的平衡。从土壤的可长远利用角度来看,从种菜者希望“绿色环保”的愿望来看,无疑是用传统农家肥最好。比如网友【光的影子】就认为,二分园的土让谁来种菜都不会差,此言不谬。因为二分园的土全都应属优良耕作土,含各种有机质不会低于5~10%(干物质重量比)。但艰苦的连续七年改土配土,以及每年往土中大量增添有机质,这大概不是每一个爱好者都可以办到,因为各地具体情况有差异,有的城市就不好找到那么多的农家肥原料,也不是每一个种植者都愿意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于这个爱好上。而要保证土中种菜有一定的产出,你必须要通过施肥往土里添加进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十三种养分总量。怎么办呢?那就调整目标等級,从无公害的要求出发,农家肥与化肥综合兼用。正如网友【强弓兵】留言:我等普通百性,想“绿色”、“有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活水平就在这摆着,很多人还处于“生”“活”的水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立足现实条件在实施中必须考虑权衡的。怎么实施?就是在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或不断使用缓分解有机质掺混入土、保证槽土或盆土里的土壤微生物“有饭吃”、土壤的各项理化指标可以缓步上升、土壤的疏松透气保肥利水特性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添加一些化肥的使用以满足各种蔬菜对肥料有效养分总量的需求。从这个起点出发,我们来看看如何选择适用的肥料与怎样施肥。

 

(1)肥料的选择

 

甲、先说选择有机肥。 

各种材料混配经高温发酵腐熟的堆肥作基肥最理想,因它养分全面、高温发酵又杀灭了寄生虫与虫卵和部分病菌。但是在城市屋顶上搞堆肥可能很不容易,发酵期间不断散发出来的“农村气息”可能是一些特爱清洁特讲卫生的人士无法接受的,环境與论大概也不允许。比较现实的就是沤肥:用容器把原料一层层堆填到八成滿,上面用水淹沒后加盖(不能封死,要让气体能泄出),实行厌氧条件下的发酵腐熟,这样产生的“农村气息”最少,肥分的逸失也少些。但沤肥材料与堆肥材料一样,哪里去找呢?

如果能搞到较干的猪粪、牛粪、羊粪、马粪、兔粪来混沤腐熟,作基肥也很理想。人畜粪尿混合物腐熟后作追肥也相当理想。但在城市环境条件下,寻找大牲畜粪肥很难。(五年以前在三环路外开发商大举占地之前,还能在养殖专业户那里弄到干猪粪干牛粪,他们还替我晒干装袋。草木灰也可以搞到,因为还有农田,每年要烧菜籽杆。但开发商一个“圈地运动”,这些养殖专业户和农田就绝迹了,这些肥源随之消失。)目前普及冲水厕所,旱厕几近绝迹,人粪尿也很难找到,只有自己家里人产生的尿液比较容易收集。利用厨余和菜市场的“残渣余孽”是一个办法,但其所含的有效肥分远远不够。我就见过一位爱好者沤肥,一个大桶里大半桶水就泡着些烂菜叶烂菜帮,这样沤出的“清汤寡水”能提供多少肥分?恐怕连粪肥的十分之一都远远达不到。外购材料也有一个选项。打个粗略的比方,付出同样的辛苦和汗水,你愿意搬上屋顶的是五十斤大米,还是五十斤米汤?所以在前几年粪肥来源断绝后反复对比,我最终选择了饼肥打主力。一是因为饼肥是目前有机肥中养分最全面的肥料,也是含有效肥分最高的有机肥。一斤干菜籽饼所含的各种有效肥分基本上要顶十斤粪肥,发酵与稀释的水是屋顶水管里放出来不需要从地面往屋顶上背,我扛一袋三十斤菜籽饼上楼,不是就相当于挑上去三百斤新鲜粪肥含有的肥效吗?二是川西坝子是传统油菜产区,菜籽饼相对易购易得;三是油菜籽榨油时经过了高温炒制压榨,已经进行了一次灭菌杀虫卵的预消毒,使用它沤肥不会再带来外源病菌或害虫卵。

只用饼肥也不够,因其含磷钾不够多。那就收集屋顶种植产生的全部有机质一概利用起来投入循环,这也是一条路。比如葡萄就是“钾的植物”,耗钾肥也最多,干叶片含钾达到2%,收集沤腐入土配土,就等于施了钾质基肥。剪下的枝蔓晒干焚烧收灰,又是灰肥。我从来不怕土里长草,长到一定长度了,拔掉晒干覆土或直接沤绿肥,草就成了“有机肥源生产厂”。只要“可利用的有机质不出门”,就是有机肥材料的又一个来源。

此外,D同事养鸡产生的鸡粪发酵腐熟后我也适量配用。这个鸡粪我放心,因为它是沒有任何添加剂的传统农家饲料消化代谢产生的,不会有问题。鸡鸭鹅等家禽类属于鸟纲,它们的尿液中,含氮代谢物主要是尿酸而不是尿素。尿酸盐类与尿素不同,不能被蔬菜直接吸收利用,对蔬菜的根系也有一定的危害。而它们的尿液与粪便通常总是混在一起分离不开,所以禽粪必须充分发酵后再施用。禽粪发酵腐熟较快且肥效较高,使用时不宜太多。

这两年各地纷纷出现袋装有机肥生产厂家,推上市场销售的袋装有机肥基本上是各大养鸡场的鸡粪经发酵加工后烘干制成(有一些混入了畜禽加工废弃物一起发酵加工),有的还添加了一些中微量元素。这种肥料对屋顶种菜是最方便的基肥之一,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零售。如果能买到,当然就省去很多麻烦,埋进土就行。但也不宜只用这一种,其它杂肥也要用。总之,有机肥用得越“杂”越好。

所以在城市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筹措获取有机肥,是一个需要我们“手脑并动”才能全部或部分解决的问题。

 

乙、再来说化肥的选择。

化肥的特点首先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例如以同重相比,尿素的氮含量是人粪尿的110倍、氯化钾的有效钾含量是人粪尿的300~350倍、磷酸二氢钾中有效磷含量是人粪尿的250倍以上等。因此施用量少,易于储存运输,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量。化肥的另一个特点是一般无臭味,这对那些特别爱干净惧怕农家肥气味的人士最有吸引力。化肥的缺点是肥分单一,单用化肥浇出的菜吃起来风味劣化,这个是重要原因。另一个缺点是见效快但无持久性。第三个缺点是化肥不需要土壤微生物来分解,也就不会给土壤微生物带来“粮食”。单纯使用化肥不施有机肥,时间一长,土壤各项理化指标迅速恶化造成板结,“干净卫生无臭味”有了,土毁了。所以我们种“放心菜”,一定要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搭使用。就连最讲究的欧盟各国,上市的大众蔬菜,也是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合使用种出来的。(大概那个让人很放心,首相大臣都与百姓一同吃。)

屋顶种菜,比较适用的化肥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

A.复合肥。添加了各种中微量元素的缓释型颗粒状复合肥用来作基肥比三元素复合肥更好。市场上有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是混入了一定比例的有机肥(禽粪或动物下脚废料经发酵后烘制加工的干粉),用这个比用纯化肥对土壤更有利。各种冲施肥可作速效追肥。

B.过磷酸鈣。现在寻找天然磷矿粉很难,过磷酸鈣应该是最方便最好买到的廉价磷鈣肥。沤制饼肥或其它高效有机肥时适量加入混沤,可以在发酵的酸性条件下提高磷的可利用率。

C.尿素。可作基肥、追肥与叶面喷肥。

D.氯化鉀(红钾)、硫酸鉀。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当草木灰不能满足钾肥需求时,这是比较方便的替代钾肥源。)

E.磷酸二氢鉀。用作叶面喷肥。

F.各种中微量元素肥与叶喷微肥。例如硫酸鋅、硼砂、硫酸亚鉄等,少量施用以补充土壤中消耗的硫、鋅、硼、铁诸元素。叶喷微肥是把各种微量元素混合在一起的小包装化肥,商品名称五花八门,一小袋只有几十克。专用于叶面喷施,以便及时补充农作物欠缺的各种微量元素,对各种缺素症的矫治效果较快较好。

 

(2)施基肥一定要以有机肥为主

 

不少人问过我,为什么要施基肥?我不施基肥多追几次行不行?

种庄稼施基肥是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总结出来的“金科玉律”,自有它的道理。经过上一茬庄稼的吸取,土壤耕作层上中下部的肥源被大量耗用。深施基肥正是为中下部土层补充营养,让本茬庄稼的中下部根群有肥可吸。只在土表浅层追肥,肥液能渗透的范围有限,下部深处无法补充。植物的根系有趋肥性,大量根群集中在土表浅层有很大弊病,一是“立足不稳”,遇风易倒伏;二是一旦表层土缺水,无法充分吸取下部较深层的水分来维持生命。这在蔬菜生长旺盛蒸腾量大的夏天,在田间持水总量不很多的土壤中种植的屋顶,比大田种植更有意义。植株的根系立体广布在土壤的上中下各部,吸取水肥养料的总面积增大,也有利于快速成长。所以你只要在土里种菜并想种好,最好还是施基肥。

施基肥必须要以有机肥为主,不能撒一把复合肥就算了。道理在前面已经讲过,不再重复。

【典型举例】

种茄科蔬菜,一般每平方米土中施混合腐熟有机肥10~12公斤,再均匀配撒复合肥50~60克、过磷酸鈣30~40克,然后翻入土中。你的槽与盆有多大面积,你可以大略测算一下按比例去实施。(这个数据比地面菜园略高,是因为屋顶的槽与盆经常透浇,肥效有流失。腐熟有机肥有效肥分均按堆肥平均值为参照标准,以饼肥为主的按1公斤干饼肥最终稀释到1:10为等效,即1公斤干饼肥充分发酵腐熟后可按11公斤混合腐熟有机肥的有效肥分计算) 有一定种菜经验的爱好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土壤的既有肥力表现作更合理更灵活的调整。

有的爱好者没有那么多腐熟有机肥,但新配的土中却掺有大量缓分解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的“粮食”很充足不会“饿死”),土壤通透性好也不会板结,你就可以把腐熟有机肥减半,把复合肥增加到120~150克、过磷酸鈣增加到50~80克。这样既满足了基肥养分总量,又不会使土壤性能劣化。

 

(3)追肥可以用有机肥也可以用化肥

 

对于希望“绿色成份”多一点、自己又能解决有机肥来源的爱好者,你可以全部用有机肥作追肥。而对于不适应或不喜欢“农村气息” 的种菜者,你可以用化肥作追肥,但前提是在施基肥时确保了重施有机肥,即“以一次短臭替代几次长臭”。

用化肥作追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计划施用的化肥(如尿素、氯化钾、冲施肥等)均匀撒施在已松开的表面浅土层上然后覆土灌水,使其逐渐渗透被根群吸收;第二种是把准备施用的化肥总量分成三份或四份,每次取一份溶解在水中(浓度一般为千分之三至五)浇入土,三天或四天一次。这种“薄肥勤施当水浇”的方法,可以避免炎夏高温天气盆土快速失水、引起土中阳离子浓度快速升高而产生的反渗透导致“烧根”的现象发生。水溶浇施还有一个好处,它能立即到达盆土的每一部分,使全部吸收根群都参与进来吸肥,显效更快。对盆栽蔬菜,这种方法更好,唯一的麻烦就是要多溶几次肥。

全部使用有机肥作追肥的菜友,也可以在盆栽中参考此法,将一次追施的总量分成两次或三次来用。

【特别说明:用不含人畜禽粪的饼肥或其它有机肥施追肥与用含有人畜禽粪的混合有机肥施追肥有较大的区别,给草本蔬菜施追肥和给木本果树施追肥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A.纯饼肥不含尿酸尿素,基本属缓效有机肥,浓度即使高一些也不会烧根;而含有人畜禽粪的混合有机肥中含有尿酸尿素,属速效有机肥,浓度太高易烧根,故只宜薄肥勤施。B.草本蔬菜吸收根群的耐肥性远低于木本果树根系的耐肥性,比如给木本果树施追肥,因其生长周期长,至少一两个月才一次,方法一般是松开表土浇肥,之后覆土灌水,肥液逐渐浸出扩散到吸收根群。而给草本蔬菜施追肥,因其生长周期短,一般间隔就十天半月,尤其是小土体的盆栽追肥,高峰期几天一次,而且要求尽快到达各吸收毛根,往往是水肥混溶同浇立即下渗,故不宜浓度高。二者追肥浓度可以相差数倍。例如我给枣树、葡萄追饼肥的浓度是十五分之一左右,而给黄瓜追菜籽饼、鸡粪、过磷酸鈣混合腐沤肥的浓度就降到了五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之间,含鸡粪越多浓度越低,这里的道理不言自明。所以对不同作物施追肥的浓度把握,一定要根据肥料性质(缓效?速效?)和追施对象(木本果树?草本蔬菜?)来“分别对待”,决不可“一视同仁”。】

我认为,用化肥与有机肥轮替施追肥,并结合表面松土中耕,也许是最现实、最合理的方法。

 

    (4)叶面喷肥一般都用化肥

 

叶面喷肥又称根外追肥,它是将水溶性肥料以低浓度溶液喷洒在生长中的作物叶上的一种施肥方法。它是土壤施肥的一种补充手段,加之用量很少,对土壤基本无影晌,一般都使用化肥。叶面喷肥有如下特点:第一,显效快;第二,用量少;第三,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或难以进行土壤追肥时,根外追肥能及时补充植物养分;第四,可以药肥混喷,既补充养分又杀菌杀虫防病。(药、肥混用时不能酸性与碱性的两种混用,因为酸碱中和要产生沉淀,会影响肥效或药效。)

种菜常用的叶喷肥液,一般有0.1~0.2%的磷酸二氢鉀水溶液(快速补充磷鉀肥)、0.1%尿素+0.1%磷酸二氢鉀水溶液(生长期快速全面补肥)、0.1~0.2%硼砂+0.1%磷酸二氢鉀水溶液(茄果、瓜果类蔬菜花期促花保果)等。叶喷微肥(补充微量元素或矫治缺素症)时,则应按说明书浓度执行。至于药肥混喷,则需要根据不同防治目标确定用什么药,一般(药+肥)溶液总浓度不宜超过0.3%,以免“烧叶”。

叶面喷肥时一定要叶面叶背都喷。绝大多数果蔬叶片的正背两面相比,背面的吸收能力都大于正面。我们常说的“透喷”,就是指叶片的正背两面都要喷到。只喷正面不喷背面,效果差得多。

此外,叶面喷肥的施用总效果还取决于多种环境因素,特别是气候、风速和溶液滞留在叶片上的时间。因此,叶面喷肥最好在天气晴朗、无风的下午或傍晚进行。

 

六、科学施肥

 

蔬菜类作物与大田禾谷类作物相比,生物体量大、养分含量高、养分移出量大、吸肥能力强。例如根据国内外硏究报道:相同干重的茄果类蔬菜(茄子、辣椒、番茄)的氮、磷、钾含量,比禾谷类粮食(水稻、小麦、玉米)要高得多。国外曾将二十多种蔬菜的养分平均吸收量与小麦养分吸收量进行过比较,蔬菜的吸氮量是小麦吸氮量的1.4倍、吸磷量是小麦的1.2倍、吸钾量是小麦的2.92倍、吸鈣量是小麦的5.3倍、吸鎂量是小麦的1.54倍。【这并非说明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给人类提供的热量不高,而恰好说明粮食作物给人类提供的营养主要是高热值的碳水化合物,其碳、氢、氧三大元素主要由空气和水分中获取;其余的氮、磷、钾、钙、鎂、硫等多种必需依赖人类施肥提供的养分,蔬菜反而比粮食作物的含量高很多,也为人们提供了除碳水化合物之外更多样化更丰富的营养】 由以上比较同时可以看出,蔬菜是嗜鈣作物,例如吸鈣多的,萝卜比小麦高10倍、甘蓝(包心菜、莲花白)比小麦高25倍。番茄、圆辣椒的脐腐病;甘蓝、白菜的干烧心病等生理性病害,与土中缺钙大有关系。

那么如何施肥才能“恰到好处”的收获到一定数量的各种蔬菜?怎样施肥才能使肥料发挥最大的效用?怎样施肥才能保持土壤的肥力不衰减?这就是一个需要科学施肥的问题。说到底,就是针对不同蔬菜的不同需求、实是求是地及时解决,不能单凭主观意志一厢情愿去办。

 

1.任意增大施肥量并不会使产量无限增加

 

不少爱好者惟恐自己种的菜长不大或长不好,总愿意多施些肥。我就遇到过某些种菜者认为“肥施得越多产量就越高”,隔三叉五施重肥,但产量并不一定成正比上升,有的反把半大菜棵烧死了。这个就是“一厢情愿”,不讲科学。

自然规律告诉我们:每一种蔬菜的产量高低,都有一个极限。暂时抛开病虫害影响不谈,它基本决定于下列因素:功能叶片的光合利用转換率、所有功能叶片的最大采光面积、品种遗传特征可能达到的単株最大尺度,以及生长期内可以充分保证的光热资源和最合理的水肥供应条件。在这个产量极限一半以下,当其它条件滿足时,施肥数量越多则产量越高,基本接近正比关系。但超过一半之后,增施的肥量与增加的产量不再成正比,而呈抛物线。越接近这个极限,增加一定的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施肥量会越来越多,乃至要好几倍,经济性越来越差(有的硏究者就把这种现象归纳总结为“报酬递减律”)。况且每一个影响因素并非都能保证一直很理想很稳恒,所以并非“我施多少肥,菜应多高产”,而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你永远也翻不过坎”。 因此我们在屋顶露台上种菜,不宜一味追求用大量增施肥料去換取高一些的产量,而应全面权衡,让一定的肥料量产生出最佳效率,使产出的蔬菜量居于当地同等栽培条件下大田产量的中等水平即可视为合理结果。

 

2.施肥中一定要重視解决“水桶最短的那块板”

 

“水桶定律”大概所有人都知道:木制水桶的容量大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其它的长木板。

施肥的道理也类似:在蔬菜种植中,产量的高低以及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最不能满足该品种蔬菜所必须的那种养分。

例如种番茄。通常生产出1000公斤产品需要的主要养分的平均值为:纯氮2.9公斤;有效磷(五氧化二磷)0.84公斤;有效鉀(氧化二钾)4.51公斤;有效鈣(氧化鈣)3.35公斤;纯鎂0.45公斤。吸收量的多少(纯元素值)顺序排列为钾>氮>鈣>鎂>磷。如果你实际供给的鉀总量还不到需要量的一半甚至更少,那么你供给的氮素哪怕比实际需求量多一倍也不会增加正面作用,只会去疯长枝蔓。这时鉀元素就是“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最不能满足该品种蔬菜所必须的那种养分”。解决了鉀元素供给的问题,产量可以提高一些了,但又会出现别的问题,比如你供给的鈣总量只有需要量的七、八成,这时鈣元素又成了“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影响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蔬菜的整个种植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来不断解决“最不能满足该品种蔬菜所必须的那种养分”,同时又尽可能避免无意义的“把长木板不断加长到远远超过需要的长度”,既解决问题,又避免浪费(甚至起负作用)。这就是硏究者们总结出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最小养分律”。

 

3.“借债还钱,天经地义”

 

我们经常听营养界人士推介说“某某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某某、某某、某某等元素”。那么这些对人体有用的各种元素是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它们是蔬菜从土壤中吸取来的。

蔬菜一旦收获,必然要带走土壤中原有的氮、磷、钾、鈣、鎂、硫等各种肥料元素,然后通过一系列步骤摆上不同的歺桌,最终进入千千万万人们的胃肠。土壤耕作层中可被蔬菜吸收的这些养分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补充,这个“仓库”中的存货就会逐渐减少,这就造成了土壤肥力衰退乃至衰竭。

肥料有缓效与速效之分,施入土中被蔬菜吸收有一个转化过程,例如最快的速效化肥在夏天也得两天以上才显效,有机肥需要的时间就更长。而在此之前,则是土壤在“垫款支付”,施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还债”。因此我们不能等到土壤“无款可垫”时再来付款,那是要影响蔬菜生长的。最好是先把非花不可的钱存一部分进去,施基肥就相当于先存一部分要不断提取使用的“预付经费”来缓冲,避免出现“无款可垫”的局面;施追肥就相当于阶段性补充支付“剩余的应缴款项”以满足开支。只有“收支平衡”,土壤才能保持原有的肥力。这就是非常普及、很好理解的“养分归还学说”的主要内容。

而不少种植者都希望自己的土壤综合肥力能有所提高,对“垫款支付”的缓冲力有所增强,那么你就得不断培肥土壤。这个肥力的提高的途径,只能是通过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不断提升土壤中的腐殖质比例、不断优化土壤的理化性能来实现(靠多用化肥是不行的,那个是快来快去的“临时过户”,不可能转为“长期储蓄”。一次用得太多,土壤阳离子浓度陡升,反而对农作物有害)。周围的不少人都羡慕二分园的土壤肥力高,一年不施肥也照样可以种出果菜来。但这个比较强大的“垫款支付能力”是一年年积累起来的,你得不断“零存”,最后才可以“整取”。而且,你只取不存了,这个能力又会逐渐下降。所以“土壤综合肥力”是一个永远波动着的、需要我们通过合理施肥去维持、去利用来为我们服务的动态平衡指数。土体越大、综合肥力越高,这个波幅就越小;土体越小、综合肥力越低,如果再加上我们的施肥不够合理,这个波幅就越大,甚至怎么也种出不好菜来。屋顶露台乃至阳台种菜,很多是用不太大的容器种植的,这个现象更突出。而“薄肥勤施”的方法对减缓这个波动,实践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

 

4.“菜与菜不同,花有多样红━━到哪个坡唱哪首歌”

 

不同品种的蔬菜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肥料元素的比例各不相同,直接原因就是各种各类蔬菜都有自己的需肥特点,这正是自然界中物种多样性的特征表现之一。同一种蔬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各种肥料养分的需求比例也并非完全相同。

例如种豇豆、菜豆(四季豆)这两种豆科蔬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幼苗期到开花期追肥必须以氮肥为主。为什么?豆科植物不是有根瘤菌可以自行固氮吗?这个就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豇豆、菜豆的根瘤菌不如大豆(黄豆)、蚕豆(葫豆)、豌豆发达,尤其是幼苗期的根部固氮能力很弱。你不及时供应氮肥让它快些“拉起架子”来,结果就要推迟,产量就要受影响。但随着藤蔓发育长大快出花序了,磷钾肥的比例就要增加。为什么?因为开花结莢对磷钾肥的需求高,你就要“未雨绸缪”,取个提前量施加入土让它取用,花盛开了再来“临时抱佛脚”就睌了,影响坐果率和豆莢膨大。由此也可以看到播种前施足基肥的重要性:它对各类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养分需求的“兼容缓冲”要起很大的作用。所以川西菜农有俗语:“基肥不偷懒,孬死收一半”。

总之,我们要把菜种好,争取优质高产,就应该根据各种不同蔬菜对各种养分需求比例不同、根据自己使用的土壤的肥力高低、根据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来决定向土中补充肥料的属性(氮?磷?钾?鈣?……)与数量,以及某一阶段的施肥强度(追肥的频率)。简而言之,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均衡地供应各种养分,合理地搭配各种不同属性的肥料,争取让蔬菜在最理想的供肥状态下生长,获得优质、高产。

 

以上各点综合到一起,就是蔬菜科学施肥的指导思想━━“平衡施肥原理”的全部主要内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其实早就贯穿体现在有丰富经验的菜农们的种菜实践之中。理论产生于千千万万的成功实践,反过来又为更多的实践服务。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总结,同时加强学习不断积累信息,把你喜欢种的各种蔬菜的需肥特点逐渐掌握于胸,我相信每个菜友都会不断提高,把你的“放心菜”种得更好!

  

七、重茬应对与土壤消毒

 

传统农耕中,许多农作物需要轮作,这是从千千万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要避免重茬带来的危害。在蔬菜栽植中,这个更突出。例如茄科蔬菜一般就要求4~5年轮作,至少也得3年。屋顶种菜地面本来就很小,不少爱好者又比较偏爱某一科的某几个品种,这个“轮作”的要求就成了一个障碍。

重茬危害最普通的说法是会带来土传病害,这个一点不假。例如种茄子发生了绵疫病,第二年你种番茄或辣椒,土中遗留的病菌就会重新危害番茄或辣椒,让你的果实烂得一塌糊涂。但除了土传病害之外还有沒有别的原因?比如我使用药剂对引起绵疫病的病菌进行了严格的杀灭,为什么番茄或辣椒还是长不好?这里确实还有别的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是肥的问题,另一个是自毒问题。

 

1.重茬及其危害

 

什么叫做重茬呢?

你在屋顶建了一个种植槽,配好了土,开始种辣椒。头一年喜获丰收,全家高兴。于是第二年又照样种,收成还是不錯,但你觉得怎么比去年差了那么一点点?于是第三年再照样种,精心管理浇水施肥,但事与愿违,怎么连第二年也不如了?你心里不服气,就继续照样种下去。但第四年、第五年……结果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你若要问我“这是哪门子事啊?”那么我回答:你遭受重茬危害了。

一般把同种(或同科)作物在同一块地连种三年或三茬以上(含第三茬),称为“重茬”。重茬会带来三种后果:

A.头一茬遗留在土壤中的各种病菌(包括线虫)在土中大量滋生繁殖,而这些病菌往往在同种(或同科)作物之间互传互染一齐危害,我们就把它称为土传病害。重茬时间越长,土传病害越重。

B.长期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土壤里的各种养分被这些蔬菜“吃偏食”大量吸取,不仅“水桶最短的那块板”越来越短、而且各种中微量元素也选择性减少(这是因为同一种蔬菜的根系分布范围及深浅一致,吸收的养分相同,致使某种养分消耗量增加),土壤营养严重失调,你还能指望它长好吗?

C.任何农作物在从小苗长大到最后收获的整个生长期中,根部都会不断分泌出一些物质逐渐积累在土中。这些物质里面有一些会对自身产生毒害,影响自身的正常生长(例如西瓜根分泌的水杨酸),分泌积累越多,毒害就越严重,硏究者称之为“自毒物质积累”。重茬时间越长,自毒危害越大。

    以上三种后果迭加起来,形成了重茬种植危害的典型表现持征:病害多、产量低、品质差。重茬种植一般要减产三成或更多,重茬时间越长,减产越严重,重茬到一定年份后,产量就停滞在某一很低水平上,很难提高。重茬种植还造成畸形果多、光泽不好、口感风味劣化。

 

2.消除重茬危害的方法

 

(1)轮作━━全世界大田种植消除重茬危害最普遍采用的方法。

 

轮作又叫歇茬。它根据作物土传病害的严重程度、对土壤营养的消耗情况和自毒积累情况而定出轮作的年限周期。如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歇一年,即隔年种植;花生大豆等豆科歇2~3年;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茄科歇4~5年;等等。一般来说,病害越重,自毒越大,土壤营养消耗种类越多、数量越大,歇茬的时间就越长。如“有机种植”就要求“……通过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养地水资源管理与栽培方式的配套应用,创造出人类万物共享的生态环境。”

为什么轮作可以防治或减轻病害?因为危害某种蔬菜的病菌,未必能危害其它品种的蔬菜。蔬菜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长时间,是决定轮作年限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洋芋晩疫病原菌能存活2~3年,轮作年限就订为4~5年;瓜类炭疽病原菌能存活一年,那就隔一年或两年再种;轮作中安排豆类蔬莱轮茬,可以利用其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培肥地力;葱蒜类蔬菜含有抗生素类杀菌物质,用它们轮茬,能抑制和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减少病害发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水旱轮作,或水生蔬菜与其它蔬菜轮作,利用土壤较长时间的淹水来控减土传病害,等等。

但这个轮作的要求必须要看国情。比如美国的国土总面积为962.9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达19745万公顷,目前人均耕地面积0.637公顷(9.6市亩),大约是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3市亩)的7.4倍。在那里轮作不是问题,有的是土地来倒茬。为了保护耕地,美国还制定了强制休耕制度,以便恢复地力。而中国呢?十几亿人每天要吃,全国的耕地除了作物休眠时间,全年几乎都在种植农作物。别说休耕养地,连轮作都倒不开茬!(这里且不说在大量进口粮食大豆的现状下、在GDP政绩的刺激下、在“卖地财政”的驱使下,可怜的人均1.3亩耕地的精华部分每天还在被开发商们疯狂圈占!)

所以,轮作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不仅目前很难解决,而且随着时光推移,越来越在形成一个“死结”。解决重茬种植危害的出路,就只有选择通过防治土传病害、平衡土地营养、消解土壤残毒包括自毒等各种方法“对症下药”来解决。

而这些方法,对轮作倒不开茬、換土又受局限、偏偏又鈡爱某一两科蔬菜的屋顶种植爱好者来说,无疑也是可以借鉴参考的

 

(2)替代轮作的各种技术措施━━土壤消毒杀菌与恢复土中营养平衡

 

屋顶露台土量少,很多适合于大田或保护地大棚种菜的抗重茬具体措施搬过来不一定适用,但其原理却是一样的。下面就谈谈二分园经过实践证明对消解重茬危害(以茄科蔬菜为主,兼顾其它科)有效果的一些措施,供菜友们参考。

 

A.全盆換土法:能有条件換土的(主要針对盆栽),可以換土种植,“交換场地以利再战”。 但換进的新土不能是三年内种过茄科蔬菜的,否则效果要打折扣。如果換进来的土不但两年内种过茄科蔬菜,而且还发生过严重病害,那就可能越換越糟━━引狼入室。

      

B.晒土消毒结合喷药杀菌补肥法:在盛夏七、八月之间,利用盆中拔了上茬等待种下茬的十天半月“短暂休耕期”,把盆土20厘米深以上部分挖出在烈日下摊开暴晒两天,同时用高浓度石硫合剂对摊开的土喷雾一次(一包400克45%的晶体石硫合剂用3升开水冲溶,晾到50℃以下用,可处理300斤土),反覆翻土喷匀,之后再把土摊开成几厘米厚,盖上薄膜在烈日下晒,土温最高可上60℃。这样虽然麻烦一点,却可以把土中上茬留下的病菌害虫及自毒物质基本杀灭分解干净。(不用高浓度石硫合剂喷雾,采用撒生石灰粉也一样,每300斤土撒1斤生石灰粉。)摊晒处理完毕后补充有机基肥,同时增补钾肥及中微肥,混合均匀后再装盆,湿沤五天以上又种。

这个处理方法是利用高温灭菌灭虫与阳光中紫外线杀菌,以及高浓度石硫合剂(或生石灰)的强碱性来灭菌灭虫和分解自毒物质,同时又能适当平抑土壤的酸性。石硫合剂在一周后开始分解,又为土壤补了硫和鈣。装土回盆前增施有机肥与钾肥、中微肥,又强化了盆土的综合肥力。

【此法是二分园几年来在探索盆土种植避免重茬危害的几种处理方法中,经同种复栽对比试验中效果最好的一种。】

 

C.新盆土连种简化消毒法:若是从未种过菜的刚配新土,头年种菜(例如番茄或茄子、辣椒)叫新茬,土中自毒物还不多。那么第二年还可以再种相同的蔬菜品种,这叫迎茬,影响还不很大。但为减少负面影响,在第二年栽苗前十来天,宜用500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溶液透浇一次,静置控干。五至七天后翻土施基肥时必须多施有机肥,同时多补些钾肥就行。

这个处理方法是利用新盆土还未到达重茬标准之前就先行预防,效果也不錯。

 

D.槽土种植,若劳动力与摊晒场地条件具备,可参照B法处理。但对摊晒的土喷雾时,同时也要对槽中剩土喷高浓度石硫合剂处理。装土回槽之前,先在槽中剩土上面均匀撒施一些鉀肥(草木灰或氯化鉀、硫酸鉀)和中微量元素肥,然后再装土。这样处理之后,你就可以放心“重茬”,第二年又丰收。

这个处理方法原理与B法相同,可以看作是B法的放大实施。但对投入的劳动量和摊晒场地条件要求大,对晴朗天气稳恒性要求高,成本也相对较高。若天气骤变,往往收土都来不及。

 

E.槽土种植若不具备挖晒条件,可用福尓马林(甲醛)消毒法。具体的方法就是:先把土面刨松,对土面均匀喷洒以甲醛(40%)加水50~100倍配成的稀释液,然后把土再翻一遍,再喷洒一次,尽量使20厘米深以上的部分都能沾着药液。然后将土整平,及时盖上塑料膜并压住。密闭24~48小时之后,去掉覆盖物,摊开土,待甲醛气体完全挥发。此法可将上茬留下的病菌害虫基本杀灭,使土传病害得到控制。但对自毒物消解稍差,土中仍须增施钾肥及中微肥。(盆土不具备晒土喷药条件的,也可参照此法。)

这个处理方法是利用甲醛蒸气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对耕作层士壤进行闷熏灭菌杀虫的原理来消减重茬危害。但甲醛对自毒物消解的能力不如强碱性的石硫合剂,但省力省事,对晴朗天气要求不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完毕后必须让甲醛尽可能彻底挥发散逸,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15天,与天气和土面风速直接相关。经过试验,发现多翻几次土可以加快两三天。

 

【细心的菜友会发现,以上各方法最后都离不开“增施钾肥及中微肥”。这个就是“恢复土壤养分平衡”的重要措施。茄科蔬菜(包括很多种其它科的蔬菜)对鉀元素的耗取都居首位,凡是发生重茬危害的蔬菜,绝大多数与缺钾有关。所以要应对重茬,补钾肥必不可少。有条件的可以多施草木灰,沒有大量草木灰的,就只有用氯化鉀或硫酸钾来代替了。此外,找不到配制好的专用中微肥,也可以选择含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在施基肥时与有机肥配用,或以多施有机基肥替代。】

 

F.用生石灰替代甲醛的方法:甲醛气体若不能及时完全挥发,总使人不放心。有条件并愿意使用生石灰替代甲醛对槽土杀菌消毒的,可以在土面撒施生石灰粉。视重茬年限与土传病害轻重以及土壤酸化程度,每平方米撒生石灰粉0.5~2公斤左右,然后翻土至少20厘米深。隔天再翻土一次,尽可能使石灰与土的各部分接触。(也可以预翻土至20厘米深,先撒一半生石灰粉,第二天翻土刨松之后撒入另一半生石灰粉,再翻土使石灰与土的各部分接触均匀,这个效果更好。但付出的劳动量成倍增大。)这个方法对需要尽快恢复种植的要求带来的麻烦,就是处理完两天后,先要透浇一两次(淋溶去碱),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补钾肥及中微肥。

这个处理方法是用生石灰粉替代了甲醛,且不需要塑料膜覆盖,对天气条件要求不高,短时下雨也不怕。应对重茬危害用生石灰替代甲醛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生石灰(氧化鈣)的强氧化性,以及进入土壤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的强碱性,不但杀菌消毒,而且能彻底消解前茬自毒物,同时可以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彻底分解。此法需要投入的劳动量略高于E法而远低于D 法,成本低,效果好。唯一要求是你在当地能买到便宜的生石灰。

(这个每斤几角钱的东西,去网购往往要宰你几倍乃至上十倍。去年我曾听一个也是爱好者的年轻同事对我诉苦,说网购来的生石灰粉总成本折合四元一斤,顶上买石硫合剂了!我就想不明白,骑个车出去转一圈就可以解决的东西,这些人为什么就一味迷恋网购,愿意花上十倍八倍的代价?难道真的“不差钱”?!)

 

3.屋顶种植最环保、最亷价、最安全、最彻底的土壤消毒法━━石灰消毒法

 

有菜友问:是不是槽土每年都要用生石灰消毒一次呢?那不是很麻烦吗?这个倒不一定。但这个问题对新手来说有普遍性,还得谈谈。

二分园的作法,是凡用来专门种菜的槽土,以生石灰彻底消毒灭菌基本是四、五年一次,因为同科最多连种两年就換茬了。如果你认定“这地方我就永远种茄科蔬菜”了,那最多三年你就得重来一回。中间两年是否就“高枕无忧”呢?也不是。首先你每年要翻土追补鉀肥中微肥,其次你必须多施有机肥少用化肥,再次你必须把茄科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好,尽量少留隐患。而且茄科蔬菜的后茬最好安排种葱蒜,这样维持到第三年下来,再对槽土重新彻底消毒灭菌,以便让你的“最爱”在这不变的地方“万岁万岁万万岁”。不过,有必要如此“痴心不改”吗?!适当合理倒茬,不是也给自己省点事吗?

至于盆土量小,怎么处理都很方便。只要掌握了这个规避重茬危害的基本原理,可以随意操作。二分园在03年秋~07年夏的对比复栽试验结束后,从07年秋天开始,对盆栽蔬菜(含浴盆)的土壤基本是年年(小盆甚至每种一季)就复配加混有机质,毎次都少量掺生石灰粉消毒并增补鉀肥中微肥,任意倒换分合聚散,年年随意种,不存在重茬危害问题。这个前面介绍的图文很多,有兴趣者可以去翻看。

 

我曾在去年1月30日的图文《彻底公开二分园的“葵花宝典”:石灰粉》中专门介绍过生石灰的应用,这里再谈一次。因为有的网友反映他(她)们那里彻底城市化了,农村消失了,买不到石硫合剂;或花市上的商贩把农业区最普通的石硫合剂价格抬到了几倍的高位,且炒得神秘兮兮。那么用从前只要几分钱一斤、现在也只要几角钱一斤的生石灰粉来消毒,应该就是最亷价的了。在可以便宜买到生石灰的地方,菜友们不妨参考参考。

其实用石灰消毒,是最古老、最传统、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

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钙,由碳酸钙(石灰岩或石灰石)煅烧分解而成,吸潮性很强。氧化钙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各类细菌一沾上就只有“下课”。石灰粉是绝好的杀菌、灭病毒、杀虫剂。混入土中之后,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呈强碱性。完成杀灭任务后,逐渐与土壤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又还原为碳酸钙。这种矿物农药曾充当了千百年来的杀菌消毒剂,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不会产生抗药性。其碱性既能促进有机物分解,又可以中和土中积累的酸性物(土壤本来就是越使用酸度越高),对超量使用氮肥和酸性化学肥料引起的土壤酸化可以起到矫治的作用。既降低了土壤的酸度,本身又含有植物能吸收的中量元素钙,一举数得,本是好东西。但因使用它不如其它化学药水方便,于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石灰消毒法逐渐被冷落,而对环境的长远前景可能造成潛在隐患的各类有机合成杀菌杀虫剂大行其道。

从前在山里工地上当“业余菜农”,基本上就只用石灰粉消毒杀虫。回到成都上了屋顶建成二分园,岂能废除不用?这几年来基本没有发生过土传病害,生石灰粉是立了大功的。(当然对于老天爷伤心了就“泪飞顿作倾盆雨”造成空气的高湿度,病菌在棚架枝叶果穗上猖狂,石灰粉那是无可奈何。)凡事均有度,石灰也不可盲目用得太多,二分园隔年就普撒一次广泛消毒,也就耗用三、四斤,最多五斤左右。而且生石灰粉只能用于土中,最多兑浆刷树干,不能取代对果树空中的枝蔓喷布石硫合剂。

菜友们如果配新土,由于各种材料来源很杂,难保不带有这样那样的病菌或害虫虫卵。如果你配完土后,用少量生石灰掺入新配的土中作一次预消毒杀菌,那就可以减少很多可能发生的后续麻烦。用量一般就是每300~400斤土用1斤生石灰粉撒进充分混匀。沤上十来天再混入腐熟有机肥,装土就位透浇一次,两天以后就可以使用。

至于生石灰粉的保管与存放等问题,请参考《彻底公开二分园的“葵花宝典”:石灰粉》中的说明。

 

结束语

这篇关于“屋顶种菜的土与肥”的文字写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要解决菜友们的所有问题,我想光凭一个“业余菜农”是远远不够的,我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与大家一样的业余种植爱好者。中国有很多“农业专家”,普及一些农业知识,尤其是一些指导大众种点“放心菜”的基础知识,对他们应该不是困难的事。就算屋顶种菜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凭着他们的专业知识与强大齐备的科硏设施,多做些对比试验,潜心硏究一下,弄出个“屋顶种菜三百问”之类的普及读物来,也不是难事,咱也去买一本。可惜,沒有人愿意做。也许就沒有人想过要去做━━“辛辛苦苦做这个能得到什么好处?!”反过来,中国就有那么些“农业专家”,谈业务出丑,搞硏究不行,但为了谋取私利搞歪门邪道“出业绩”,忽悠起老实外行的平民百姓来,那可是一套又一套、一个更比一个强。不是弄出个“三聚奶”,就是整出个“爆炸西瓜”。在明知国外已硏究确认“瘦肉精”有毒副作用的前提下,仍然隐瞞真情,把“瘦肉精”作为“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引进来,骗得无数荣誉光环,立功受奖风光无限,却让亿万国民饱受其害。

所以,一个连“农技员”职称都沒有的“老顽童”,就只好在这里“痴人说梦”,把自己几十年来的点滴体会和一些粗浅认识写下来供爱好者参考,互相取长补短自由交流了。写这个“屋顶种菜ABC”,也是自己重新学习、重新认识的一个新过程。因为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变化,新技术不断湧现,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我感到最困难的是“深入浅出”,即把一个原理性问题用大家都能理解看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使不同程度的菜友都明白若干个“为什么”,以便今后结合实际发生的情况去自己判断决定“做什么”。

鉴于自己水平有限,我希望有更多高水平的菜友们一起来参与讨论,贡献出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与系统知识,让广大菜友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与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全文完━━                               2011.7.7~7.17

 

【附】

 关于石灰消毒使用量的再次说明 【ABC之23】

 

不少天涯菜友对使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产生了兴趣。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对各种有机合成农药的泛滥提高了警惕,宁可麻烦一点,也愿意使用环保型的矿物农药来替代各种有机合成农药,使自己种菜的土壤免受可能的污染。但对不同的种植环境,石灰的使用量是大有差别的,并非越多越好。若使用不当,造成土壤碱化,反而影响种菜,为此再作说明。

 

屋顶种植槽中的参考使用量

 

如果槽土长期重茬种植、土传病害严重,且土壤已相当酸化,你可以多用一些(按槽土平均深40厘米计),这个量可以用到每平方米0.5~1公斤石灰粉(按石灰粉中含烧透的石灰50 %考虑。我买到的就是最多只含一半烧透的石灰、其它沒烧透的石灰石都混在一起磨成的石灰粉。)如果你买到的生石灰粉含烧透的石灰的比例高,就要酌减用量。这些石灰粉与槽土充分混翻后,相当于每立方土中加入烧透的石灰1.25公斤,约占土重千分之一。

如果槽土长期重茬种植、土传病害严重,且土壤酸化已非常严重(比如“种什么都不长”了),你想一次消毒更彻底,可以超量使用石灰粉最多达一倍,即每平方米最多用到2公斤石灰粉,相当于每立方土中加入2.5公斤烧透的石灰,约占土重千分之二。这种极端情况杀菌消毒虽然彻底,但土中余碱太多,消毒后需要去碱,即使用多次透浇淋溶的方式排碱,通过排水口让碱性水溶液流走,然后往水中大量添加有机肥,利用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来中和残余石灰的碱性,使槽土恢复宜于种植的功能。槽中排水不暢或土质粘重的不宜使用。(只要土壤不是酸化到“种什么都不长”的程度,最好不用这种极端方式,太麻烦。)

如果槽土并未长期重茬种植,只是近两、三年连种了同种或同科作物,土壤酸化还不明显,想杀菌消毒处理后再继续种,那么每平方米撒0.2~0.3公斤石灰粉,翻土20厘米深混合均匀就行了。

如果是不连茬种菜的槽土每年进行常规消毒,则每平方米撒0.1~0.15公斤石灰粉就可以,主要是浅层杀菌消毒杀虫卵。

二分园的土壤每年常规消毒,又大量使用有机肥,所以石灰用量并不多,每年约在5市斤左右。

 

地面菜园的参考使用量

 

地面不比种植槽。种植槽有排水孔,处理完了可以不断透浇淋溶排碱。地面菜园若使用超量石灰彻底消毒,则剩余碱性物质只能沉淀在原地,造成土地碱化。

所以地面菜园使用石灰消毒处理重茬危害,每亩用量一般不超过100~150市斤。若土壤酸化严重,结合整治土壤酸化,可以适量增加到每亩200~350市斤。

有地面小菜园的菜友,你若也只是近两、三年连种了同种或同科作物,土壤酸化还不明显,想杀菌消毒处理后再继续种,那么每平方米撒0.1~0.15公斤石灰粉,翻土15~20厘米深混合均匀就行了。这是我以前在山区工地开荒种菜时,同种同科连种两年后、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多次使用过的方法。处理后,再连种两年,又处理一次。

至于在不连茬种菜的土地上进行每年的例行消毒,每公斤石灰粉可以撒20平方米左右的地面,就基本可以达到10~12厘米深的浅层杀菌消毒杀虫卵的目的。

 

为什么屋顶种植槽用石灰杀菌消毒的单位面积用量,在同等状况下大于地面菜园?因为种植槽、种植盆中的土量少,根系密集程度高,土传病害的病菌与自毒物质也相对密集;消毒后多出的余碱又可以通过不断透浇淋溶排碱,因此可以使用较多量的石灰。而地面菜园土体宽广,植株根系扩展面广,土传病害的病菌与自毒物质也相对分散,再加上地面菜园沒有可以从下方自流排碱的短距排水孔,剩余碱性物质只能沉淀在原地,一旦土壤碱度增高不好处理。所以,地面田土用石灰杀菌消毒的单位面积用量就以基本够用为准,不象屋顶种植槽、种植盆,可以使用较多的石灰。

屋顶种植的菜友若认为基本够用就达到了目的,也可参考使用地面菜园的用量。

用石灰对土壤常规杀菌消毒也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每年一次,以免土壤碱化。

不要忘记,使用石灰对土壤杀菌消毒后,必须往土中增补有机肥。最好再添加大量缓分解有机质:利用土中残余石灰的碱性加速有机质分解,既能中和碱性又能使土壤腐殖质增加,一举两得。

 

                                                                                                               2011.7.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