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立课程新理念 打造课堂新教学

 神采飞扬7 2011-12-05
树立课程新理念 打造课堂新教学
佚名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语文教学一次新的革命。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当前,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种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习方法和
  情感态度的教育。语文教学的实施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和政治性,违背了儿童学语文用语文的发展的规律,我们现在认识到,语文是母语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从人文角度来说,我们更要关注儿童认识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因此,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的,这样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更具有科学性,凸现了人文性。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应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材也进行了多次的更新,但是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教材内容依然偏重、偏旧、偏难,缺乏灵活性和时代感。教师把教材看成是“法宝”,看成是学生唯一获取知识的源泉,教材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学生选择的权利被剥夺了,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支配下枯燥乏味地学习着,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呢?
  另外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也违背了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语文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它的生成就具有模糊性,何必让儿童把语文知识掰得那么细那么碎呢。我们知道一个不懂语文知识的人也能正常的交流。因此,小学阶段不应该让学生掌握那么多语文知识,更不应该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童获取语文知识的渠道无所不在,就更不应该用教材去束缚学生。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选定教学内容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把握:1、淡化知识强调整合。2、淡化规定强调开发。3、淡化传授强调感悟。4、淡化训练强调积累。5、淡化理性强调实践。

  三、学习行为的转变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角色,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不要强加给学生观点,不要统一学生的认识,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思维。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转变教学行为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够为学生解疑、答疑,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教师还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凌驾于教材、课堂、学生。

  四、学习方式的运用
  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具有鲜活的思想、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应顺应儿童的这种自我需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我实践中、自我体验中去学习语文,更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增长学生的智力。合作是一种互动交往的关系,通过合作学习能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弥补,每个学生都是老师,都能尝试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合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建立信任,凝聚情感。探究是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是实践、是尝试、是体验。探究需要有进取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激励很重要。
  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让学生感到有兴趣。2、让学生全体参与。3、解放学生活动的空间。4、提供参阅的资料。5、讨论的问题有价值。6、把握正确的导向。7、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8、有效地调控教学时间。9、科学的安排学习小组。10、有组织地交流发言。

  五、课堂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随着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是什么样呢?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以下评价建议。
  1、教师是如何利用教材和使用教材的?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的?
  传统的教学是就教材教教材,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比较狭隘。而新理念下的课程是开放性的,课程不仅仅指的是教材,它还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也就是说语文资源无所不在。这样看来,无论教材编写的多么好,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其次,要处理好教材与课外的关系,教材毕竟是主渠道。第三,不要过分地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强调让学生自我积累和感悟,强调让学生在自我实践和自我体验中学语文。
  2、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我们说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平等的对话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用的发挥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切都是为了学生,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怎样的呢?首先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第二,要亲和、尊重、理解学生,做他们的朋友。第三、激励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对学生的见解不要轻易下结论。第四,要科学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合理的调控教学进程。
  3、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兴趣?是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有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创设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大胆的提出问题,无拘无束的发言,乐于实践和操作,敢于尝试和验证。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要求教师不要强加给学生怎样学,在教师的建议下让学生自主选择。但这里要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就是自主的,自我喜欢的(那就是“玩”。动手动口动脚动脑,相互合作、质疑、争论,表现自我、满足自我)。
  4、学生形成了那些语文素养?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教学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要综合地进行评价。

  知识与能力: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包括课外的知识,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包括人文知识。能力首先是基础的(语文运用能力),是综合的(观察、思维、想象),是实践的(操作、感悟、体验)
  过程与方法:主要指获取知识的途径;形成能力的方式;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学习行为的表现与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素养是怎样形成的,主要看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思考、积累与感悟、运用与实践、审美与体验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 [2006-03-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