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这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关于游仙诗的类型,前人曾做过种种划分:或从作者思想倾向出发,以富贵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正体,以坎坷者而游仙,为游仙诗之变体;或从表现形式出发,以作者同神仙共游为古体,作者不在内,仅神仙自游为近体。 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备浪漫的色调。游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 早在先秦时代,随着神仙观念的出现,人们已设想“千岁厌世,去而上;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天地篇》) 屈原在《离骚》里愤慨高远的理想不能实现,求诉无门,就幻想上升天界,遨游四极。 秦始皇曾“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 这些《仙真人诗》已佚,鲁迅认为“其诗盖后世游仙诗之祖”。 游仙诗的流行则是汉代以後的事。神仙思想在汉代一直发挥着重大影响。在汉人的宇宙观里,一个具体而完整的神仙世界形成了。反映在文学领域,汉赋在以铺张扬厉的手法叙写世界景象时,神仙境界就成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汉乐府里也有描写神仙内容的篇章。东汉末年道教兴起,神仙信仰乃是道教的主要内容,从而有关仙人、仙界、学仙、成仙等等观念更广泛地流行开来。魏、晋时期文人们相当普遍地接触、接受道教,神仙题材大量被表现于文学作品之中。 而在诗歌中,神游仙境即“游仙”则成为经常地表现的内容。如曹操的《气出唱》、《陌上桑》、《秋胡行》等,都是表现游历仙境内容的。到了曹植,则出现了以《游仙》为题目的作品,曹植还有《升天行》等,这些作品显示出游历仙界题材在曹植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把“游仙”进一步确立为一种诗体,始于昭明《文选》。《文选》所录有何劭一首和郭璞七首。何焯评论何劭《游仙诗》说是“游仙正体,弘农其变”。 何焯所谓“正体”,是指所表现的是幻想游历仙界的传统内容。 晋宋以后一般文人的游仙之作与单纯表现神仙幻想或宣扬神仙信仰的仙歌有所区别。无论是嵇、阮,还是郭璞,游仙之作都是把士大夫阶层的隐逸观念和行为与神仙追求和幻想相结合,抒发感慨,更讲究词藻修饰,艺术上也多有特色。(资料节录) 一般的游仙题材给作者提供了发挥艺术想象和表现手段的可能。 “游仙”一类诗歌创作就具体内容划分,大体也
有宗教的和寄托的两类。宗教的如唐道士吴筠,有《游仙二十四首》,是借描写仙界景象和神仙生活来宣扬道教的神仙信仰和神仙追求的。 利用游仙题材表达寄托的,又可以分为两类,如清人陈鸿寿在《樊榭山房集集外诗序》所说:“诗家游仙一体,自唐人以来,多为绝句,或别有寄托,或近香奁艳情之作而出以迷离惝恍之辞,要无无谓而作者。” 厉鹗曾作过前、后《游仙百咏》二百首,他有序说:“参军调逸,爰咏《升天》之篇;子建才高,遂有步虚之作。至于弘农之始倡,实为屈子之余波。事虽寄于游仙,情则等于感遇。后有作者,咸步趋焉。此皆天情腾踔,清思雕华,淹踬穷途,漂摇愁境……诚可谓挥斥八极,逍遥九垓者矣。” (卷四) 这都指出文人游仙诗的基本面貌是华艳奇诡,逸思缥缈,游思呓语,杂以感慨,思想上和艺术上具有一定特点。 唐人直接用“游仙”为题写诗的人不多,只有王绩、武则天、窦巩、刘复、贾岛、张祜、曹唐、司空图等可数的一些人,但写作相关题材的人却不少,其中以曹唐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成就也最大。他初为道士,曾困于举场,长庆至大中年间为诸府从事,“平生之志激昂,至于薄宦,颇自郁悒”。 (第3册P493) 他既有道教生活的亲切体验,又有人生坎坷的经历,所以他能够把修道的精神感受和人世间的真情实感融汇无间地结合起来,又能使用唐代诗歌创作高度发展的艺术技巧,开拓出游仙诗写作的新生面。相传他有《大游仙诗》五十首,又有七绝《小游仙诗》九十八首。诗人利用古老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构思出原来故事所没有的场面和细节,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仙人形象和仙界情景。其中描写刘、阮传说的有五篇,故事仍遵照原来传说的情节展开,但每一首诗的具体细节却完全出于诗人的艺术想象。 宋代以后写作《游仙诗》的仍代有其人,如元人虞集、陈基,明人贝琼、罗颀等都有这一题目作品。清人写作游仙诗的更多。这类作品往往写得迷离恍惚,立意难以确指。大多承袭郭璞“诗杂仙心”的传统,构思惝恍,语带烟霞,创造出独特的幻想意境,但表现上往往程式化,模拟痕迹比较明显,也是题材受到限制的缘故。如赵执信热衷道教,作有《读〈续列仙传〉排闷作二十四绝句》,从题目就可以知道他关心神仙是为了“排闷”的。 佛、道二教在文坛和民众间的传播,正补充了文学创作在这方面的不足。特别有关仙人、仙界的信仰和相关观念,形成了许多美丽、奇异的传说,带着烂漫而华艳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注意,那些仙事、仙语和神仙变化的情节,更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绝好的材料。游仙诗和步虚词给后人诸多体裁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从这样的角度看,尽管历代游仙诗和步虚词创作具有更高艺术价值的篇章不算很多,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还是不可低估的。(根据资料缩写)
游仙诗? 曹植
人生不满百。戚戚少欢娱。 意欲奋六翮。排雾陵紫虚。 虚蜕同松乔。翻迹登鼎湖。 翱翔九天上。骋辔远行游。 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 北极登玄渚。南翔陟丹邱。
郭璞《游仙诗》今存19首,其中有9首为残篇,是中国游仙诗体的鼻祖。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下,长揖谢夷齐。
啸嗷遗俗罗,得此生。
游仙诗? 嵇康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 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 王乔导我去,乘云驾六龙。 飘颻又玄圃,黄老路相逢。 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 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韶,雅高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游仙诗 晋? 张协
峥嵘玄圃深。嵯峨天岭峭。 亭馆笼云构。修梁流三曜。 兰葩盖岭披。清风绿隟啸。
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 沈约
夭矫乘绛仙。螭衣方陆离。 玉銮隐云雾。溶溶纷上驰。 瑶台风不息。赤水正涟漪。 峥嵘玄圃上。聊攀琼树枝。
朝止阊阖宫。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淹留且晞发。
游仙诗? 何劭
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 光色冬夏茂。根柢无雕落。 吉士怀真心。悟物思远托。 扬志玄云际。流目瞩岩石。 羡昔王子乔。友道发伊洛。 迢递陵峻岳。连翩御飞鹤。 抗迹遗万里。岂恋生民乐。 长怀慕仙类。眇然心绵邈。
奉和赵王游仙诗?? [南北]庾信
藏山还采药。有道得从师。 京兆陈安世。成都李意期。 玉京传相鹤。太乙授飞龟。 白石香新芋。青泥美熟芝。 山精逢照镜。樵客值围棊。 石纹如碎锦。藤苗似乱丝。 蓬莱在何处。汉后欲遥祠。
游仙二首 唐 司空图
蛾眉新画觉婵娟,斗走将花阿母边。 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阶相簇打金钱。 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遗下水精钗。
大游仙诗(一作欧阳炳) 欧阳炯
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 白石桥高曾纵步,朱阳馆静每存神。 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 自领蓬莱都水监,只忧沧海变成尘。
大游仙诗?? 曹唐
刘晨阮肇游天台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织女怀牵牛
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封题锦字凝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愁。 桂树三春烟漠漠,银河一水夜悠悠。 欲将心向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
萧史携弄玉上升
岂是丹台归路遥,紫鸾烟驾不同飘。 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宫花共寂寥。 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 缑山碧树青楼月,肠断春风为玉箫。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 玉沙(莎)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游仙诗 袁宏
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 光色冬夏茂。根柢无雕落。 吉士怀真心。悟物思远托。 扬志玄云际。流目瞩岩石。 羡昔王子乔。友道发伊洛。 迢递陵峻岳。连翩御飞鹤。 抗迹遗万里。岂恋生民乐。 长怀慕仙类。眇然心绵邈。
游仙四绝句 清 赵执信
不识投壶日几回,人间希见电光开。 遥怜玉女应千万,未必人人得笑来。
游仙曲? 袁枚
子晋骖鸾太少年,吹笙未敢望神仙。为看鸡犬飞升后,转把芙蓉笑问天。
小游仙词十五首? 龚自珍
历劫丹砂道未成,天风鸾鹤怨三生。 是谁指与游仙路,抄过蓬莱隔岸行。
九关虎豹不讥诃,香案偏头院落多。 赖是小时清梦到,红墙西去即银河。
游仙诗??? 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斒斓。 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配直长林禁散行,飘飘羽帐缀珠缨。 偶然梦见歌谣处,却是风吹玉树声。 金母东家狞小郎,摩挲宝剑倚天长。 笑他后羿调弓矢,不射妖星射太阳。 回首空城一掬灰,谁知白骨是仙才。 辽东城郭非如故,何不丁仙更一来。 灵文深秘莫轻论,空学玄谈未合真。 好笑少年王辅嗣,洞宫长作守门人。 台观茫茫苜蓿肥,至今汾上白云飞。 岁星便是骑龙客,辜负君王独自归。
游仙体与游仙诗辨析
游仙体主要是指游仙诗,辞海定义:游仙诗,古代借歌咏仙境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抒发情怀志向之诗。其特点如下:游仙诗以想像力丰富、华丽的词藻描写道教的洞天福地、神府仙界,神仙的传奇故事和人神交往,或修仙者的灵异、感悟等,曲尽幽妙,引人入胜。道教外的诗人也喜欢写“游仙诗”,形成一股浪漫主义的诗风,历史上许多大诗人如李白、陆游、苏轼等均受其影响,并创作了一批传诵千古的杰作。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备浪漫的色调。 游仙体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技巧,其形式主要以游仙诗出现。但游仙诗不能全面解释游仙体,把游仙体完全定义为游仙诗也不准确。因为游仙体是对语言情感的一种表述,可以包含除游仙诗外的所有与游仙有关的内容。诗和赋是有韵的语言,若是游仙体内容出现在没有韵的语句中就会被否认为非游仙诗,既尔否定为游仙体,这就出现了谬误。 根据游仙体的定义,游仙体主要是指游仙诗,这是因为在诗词中游仙体出现的频率比较多的缘故。在辞赋、散文、小说等体裁中,也会出现游仙体的相关内容,这说明游仙体在逐渐向其他体裁中渗透。游仙体大多是一部分思想内容与仙境或神仙魔鬼等交汇的产物,通篇游仙体的诗歌并不多见。游仙体与神话故事或神话小说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1.词中游仙体
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人贺铸的《半死桐》(思越人,又名鹧鸪天)写出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的感情。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李清照的《渔家傲》,一反其清丽婉转、幽怨凄恻之婉约风格: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诗中游仙体
平陵东? 曹植
阊阖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乘飞龙,与仙期,东上蓬莱采灵芝。 灵芝采之可服食,年若王父无终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压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潜龙引? 张清凌
太白元高绝,未必不可攀, 当吾际会日,与君共仙班。 君骑白鹿逍遥梦天姥,我率潜龙叱咤叩天关。 同辩人世泰山鸿毛之生死,同解仕间黜陟穷通之连环。联袂游仙行吟处,携手天上人间恣往还。
3.赋中游仙体
蒋红岩的《相思赋》: 恍惚曾忆仙语,汝乃阆苑花仙子;惊悚自疑酒鬼,吾是蓬莱祝酒司。 渡迷津于空谷,形骇放浪;凭虚云而高翔,风月摧眉。 贬谪尘世,远比参商两宿;邂逅网络,近若天涯咫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