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尺幅言理见解深刻的:眼界

 点雪 2011-12-16
                                                     眼界 

 

       放眼世界,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满目琳琅,何可胜道也哉?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非林则徐莫属。当是时,西方列强以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鸦片倾销中国毒害国人。林则徐深知其害,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坚决禁烟,抵抗外强侵略。同时,他还主张睁眼看世界,组织翻译西方书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于是在他的主持下,《四洲志》《华事夷言》等相继问世。从此,我国近代革命有了强国御侮之道,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使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缩小了一大截。

         一个人的眼界或许并无特殊可言,但当它于国家命运联系到一起时,便能改变很多。哥伦布相信自己的眼界,相信“地圆说”,终发现美洲新大陆,并实现了其黄金梦,但他的开阔的眼界也为印第安人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无须评价哥伦布的所作所为,至少我们知道,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有人会用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于是,有了坐井观天的悲哀、讳疾忌医的掩饰以及按图索骥的机械等等。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而是应该反省自身,打开心灵天空的大门,开阔眼界,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人们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但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人得眼界所能及之处并非都是真的。一叶固然可以知秋,但一叶有时也能障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代的人们不为书上的思想所禁锢,他们从世间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且不说张衡的地动仪,战国时期的指南针多么伟大,单是《天工开物》里那普通的筒车等农具就够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所幸,在新世纪新时代,我们不仅能够“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甚至我们为了眼界的更加宽阔而徜徉于未知事物之中,探索更多的奥妙。

       阅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眼界开阔之人。拓宽眼界,你会看到高大挺拔的青松翠柏、入云飞飘的风帆,更有那翼可蔽空的大鹏和檐头私语的麻雀。

放眼世界,我们(此处为第二人称“你”,笔者改为第一人称,其中奥妙,读者自己可以领悟)会看到更多……(825字)

【鉴赏】一个中学生的眼界如此开阔,纵横东西,绵延古今,正反对比,变化观物,说理充分,不能不令人信服!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矛盾地看待问题,这样就自然有了思想含量,又显得深邃,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尺幅言理,见解深刻,思辨深入,作者本身就为读者树立了一个眼界宽阔的榜样。举重若轻、大气磅礴的文风(美感),又是本文一大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