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敛之时期《大公报》“敢言”思想的形成(3)

 平雅小座 2011-11-17
英敛之时期《大公报》“敢言”思想的形成
http://edu.youth.cn   2011-01-18 22:05:00   中国青年网

新出炉高校校花
·电子科大最Hold妆宿管阿姨 让研究生服了
·16岁北航读博士 导师表示最重要是平常心
·高校才子美女汉子解读民间版《大学城城歌》
·学生将母校实景制成CS地图引发各方争议
·90后男孩仿《出师表》写《出职表》求职

多版本“蓝精灵体”

  在1902年,《大公报》创刊之时,北方仅存在四五家报纸,因此《大公报》本身创立便有着非常的意义,更何况英敛之“敢言”的思想,便使得当时舆论环境死气沉沉的北方有了一份有分量的报纸。

  “敢言”的思想是社会对于《大公报》的肯定,因此,日后新记大公报继承了“敢言”的思想,从而使《大公报》的现实意义大为提高。

  “敢言”思想可以说是《大公报》一切理念的一个魂,正如言论自由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决定作用一样,“敢言”的思想可以说是《大公报》人实现其“忘己之谓大,无私之谓公”,“四不主义”,“公、诚、忠、勇”等理念的基本,只有“敢言”为先,才能够为人民而言,为国家而言,为民族而言。

  借用王瑛的一句话,提起《大公报》的评论,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敢言”。它敢于抗大官,敢于为民请命。英敛之自始至终坚持保皇立场、宣传改良主张,但其指斥权贵、为民请命的“敢言”精神,在中国新闻史上仍然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