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读教材成为一种习惯 | |
作者:裴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9-12-24 点击数: 731 | |
让研读教材成为一种习惯 南京宁海分校 裴娟 我们判断一堂语文课优秀还是不足,常常依据这堂课是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设计是否科学而新颖,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常用标准。在新课程已经改革八年的基础上,在语文课从繁华热闹到淳朴自然的转变中,我们是否应该把研读教材的成功与否也归纳进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中去呢?其实,研读教材并不是什么新名词,新事物,它本身就应该伴随着语文教学一起前进,一起成长。可惜,研读教材这个上课前的准备过程往往被语 一、追本溯源话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材的定位是很明确的,可惜,语文教材常常在教师心中扮演着这样几种角色: 1、单一工具性角色。 虽然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但很明显,它并不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全部。有的语文教师认为教材就是教会学生答题的道具,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只追求教材所蕴涵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而完全忽视教材的内涵。 2、理解模式化角色。 一篇教材或同单元的几篇教材,在一些语文教师的眼里,已经形成既定的模式化。这一单元的教材是诗歌,那教师一定要利用每篇课文,把诗歌的体裁特点和写作特点讲明晰,讲透彻。这篇教材是小说,那上课模式就是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主题。给语文课都贴上模版标志,不容更改,当然也就不用费心思去想,去悟,去感受了。 3、轻视丢弃型角色。 新课改希望语文课能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希望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要丢弃教材,无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把课文上成地理课、思想教育课、小品表演课,这样的语文课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华而不实。语文课都这样上法,还能姓“语”吗?不研读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就会极度肤浅,语文教育就会贻笑大方的。 二、潜心动脑研教材。 什么是研读教材呢?拿着教材反复读,反复看,那绝称不上“研读”。所谓“研”,即揣摩,研究。那“研读教材”自然就是揣摩教材,研究教材。但是,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对教材研读后的体会和想法,只是他对教材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研读可以让教师走进教材,理解教材,但不代表教师对教材的研读结果一定适用于课堂教学。这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平时的教材研读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现在的阅读教学呢? 余老师在研读教材上是这样认为的:“从研读教材的角度讲,老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教学中要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 1、细腻深刻地研析教材,挖掘教材的知识功能。 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中。之前谈到有的教师把教材的功能性单一地认知为教学工具,这些老师的看法当然是片面的。教材的形成与编写有着它自己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教育性。教材当然有着知识传授功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所以我们应该这样说,在研读教材时,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与特点,把教材中的知识功能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把教材读得细腻、读得深刻,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印象深刻的是余老师上的《荷叶·母亲》,这篇课文单从写作意图上来看,学生并不难把握,但是余老师却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挖掘出了这篇文章的多种写作技巧,如“以物喻人”“写物抒情”“融情于景”“一线串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构思”“生动照应”等。这让教材的美不仅体现在情感上,更体现在它的知识功能上。一堂简单的课,却让学生的文章赏析能力得到如此大的提高,这个教学过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余老师自己也说:“中学语文教材,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所以,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一定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让教材的“美”显现出来。 2、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我们怎样理解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呢?所谓“创造性”就是有着不同于常人,不同于一般的想法或做法。那么研读教材时,教师对教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创造性。 余老师在上《小石潭记》时,创造性地设置了20个话题,“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色与光”“虚与实”“景与情”……学生在理解、体味、探究课文时必定获得了独特的体验,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接受挑战,得到提高。 当然,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研读教材,不是让你推翻前人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对教材的主题,人物、写作手法、甚至于一句话,一个词的独具慧眼的理解,都可称之为创造性理解。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理由害怕动脑筋,因为只有你研读时那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才能让你的语文课堂充满新意和活力。 有的人把研读教材等同于备课。看似相似,其实不然。只能这样说,研读教材是备课的关键环节。但是,备课更侧重于研读完教材后备教学思路和方法,研读教材更侧重于走进文本。所以,研读教材不仅可以上课前做,也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更可以在课上完后进行研究、完善和总结。不同阶段的研读,定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完全不要拘泥于研读只能是备课时进行的固定思维,让研读随时进行,让收获时时拥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研读教材的结果不能取代学生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本身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学生”的首要位置,说明学生才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角。教师研读文本,读得细,读得深,读得美,都是学生的阅读向导,都不能代替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但愿研读教材能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馨香的书卷味,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研读时思维碰撞的火花照耀和震撼学生阅读的心灵。让研读成为打开教学大门的金钥匙,使你在语文教学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
|
来自: 行在今天 梦在... >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