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女标准 发之美

 翠琳园 2011-12-14
<td align="middle"

 

 
美女标准 发之美
 
 
 Divider
 


■ 秀发:人体天然的装饰品

  以乌黑为美,浓密、修长

  健康美丽的头发一定要发干自然、光滑、柔亮、富有弹性。

  1.头发清洁整齐,无污垢、头屑;头发自然光泽,富有弹性;头发柔顺,无静电感,易于梳理,无分叉、断裂、打结;2.头发无明显脱落,疏密适中,尤其发根要密度均匀;3.色泽一致,发根至发梢颜色无差异;耐受性好,对外界物理、化学等有害因素抵抗力强;4.发型与年龄、性格、职业及全身协调统一;5.头发易于加工造型,且造型持续时间较长。

  头发的数量约有10~15万根,头皮面积约600平方厘米,每1平方厘米约有200根头发。

  头发的形状有直发、波状发和卷缩发。中国大多数民族为直发,毛发直而不卷,其断面呈圆形。

  头发的色泽有黑、褐、黄、红、白等色。含黑色素多为黑色,少为灰色,无则为白色,含铁色素则为红色。

  中国人头发的直径约0.08毫米。特细发直径约0.04~0.06毫米,特点是烫成发型不易保持,显微镜下观察:头发表皮粗疏。特粗发直径约0.09~0.1毫米,特点是不易梳顺打理,但发型易保持,显微镜下观察:头发表皮致密。

  头发的修饰

  剪发:随着剪发的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发型设计师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特质可以修剪适合自己脸形、身高、气质的发型,对脸形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

  烫发:烫发可以烫卷或烫直,样式也多种多样,变化非常丰富,所以适应性很强,卷发可以让人看起来更加的生动,而烫直发主要适用于自然卷和沙发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质来选择烫发的式样。

  染发:中国人的头发天生是黑发,但黑头发会令人感到比较沉闷,所以当染发技术传入中国后,很多人开始选择改变头发的颜色,染发成为一种潮流。适当的颜色可以使肤色看起来更好,增加头发的动感和光彩。

  盘发:自古以来,人们就会将头发盘成各种式样。盘发的风格多变,可以庄重,很多女性出席正式场合都会选择将头发盘起来;可以俏皮可爱,比如与朋友聚会或逛街;也可以柔美可人,新娘发型大多会盘发。

  头发是人体天然的装饰品,是仅次于皮肤的用于表达爱情的最美好的事物。因此,发的时尚自然而然地成为时尚女性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发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席卷世界。发型师通过物理与化学的方法,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给时尚女性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型式样,增添了女性的整体美感。

  女人的发型变化多端,长发、短发、直发、卷发、束发、盘发、编发等各种发型式样都有着自己的拥护者。直发给人以简洁流畅的感觉,卷发具有温和柔美的情调,长发给人以优雅妩媚的感觉,短发具有干练、前卫的气质。各式各样的发型为女人营造出千姿百态的容貌美和内在神韵。

  女人的发型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女人的个性特质和精神需求,是女人的标识。

  20、30年代,美国好莱坞女明星的装扮成为上海交际明星模范的对象,继而敲开了小家碧玉的闺阁。好莱坞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那迷人的卷发驯服地垂在颈间,优雅不已,尽显淑女的婀娜多姿。于是,卷发的潮流迅速弥漫了中国。1928年上海出现了首架电烫机,西方妇女热衷的烫发传到了上海。于是,各种阶层和年龄段的妇女开始烫起了头发。

  40年代,大批留学欧美的知识女性为中国妇女带回了二战后西方妇女时髦的妆扮。烫发的式样开始琳琅满目起来。有的把头发烫成一串香蕉型的装饰垂在脑后,发面则烫成波浪状;也有的前半部分不烫,后半部分烫成一圈反翘式;还有的将头发烫成一个个小圆圈再梳直。这种通过热烫定型的头发通常二八开或三七开,呈自然卷曲状,面颊两侧的卷发最为丰满。

  50年代,中国妇女流行一种叫"解放头"的短发。这种发型生动、自然、健康,充满朝气。这种发型是在政府的号召下逐渐流行的,体现了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60年代,中国的长剪发变成短剪发,流行"运动头"。烫发被绝对禁止了。

  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城市妇女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追求美的尝试。单调、呆板的剪发已经不能满足女性的爱美之心,烫发潮流再一次流行于全国,且日渐风靡,有爆炸式、长波浪式等式样。烫卷的刘海也开始在额头上风行起来了。

  80年代,伴随着烫发的流行和发型式样的多样化,发卡、发带、发油、发乳等饰发和护发的用品一并而来。

  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妇女头发的色彩逐渐靓丽起来。美发逐渐成为美容最重要的一步,头发被看成是张扬自我个性的最具表现力的装饰。美发开始与国际接轨,传统的简单护发已逐渐被深层的润发所取代,以二合一洗发露为代表的各种洗发、护发产品琳琅满目。

  总体而言,根据发型的形式,女性的发型分为三大类,即对称平衡式、不对称平衡式和自然飘逸式。对称平衡式发型具有平稳、宁静、柔和的美感;不对称平衡式发型则富有动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有着动静、刚柔、繁简、疏密对比的美感;自然飘逸式发型以不加雕琢为要旨,具有随意、洒脱、回归自然的美感。

  具体而言,根据头发的长短,女性的发型可分为长发、中长发和短发三类;而根据头发的形状,女性的发型又可分为直发和卷发两类。二者相互糅合,便可以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发型。
 


■ 头发的美丽参数

  头发不同于人体其它部位,其标准不具有定性与定量的可操作性,然而亦存在一些重要的参数,作为衡量头发美否的美学标准之一。

  1.发的密度

  头发的密度与头发的多寡及粗细密切相关。据统计,不同的人种平均每平方厘米的头发根数不同,意大利人为408根,日本人为238根,苏丹人为236根,中国人为224根。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里,头发的疏密亦是衡量女子美貌的标准之一,浓密的头发是女子追求的目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赞美妇女头发浓密的古诗。《诗经·风·君子偕老》载:“鬒发如云,不屑髢也。”这句古诗赞美了稠密而黑的头发有如云彩,拥有这样一头美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我国古人在称赞妇女的美丽秀发时常以“鬒发”名之。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又如《陈书·高祖纪》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鬒发如漆,其光可鉴。”鬒发即为稠密而黑的头发,稠密是重要的标准,古人对头发浓密的喜爱可见一斑。

  我国古代妇女追求浓密的头发与她们所梳理的发型密切相关。古代妇女的发型以发髻为主,只有浓密的头发方能梳理出花样繁多的发髻式样。由于浓密的头发不是所有妇女都能天然拥有的,故而假发兴盛起来。假发的兴盛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古人对浓密头发的喜爱和追求。

  现代女性的发型式样有了全新的变化,发髻不再是主要的发型,故而女性对头发密度的要求不再像古代妇女那般极端,因为过于浓密的头发既不易于加工造型,也不易于保养护理。所以,密度适中的头发成为现代女性理想的发质,这就要求头发的数量和粗细都要适中,适宜于加工造型和保养护理。

  2.发的长度

  头发自然生长的长度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在人体所有的毛发中,头发自然生长所能达到的长度值最大,这与头发的生长周期长有关。头发的长度与人种特征也有关,一般黄种人的直发最长,其长度往往可以超过一米,黑种人的羊毛状发最短,白种人的波发和卷发则介于两者之间。头发的长度还与性别有关,在同一人种中,女性的头发较男性为长。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以长发为美。我国古人对妇女的长发情有独钟,赞美女子长发的文字不绝于史籍。如十六国时期,有一名叫陈达妹的女子,才貌俱佳,发长七尺余,石虎甚爱之,娶之为妻。又如《陈书·高祖纪》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鬒发如漆,其光可鉴。”七尺只是一个概数,形容女子的头发甚长,美态可掬。

  现代女性追求时尚和个性的展现,短发和中发的潮流此起彼伏,长发不再是时尚女性的唯一选择。然而,抛却时尚和张扬自我个性的外衣,一头秀美的长发对于女人而言仍然是最具魅力和诱惑力的装饰品。女人的长发对男人具有非常的吸引力,这是为科学家们所确认了的不争的事实。社会学家注意到,爱慕某位男性的女孩子通常总要表现这样三个富于挑逗性的动作--抿嘴唇、歪脑袋和甩头发。在吸引异性的行动里,头发的种种特性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感觉效果,它有颜色、光泽、质地、香味和流动的感觉。当一个女人开始以她的头发作为玩弄的对象、时而甩一甩时候,可以肯定她是在传递求爱的的信息了。"

  3.发的质地

  判断发质的好坏,一般有两种标准:一是指头发的粗细、软硬及弹性好坏;二是指头发的油性程度。

  头发的弹性是指头发可伸展和收缩的能力。所有的头发都有一定的弹性,只是弹性的好坏有不同,这是头发可以任意弯曲的基础。头发的弹性好,烫发后的波纹可以保持更久,头发不易松散;头发弹性不好,则表现为松弛,或海绵质,且容易缠结。一般正常的头发可伸展为其原长度的20%,且松开后仍可弹回。湿头发的伸展度则为其长度的40-50%。

  头发的油性程度是由皮脂腺分泌油脂的多少决定的,根据头发的油性程度,可以将头发分为中性发质、油性发质和干性发质。

  中性发质。头发有直有弯,状态良好。头发的湿度平衡,具有健康的外观。发质柔顺、健康,充满光泽。不油腻亦不干燥,软硬适度。适合于各种发型,是最理想的发质。

  油性发质。头发下垂,蓬松度差,非常不易梳理,也不易做发型,常带有静电。

  干性发质。卷曲而质硬,缺乏水分。外观干枯,容易打结,梳理或清洗时不能顺畅,发端常有磨损现象。造成这种发质的原因可能是头发纤维中没有存储足够的水分,或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太少。

  发质不佳的因素有很多,如精神因素、健康因素、神经调节障碍或营养代谢等。注意饮食健康,多吃美发食物,便是秀发如诗的秘密。

  4.发的颜色

  头发的颜色对于女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如果秀发的发色不健康,发质粗糙,发量稀少,就会直接影响容貌的美丽。

  发色是由头发皮质层所含黑色素的数量和分布状态所决定的。头发皮质层内所含的颗粒状黑色素数量越多,则头发越黑。如果头发髓质层里也含有黑色素,那么头发的颜色就会更黑。若黑色素呈溶液状态分布,则会使头发带有红色的色泽,金黄色的头发,就是皮质层含有特别多的溶液状黑色素的缘故。

  发色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人在进入中年以后,透发组织空隙增大,颗粒状黑色素逐渐减少并消失,头发渐渐变黄。当皮质细胞间含有空气时,头发就变成白色了。据报道,60岁时,约有50%以上的人出现白发;75岁以上,白发率达到70%。男女之间没有什么明显差别。

  发色除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之外,还受健康状况及阳光、气候、营养等影响。例如,严重营养不良和疾病会使头发提早变白;过度的忧虑和精神紧张,同样会使头发变白,甚至白得更快。至于早生白发的现象,则主要与遗传基因或精神状态有关。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以乌黑的头发为美,我国古代妇女对头发的乌黑程度甚为执着,那是与浓密与修长相并列的衡量头发美的重要标准。古人对女子的黑发多有赞颂。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左丘称赞仍氏所生之女“鬒黑而甚美”,并将她那一头黑亮而充满光泽的头发比作铜镜。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鬒发玄髻,光可以鉴。”“鬒”和“玄”都是称赞发黑的词语。

  现代女性以时尚为目标,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本原发色,染发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发项目,悄然兴起,并渐渐引领出一股新的时尚美发潮流。许多时尚女性已不再保留她们的自然发色,纯粹、自然的色调在很多女性眼中已不再是理想的色调。时尚女性通过为秀发增添绚丽的色彩,可以重现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可以以不一样的形象演绎不一样的心情,展现丰富多彩的自我。

■ 发美的历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之一笔。中国的发文化与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对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发文化之重要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发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

  发置于人首,是为人体美的关键之处,从所使用的发饰来看,朝廷所禁用的材质几乎全部存在。这充分说明,朝廷的禁令也不能泯灭人们对美的追求,而正是人们对美的不懈的追求使得中国发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人类发文化中的瑰宝。

  1.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尚不存在审美观念,同时也缺乏美化自我的能力。故而,男女老幼都披散着头发,任凭其自然生长,还未萌发修饰头发的念头,发型与发饰就更无从谈起了。直至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才渐渐萌发了追求美的意识,修饰头发的实践使得各种发型与发饰被创造出来。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到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固定,这树枝便成为簪子的起源。

  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发型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妇女的发型主要有三种,即披发、椎髻和编发。

  披发。披发亦称“散发”,是我国最古老的发型之一。我国青海柳湾出土了一个彩绘人像陶壶,壶上描绘了一个赤裸的妇女,其头发呈披散状,是典型的披发发型。披发这种古老的发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皆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就时间上而言,直至建国以前,我国独龙族妇女仍然披发,前额齐于眉毛,左右齐于耳朵,后面披散在肩上,长则以刀截之。就空间上而言,披发在我国许多地方皆存在。如云南出土了一件西汉的青铜器,上面就有滇族妇女披发的图象。

  椎髻。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汉书·陆贾传》后颜师古注曰:“椎髻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魏学洢《核舟记》亦有关于“椎髻”的记载,曰:“居右者椎髻仰面。”

  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发型,它的出现是中国发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挽发成髻,头发自行缠绕,没有束发的头饰。《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氏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束缚。”二为以绳束发成髻。《事物纪原》载:“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之,以丝及采绢、名头巾,绳之遗状也。”三为以笄贯发成髻。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山西襄汾出土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有一具35岁左右的女性骨架,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是为以笄贯发成髻之明证。

  伴随着发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出现了,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即为此类。传说舜帝为妇女创造了钗,有两只脚,可将多余的发尾叉住。《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始为髻,女娲之女以荆杖及竹为笈以贯发,至尧以铜为之,且横贯焉。舜杂以象牙、玳瑁,此钗之始也。”这段记载描述了我国原始发饰的发展过程,虽为后世之人的追述,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中国原始发饰的模糊的图画。

  编发。所谓编发,即为将头发编成发辫。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编发。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大通舞蹈纹陶盆上即绘有梳着发辫的舞蹈者。

  2.三代时期

  三代的手工业较之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浓厚,这就为发型与发饰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笄是商代最常用的发饰。笄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按材质不同可分为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妇女双用发笄,将之斜插于发髻两旁。笄的形式多样,有的雕成双鸟,状如鸳鸯。商代的妇女有梳双鸡双髻的习俗,是为吉祥的象征。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对玉人,即为商代笄饰之男女,他们所梳的发型就是双鸡双髻。

  周代的妇女大都蓄发,将头发挽成髻鬟,用笄以贯之。河南光山出土了一座春秋墓葬,中有墓主人孟姬的发髻,髻上斜插有两根木笄。

  周代的妇女还有梳高髻的习俗。传说周文王被纣王软禁时,还念念不忘再三嘱咐妇女要梳高髻戴翠翘,名为凤髻。武王建立周朝,推行礼制,规定妇女的髻式和装饰品。《周礼·天官》载:“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这里的副、编、次是妇女头上的发饰,而追、衡、笄则是妇女发饰上的饰物。周代的皇太后梳大首髻,插戴多种珠宝、花朵、龙凤等。用真发梳成的髻承受不了如此丰富的头饰,于是以金属材料做成的假髻便出现了。

  春秋时,出现了以假发梳起高髻以求美的风气。这种假发称作“髢”。《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庄公见吕氏之妻的长发很美,就令其剪下长发,给他的夫人吕姜制成假发,称为“吕姜髢”。

  战国时期,妇女的发髻往往向后倾,近似后世的“银锭式”或“马鞍翅”式样。下图为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龙凤仕女图》,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画中妇女的发髻向后倾,是战国时期妇女发髻的典型式样。

  有人认为,自战国到西汉末年,这种发髻的式样和位置相差无几。

  3.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以后,要求宫中的妇女着桃花妆,梳神仙髻。神仙髻即是当时流行的回心髻,是椎髻之外的一种新髻式。于是,双鬟望仙髻出现了,后来演变成十二环髻。然而,此时的民间仍以椎髻和后髻为主流。后来双环髻成了未婚少女的主要髻式。此外,秦代的发髻还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等。我们虽无法看到这些髻型的形态,但从名称上亦可想象出其曼妙的美态了。

  汉代以后,妇女的发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一是官服方面,汉代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比如皇太后仍以假髻来承载多种沉重而复杂的头饰,后来演变成沉重的凤冠。其二,富贵人家妇女的发髻形式逐渐由后倾向上推移成为高髻,并搭配上奢华的装饰品。如东汉明帝马皇后头发长而秀美,梳上四个大髻之后尚有余发,还可以绕髻三匝,成为一种新的高髻。又如外戚梁冀的妻子创制了偏在一边的垂髻叫堕马髻,成为当时的新时尚。其三,普通人家的妇女仍然喜欢朴素的裸髻。

  汉代妇女发髻的式样丰富多彩,有推至顶端的,有分至两边的,亦有垂至脑后的。发髻的编梳方法不同,使得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发髻。下面便分别介绍几种汉代的发髻式样。

  步摇。步摇早在战国时期即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其辞曰:“主人之女,垂珠步摇。”汉代的妇女开始比较多地使用步摇作为发饰。《释名》解释步摇曰:“其上有垂珠,步则摇,故称步摇。”《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步摇的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下图即为辽宁北票县出土的汉代的步摇。

  堕马髻。堕马髻为梁冀之妻孙寿发明的一种发式,是汉代最流行的发式之一。《梁冀传》李贤注引《风俗通》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效之。”据说梳这种发髻,再加之愁眉、啼妆等装饰,能增加妇女的妩媚之态。为配合此种发髻形式,梳堕马髻的妇女走路也有特殊的姿势,名为“折腰步”。汉乐府《陌上桑》叙述了一个官员调戏采桑女子而严遭拒绝的故事。诗形容采桑女子罗敷的形象为“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倭堕髻即为当时妇女的流行发式。倭堕髻是由堕马髻演变而成的,髻歪在头部的一侧,似堕非堕。湖南长沙、陕西西安、山东菏泽等地出土的泥、陶、木俑中,就常见堕马髻或倭堕髻。

  缕鹿髻。王先谦《后汉书集解》载:“汉妇人发髻有缕鹿之式。”薛琮解释缕鹿髻为“有上下轮,谓逐层如轮,下轮大,上轮小,其梳饰此髻时必有柱。”从薛琮的描述上看,缕鹿髻不可谓不复杂而华丽。

  汉代妇女的发型丰富而精美。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之外,汉代妇女流行的发式还有瑶台髻、迎春髻、垂云髻、盘桓髻、同心髻、三角髻、三鬟髻、双鬟髻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追崇飞仙式的高髻,喜欢高而危斜的形式。此时,假发技术亦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各种式样的假髻。

  假髻。魏晋南北朝时期,假髻为规定为命妇的首饰。《文献通考》卷一一四载:“魏制,贵人、夫人以下,助蚕,皆大手髻。”大手髻即为假髻。此时期,民间也流行假髻。《晋书·五行志》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发。”北齐时,假髻之形式又向奇异化的方向发展下去,出现了飞、危、邪、偏等发式。《北齐书·幼主记》载:“妇人剪剔以着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被之四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假髻有多种式样。魏晋时期流行的“蔽髻”,即是一种假髻。晋成公的《蔽髻铭》对蔽髻作了专门的描述,言“或造兹髻,南金翠翼,明珠星列,繁华致饰”。蔽髻上镶有金饰,有严格的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且不同等级的命妇之间亦不可僭越。而普通妇女除了将自身的头发挽成各种发髻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只不过这种假髻比较简单,髻上的首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和华丽,时称“缓鬓倾髻”。下图是江苏南京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的陶俑,即为戴假髻的妇女。

  灵蛇髻。灵蛇髻是曹魏文帝妻甄后所创。《采兰杂志》载:“甄后既入宫,宫廷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则不见矣。每日后梳妆,(蛇)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灵蛇髻是一种富于变化的发髻式样,随着梳挽方式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种式样。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的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的髻式,高耸于发顶。如下图为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局部,图中妇女即梳双环髻。

  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如下图为河南邓县出土的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图中为梳环髻或丫髻的妇女。

  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还可以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

  5.隋唐五代时期

  在历代妇女的发型中,唐代妇女的发髻式样最为新奇,既有对前代的传承,又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刻意创新。唐代妇女发型式样之丰富和变化之迅速亦是前所未有的。大致而言,隋代的发型式样比较简单,变化亦不多,一般为平顶式,将头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型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的趋势,大多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唐高祖时,宫中流行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唐玄宗时,宫中则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愁来髻等发髻式样。贞元年间,又创造出归顺髻、闹扫妆髻等式样。至五代时期,妇女的发型又开始回归简约,高髻为主要的发式。

  唐代妇女的发型主要分为三大类,即髻、鬟、鬓。

  发髻在唐代已经发展至顶峰,出现了极为丰富而精美的发髻式样。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花髻这种新奇而美艳的发髻。

  花髻,顾名思义即是一种将各种鲜花插于发髻之上作为头饰的发髻式样。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即有“山花插宝髻”之句。唐代人重视、喜爱牡丹,认为牡丹是象征着富贵的花,是花中之王。贵族妇女喜欢用牡丹花作为簪插到发髻之上,借以显示其妖娆和华丽的姿态。唐代画家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所描绘的即是这种发髻式样。在周昉的画作中,仕女的发髻很高,乌黑光亮。发髻上簪之以艳丽的牡丹花,更显得仕女的妖娆多姿。

  除了牡丹花之外,还可插以各种小花作为装饰。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了一幅《弈棋仕女图》,弈棋贵妇头束高髻,簪花耀顶。她所簪之花即为一种小花。小花配上高髻,显得整个发髻玲珑有致,别有一番妩媚之态。

  6.宋辽金元时期

  宋代妇女的发型主要为发髻。宋代妇女常梳的发髻主要有高冠长梳、大梳裹、高髻、同心髻、朝天髻、芭蕉髻、盘髻、盘福龙、包髻、三髻丫、花髻等式样。下面只介绍高冠长梳和三髻丫两种发髻式样。

  高冠长梳。高冠长梳简称“冠梳”,是高髻的一种。宋代城市经济发达,都市妇女非常喜爱高冠长梳这种发髻式样。都市经济的繁荣使得奢靡之风盛行,反映在妇女的发式上则表现为大都会的妇女特别喜爱高冠大髻大梳上。宋仁宗时期,曾下诏禁止以白角为冠,冠广不得过一尺,梳长不得过四寸,借以抑制奢侈之风。

  三髻丫。所谓三髻丫是指梳三髻于头顶。宋诗中有“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之句。宋代的少女也梳三鬟的髻式。鬟这种发式俏丽、活泼,易于为少女所喜爱。

  辽代妇女的发式不如宋丰富,一般为高髻、双髻式螺髻。披发这种最原始的发型在辽代亦存在,这是契丹族原始性的一种残留。金代的妇女则多编发盘髻,髻上裹头巾或装饰花环冠子。

  元代的妇女多云髻高梳。盘龙髻亦为主要的发髻式样。杨铁崖《古乐府·贫妇谣》有“盘龙有髻不复梳,宝瑟无弦为谁御”之句。此外,元代妇女的发型还有低鬟、垂髻等。元代的少女喜爱双髻式样,谢应芳诗有“只有女儿双髻丫”之句。

  7.明清时期

  明代妇女的发式,不如宋代丰富,但是亦有许多独特之处。明初妇女的发髻变化不大,基本上为宋元时期的样式。嘉靖以后,开始有了较多的变化。明代妇女的发式主要有桃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堕马髻、牡丹髻、盘龙髻、杜韦娘髻、风髻、花髻等。

  假髻在明代仍人流行,亦是明代妇女常用的发式。家髻丰富了发型的样式,一般用铁丝织圜,外编以发,成为固定的装饰物,时称“鼓”。鼓比原来的发髻大概要高出一半,戴时照在发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顾起元《客座赘语》曰:“今留都妇女之饰在首后……以铁丝织为圜,外编以发,高视髻之半,罩于髻,而以簪绾之,名曰鼓。”假髻有“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等式样,在一些首饰店铺还有出售。直到清初,仍有妇女喜好假髻。

  明代妇女的头饰极为丰富多彩,包括金簪、金花簪、金鬓花、凤钗等。明代妇女的头饰还有各种悦耳的名目,诸如“金玉梅花”、“金绞丝灯笼簪”、“犀玉大簪”、“点翠卷荷”等。下图左为嵌宝珠翠发簪,右为金玉珠翠发簪。

  清代妇女的发型,有满汉两种样式,二者各不相同。清代初期,满汉两种发式还坚守着传统的习俗,保留着各自原有的形制。此后,二者在相互影响之下,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清代,妇女流行的发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且全国各地的风俗亦有差别,使得清代汉族妇女的发式极尽丰富而复杂。清代中叶,汉族妇女开始模仿满族宫女的发型,名目纷繁复杂,崇尚高髻。此后又流行平髻、圆髻、如意髻等样式。清代末期,汉族妇女开始崇尚梳辫,最初只是在少女中流行,以后才逐渐普及到中青年妇女当中去,梳髻的人也就日益减少了。

  清代,汉族妇女流行的发型主要有松鬓扁髻、元宝头、平髻、燕尾、螺旋髻、抛家髻、牡丹头、芙蓉头、扬州桂花头、长髻、架子头等。

  清代满族妇女发式多以钿子为装饰。钿子以铁丝或藤丝为骨架,外面裱以黑纱,上面镶嵌以各种装饰品。普通的满族妇女,多梳“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受汉族妇女发式的影响,满族妇女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咸丰以后,这种发髻愈高起来,逐渐发展成“牌楼式”的装饰,不用头发,单以绸缎制成,只需套在头上,再插一些花朵即可,名为“大拉翅”,俗称“旗头”。

 


■ 发的形式美

  发的形式美主要指发型、发色要适合自己的发质、脸型、体型、职业、年龄等,要使得发的形式与自身的综合气质相适应,方能体现女性的整体美感。

  1.发型与脸型的协调

  长脸型。长形脸端庄凝重,虽有一种古典感,但略显老成。可以用优雅可爱的发型来缓解由于脸长而造成的严肃感。发型设计上,顶部应呈扁平伏,前发宜下垂而略厚,使得脸部轮廓稍显圆润。同时,增加两侧的发容量,以弥补脸颊欠丰满的缺点。对于,长脸型的女性而言,卷曲波浪式的发型,能够增加优雅的情调。

  圆脸型。圆形脸五官集中,下颌短,双颊饱满。可以增加发顶的高度,使脸型稍显拉长。避免面颊两侧的头发隆起,宜侧分头缝,梳理垂直向下的发型。直发的纵向线条可以在视觉上减弱圆脸的宽度,是适合圆脸型女性的发型。

  方脸型。方形脸的轮廓线较为平直,前额、下颌呈方正状。可以用大波纹状的长卷发转移人们对方形脸脸部垂直线条的印象。前额不宜留齐整的刘海,可以用不对称的刘海破掉宽直的前额边缘线,又可增加纵长感。两耳边的头发不要有太大的变化,避免留齐至腮帮的直短发。

  菱形脸。菱形脸上半部分呈正三角形状,下半部分呈倒三角形状。可以将额上部的头发拉宽,额下部的头发逐渐收缩,靠近颧骨处则以遮盖凸出作为设计发型的重点。

  三角形脸。三角形脸前额窄,脸庞丰满。可以将耳朵以上的发丝蓬松起来,增加额部的宽度,从而使两腮的宽度相应地减弱。

  倒三角形脸型。倒三角形脸的额头较宽,下颌窄小。可以选择侧分头缝的不对称发式,露出饱满的前额;或者可以依靠额前头发,遮住额角两端使得轮廓上部紧缩。

  2.发型与体型的协调

  发型亦需要适合体型的需要,发型与体型协调得好,能够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突出女性的整体美感,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高瘦型。身材高瘦的女性容易给人细长、单薄、头小的感觉,缺乏丰满感。这种身材的女性适宜梳生动饱满、淡雅舒展的发型,应避免将头发削剪得太薄,或高盘于头顶上,长直发或有层次的短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矮小型。身材矮小的女性会给人一种精致小巧的感觉,应以秀气的发型为主,避免粗犷、蓬松的发型,否则会使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失调。相同的原理,身材矮小的女性也不适宜留长发,但是盘发会有身材增高的错觉,可以作为不错的选择。

  高大型。身材高大的女性虽然能够给人以大方、洒脱的感觉,但缺少苗条、纤细的美感。这种身材的女性在发型上应以大方、简洁、明快、线条流畅为理想。直发或大波浪卷发都是不错的选择。

  短胖型。身材短胖的女性给人一种富有生气的健康美。可以选择运动式发型。不要留披肩长发,还应避免头发过于蓬松。

  3.发型与职业的协调

  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适宜留短发,线条简洁流畅,波纹平淡自然,发型持久,易于梳理。

  工作时需要戴帽的女性如医务工作者、商业服务人员,发型要简洁、美观,以中长发和短发为宜,戴帽时头发不外露,脱帽后又能保持优美的发型。

  文艺工作者的发型,需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突出个性,富有艺术气息。比如香港著名女星梁咏琪的发型是mushroom再加上现代的元素,前额的头发向上弯曲呈半圆形,发尾可以很自然的修剪。

  接待服务人员如饭店、公司的从业人员、导游、外贸接待人员的发型应以简洁美观为主,综合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给人以健康明朗、文明礼貌的印象。

  教师和机关人员适宜线条简单、波纹平淡自然的发型,给人以优美大方、朴实端庄之感。

  4.发型与发质的协调

  不同的发质适合不同的发型,只有发型与发质相协调,方能让秀发展现如诗般的美丽。

  柔软的头发。这种发质的头发比较服贴,俏丽的短发比较适合,能充分表现出个性美。

  自然的卷发。可以利用自然卷曲的头发做出各种漂亮的发型。如果将头发减短,卷曲度就不太明显,因而留长发方能显示出其自然的卷曲美。

  服贴的头发。这种发质的头发数量适中,且非常服贴,巧妙的修剪能使发根的线条美感展现出来。可以将头发剪短,后面要使用能显示出发根线条美的设计,才是理想的发型。

  细少的头发。这种发质的女性适宜留长发,且宜将其梳成发髻。这种发质缺乏时感,可以辅之以假发。

  直硬的头发。这种发质的头发不易于做发型,可以在做发型之前用油性烫发剂将头发稍微烫一下,使头发能略带波浪、稍显蓬松。这种发质的头发容易修剪整齐,所以以修剪技巧为主的发型是不错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复杂的花样,简单且高雅大方的发型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 发的健康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健康是头发美的最为重要的标准。健康的头发应该具有如下特质:

  干净:发干自然、清洁、整齐,无污垢和头屑;;

  柔顺:粗细软硬适中,柔顺,不分叉,不打结,无静电感,易于梳理,无明显脱落,发根疏密匀称,发长而不枯萎;

  亮泽:富有光泽和弹性,色泽统一,发根至发梢颜色无差异,没有其它颜色混杂;

  承受力:对物理、化学等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强,不因灼晒、烫发、染色而受损,易于加工造型,且造型持续时间较长。

  我们尊重时尚女性对新奇前卫的发型和绚丽夺目的色彩的追求,因为新的时代赋予了女性张扬个性的权利和空间。但是,我们仍然推崇发的健康美,坚持发的形式要与自身的综合气质相适应,唯其如此,方能体现出女性的整体美。我们也仍然固守传统,认为乌黑秀丽的长发才是中国女性头发之最美。当一头乌黑柔美的长发流泻在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少女的肩上时,那种美是优雅、含蓄的、温婉的,如同一幅清新而意境幽远的水墨画。

  社会学家注意到,爱慕某位男性的女孩子通常总要表现这样三个富于挑逗性的动作--抿嘴唇、歪脑袋和甩头发。在吸引异性的行动里,头发的种种特性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感觉效果,它有颜色、光泽、质地、香味和流动的感觉。在许多文化中,妇女的头发都被认为是性感的东西,以至于在结婚之后,它们就要被遮掩起来,为的是避免引起他人不可遏制的欲望。当一个女人开始以她的头发作为玩弄的对象、时而甩一甩时候,可以肯定她是在传递求爱的的信息了。

  代表人物:大S。大S的一头瀑布般的长发令人十分艳羡,而她本人对头发的爱护也到了苛刻的程度,大S认为自然、健康的头发就是最美的头发,除了注重清洁、不染不烫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细节。

 
 
 
 
 
 
 
 
 
 
 
 
 
 
 
 
 
 
 
 
 
 
 
 
 
 
 
 
 
 
 
 
 
 
  
 
 
编辑 翠琳园 \ 图文 网摘
 


 
 

 Divider

 
 
<td height="120" bordercolorlight="#404040" rowspan="4" width="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