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王朝,就是汉朝。而历时三十二年的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则成了铸就强大汉王朝的重要原因。 这场大战争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向南骚扰中原的军事实力,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使匈奴再也无力对中原构成军事威胁。匈奴在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后,不得不远涉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这场大战争为匈奴的分裂、南匈奴的彻底臣服、以及北匈奴被迫西迁欧洲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开始,分别对匈奴实施了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决战三次重大的反击战役,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河南、漠南之战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派遣年轻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然袭击,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移内陆民众十多万在该地区屯田戍边。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对长安的威胁,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基地。匈奴不甘心失去河南,数次出兵袭扰,企图夺回河南地区。汉武帝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派遣卫青率军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出兵右北平,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行动。卫青出塞五六百里,长途奔袭,突袭睡梦中的右贤王,打得其仅带数百人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回师。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河南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次年二月和四月,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 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锐骑兵1万人出陇西,向河西走廊的匈奴人发起进攻。他采取突袭战法,长驱直入,短短6天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大军在皋兰山遭遇。汉军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同年夏天,汉武帝派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张骞、李广等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策应霍去病主力。霍去病绕道河西走廊北边,迂回纵深达2000多里,从敌后,由西北向东南突袭,大破匈奴各部,在弱水河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汉武帝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屯田戍边。河西之战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漠北决战 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并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后,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役集团,分别由卫青和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两大主力行动。匈奴将部众、牲口、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漠北”。卫青将计就计,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横渡大沙漠,北进1000里,寻歼单于主力。同时命李广、赵食其率部从东面迂回策应。不久,卫青主力遭遇严阵以待的单于主力。匈奴派出一万骑兵对卫青军团发起冲击,卫青下令先用武刚车环绕己方军阵,组成防御阵形,使用弓弩射杀敌人,掩护主力待机,另以五千骑兵迎敌,待匈奴骑兵进攻受挫后,指挥主力骑兵向单于军发起冲击,单于即投入所有部队迎战,双方形成胶着。从中午大战至黄昏,双方伤亡均极其惨重。忽然大风骤起,视线不良。关键时刻,卫青将唯一的预备队——轻装骑兵,借风沙的掩护从两翼向单于所在地实施包围。单于见突入的汉军骑兵人数多、战斗力强,担心后路被切断,再呆下去对自己不利,仅带数百精锐向北突围。卫青派专门负责追击的轻骑兵连夜追击到寅颜山的赵信城,仍不见敌踪。 这场战役,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9000人,挺进到赵信城,城中积粟除补充汉军之外,连同该城一同烧毁。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北进2000多里,渡过沙漠,一直进军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与匈奴左贤王遭遇。经过决战,歼灭了左贤王精锐部队,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人。 漠北决战共歼匈奴精锐9万余人,严重削弱匈奴的实力,使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