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热下的冷思考(2011-11-18 18:16:25) “亲爱的,我们能吃一顿'不养生’的白米饭吗?你这营养丰富的五谷杂粮饭,实在是太难吃了!”日益增温的养生热潮,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女主人变成了“养生爱好者”:鱼一定得清蒸,味精绝对不可放,隔夜菜得倒掉,每晚睡前都要泡脚40分钟…… 场景2:晚上9点,美琳心满意足地走出按摩院。尽管钱包又瘪了一层,但是她还是觉得很值得。虽然之前已经为自己办理过全身肌肉放松、淋巴排毒、腰腹减肥3张卡,但是一看到店家新推出的“特价胸部疏通护理”,也忍不住又尝试了一次。“单位里不止一个同事体检查出了乳腺增生,能提早预防还是得预防一下。”回家的路上,美琳自我安慰地悄悄对自己讲。 场景3:这是爱诺买下的第四个枕头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年的睡眠质量一直不好,爱诺为此换了不临街的房子,换了据说能100%隔音的窗户,换了高级又更高级的“太空记忆”床垫和枕头,可还是不行。 谈到养生,今天的我们似乎很难不焦虑。 就算身边没有亲友患病,抬头看看环境,英年早逝的新闻越来越多,萝卜白菜都可能是化工产品;再低头瞧瞧自己,整天都是浑身难受却也查不出什么病。唉,想起家里老人还在、孩子又小,真怕咱这脆弱的身子骨,哪天就会出问题。 所以我们也就不奇怪,有人在感慨“30岁,每天不吃维生素就恐慌”。可是偏偏昨天的电视里,又看见养生专家跳出来严重警告:“过度服用维生素A的男性容易患前列腺疾病!” 崩溃啊! 其实自古以来,长生不老的美梦,就被人们所追求。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共有 8 位皇帝死于服用仙丹(最后一位是清朝的雍正),更别说数不清的达官贵人了。 而我们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更是被精明的商家所看重。他们巧妙利用了“亚健康”一词,积极培训各个岗位上的促销员,不断翻新花样向我们描绘一个本质上相同的危机——没错,您现在是健康的,但是,您只是站在“健康”和“不健康”之间那条脆弱的分界线上——如果您再不服用我们的药品(或者不按照我们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那么小心,说不定什么时候,您就掉到“不健康”的万丈深渊里了。 用将来遮蔽现在 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一生下来就是要死的,可是为什么20多岁的时候不害怕?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充实啊!年轻的时候,忙着学习、毕业、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忙着给已有的精彩生命增添新的内容。 遗憾的是,不知不觉,我们都体到了人到中年生命中那逃也逃不掉的停滞和空虚感。似乎每一天的生活,不过都是在复制前一天的内容:迷迷糊糊从床上爬起,胡乱吃几口早饭,然后送孩子上学,自己上班,然后又是吃饭,工作,吃饭,最后再迷迷糊糊上床睡觉。生活中想遇到一件欢欣鼓舞的事情,似乎越来越难。随手翻翻用掉了大半的日历,有时甚至都想不起来上半年是怎样过来的。 当我们对眼下的空虚深感无力,就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来,似乎我们今天的“养生”是有意义的。我们限制日常的饮食,为昂贵营养品和特效药买单,尝试各种传说中的养生妙方。 我们焦急万分地渴望由此实现生命的无限延长,却很少想过要那么长的岁月干什么。 都用来养生吗? 为生命加长?还是加厚? 盈盈自认为是一个“不怕死”的人。每次旅行之后回到北京,她都要“很不健康”地吃上一大碗红烧肉。谈起养生的话题,盈盈觉得:“有些人特别怕死,他们总觉得明天是不是自己的末日?出门一定不会遇上车祸?脚底下的地皮不会地震?” 发展心理学认为,成年以后人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满意的亲密关系和丰盈的满足感。这里说的“满足”,更核心的意义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消失,但是我们都不希望到了那个时候,这世界完全与我们无关,就好像我们不曾在走过一遭。所以,就算留下一些文字,图片,拥有一些时常会微笑着想起我们的亲友,都可以丰富我们生命的满足感。 因此,很多心理学家建议说,在费尽心力将生命延长的同时,不妨也尝试着将它加厚。在心理意义上,物理意义上的加长,和体验意义上的加厚不同。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很多实物,买过之后(或者吃过之后)常常就被遗忘,但经历,比如10年前的一个阳光午后,却每每在回忆之时让我们又一次感到幸福暖暖。 TIPS :为生活添彩,给生命加厚 l l l l l l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