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案剥皮诗,形式上属于戏拟诗,所以叫剥皮,内容上则反其意而为之,所以叫翻案。 翻案诗在宋之前虽存在,但只是很少一部分的诗人的偶尔为之,但到了宋朝便蔚为大观,形成了一条很大的诗路。翻案诗的兴起,有一部分的因为宋的禅宗,禅宗本是否定外物之权威,突出本心之地位的一种精神,其顿悟说就是一个大大的反调,象“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要翻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另有一部分就是因为黄庭坚的原因,他的“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法,其中的脱胎换骨就包含了翻案的意思,他用王梵志的诗称这种诗法为“翻著袜法”(梵志有翻着袜诗云:“梵志翻著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剌你眼,不可隐我脚。”古人的袜是用粗布做的,一面光洁,一面粗糙。世人往往为了好看,却忽视了袜子的本来用途,将光面穿在外,而将粗糙面穿在里。梵志反穿袜子,别人说他穿反了(可能是好意),可他却说,宁可让你看不顺眼,也不可使我的脚不舒服。),后来的杨万里称为“翻案法”,宋代诗人为了不落窠臼,常运用翻案法,反其意而又在情理中。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归纳这种手法说: 太白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至鲁直则云:“凭谁说与谢玄晖,休道澄江静如练。”王文海云“鸟鸣山更幽”,至介甫则云:“茅檐相对从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皆反其意而用之,盖不欲沿袭耳。 宋代诗人所用的翻案法有两种,一为“反用故事法”,一为“反用诗句法”。上述例子,就属于“反用诗句法”。“反用故事法”,则更常见。王安石好作翻案诗是最出名的,有“拗相公”之称,其诗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明妃曲》),就是反用前人故事的。历来对昭君远嫁塞外,多归究于小人弄权。王安石却为毛延寿“平反”。再后来的严有翼便称为“反用故事法”。(周裕锴 宋代诗学通论),宋朝的一些名诗人基本都是翻案诗的高手,象“昭君出塞”这一诗题,当时的欧阳修、司马光、曾巩、王安石每个人都翻了一首,王安石那首尤其翻得妙,把昭君的出宫之悲硬是翻成了昭君进宫本身就是悲。 翻案剥皮诗是翻案诗的一种,属于“反用诗句法”,翻案剥皮诗写法上采用戏拟诗的方法,戏拟诗是剥皮诗的一种,它保持了原诗的格式或部分原句,在原诗上动手术而达到与原诗观点相反的目的。而一般的翻案诗或取原诗一句,或只针对原诗的观点,写作上则另开炉灶另开张,这是一般的翻案诗与翻案剥皮诗最重要的区别。 如毛泽东的《咏梅》是陆游《咏梅》的翻案,但不属翻案剥皮诗。 由于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不同,诗人对莺啼的态度也很不相同。前者但求梦中一聚,以叙衷曲,莺啼扰梦,自然心烦;而后者国泰民安,莺啼而添妙趣,自然听之如莞,乐此不烦了。后者虽翻案,但语言结构上只有原诗一点点影子,使读者知道这是针对原诗的翻案诗。 唐朝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据此也以《乌江亭》为题写了一首与杜牧唱反调的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写的已有剥皮味道了。
汉乐府里面的《梅花》:“庭前一树梅,寒多未决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王安石的翻案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这首翻案诗不但保留了原诗每句的尾字(戏拟诗的方法之一),而且每句都有针锋相对的味道,你是庭前的树在寒冷中多数还没开放,而我连墙角的梅花都斗雪开放了,你只看到花误以为是雪花,却没留心梅花的香味,我却不必看花,只凭着香味就知道是梅花开了。因此这是典型的翻案剥皮诗。
最早的翻案剥皮诗可能是唐代惠能写的。
诗偈 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反用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曹植的《七步诗》脍炙人口。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郭沫若“反其意而剥皮”,作了一首《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这是对敢于献身、乐于奉献的美德的赞颂,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将原诗的贬义翻了个儿,变为褒意。
近试上张水部 唐人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此诗中是一个温和柔顺、谦恭有礼的好媳妇。然清人徐枕亚将此诗只改动七个字,同样一位新嫁娘就判若云泥了。且看:
洞房昨夜翻红烛,待晓堂前骂舅姑。 妆罢高声问夫婿,须眉豪气几时无?
明代成化年间,御史冯彻因直言劝谏而被革职,并被发配到辽东充军,因好心不得好报,悲愤中就套用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中的“劝学”诗,写了一首反映知识分子遭到迫害的诗。诗曰:
少小休勤学,文章误了身。 辽东三万里,尽是读书人。
按《神童诗》中的“劝学”诗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明末清初人钱谦益在他的官场阅历中,根据自己的感受,曾写了一首题为《反东坡洗儿诗》的诗。诗曰:
坡公养儿怕聪明,我为痴儿误一生。 还愿孩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按苏东坡《洗儿戏作》诗为: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有一首流传颇广的诗,批评以种种歪歪道理为借口,不爱学习的人:“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箱待来年。”有人活剥一首:
春来正是读书天、夏日炎炎不贪眠。 秋高气爽正好读,严冬读书志更坚。
这么一改,成了一首赞许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诗,对人们颇有鼓舞、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