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顺承致恩师高成庆二首[原创]

 春雨霏霏 2011-12-10
           低头思乡 于 2011/11/17 13:30:0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汉诗随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致恩师高成庆二首
七律
红羊劫乱百花蔫   犹自耕耘度时艰
嫩绿枫叶透丹色   响震长空着先鞭
荔枝蜂忙酿佳蜜   淀塘荷怒挺粉拳
登攀绝顶风光美   名扬黑水绕白山
七古
相识早已仰高风   中教泰山北斗星
天下英雄谁敌手   唯有辽宁魏书生
最喜两校签约后   我作高徒千载逢
亲往陋校示范课   来去单车脚自蹬
言传身教肝胆照   醍醐灌顶有神灯
难忘评选名师日   间隙犹问我职称

 

寻芳自讨苦酿蜜人尝甜
http://shunchengliu.blog.sohu.com/
    ——记特级语文教师高成庆

    一位中年特级语文教师的名字在我市、我省、甚至在全国渐渐传播开来了。听过他讲《荔枝蜜》的人,无不久久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之中,感到是一种不可复得的艺术享受,从中获得许多教益;听过他讲《荷花淀》的人,心中总是活动着一群英雄儿女,鲜明的人物形象,永不磨灭;听过他讲《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人,耳边总回响着敬爱的周总理的名字,余音至今不绝;听过他作的报告《谈谈当一名中学教师的体会》的人,许多都为之感动,坚定了作一辈子教师的决心。他感染人的力量是那样大,以致读过他文章的迢迢万里的同行都在给他写信,表示愿意向他学习,做一辈子辛勤的园丁。他就是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特级语文教师高成庆同志。

    许多同志熟悉高成庆是在他成名之后。这些同志会说他天资聪颖、基底雄厚、条件优越,是一个生就的天才。可是这些人并不了解他的过去,不了解他多年来象一个蜜蜂一样,如何辛勤地采花粉,如何艰苦的酿成蜜。他的“天才”的的确确是来自勤奋啊!还是让我从他的过去讲起吧!

    一颗赤诚的心

    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的日子里,他带着枪来到了鸭绿江边,那时他才十六岁,就离开了学校跟随首长作机要工作。凭着他那股热情和一颗赤诚的心,完全可以成长为一名指挥官。但他后来竟然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学院。这个人生的道又搬过来,便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刚刚踏上“教师”这条道路时,这“光荣”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呢?他并不清楚。是荣誉和尊严吗?是优裕和赞扬吗?都不是,他也不去多想,只是下定决心去走这条路。任何一条人生道路的开头,正象一条大河的发源一样,不可能立即显示出庞阔、平坦,它需要开辟、需要奋进!

    一九六二年高成庆同志被调到哈尔滨第三中学校。在这个新起点上给他的条件是微薄的工资、狭小的居室、紧张的工作。在仅仅只能放下一张桌子的十一平方米的陋室里,他开始了向语文教学领域的高峰的进军。这回带着的不是枪,只有一颗忠于事业的赤诚的心。

    崭露头角

    一九六四年的春天,高成庆以一个年青教师的身份在全市重点校——哈三中的讲台上举行了一次全市性的公开课。这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多少个彻夜不眠,为了一个字的发音,他在厕所里对着镜子练习,教案不知修改了多少遍……辛勤的蜜蜂,千万次的采集,只能酿出一点点蜜,但这蜜却是甜的。高成庆同志一下子引起了哈尔滨语文界的注意。正如他讲的课文《枫》一样,从它那嫩绿的叶片上看出来他是会变“红”的。他以充满感情的朗读一下子抓住了听者的心。可是当时许多人并不知道他是扬州人呀!听他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谁知只为此就付出了多少艰辛!这是一次读写结合的尝试,是知难而进的第一步。他细致地分析了人物、环境和语言,但与分析法不同,他着眼于智能的发展。为了创造性的运用,他把知识的信息当成钥匙,去开启学生心灵的发条,以引起连锁反应。这对渴望求知的青年来说,是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所以在讲完课文以后,布置学生动笔,模仿课文中的两个人物也写出两个人物。要求一主一次,性格不同,但都很可爱。并拟了几个参考题:两个伙伴、球迷和书迷、弟弟和妹妹、小辣椒和老蘑菇、小胖子和大个子等。除激发创造性思维外,还给以语言的启迪:如沉默与健谈,腼腆与大方,忸怩与坦率,稳重与慌张,细心与粗心等。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高老师强调的读写结合正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基础上的再发展,是培养新人所必需。高成庆的第一次公开课,得到了大家的承认,获得了成功。在教改的艰难道路上迈出了稳重、踏实的第一步,为今后深入进行语文教改试验铺下了坚实的路。

    漫长的路

    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在他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坚实地踏出第一步、满怀希望准备奋进时,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一切研究和实验都无法进行了。许多有抱负的教师都纷纷调离教育界。高成庆的同学也大部分改行了。他开始认真的思考:语文教学的改革难道又要半途而废吗?不,只要有一个人坚持下去,那就是自己!他开始了在极其困难下的摸索、积累和探讨。他这时已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了,住房并没有增大,工资并没有增加,可是衷心搞教学的决心并没有动摇。这在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一直到一九七二年,学校又渐渐走上正规了,他终于又有机会进行自己的实验了。他的心情有如珍贵的东西失而复得那样高兴。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不甘寂寞,在教改的路上并没有停步,所以很快又举行了全区性的公开课《鞭震长空》。这一声鞭响,把同行们从无所做为的梦中惊醒,看到的是一个从未停止脚步的追赶时间的人。事业啊,你以什么力量吸引着痴情的儿女,不管遇到什么阻碍都能跨跃而一往无前呢?高成庆老师在这次公开课中继续研究读写结合的问题,继续研究感情朗读所达到的文道统一的效果。他还谋略发挥学生的内在力量,给学生心灵中的内燃机点火浇油。

    这次公开课使他教改的进程与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探索衔接起来,是向更深更广进军的过渡。带动了全市语文教学改革,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誉满全省

    一九七九年,他的教学趋向成熟,教改的经验更丰富了,探索也更深了。在朗读教学方面,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学生只要听到他朗读或他指导的朗读,便会被他所吸引,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思想和知识的温馨,使语文教学中争论多年的文道统一的问题获得了尽善尽美的解决。赞可夫主张:“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高成庆的朗读教学可说达到了新的高峰。他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填空练习: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并联系一些电影镜头,把诗歌比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引入总理在人民心中,人民深刻怀念总理的特定情境。通过各种各样的活泼的朗读形式使同学们既受到了感染,又学到了语文基础知识。

    在讲读课中,他也达到了新的高度。那就是除读写结合外,探索出启发学生思考的种种方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本着这样想法,高成庆举行了公开课《荔枝蜜》。他充分运用了自己教改的成功经验,首先用带感情的朗读,很快使学生进入了甜的情境中。然后按读、想、说、写的程序,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写满野的荔枝树,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和满野嘤嘤嗡嗡的小蜜蜂是什么关系?写树、写花仅仅是描写了蜜蜂活动的环境吗?是谁培植了这样茂密的荔枝林?是谁饲养了这么多的小蜜蜂?学生经过思考,明白了荔枝树荔枝蜜是紧扣赞美劳动、劳动人民这一中心的。师生在问答中自然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构思的脉络和含蓄的写作手法。最后仍旧落到“写”上。要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着重描写它的外形及活动。教师以大鹅为例作了指导。

    这是一次全面成功的实验。它突破了讲读课的框子,真正使教学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化。他不但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掌握知识的方法。教者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披露在学生面前。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应该是质的飞跃。但是达到这一点,教者是花了多大的力气啊!你只要看看他的教案就会使你惊讶了。他每举行一次公开课的教案修改十几次、最后成稿是用工工整整的仿宋字写满30—50页纸,只是写教案这一项劳动所用去的时间就需要几个通宵啊!他的板书设计尤有特色。他用卡片制成模式,经过反复修改,最后抄在卡片上、安排十分得当,使学生看起来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而且如图案一样给人以美的和谐的感觉。这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可算上一大特色吧!在教法改革上所化的力气就无法计算了。

    由于他不懈的努力和在语文教学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他的劳动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承认,这是他当之无愧的。

    “特级教师”,在教师这一职业中可算是顶峰了,高成庆也可说是功成名就了。要过长途艰苦跋涉,也该歇口气了。可是对于一心一意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教育事业的高成庆同志,他并没有就此停步,他对自己要求更严了,给自己提出的目标更艰巨了。他决心向语文教师的全国最先进的水平进军。

    更上一层楼

    进入八十年代,社会对人类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已大大改变了过去的概念和含义。人力的资源不再局限于劳动力而首先表现为创造力。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需要培养创造型人才。这给教师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创造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高成庆老师在已取得的教改经验东奔西走上又向新的领域突进了。他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形式——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来做为自己教改的依据,设计自己的教学。在举行公开课《荷花淀》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1、目标集中、学深学透。把讲课的目的集中在景物描写和对话上,大胆略去其他内容,以体现集中思维的特点。2、提出一连串的便于思考的问题,使学生接应不睱地从一个思维领地转移到另一个思维的新领地,以体现扩散思维的特点。他提出的问题有:开头为什么描绘一幅意境清幽的水彩画?荷花淀景色的比喻使你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在这些问题的训练上,教者特别注意显示思维的全过程,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开拓创造力。3、从培养创造力着眼,设计了读写训练。对学生来说,看、听的过程是思维效率最低的,而读、写的思维效率最高。为了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设计了新的训练方法:如词语练习,在这次公开课中彩了换词对比、增删对比、变换词序和标点的对比方法,使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创造思维去牢记知识信息,取得了比过去更加牢靠的效果。读的方法也多样化了,特别是分角色的朗读则增加了学习兴趣和创造角色的主动精神。

    丰硕的成果

    高成庆同志经多年的不懈的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用自己倾注全产教学实践,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必须学好语文。他用自己的严谨的教学态度获得了同学的信任和尊重。同学们模仿他的声调去朗读,模仿他的笔体去写字。同学们把听他的课当成一种艺术享受。他真正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就是极大的成功。

    他先后教了几个高三毕业班。在这几年里,考大学语文最高分数的学生总是出在他们班。他们班的语文成绩平均分总在前面。在84届毕业班中有高成庆老师一直教了六年的七名学生,他们的平均分是95.4,其中一位课代表个人分数第一,最后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

    他今年虽已近五十岁了,但他精力正旺。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所取得的成绩在他看来只是打下一个基础,语文教学改革的路正长,他决心带领大家向语文教学的新高峰冲击。他表示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各地先进经验,一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一方面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同志们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一朵语文教育战线上的鲜花正在盛开,一个勤劳的蜜蜂正在酿造更甜的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