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写好人物1234567

 昵称7860258 2011-12-17

如何写好人物(一)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离不开写事。首先我们确定好要写人是谁?他具备什么品质?要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他的品质?

1、熟悉人物确定好,抓住特点写外貌。

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写人物的长相身材,也可以写衣着打扮,而且要符合这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或性格。但一定切记,必须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切莫面面俱到。

2 典型事例写具体,言行心理表品质。

典型事例就是有代表性、有意义的、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事,这些事是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进行取舍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如果选择的事例不典型,那么用再多的文字来描绘也不会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与品质。有位大作家曾经说过,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来说明人基本的特点,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是突出的。

如果让人物鲜活起来,不能只叙事,要从多个侧面进行描写, 特别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加以描绘,将其融入到事情当中,合理的再现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品质。因此教会孩子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好尤其重要。心理描写分为两种:一种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写,另一种是作者的心理描写。本人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以后者为主,可以直接表达,降低难度。

1)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2)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3)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3、若干人物同时写,次要人物衬主要。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4 开头简单做介绍,结尾评价很重要。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一般对所写人物做简单的介绍,当然方法不一,可以直接点题、也可概括特点。而结尾可以对人物进行总结评价,或总结特点,或抒情赞美,或写出对自己的影响等等。结尾一般要呼应开头,揭示中心,使文章结构严谨,人物形象也会更加鲜活丰满。

5 巧列提纲莫忽视,三步方法要牢记。

一步简单写开头:对人物做简单介绍。如:他是谁,外貌特征如何等。

     二步具体写事例:用一件或几件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果是写几件事,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注意分段。本人赞成小学生用总分的写法写好每件事。比如写我的妈妈,要表现妈妈勤劳这一品质,可以先总起:妈妈是个勤劳的人。然后再写妈妈勤劳的具体事例。这样对于初写人物的小孩子来说,条理会更清楚,更容易写好。

     三步总结写结尾:结尾或总结评价,或抒情赞美,或反问概括,写好结尾会使文章更加完整丰满。 

 

作文练习:

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他(她)为什么让你敬佩?想一想,然后写下来。不少于500字。

   

范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

只见废墟上横躺着那把老人用过的笤帚,柄把已失去光泽,旁边树上几只麻雀低沉地叫个不停,几片枯黄的落叶飘落在笤帚上……

在我们大院的后面,曾有过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屋。小屋那掉灰的墙壁下,仅有一张床、一个矮柜、一把椅子和一把扫帚。这小屋的主人是谁?

细小无神的眼睛,塌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贴在一张皱皱巴巴的脸上——他,这位小屋的主人,的确很丑。再加上他只是个在大院里刷厕所、扫院子的清洁工,所以常被大院里的人们当作笑料。

一天中午,我去姥姥家路过这间小屋,老人正在屋里吃饭,为了免睹他的尊容,我特意把脸扭向一边。走在前面的几个青年用刻薄的话嘲讽老人,听着那刺耳的话语,我有一种狡猾的满足感,心里也想:丑老头儿,讨厌。但很快被良心的不安所代替,我瞥了老人一眼,他眼神中的痛苦,微微抖动的嘴唇,使我心头一震。    

    老人每天忠实地工作。他的报酬少得可怜,可从无怨言。夏天,厕所里臭味刺鼻,人们路过这里都捂着鼻子跑开。可他却日复一日地拿20着笤帚和水管,迈着蹒跚的步子走进厕所,随即,里面发出一阵水声和扫地声。冬天,尽管屋外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可老人每天都用颤抖的手握着笤帚一步一步地在风雪里扫着院子。  

    一天,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后院玩罢,我去厕所洗手,不料将兜里的笔掉进便池。我先是一惊,然后抽噎着跑出来,那是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派克笔,是作为生日礼物送我的。老清洁工看见了,关心地问:怎么了?”“东西,东西掉进便池了。我呜咽着说。走,我看看能不能捞上来。说完,他就提着笤帚走了,我紧跟他身后来到厕所外,他喊了两声,知道里面没人,我们便走了进去,我抹着眼角上的泪,指给他看。老清洁工垫着一块木板,跪在池边。他拿着两根木棍,伸进便池,想把钢笔夹上来。我也弯下腰,两眼盯着笔。一股刺人心肺的恶臭呛得人直流眼泪,我急忙用手捂住鼻子。笔太滑了,它不是从木棍间溜走,就是刚夹起来又掉下去。我伤心地对老人说:算了吧,不要了。可老清洁工眉头一皱,干脆扔掉木棍,趴下身子,竟把那干枯苍老的手伸进便池。眼前的这一切,使我目瞪口呆,随即闭紧双眼,我实在不敢看那干枯的手指在粪便中的动作。待我睁开眼时,老人已把笔捞上来了。他在水池里把钢笔冲了又冲,洗了又洗,然后凑在鼻子下闻了闻,才交给我。  

    从那一刻起,我不再鄙视这位孤独的老人了。他虽貌丑,但心灵的美丽终于被我发现。随之,一股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升起。我敬佩他不为人们的嘲讽所动,每天扫院子,刷厕所,忙个不停;我敬佩他不计较所得的微薄收入,每日维护大院的卫生;我敬佩他不怕脏和累,为别人排忧解难。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一直没见到这位老人,莫不是……一天,我用空闲时间转到后院,发现多日不去,小屋竟被拆了,细听后院人谈话,得知老人已离开人世,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只见废墟上横躺着那把老人用过的笤帚,柄把已失去光泽,旁边树上几只麻雀低沉地叫个不停,几片枯黄的落叶飘落在笤帚上……

点评:这篇文章以一段场面描写引出了一位老人,并设下悬念,引发读者联想这位老人是谁。外貌描写真实地写出了老人的丑,丑得让小作者有所躲避,但后面又通过几件事情,写出了老人的心灵之美,让小作者从此对他的看法有所转变。最后老人在平静中离去,但其形象却留在小作者心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如何写好人物(二)

 

    

         1、“讨厌”的“小铁锤”

 

在我们的周围,有令人喜爱的人,也有令人讨厌的人。无论是写“喜爱”的人,还是写“讨厌”的人,都要有具体的实例,不能光写某某人令人讨厌,太讨厌了,讨厌极了,一见到某个人就感到恶心,就感到气不打一处来。这些都是写讨厌的结果。那么原因呢?为什么讨厌呢?这就是“实例”。要有这种实例,才有说服力,如果没有实例,再怎么说“讨厌”,也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

 

例如:

 

A  我有一个小邻居,可令人讨厌了。他叫小铁锤,每天在我家门前跑来跑去,讨厌死了。我一见到他,就感到恶心,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像小铁锤打在我的头上似的,烦死人了。有时他不在我的面前,也好像有他讨厌的影子,有时晚上做梦也与他吵架。他真是令人讨厌极了,我都不想与他做邻居了。

 

这段文字,是小作者写讨厌自己的邻居小铁锤的,先后多次提到“讨厌”“恶心”“烦死人”等词语。但是小铁锤为什么令人讨厌,讨厌他的原因何在,没有一句具体的事例介绍,没有实在的内容,让人读了总觉得“讨厌”不起来,更不会产生“恶心”的感觉和“烦”的感受。如果像下面这样写就好了,就真正令人“讨厌”了:

 

 B  我有一个小邻居,他叫小铁锤,可令人讨厌了。你看,我刚坐下来进入一道数学题的深处,突然,“咚”的一声,小铁锤的篮球砸在我家的大门上,把我吓了一大跳,演算无法进行下去了。……清晨,我坐在院子里正在背诵一首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突然,“咣当”一声,小铁锤的一块废铁飞进了我家的院子,书还能背下去吗?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写作文,突然,“哗啦”,我家的窗户玻璃碎了,我跑出去一看,他早跑得无影无踪了……唉!这个小铁锤,真是令人讨厌极了……

 

这段文字,并不是光写某某人怎样讨厌,也不是只写某个人如何讨厌的结果,没有这些概念性的结论,而是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一是“我”正在演算,他用篮球砸了“我”家的大门;二是“我”正在背诗,一块废铁飞进了“我”家的院子里;三是“我”正在写作文,窗户玻璃又被他砸碎子。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小铁锤令人“讨厌”的特点,既有说服力,又比较具体生动,令人可信。

 

 2、让神态“动”起来

 

神态,就是神情姿态。人的内心有什么活动,自然就要显露到脸上,如激动、悲伤、愤怒,脸上就自然会表现出与之一致的种种神情。某种神情也好,情态也好,都只是在人的脸上的短时间表现,因为事情在发展,所见所闻所思在变化,脸上的神态也就随之而变化,于是神态也就“动”了起来。神态的“不动”是暂时的,“动”是永远的。我们写人的神态,不仅要写出不动时情态,更要表现其“动”的变化。因为只有这“动”的发展,才能反映出人的变化特点甚至本质特征。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却忽略了“动”的描写,写人物,只晓得写这个人长得怎么样,而没有这个人心态、心理方面的展示,因而难以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

 

A  王老师目光很严厉,使人见了有一种十分害怕的感觉。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一不小心,被王老师发现了,他慢慢地走向我,绷着脸,两道目光直射向我,如两道电光,望着,一动不动,一眨不眨,我也望着他,浑身不自在。这时,老师又慢慢地走上讲台,转过身,还这样望着我。

 

这里写到老师严厉的目光,就是一种神态描写,可这是一种不变不动的神态,显得凝固而僵持。即使老师走上讲台,目光和眼神还是那样的,没有丝毫变化,这就将老师的神态固定起来,是不符合事实的。写人的目光严厉,可从眼睛瞪视的情景、目光的色彩,还有脸上肌肉的改变、声音和手势等与之密切配合来写。这样综合来写,老师的神情动态也就充分展示了出来。也就是说,写人物的神态,关键是写人物的“动”态。

 

例如:

 

B  王老师的目光很严厉,使人见了有一种害怕的感觉。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不巧被王老师发现了,他走向我,紧绷着脸,两道目光射向我,如同两道刺目的电光,直射向我的心里。那双眼睛时而冷冷地眨一眨,时而轻微地动了动,很的的气愤的样子。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立即坐直了身子。老师见此情景,目光顿时柔和起来,脸上露出宽容的微笑。当老师走上讲台,这时,他又望了望我,那眼光,显得很亲切,分明是在鼓励和表扬我。

 

这段文字,就写了老师面部表情的变化,特别是眼光的变化,从“冷冷”到“柔和”到“亲切”,还加上自己的一些想像的感觉,使人物的神态自然地活动起来,既符合实际,又显示了事情的发展,突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好品质。

 

 3、写人品德不能“空”

 

写人物的品德,就是表现人物的可贵精神和精神风貌。至于写何种精神,表现怎样的品质,都可以自由确定,可根据你所写人物的具体特点来考虑,如写爸爸的忘我工作、妈妈的大公无私、老师的认真负责、同学的助人为乐等,写人的品德要有实际内容,也就是写人物品德要有具体事迹,不能“空”,不能光喊口号,不能概括笼统,要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A  妈妈对我可关心了,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天暑热,总是背着我上学,放学又背着我回家。可是她身材瘦小,有时背不动就休息一会儿;冬天路滑,她也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就这样,我在她的背上一天天长大了。

 

这段文字,是写母亲背我上学的情景,侧重表现妈妈无微不至关爱女儿的精神品质。可是你读后一定会说,一点儿也不感人。是的,因为这段描写,属于概括叙述,没有具体实在的内容,母亲关爱“我”的事情,只涉及“背我上学”这一件事情,别的什么也没有写,尤其是“冬天路滑”,背“我”时肯定不易,也只是一句话带过,当然难以感动人。下面同样是写以上内容和人物,由于写进了具体的事例,给的印象就明显不同了:

 

 B  冬天,北风呼啸,凛冽的寒风给堤坝罩上了一层坚硬的冰壳,走一步,滑三步,稍不留神,便会滚下堤坡。妈妈患有严重的气管炎,这时,她背着我,佝偻着背,用力抓住坡上残存的枯草,艰难地往上攀,经过了大约五六分钟的挣扎,最后终于爬上了堤坝。这时,她已气喘吁吁,不得不放下我,坐在坝上,不断地喘着粗气,任寒风灌进她的脖颈,任雪花落满她的发梢。同学们,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炎天暑热,妈妈就是这样把我背上堤坝!这就是我的妈妈,她对女儿的爱有多深啊!

 

这段文字,写的内容与上面那段文字是相同的,可是读后给人的印象就大不相同,甚至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那种冰天雪地的氛围。这里对妈妈的记叙和描写,不再是概括的、笼统的,而是十分具体细致。你看,罩着坚硬冰壳的堤坝,经过五六分钟的攀爬,妈妈已累得气喘吁吁。还有妈妈外貌的描写,都有具体实在的内容,读后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再加上结尾几句深情的抒情,更是催人泪下,令人感动不忆。这样写人的精神品德,一点儿也不“空”。

 

 4、敬佩要有“事例”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常常会敬佩某个人,有的敬佩爸爸,有的对妈妈很佩服,有的一提到某位老师,就会产生敬佩之情。在我们的作文中,同学们经常要写这种“敬佩”的内容。可是,我们有的同学,在写敬佩的时候,往往没有具体的事例。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A  我爸爸对人热情,为人善良,是一个既平常又和蔼可亲的人。他经常帮助别人,而且从不留姓名。只要谁家有困难,他的身影总在那里出现,只要别人有难处向他求助,他总是二话不说,立即给人家帮助,而且一直帮到底。他与人相处,总是以诚相待,从来都是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所以,人们都夸他是新时代的新雷锋。我可敬佩他啦!

 

这段文字,是写爸爸乐于助人的好品质的,也是写“我”对爸爸“敬佩”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有“善良”,有“和蔼”,有“帮助”别人,有“以诚相待”等等。但读了这段文字以后,你对这位“爸爸”佩服吗?估计有不少小朋友说“不佩服”,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光有概括的几句话,没有具体的“事例”,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怎么能让人敬佩和信服呢?如果像下面这样写,你的“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了:

 

 B  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爸爸总是挺身而出,热情地帮助他们。有一天, 一位不认识的老人受伤了,倒在公路边,我和爸爸刚好骑车路过,看到这一切,爸爸二话没说,把老人背回了敬老院,用自己的手绢擦去老人头上的血迹,敷上药。然后嫌疑人老人洗了脸,换上干净的衣裳,自己又到外面给老人买来晚饭。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真谢谢你啦,太感谢你啦!”爸爸笑了笑说:“大爷,您太客气了,没啥,没啥!”服侍老人听完药,我们才动身回家。临走时,大家对我爸爸赞不绝口,我也对爸爸顿生敬佩之情!

 

这段文字,就具体写了爸爸对孤寡老人的帮助。爸爸并不认识这位老人,可他不仅将他背到敬老院,而且还擦血、敷药、换衣裳,最后买了晚饭。这一系列动作,是那么地认真,那么地细心,就像一个晚辈服侍一个自己的长辈似的,实实大大,细致真切,有血有肉,令人可信,令人佩服,你读后也会敬佩不已的。用事例写“佩服”,读者才会真“佩服”。

 

 【作文训练】话题:母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这个话题是古老的但更是永恒的。不同的人对母爱总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回忆生活中那些与母亲有关的点滴细节,总能让我们感慨万千。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语言流畅、通顺。(2)作文要抒发真情实感。(3500字左右。

 

【思路导航】

 

作为最亲近的人,母亲总能勾起我们许多关于“爱”的回忆。初看题目,同学们可能认为这篇作文很好写,可是如何写出彩,使之能吸引人、打动人,这就要从材料选择、语言特点等几个方面入手了。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作文素材。

 

一、生活中那些让人感动的细节。

 

二、从媒体报道或身边听到、看到的“母爱”素材入手。

 

三、现实生活中的对母爱的误解。

 

【范文】

 

永不褪色的爱——母爱

 

有人说:"母爱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母爱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母爱是清泉是清溪"。从古到今,不少文人骚客撒下点点笔墨谱写母爱篇章。如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纸船》等。都赞美了那无私,伟大,永不褪色的母爱。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要向妈妈献上一份最真挚的"礼物",给妈妈一个欣慰的五月天。

 

丹纳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有一种超于一切之上的动力,就是爱,因为她能促成另外一个的幸福,把自己的幸福隶属于另一个人,为了增进他的幸福而竭忠尽智。"这句话简直就是母亲对待子女的真实写照。

 

记得有一次,我报名参加了福建省的钢琴比赛,同时,又被校合唱队选入参加福州市的合唱比赛。令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这两种比赛竟然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段开始。我不禁怔住了,一切幻想全成了泡影,周围的空气仿佛被凝结住了一般,憋得我透不过气来,心想:"完了,完了,怎么会有如此凑巧的事情呢"一个关系到集体的荣誉,一个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况且此类钢琴比赛至现在才举行了第二届,这是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呀!如果放弃了,那我含辛茹苦地练习的曲子岂不没有展示一番的机会了吗我的内心矛盾不堪,恨不得自己能有分身术,做到公事私事两不误。我把这事和妈妈说了,想让她替我想想办法,妈妈想了想说:"你先向音乐老师请个假,听听她的意思如何,再下结论。"我很赞同妈妈的做法。没想到第二天,非但假没请成,还被老师批评了一顿。眼看着这钢琴比赛就这么泡汤了,我无奈,痛苦,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流了下来。

 

合唱比赛很快就到了,在芳华剧院的入口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带着满是疑问的面孔,惊异地问道:"妈妈,您怎么来了""我是来给你报好消息的,我把你的号数改到53号了,想你合唱完再去,应该还来得及。"我那不争气的泪水又流了下来,是欣喜的泪水,是感动的泪水。妈妈一早就匆匆出了门,整整一上午,妈妈一定是磨破了嘴皮子才帮我调到了53号,虽然只是一个轻易说出口的好消息,但在这话的背后,却隐藏了多少的艰辛!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冰心的一句话:"啊!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的荫庇"我决不能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合唱完后,我胸有成竹地登上了舞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母爱宛如一曲生命的旋律,轻轻荡漾在我的心中;像金色的太阳光照耀着我,催我奋进。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有人说:"母爱是闪耀着生命之光的一株灵芝草,让痛苦顿失消融";有人说:"母爱是一阵清风,吹走了我心中的阴影";有人说:"母爱是一本闪烁着智慧之光的一本书物,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在母爱的沐浴中行走,我从不感到无助,因为有一种力量始终支持着我,那就是那永不褪色的母爱。现在的日子里,我享受着母亲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会爱母亲。

  评论这张

 

 

如何写好人物(三)

 

   

     1   眼睛最“有神”

 

我们的作文,在写人物的时候,首先要写脸部,写脸部不能不写神态。所谓“神态”,就是神情态度,就是人脸上所显露出来的内心活动,比如内心高兴,脸上就会露出笑吟吟、笑嘻嘻的表情,眼睛往往要眯成一条缝。写神态的关键,是要写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常说的某某人“有神”,主要是指眼睛,如炯炯有神、神采飞扬,都是指脸部,尤其是指眼睛。写脸部,写眼睛,不能只写脸色和表情,也不能只写眼睛的大小和形态,还要写脸部和眼睛的动态,因为动态是“有神”的主要体现。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A  我的小外甥伟伟,今年4岁了。长得胖乎乎的,宽宽的前额下是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眼睛水汪汪的,眉毛又黑又浓,眼睛的四周是眼睫毛,睫毛长长的,黑黑的,衬托着眼睛,可有神啦。

 

这段文字,主要是写“我的小外甥”脸部“有神”的特点,虽然重点写眼睛,但你读过以后,真的觉得“有神”吗?回答一定是看不出有什么“神”,或者说不知道,原因就是虽然写出眼睛的特点,但是没有写出眼睛的动态,“有神”的特征当然不能表现出来,由于没有写出人物最有神的方面,所以这个人也就“神”不起来了。如果像下面这样写,伟伟的神态就“有神”多了:

 

 B  我的小外甥伟伟,今年4岁了,长得胖乎乎的。他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在又黑又浓的眉毛衬托下,像两地清汪汪的池水。他看人可有神啦,眼睛忽闪忽闪的,有时转一转眼珠子,在太阳下面,好像闪着一阵一阵的光彩;有时翻一翻白眼,像是在思考爸爸的问题,又像是在表达对妈妈的不满。这时,他的眼睛又瞟向了别的地方,原来那里飞来了一只小麻雀……

 

这段营养品,就将小伟伟“有神”的特点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加进了想像的内容,使 “有神”的内容丰富了许多。特别是那双眼睛,简直就是在说话呢,你看,“忽闪忽闪”的,“闪着”光彩,“翻一翻”,“瞟向”别的地方,这些眼睛的动作,把小伟伟的眼睛写活了,写动了。读后你会觉得小伟伟十分可爱,原因就是他有一双非常“有神”的大眼睛。

 

可见,写物的“有神”,最主要的是写人物的眼睛。

 

2  假小子真“不假”

 

我们知道,如果女孩子具有男孩子的性格特点,大大咧咧,无拘无束,说话直来直去,做事雷厉风行,就被人们称为“假小子”。如果把这个假小子的特点描写出来,你知道怎样写吗?写假小子一定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写这个“假”字的内容,就是要交待清楚这个人是女孩子,不是男孩子,是个“假小子”,这个内容简单写一下就行了;其次,要写这个“不假”的内容,把你写的这个人具有的男孩子的特点比较详细具体地描写出来,这是重点内容。下面这段文字,是写自己具有假小子的特点,你看写得怎么样:

 

 A  提起我的性格,还真不好意思说呢!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可是爸爸妈妈总叫我“假小子”。因为我虽然有点儿文静,可总是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一有空儿就玩,有时连吃饭也忘记了吃。家里如果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更没时间管我,我就玩是更疯了,有时玩得连书包也找不着,真是个假小子呢!

 

这段文字写“我”具有“假小子”的特点,可是,除了“玩得更疯了”一句有点儿接近“假小子”以外,其他文字只是说“我”的玩性很大,面而不能表现出“我”的假小子的特点,况且,玩性大是小孩子的天性,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是如此,如果说玩性大就是假小子,那么大部分女孩子都是假小子了,这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可见,上面这段文字,没能够写出“假小子”的特点。如果像下面这样写就好了:

 

 B  在班里,我是最凶的女孩儿,天不怕地不怕,同学们都叫我“假小子”。有一次,我同桌的语文书不见了,急得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东找西找,后来明明知道是哪个男生拿的,就是不敢去要。这时我进来了,二话没说,站出来就向那个男生走去,一步上前,一把将那男生的胳臂攥住,大声嚷道:“你还不不书?”那个男生见是我来了,知道吃不消了,只得投降求饶,乖乖地拿出书来。你看我这个假小子,一点儿也不假吧!

 

这段文字,对“我”这个假小子,就写得十分逼真充分。习作只在开头交待了“假”的内容,是个“女孩”,然后转写“不假”的方面。你看,这里写了一个具体事例,就是为同学讨书,其中接连用了男孩子才能做出的几个动作,先后有“站出来”“一步上前”“攥住”“嚷道”等,突出了“我”天不怕地不怕,敢于打抱不平的“假小子”的特点,很有说服力。

 

 3、“小馋猫”可真“馋”

 

不少同不有“好吃”的天性,有的还喜欢吃零食,于是“小馋猫”“好吃佬”等雅号就产生了。写“小馋猫”,主要写他们“好吃”“找吃”的特点,嘴巴好像是无底洞,没完没了地吃,一有机会就吃,吃得让人感到真有点儿惊奇。如果把这些内容表现出来,也就写出了小馋猫的特点。写小馋猫的特点,关键是写这个“馋”字。可是,有的同学光写怎样吃得多,如何长胖了,这并不能反映“馋”的特点。例如:

 

 A  从记事起,我就有好吃的特点,也赢得了“小馋猫”的雅号,这不仅是一日三餐吃得多,而且身体也长得胖,10岁的时候,饭量就能与爸爸比高下了,12岁时,体重也赶上了妈妈。你看,饭菜一上桌,我就吃起来,结果,越吃越多,越吃越胖,“小馋猫”又变成了“胖馋猫”。只要有吃的,只要吃着快活,管它什么雅号,小馋猫就小馋猫吧。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我”是个小馋猫的特点,其表现是“吃得多””长得胖”,并且能与爸爸妈妈相媲美,而对“馋”方面的内容却写得很少。吃得多,只能说明“饭量大”;长得胖,只能说是“体重重”,虽然可以把它归结到是“馋”的结果,但都不能说明“馋”的特点。要表现出“我”馋的内容,就要在“好吃”“狼吞虎咽地吃”“随时随地要吃”等方面做文章,才有说服力。你看,下面就是这种“馋”的内容的成功描写:

 

 B  我从小就有“好吃”的特点,爸爸妈妈先说我是“好吃佬”,后说我是“小馋猫”。“好吃佬”也罢,“小馋猫”也好,反正我是吃着快活,嘴巴一刻也不停,不吃就难受。饭菜上桌了,我馋涎欲滴,不等爸爸妈妈发话,不等筷子到来,我伸出嘴巴就吸,“五爪金龙”

也张开了。等爸爸妈妈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我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这算什么,左边荷包里还有半袋花生米,右边小兜里还有一个咸鸭蛋呢!为什么,等到馋的时候享用呗!我真是够“馋”的吧。

 

这段文字对“我”的馋猫特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先概括描写自己“馋”的特点,然后通过饭菜上桌时的具体事例,来写“我”“馋涎欲滴”的表现和动作,“伸出”“吸”“张开”,真是急不可耐,最后写“我”左边口袋和右边口袋里的实物,也是概括描写。读了本文,你才真正知道,这只小馋猫可真够“馋”的吧!

 

 4、“巧”治爸爸的赌瘾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会在某些方面有不足之处。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怎样对待他们的缺点呢?那就是把他们的缺点指出来,让他们改正缺点。比如,爸爸有“好赌”的习惯,妈妈为此与爸爸中吵嘴,可是爸爸就是戒不了。“我”当然站在妈妈这边,想办法来治治爸爸。怎么治呢?要有高招巧招。下面就是一位同学写怎样治你你“好赌”的坏毛病的,你看写得怎么样:

 

 A  爸爸还没回来,已经一天一夜了,妈妈气得直嚷嚷:“这个赌鬼,几年了,把家都输光了,不要家了,看你什么时候回来!”正说着,爸爸有气无力地回来了,妈妈一见,肯定又输了,她一把揪住爸爸,我也在边上帮妈妈打爸爸,并且拿来一根棍子打他。爸爸见也动手打他,顿时火冒三丈,把我一推,我一下子坐地地上,哭了起来。一家人打在一起,乱成一团。从此以后,爸爸再也不赌了。

 

这段文字,是写“我”和妈妈怎样来治爸爸赌博的坏毛病的,用的方法是“我”和妈妈又打又哭,还拿来了棍子,结果爸爸“再也不赌了”。读后,你感觉怎么样,一定会觉得不真实、不自然,没有什么说服力吧。是的,爸爸赌瘾很大,几年了,把家都输光了,这次又是“一天一夜”没有回家,就这么一打一哭就解决问题了?显然不符合事实,是难以令人相信的。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B  中午,我放学回家,爸爸还在蒙头大睡,没去上班。昨晚赌了一宿,天亮才回来。可怜的妈妈只有唉声叹气,整天愁眉不展,拿他毫无办法。我见此情景,突然急中生智,取出作业本、书、笔,一边哭,一边撕,一边摔。爸爸一看急了,忙挡住了。我哭得更伤心了:“念书有什么用,赌博、抽烟、喝酒、睡大觉!家里没钱了!我不念书了!”……过了好半天,爸爸狠狠地向桌子上砸了一拳:“好!我再也不赌了!”果然,从此以后,爸爸再也不赌了,是我让爸爸“戒赌”了,心里高兴极了!

 

这段文字,戒赌主要是通过“我”的动作和语言来实现的,是在“我”“急中生智”的情况下发生的。“我”的动作是又“哭”又“撕”又“摔”,语言的内容是表示不再念书了。在此基础上,爸爸终于“戒赌”了。用这种方法来治爸爸的赌瘾,有良知的爸爸都会把赌瘾戒掉的,方法是比较巧妙的,内容也符合实际,很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作文题目:         的眼睛

 

要求:请在空格上填上一个名词,如妈妈、老师、星星等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烈军属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

 

范文:老师的眼睛

 

我的班主任,老师有一双非常平凡的眼睛,小小的,不漂亮,也并不炯炯有神,隐藏在那副厚厚的眼镜下。这双很平常的眼睛,却常在我心灵深处闪烁。

 

那次上课,我与同桌嘻嘻哈哈做小动作,丝毫不顾忌周围的人,直到那双锐利的眼睛盯上了我,刺眼的阳光照耀在那厚厚的镜片上。我虽然看不清那镜片后的眼睛,可是却明显地感觉到恐惧,不由一阵颤栗,但是老师的眼睛只在我身上停留了几秒,又转移了,我丝毫察觉不出老师任何表情。那次起,我再不敢做小动作了,因为我怕……

 

期末考试我名落孙山,心中那股无名的感情不断涌上心头,化作悔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是我强忍住了。我没有像以往直视老师的眼睛,因为我怕。但在转身的那刹那,老师开口了:“徐琼,你要再次站起来!”我转过身,面对老师那波澜不惊的眼睛,又缓缓地回过身,两行热泪随即滑过面颊,这次我不再是害怕,而是一种深深的感激。

 

虽然,老师的眼睛很平凡,可是我却从中读懂许多……

 

如何写好人物(四)

 

   

         1   有这么多“最爱好”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爱好,我们肯定有很多朋友,你一定会知道,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爱好。如果把自己或朋友的爱好写出来,要重点表现这个人的主要爱好是什么,“爱”到什么程度,“好”到何种地步,无论是写自己,还是写你的朋友,只要写出“最爱好”的一两点就行了。至于其他次要的爱好,可以不写,要写也只能略写一两句。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写自己或朋友的“最爱好”时,不知道写什么,结果来了一个全面介绍,例如:

 

 A  我的好朋友张珊,她的爱好可多了!其中好民最喜欢下军棋、下象棋,一有机会就琢磨棋的路子。她也最喜欢跳绳,一跳起来就没完没了。她还最喜欢绘画,有时在课堂上也来个人物素描。她有时唱歌、弹钢琴,有时还边弹边唱。她还最爱好小制作什么的,经常捣鼓一些小玩意儿……

 

小作者在这里是写好朋友张珊的爱好,根据这里写的内容来看,她样样都是“最爱好”的,简直是一个最爱好的“专业户”了!一个人的“最爱好”能有这么多吗?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每个人的爱好虽然不止一种,但最爱好的活动一般只有一两种。即使某个人的爱好十分广泛,也是有程度差别的,也不都是“最爱好”的,重点要把这个人“最爱好”的特点和方面表现出来。例如:

 

B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名字叫张珊,她的爱好可多了!下棋、跳绳、唱歌、绘画,都是她爱好的节目,但她最爱好的还是唱歌。这不,预备的铃声响了,她还在学校大门口慢悠悠地走着唱着,还一边做着手势,打着拍子。有一天,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作业,只听到“沙沙沙”的写字声,教室里静极了。突然,不知从何处响起了歌声,声音由小到大,原来是张珊边做作业边哼起了歌曲,那么忘情,全班同学都望着她,她还是自顾自地哼着,什么也没觉察到……

 

在这里,小作者先写了朋友张珊的一般爱好内容,即“下棋、跳绳、唱歌、绘画”四个方面,形成铺垫;在此基础上,再重点写她“最爱好”的方面,表现张珊“最爱好”唱歌的特点,而且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事例就是在自习课上做作业时也哼起了歌曲,别人都望着她,只有她不知道自己是这样的忘情。作文对最爱好的方面,写得很具体充分,至于她的其他爱好,点到为止,重点十分突出。这样的“最爱好”就令人可信了。

 

2  介绍外貌不是“照相”

 

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朋友吧,如果请你把他们的外貌介绍出来,你能够做到吗?介绍人物的外貌,就是把你那位好朋友的外貌特点描写出来,个子有多高,是胖还是瘦,喜欢穿什么衣裳,面部长得怎么样,说话和动作又具体怎样的特点等等。但介绍外貌不是“照相”,照相就是把你的外表一分不差地拍摄下来,甚至一个小痣也上了照片,而介绍外貌却不能处处描绘、样样都写,也不能写什么都采用一样多的文字。下面这段文字,是介绍自己的好伙伴的习作,就犯了这样的毛病。请看其中的一段文字:

 

 A  她叫敏敏,是我的好伙伴。她头发蓬松松的,她的眼睛水汪汪的,又黑又大,她有两只小酒窝,一笑就变大;她有一口白牙齿,又整齐又雪亮,她的鼻子高高的,脸白白的,耳朵大大的,是一对热招风耳,两腮鼓鼓的,圆圆的,看上去很美,是一位十分漂亮文静的小姑娘。

 

这段文字写的是人物的外貌,主要写了脸部,可这个人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深刻,写脸部的顺序也有一些混乱。主要原因就是小作者把小伙伴脸上的各个部位都写到了,没有重点,像“照相”一样,“全部实录”,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像下面这样写就好了:

 

B  她的蓬松松的刘海上缀满了雾星儿,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显得那么有朝气,有活力;大而亮的眼睛里,像滴满了露水,含满了,要溢出来似的,水汪汪的,边走边转动着,像是两颗美丽的蓝宝石,在一走一动中,显示出了格外诱人的魅力;被海风吹红的凸圆圆的腮上,也是湿润润的一层,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滑亮亮、金灿灿的。她分明是一朵晨光下花骨朵。

 

这段文字,是小作者初次见到她的印象,也是对她外貌形象的描写。在这里,作文只抓住了小姑娘的刘海、眼睛、脸腮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刻画,运用了动态描写,如写刘海是“一颤一颤”,写眼睛是“滴满”“溢出”“转动”等,写脸腮主要是运用叠词。至于别的部位就没有涉及了,而且多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她健美、纯朴的外形特征,富有立体感,就不像“照相”那样全部拍摄了。

 

3、“夸”人要恰当

 

同学们学习或生活中,一定会取得某些成功,每当这时,人们就会夸奖你。听到别人的夸奖,你一定会很高兴吧,这种夸奖就是恰当的。可是,有的同学不会夸人,夸人变成了吹捧,变成了拍马屁,变成了讽刺挖苦,变成了说假话,这样夸人,那个被夸的人不但不高兴,还会反感呢!请看下面这段话:

 

 A   “李老师,您真了不起呀!我们擦玻璃总是擦不干净,可是玻璃一到您的手上,怎么就这么听话呢?把个玻璃擦得这样干净,这样明亮,您的本事怎么这样大呢!这是我所做不到的,一般的人也做不到呀!您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您真是好样的!

 

这段文字,写的是老师与同学们一道大扫除的事,夸的是老师把玻璃擦 得干净明亮,一尘不染。“我”作为班长,看到这种情况,说了上面的一段话。这件事情是值得称赞的,可是小作者把老师夸得不得了,说老师本领如何之大,如何了不起,别人“做不到”等等,读后觉得不那么亲切,不那么自然,还有点儿肉麻的感觉,相信李老师听了,心里也不会高兴的,甚至还会产生反感。这不是在讽刺吗?这班长怎么能这么夸人呢?当然起不到夸的作用,因为“夸”得太过分了,这样来夸,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B  李老师不慌不忙,先用湿布擦一遍,擦不掉的污点,哈一口气擦一擦,用指甲蹭一蹭,这一连串的动作干净利索,把玻璃擦得就跟没有了似的。同学们傻呆呆地看着,心服口服,心里顿时涌起一句赞语:“我们的老师这么细心,这么在行,平时一定做过这方面的事情,您不仅是一位好老师,还一位劳动好手呢!李老师,您真是好样的!

 

这里也在夸老师,真正夸的语言只有一句话,可每一句话都有“夸”的意思,而且夸得自然,夸得亲切,夸得真实,令人可信。习作在夸的基础上,还写了老师的劳动经过,运用了细节描写,而且是一系列的动作细节,在夸语中,还写到了老师平时的情况,相信李老师看了,一定会对自己的学生能有这种认识而感到欣慰,也会受到感动。这样夸人,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成分,“夸”得比较恰当,也起到了“夸”的作用。

 

4、长话应该“短”说

 

有的同学对人说话,生怕意思不清楚,往往转弯抹角,有的还把过程、原因以及无关紧要的内容也一股脑儿地说出来,结果反而把要表达的意思给掩盖起来了,这是不符合说话要求的。对人说话的基本要求,是简洁明了,特别是在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更要直截了当,既节省时间,又不影响后面的事情。

 

我们在写人物的对话时,应该长话“短”说,直接讲清大意,简明扼要,这样才符合对话要求,才符合实际情况。

 

例如,有一篇习作,写自己吃过早饭去上学,临出门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要换袜子,为什么呢?因为袜子破了。他是这样说的:

 

“妈妈,这双袜子是你买的吧,你记得有多长时间了?有两年多了,是不是冒牌假造的我不知道,昨天晚上,我洗脚的时候发现已经破了,两个大脚趾露了出来,脚后跟的地方也磨破了,穿在脚上有点儿不舒服,把脚磨得生疼,不能再穿了,上体育课要跑步,还有跳高、跳远什么的,容易伤脚,影响活动,影响成绩,换一双新的吧。家里如果没有袜子,你赶快上街再给买一双吧,我下午要上体育课,要穿的。”

 

小作者要写的内容,是要换一双新袜子,可是说了这么多话,有什么时候“买”的,有“冒牌假造”的,有昨天晚上“洗脚”的,有下午“上体育课”的,有上街“再买一双”的,等等,比老爷爷说话不要啰嗦,不但他妈妈听了会感到厌烦,而且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你看,他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动身,上学时间很紧,还换新袜子,也能说这么多话吗?他不怕迟到吗?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说话更要“短”一些才对。这段话不妨改为这么说:

 

“妈妈,袜子破了,换一双新的吧!下午要上体育课呢!”

 

这里只用了两句话,就把说话的主要意思叙述了出来,多么简洁,多么干脆,“换裤子有”的意思表达得一清二楚,也符合上学时间十分紧张的特定氛围。

 

长话要“短”说,既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也是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共同要求。我们在写人物的对话时,千万不要颠三倒四,像说绕口令似的,要考虑到话说得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简明扼要,做到长话“短”说,把意思说清楚就行了。

 

 作文题目:       ,我感谢你(您)

 

得到了同学的真心帮助,你一定很感激;得到了老师的真诚关爱,你会感到很温暖;得到了左邻右舍的热情关心,你会感到无比幸福……

 

我们是在关怀中长大的,请以“       ,我感谢你(您)”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先在横线上填上表示谁的词语,如老师、叔叔、大哥、同学……

 

范文:                     妈妈,我感谢您

 

    我生命的源泉是妈妈的爱,她扶持我从跌倒中站起,从失败中学习独立。每当我跌倒及失败时,妈妈的爱是我的安慰,也是我的鼓励。妈妈的爱,烘干了我的眼泪,治好了我的伤痛,令我倍感温馨!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时候,我有幸成为兴趣小组中的一员。

 

    从那以后每天除了作业,我弱小的肩头有了比赛这个担子。妈妈和我每天都开始了做奥数的旅程。那时我不过是一个顽童,妈妈看着题沉思片刻便为我讲题,一到这时我的小嘴撅得像一个小油瓶,眼睛瞪着妈妈。妈妈也没说什么,开始为我讲题,时间过得好快呀!10点了,可我还有一题不会,妈妈一遍又一遍的讲着,我只好听着。不知不觉我便睡着了,可妈妈却不知疲倦的抱我上床。

 

    晚上一阵鸣声把我吵醒,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洗衣机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只见妈妈轻手轻脚地打开我房间的门,为了不吵醒我妈妈连灯都没有开,黑暗中妈妈忙碌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我这才明白,妈妈白天工作那么辛苦,晚上还要为我操心。

 

    妈妈!作为女儿的我,已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我感谢您,感谢您无数个日日夜夜为我操劳,我感谢您,感谢您在千万个黎明为我端上热腾腾的早餐。本来我以为是您欠我太多,可我现在才明白我欠您一生还不完的情。

 

    感谢您,我伟大的妈妈,您的女儿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好不让您失望。

 

 

如何写好人物(五)

 

   

        1   跳高动作的“刹那间”

 

人要活动,人要做事,就要有动作,描写好人的动作,是写好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请年下面一段文字:

 

A  我坐在绿草坪上,看小运动员们在练跳高,前三个已经跳过去了,轮到第四个跳。只见他活动了几下身子,向前跑了同下,又向后退几步,向左伸伸腿,向右踢踢脚,然后在原地蹦几下,手在大腿上拍了拍,在小腿上摸一摸,在头上揉了揉,在背上捶了捶,然后猛跑几步,一跳就跳过去了,真棒呀!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位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写的,是作文《运动场一角》中的一段文字,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它的语句是通顺的,记叙也是清楚的,但在动作描写方面是不成功的,存在的主要毛病有召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符合实际。动作描写不能写怎样写就怎样写,要符合发出动作的实际情况,练跳高,虽然是全身性的活动,但主要是腿部和手部的动作,在头上“揉了揉”,在背上“捶了捶”,这是在干什么呢?使人看了摸不着头脑,是不是跳高都是这样的呢?其实,跳高之前的准备动作,这样写就可以了:

 

B  只见他习惯地压压小腿,再蹬蹬双脚,拍拍大腿,在原地弹跳几下,郑重地站到起跑线。

 

二是偏了重点。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或者参加某个活动时,总不止一个动作,就像跳高,要有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不是那么重要,重点动作才是最重要的。跳高的重点,应该是一跃而起、跳过高竿时,一刹那间的几个动作,可是这位同学,却把重点动作放在了准备阶段,对它写得很具体,用的文字也不少,而当正式跳的时候,只有一句话“一跳就跳过去了”,太平淡了,太简单了。如果这样写就好了:

 

C 这时,他突然起跑,只见他如一阵疾风,向前飞奔,等到接近横竿处时,左腿在地上猛地一蹬,两手在身旁划了长长的半弧形,从身后一下子摆到前额,一眨眼,身子高高腾起,凌空在横竿上,上身又轻轻往下一压,右腿很自然地一翻,越过了横竿。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段文字,就紧紧抓住了人物“跳高”之时的“刹那间”的动作,描写细致,生动传神,既符合实际,真实可信,又突出了重点。

 

2  帽子下面要有“人”

 

写人,首先要写人的外表,也就是外貌。因为外貌看得清清楚楚,给人印象直接明确,甚至可以边看边写。怎样写人的外貌呢?就描写人物的特点来说,基本要求是“帽子”下面要有“人”。

 

这里的“帽子”,是指人物的特点,如“长得漂亮”“喜欢打扮”“身材高大魁梧”等;这里的“人”,主要是指人物特点下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如何“漂亮”、怎样“打扮”,怎么“高大魁梧”,这些具体内容写进了作文之中,也就既有了“帽子”,又有了“人”,而且这个“人”是主要的,是具体的,这两个方面一结合,对人的外貌描写才是成功的。

 

例如,有一篇题为《妈妈爱美》的习作,就成功地描写了自己的妈妈如何爱美、讲究打扮的特点,请看这段文字:

 

我的妈妈是一个爱美的人,每次出门前,总要打扮一番。你看,她把脸洗净,先抹上油脂,再扑上粉,然后才搽胭脂,最后还要描画一下弯弯的眉毛,涂上眼影和红嘴唇。化完妆还不算,还要梳一个好看的发型,抹点儿摩丝,再喷上发胶,让头发定型了。一切都做完了,她才潇洒地出了门。

 

这段文字,以写人为主就做到了有“帽子”有“人”,“帽子”就是“妈妈爱美”,出门前“总要打扮一番”,这是总写妈妈的特点。“帽子”点出来之后,这里的“人”就是指如何“打扮”的。妈妈在打扮时,有过程,有先后,打扮的部位先后涉及脸上、眉毛、眼影、嘴唇、发型,等等。就在这精心的打扮中,小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洗”“抹”“扑”“搽”“描”“涂”“梳”“喷”等,这些动作,显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有趣味,说明小作者观察很细心。

 

写“帽子”,只用了一句话,而写“帽子”下的“人”,就用了许多文字,是这段文字的重点。这样写,是符合写人要求的,读了以后,我们对这位“妈妈”的“爱美”的特点,一定会印象很深吧。

 

可是,我们有的同学,写人总是不具体,写眼睛“大大的,圆圆的,黑黑的”,这虽然是“帽子”,但是“帽子”下面不有“人”,怎样“大”、怎样“圆”、怎样“黑”,我们就不知道了,因为有“帽子”无“人”,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3、通过“体会”写眼神

 

写外貌不能不写眼睛,写眼睛不能不写眼神,这是一般的写作情形。可是,在同学们的作文里,写眼睛的多,写眼神的少。如“妈妈的眼睛很漂亮,乌黑乌黑的”“小妹的眼睛黑里透亮”“我的眼睛小小的,戴着一副眼镜”,等等。这些写眼睛的句子,虽然都比较形象,但是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一般化的,原因就是没有写出眼神的特点。

 

眼神是一种意思,这种意思要靠我们去体会,去感受。把这种体会和感受写出来了,眼神就描绘出来了,也就是要写出眼睛“会说话”的特点。我们知道,眼睛是不能说话的,可是经过了“我”的体会,眼睛也就起到了嘴巴的作用,这就是眼神。

 

如有一篇题为《老师的眼睛》的习作,就写出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的特点:

 

当我在课堂上与别人讲小话时,老师的眼睛马上瞄上了我,眼珠子还转了转,好像在说:“哲颜,认真听课,不要和别人讲话。”①过了一会儿,老师要我回答问题,见我笔直地站着,不讲话,有点儿胆怯的样子,他的眼睛又像在鼓励我说:“勇敢点,不要怕,说错了没关系的!”②我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回答的任务。有一次,我生病住院,老师来看望我,站在我的床边,眼里充满了关切,好像在说:“哲颜,还疼吗?好些吗?勇敢点!”③

 

这里的三次语言描写,实际上是写老师的眼睛,是写眼神的,写出了老师眼睛“会说话”的特点。而这些话语,又是通过“我”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的。老师本人没有说话,都是通过“我”的体会来说的。至老师的眼睛长得怎么样,我们并不知道,可是由于写出了他的眼神特点,我们对他眼睛的印象就比较深刻了,甚至可以引起我们对眼睛外形特点的联想,这就是写眼神的好处。

 

当然,这种描写要全靠小作者自己去体会,体会要符合记叙的情节和表现的内容,如上面的例子,就是根据“讲小话”“回答问题”“生病住院”三件事情来明确“眼神说话”的内容。可见,让眼神说话,全靠我们自己的体会来完成。

 

4、写自己的“缺点”要恰当

 

人是有缺点的,同学们也经常写以自己的缺点。可是他们有时写缺点变成了骂人,骂自己,贬低自己,把自己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这样来写自己的缺点,是不符合实际的,甚至是不诚实的。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我一边洗着碗,一边哼着小曲,突然,“啪”的一声,碗掉到了地上,碎了。我赶快把碎碗捡起来,望望妈妈。她说,没有关系的,手有没有弄破?我说没有。妈妈把碎碗包起来,走了。我却并不平静,我马上抱怨起自己来:我真不是人,我真是一个大废物,大笨蛋,大傻瓜,大坏人,连点小事都做不好,活着有什么用?上了五六年的小学,学了五六年的知识,难道学到狗肚里去了?我还不如小妹呢,真是气死人了!

 

这段文字,选自习作《一件小事》,“小事”的内容,是“我”第一次洗碗时打碎了五只小花碗,妈妈并没有骂我,因为事情很小,又是第一次洗碗,且“我”的年龄才只有8岁,这么小,是应该值得原谅的。可是“我”却自己咒骂得狗血喷头,贬低得一塌糊涂。有这么严重吗?值得自己这样骂自己吗?事情这么简单,妈妈已经说“没有关系”,可是自己倒不原谅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当然,退一步来说,的确是自己做错了事,不小心,但如果真要像上面这样写,别人一定会觉得可笑的。

 

那么,怎样写好自己的缺点呢?仍以上面这段选文为例。

 

首先,责备自己的话要与所写的事情相一致,做错事的后果有轻有重,所犯的错误和缺点也有大有小,如上文中的“大笨蛋”就比较合适,小妹洗碗,就不是“大笨蛋”呀。可是“不是人”“大坏人”等就不恰当了,因为第一次洗碗,没有掌握要领,不熟练,打碎了碗,也是情有可原的,“活着有什么用”“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就说得过重了。

 

其次,要在比较中写自己的缺点。写别人的优点就是写自己的缺点,而且自然亲切,读者也容易相信。如上文中可以多写一点妹妹的优点,如她经常干家务,一天三顿饭都是她洗碗,而“我”洗了一次碗就这样糟糕,可妹妹还安慰“我”,说下次就好了,于是“我”对妹妹产生了敬佩之情。这样,既写了自己的缺点,又衬托了妹妹勤劳的特点,就有说服力了。这样来写自己的“缺点”,也就比较自然了。

 

 作文题目:给老师的一封信

 

要求: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2、说出自己的心里话。3、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等,学校、姓名一律有“××学校”、“ ××”等表示。4、不少于500字。

 

范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老师:  

      您好!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三年过去了。在您的谆谆教导下,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位活泼开朗、坚强自信的阳光女孩儿。和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您的声音常响在耳畔,您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想,您的教诲常驻在我的心田。您的每一个关切的眼神都成了鼓励我前进的动力。三年来,我在不断的进步,始终没有放弃努力。在我心中,您是一只不灭的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在我心中,您是一片湛蓝的大海,用那宽广的胸膛,托起明天的太阳;在我心中,您更像一座高高的大山,用那坚实的臂膀,托起祖国的希望……                                              

 

是您,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点燃了希望的火花;是您,给了我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您,教了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本领。忘不了您对我每一次周记的鼓励:“恩,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我非常欣赏。”迎着您的目光与温暖的阳光,我悄悄地抿嘴笑了,心里是那样的甜蜜……      

 

是您,在激烈的运动会上意外地发现了我的短跑技能,把我送进了梦寐以求的田径队,在那里尝到了酸甜苦辣的滋味,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运动会上,您更是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似的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最后,我们班终于获得了全校总分第一的好成绩,重新改写了我们四二班的历史……  

      是您,给了我去竞选大队委的勇气。轮到我上台演说了,我心中的小鼓又在咚咚作响了。您在台下对我做了个“v”的手势。那一刻,我觉得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生命中一种含苞的力量绽放了。在那里,我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从她们身上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在这里,我真想由衷地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在这静静的夜里,请让我为您送上真挚的祝福: 

      祝您永远年轻、健康!   

                                                                                    

 

如何写好人物()

 

 

      1  不妨学说“大人话”

 

小孩子说话,与大人当然不同。因为他们与大人的思维不同,说话的腔调不同,连说话的词语也不一样。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人说小孩子话,小孩子说大人话,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在我们小学生的习作里,为了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真情,也不妨说说“大人话”。大人话是不好“说”的,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表达:

 

一是重复大人说的话。这种情况,一般在人物之间的对话中。小孩子处在大人们中间,听着大人们说话,一边笑着,一边插入自己的一些话语,当大人们突然发现有小孩子在身边时,他们马上会干涉小孩子们的插话,要么瞪小孩子一眼,要么说孩子一句,要么把孩子拉走。而小孩子正在兴头上,被大人的突然干涉打掉了兴头,当然不高兴,他们有的可能会不声不响地离开,可是有的也会伸出舌头回敬一句,这回敬的内容就是大人说的话,就是重复大人的话,就是表达不满的意思,这也是小孩子在说“大人话”。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有一天有人正在议论我们学校里的事情,我顿时来了兴趣,也加入其中听着,听着听着,我突然笑出声来。爸爸发现我在他们中间,马上阻止我的参加,大声说:“小孩子家,知道些什么,还不快学习去?”我听得正起劲,被爸爸这么一说,顿时没了劲头,不满意地瞟瞟爸爸,临走的时候,也回敬了爸爸的这句话:“咦!'小孩子家,知道些什么,还不快学习去!’”爸爸一见,又瞪了我一瞪,引起哄堂大笑。

 

这段文字,就写了“我”重复爸爸的话,在说着“大人话”,不仅会增加现场气氛,如引起了“哄堂大笑”,而且写出了“我”的不满,也给作文增加了精彩的亮色。

 

二是模仿大人的腔调。小孩子最善于模仿,大人的说话、动作也是他们模仿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话,他们更是熟悉。如果在作文中,学着大人说话的腔调,会增加文章的情趣。

 

例如:“……爸爸偷偷地起来了,我装着没看见,灵机一动,突然来了劲儿,学着爸爸的腔调和他常说的一句话,摇头晃脑,一字一顿地说:'小——孩——学——习——最——重——要,不——要——误——了——少——年——时……’我偷偷地瞟了他一眼,只见爸爸捂着嘴,忍着笑,又偷偷溜出去了……”

 

你看,这位小作者写得多么有意思有趣味,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学大人的腔调。

 

 2、换一种角度来写自己

 

同学生们在写自己的时候,往往直来直去,是好就写好,是坏就写坏,不知道做戏,不知道写得具体充分。结果是,作文显得干巴巴的,不能感染人。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是一个女孩子,可是我不想做女孩子,在学校,我女孩子相貌,男孩子特点;在家里,我是男孩子特点,女孩子相貌。我尽量做得斯斯文文的,有时还显得温温柔柔的样子,可心里经常骂自己,别装了,假小子有什么不好呢?于是,男孩子的特点就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了,因而常常遭到人们的指指点点……

 

这段文字,用的是心理描写,是描写自己“假小子”的特点,没有什么转弯抹角,是直来直去的,语句也通顺,内容也比较清楚,“我”的“假小子”的特点也能够表现出来,但就是没有感染力,不能吸引人,原因就是以自己的表现来写自我,太直接了,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就难以展示出自己某些方面的特点。

 

 如果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相同,请看下文:

 

我是一个女孩子,可是我却是个假小子,我无时无刻这样想:如果我是个男孩,我会将牛仔衣潇洒地搭在肩上,在空旷的街上吼一句:“风风火火闯九洲……”;如果我是个男孩,我可以吹着口哨满街跑,不必担心回家晚了挨骂;如果我是个男孩,我就可以在风中骑一辆赛车,不时玩一个“双脱手”;如果我是个男孩,我只要想笑就一定笑个痛快,管它什么斯文不斯文,温柔不温柔,文雅不文雅;如果我是个男孩,我就可以甩掉书包,跳过臭水沟,不需要绕了许多路,才赶到了学校……

 

这段文字,选自习作《我是个假小子》,是一个五年级女生写的,就换了一种角度来写“我”是个“假小子”的特点,这个角度就是“假设”。“我”不是个女孩吗?没关系,从假设角度来写,就成了男孩子,这里用了五个“如果”的假设句式,写的全是男孩子的言行举止,“我”的“假小子”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读了以后,同学们会自然感到,这里的“我”既是个女孩子,又具有男孩子的许多特点,感染力大大增强了。

 

换一个角度来写“我”,往往会开辟一片新天地,很多内容好写多了。

 

 3、两种方法“夸自己”

 

同学们的优点是很多的,作文中写自己,也就自然要写自己的优点。写自己的优点,实际上就是在“夸自己”。“夸自己”要夸得好,夸得恰当自然,如果夸得不好,就变成了“吹大牛”,就给人以“错觉”,以为你是在骄傲自大,是在自吹自擂。那么,怎样写好“夸自己”呢?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

 

一是通过他人来夸自己。就是通过别人对“我”的一些言行举止的描写,对“我”产生“夸”的作用。例如,对“我”伸出了大拇指,说明“我”了不起;对“我”的语言描写,如爸爸说:“这么难的题目也没有把你难住,你可真不简单!”还有通过别人的眼神、众人的掌声等,也能达到夸自己的目的。这样来写“夸自己”,比较自然,符合实情,有说服力。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去发言,我也出点风头——我的发言几次赢得同学们热烈掌声。……下课前,老师说:“这堂课我们班女生中的'独苗苗’石蕾表现得非常好,请为他鼓掌。”话音刚落,掌声四起。走出教室时,大家都对我投以羡慕的目光。

 

这段文字,选自习作《我是一个“独苗苗”》,就是以写“夸自己”为主题的,是从他人的角度来写自己的,既有同学们的动作表现,如“掌声四起”,又有“羡慕的目光”,还有老师的语言夸赞,如“表现得非常好,请为她鼓掌”。在这里,“我”被夸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显得十分自然和谐,没有一点儿自吹的痕迹。

 

 二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夸自己。就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表现自己的优点,突出自己的长处,以达到“夸自己”的目的。这种方法,是运用心理描写来实现的,只有自己知道,他人是看不出来的,“夸自己”也比较自然和谐,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例如下面这段文字:

 

我走在路上,心里甜滋滋的,今天可让我大出风头,大长了脸面,“三好生”有我,“优秀学生干部”有我,“优秀少先队员”有我,大红花戴了一胸口。但我又提醒自己:杨敏呀,这才是刚刚开始呢,千万不要骄傲啊!

 

这段文字,出自习作《在成绩面前》,采用了心理描写,主要内容就是夸自己,写自己得到了哪些荣誉,写自己在荣誉面前的态度,合情合理,令人可信,很好地达到了“夸”自己的目的。

 

 4、让文中人物“亮”个相

 

有些同学写人叙事,爱唱“独角戏”,全文只是小作者一个人在说话,见不到习作中人物的“表演”,文中的人物都变成了隐形人。这样写作文,常常感到没有内容可写,字数难以达到要求。就是写出来了,也难以写得精彩,单调枯燥,不具体,不生动,不形象。

 

请看习作《我家有一位迷信的奶奶》初稿中的一段:

 

大年初一。我吃饭时将一只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奶奶说这叫“岁岁平安”,我告诉奶奶“岁岁平安”的“岁”和“打碎”的“碎”不一样。奶妈生气了,说我是小孩子,不懂。为了让奶奶高兴,我从厨房拿来笤帚,准备把碎碗片扫干净。可是我刚要扫,奶奶就骂我,要我放下笤帚,说大年初一扫地会把财气扫掉的。

 

你看这段,是写大年初一打碎碗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作者一个人在平铺直叙,作者将文中的人物推到了幕后,代替了“奶奶”做事、说话、思考,“奶奶”这个中心人物,形象不鲜明、不突出。事情是叙述清楚了,但语言平淡,让人读了感觉无味。

 

 下面请看上段的修改稿:

 

今天是大年初一。吃饭时,我不小心将一只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奶奶顿时皱起了眉头连声说:“岁岁平安,岁岁平安。”我听了笑着说:“奶奶,'岁岁平安’的'岁’和'打碎’的'碎’不一样。”奶奶瞪了我一眼:“小孩子家懂什么!”看见奶奶满脸怒气,我想让奶奶高兴起来,就从厨房拿来笤帚,准备将碎碗片打扫干净,可是我刚要扫,奶奶又怒气冲冲地跑过来责骂我:“快把笤帚放下,大年初一扫地,会把家里的财气全部扫光的。”

 

读了这段,感觉与初稿大不一样,精彩多了。原因在哪里呢?主要是修改稿让习作中的人物“亮相”了,让“奶奶”自己上场“表演”。让读者听到了“奶奶”的声音:“岁岁平安,岁岁平安。”“小孩子家懂什么!”“快把笤帚放下,大年初一扫地,会把家里的财气全部扫光的。”让读者看到了“奶奶”的动作神情“顿时皱起了眉头连声说”“ 瞪了我一眼”“ 满脸怒气”“ 怒气冲冲地跑过来责骂”。写出来了奶奶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奶奶”的形象鲜活起来,这样“奶奶”迷信的特点就突出了。

 

其实,“亮相”就是人物描写,大家可不要忘记让你的人物多“亮相”哟。

 

 话题:亲情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都是我们的亲人,还有的人不是我们的亲人,却胜似亲人。他们有的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有的看似严厉却深藏着疼爱,当然有的也可能缺乏亲情。

 

请选一位亲人来写,通过一两件事来表现亲情,题目自拟,字数450字左右。

 

 思路导航

 

写亲情的文章,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来,因为“亲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而要表达真情实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材要真,要有典型性。我们每个人对亲情都不陌生,在你的身边一定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感受、深刻的体验。写这篇文章不存在“无米之炊”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精挑细选,好中选好。

 

2、“亲情”这个话题范围较大,所以,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化大为小,从小处着手,就写那么一个小点,集中笔力将它写细写真。

 

3、在写作时,要善于找寻写作的切入点,找到最佳的写作角度。可以把对亲人的感激寄托于一种形式,因为亲情是抽象的东西,往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比如一件礼物。可以先写你对礼物的喜欢程度,然后写这件礼物的来历,再点出礼物中其实蕴含着亲人对你的爱这一主题。也可以用亲人身上的某一部分来表现亲情,比如眼神、手、头发等,通过这些生活的小镜头来表现亲情。

 

 范文:                     忘不了奶奶

 

        ,在别人看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表情.可奶奶的最后那一笑,却使我一生难忘.虽然奶奶在遥远的天国,可距离阻隔不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奶奶很疼我.我四个月大时,妈妈就回医院上班了,大多数时候都由奶奶照顾我.奶奶不舍得让我哭,总是想办法哄我.我喜欢吃草莓,只要草莓上市,每次奶奶买菜回来,总能从菜篮子里“变出”又红有新鲜的草莓.奶奶喜欢吸烟,为了我把烟也戒了.妈妈经常上夜班,晚上我就跟着奶奶睡,小时侯的我总是哭着闹着不愿意,奶奶搂着我,轻轻的摸着我的头,静下心来给我讲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慢慢的,我就在奶奶的故事声中长大了,奶奶却老了.

 

奶奶疼我,却不宠我.上小学后.每次放学回家,奶奶都要我先做作业,再看电视玩电脑。

 

有一次,我偷偷玩电脑,被奶奶看见了,就惩罚我一个星期不能玩电脑。无论我怎么求她,都无济于事!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一起踢球,一不小心,球飞进了人家的窗户,遭了!打碎了人家的玻璃,我们吓得都躲回了家.可主人却找上门来,奶奶了解事情的真相后,狠狠地批评了我,并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做错事没关系,人都会有错,只要你勇敢地承认并改正就好了.

 

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爸爸红着眼圈来学校接我:“奶奶不行了,快回去见她最后一面.”我愣了,马上跟着回到家。奶奶正躺在床上,全家人都在,我走到奶奶跟前,看着奶奶憔悴的面容,禁不住泪流满面.奶奶用她粗糙的手摸着我的头,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宝贝,别难过,人总会死的,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我更是悲痛欲绝,奶奶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嘴角抽动着,似乎还有话要说,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奶奶的最后一笑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点评:有些爱,永远要植在我们心灵的某一个角落。这篇习作情感真切而学生,字里行间倾注了真情,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也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另外,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细节处理得也相当精彩,如第三段的过渡语:“奶奶疼我,却不宠我……”

可谓 “碧水东流至此回”。

如何写好人物(七)

 

 

      1、“她”可以自己演

 

你注意过那些在路边摆摊卖货的小商贩吗?你留心过他们是怎么招徕顾客的吗?这些形形色色的商贩们,各有各的行商之道。那些颇有心机的商贩,在与顾客周旋时,一举一动都耐人寻味,显得颇有企图,看看他们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再听听他们说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精明”了。有个同学写了这样一件事:

 

A  那天,我和妈妈去市场买东西,看到一个蛮不讲理的卖橘子的女人,一开始对顾客还和颜悦色,可当一个老太太尝了她的橘子,嫌酸不想买时,她立刻翻脸,硬要人家赔给她钱……

 

小作者讲述了自己看到的这一幕,我们也因此知道了,有这样一个不讲理的“女人”,但这种讲述难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很难激起读者的憎恶情绪,读后,感觉像喝下去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我们想让大家去认识一个人,并和自己一样去喜爱或憎恶他,那不妨让这个人自己站出来说话、做事,让大家能看到他的一举一动,并由此去评判这个人的美丑与好坏。你只需把读者领到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中,让读者自己去看他就好了。比如:

 

B  “要买橘子吗?”见有生意上门,黑胖的女主人立刻笑眯眯地迎了上去,“买点吧,保准你吃得满意。这橘子可甜了,鲜着呢!”“那我能尝尝吗?”买橘子的老太太客客气气地问。女主人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爽朗地答应了。

 

“哟!太酸了。对不起,我不要了!”老太太满脸的歉意,转身要走。

 

“站住,你白吃我的橘子啊,你可真会算账!要都像你吃了不买,我这买卖还怎么做?让我喝西北风去呀!”胖女人横眉倒立,立刻鄱了脸,“今天你要么把橘子买了,要么给我三毛钱,赔我的橘子,否则你别想走……”

 

“你……你,你怎么这样?”老太太气得说不出话来。

 

“我什么样?少废话,拿钱!”胖女人双手叉腰,一脸的蛮横,那满脸的横肉也得意地跟着抖起来……

 

 习作修改后,“女商贩”的形象就生动多了。一开始,女商贩千方百计讨好老太太,希望能促成这桩生意。听听她自卖自夸、极其热情的话,看看她笑眯眯的表情,你是不是觉得她很好?可一听老太太不买橘子,她立刻变了脸,说话尖酸刻薄,那张脸立刻变了个人似的,“横眉倒立”“满脸的横肉也得意地跟着抖起来”,不用作者发表看法,这女商贩的刻薄、翻脸无情,已经摆在我们眼前了。而且,我们不由得想起前文中的一个细节:“女主人稍稍犹豫了一下,不是爽朗地答应了。”至此,我们方恍然大悟,那“犹豫了一下”的表情,早就给我们透露了信息:原来她是早有“预谋”,要坑老太太啊。

 

由此可见,只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节展示给读者,让这个“人”在读者面前活动起来,就像电影里的演员那样,让她说自己想说的,做她自己会做的,这个人也就真正走到读者心里去了,优劣由读者自己去感受,去评说。这样的作文读起来才有味道。

 

2、不要让眼睛“跳舞”

 

认识一个人,尤其是第一次见面,我们最先关注的是这个人的外貌,并由此形成了第一印象。写一个人时,也往往离不开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即通过对这个人的衣着、肖像、体型、神情等方面的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我们观察一个人时,习惯上都是先从整体看,猜想他的年龄、身高,观察他的胖瘦、衣着打扮等。有了大体的印象后,就开始留心他的眼睛、鼻子、嘴巴、发型等细部特点。同样的,描写外貌时,除了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外,也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说。并不是非要先从眼睛,或是衣着等某个部位写起,但也不能一会儿眼睛,一会儿嘴巴,一会儿又回到额头,忽上忽下,让读者的眼睛在人物身上到处乱跳,看得头昏脑涨,摸不着头脑。

 

 来看看下面的这段外貌描写:

 

七岁的小表妹,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看上去很机灵。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像两颗小黑豆似的嵌在脸上,整齐的齐眉穗,显得很文静。可是你要是看见这两颗“小黑豆”在滴溜溜乱转,那你可要加强戒备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她一时兴起,倒霉事就落到你的身上。她平常喜欢扎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特精神。那张小嘴,也不喜欢闲着,只要有听众,它就会义务劳动个没完没了。什么好事、坏事,一到了这张小嘴巴里都会给掺和掺和。还有她那个小小的塌鼻子,看起来很逗。她经常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衣服上还挂着一串珠子,走起来晃来晃去,脚上的小皮鞋的带子经常是散开的,下身是一条黑色的裤子,前前后后挂了四个大口袋……

 

 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个机灵、调皮、爱说、贪玩的小女孩。从她的身材、肤色、肖像、衣着、神情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各部分都写得很有情趣,可以说抓住了小女孩的特点。可你发现了吗?小作者在介绍时,有些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先整体上说了身材、肤色的特点,看上去很机灵;然后具体描写了眼睛、辫子、嘴巴、鼻子;最后,写衣着时也是上衣、鞋子,而后裤子。读者的视线只好随着小作者的介绍,上上下下,飘忽不定。感觉思路混乱,条理很不清晰,读后,难以难人留下清晰鲜明的印象。

 

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先想好顺序,从哪儿说起,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就如同参观时,要有个路线图一样,思路明确,条理清晰,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让读者的眼睛随着介绍“跳舞”。

 

3、“慢镜头”里的精彩

 

电视上转播体育比赛时,一些精彩的瞬间,常常会被放慢。伴着播音员准确、精彩的点评,我们会从慢镜头中得到无穷的视觉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这种用“慢镜头”呈现精彩瞬间的方法,在写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肖复兴的《荔枝》中就有这样的慢镜头:

 

 (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手是筋脉突兀的,隐隐透出了母亲的辛劳和苍老;“不停地抚摸”中,可见母亲对荔枝的怜惜和喜爱之情;“小拇指甲划破”这个精细的动作中,有母亲的不舍和珍爱……每一个被放大、定格的细节,都透露出勤劳的母亲对荔枝的万般珍爱,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孝心的珍重。

 

母亲剥荔枝的一连串动作,应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如何才能将它分解、放慢、放大,以达到感染人心的效果呢?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的全过程;然后,对动作过程进行“拆零”,看看人物的动作是怎样完成的;还要选择最恰当的动词来解说。否则,动作就难以逼真和传神。另外,人物的动作有很多,选择那些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典型动作来细致描写就可以了。再来看看下面《老师吃月饼》中的片段:

 

 刘老师右手捏起一块月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与此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手掌,接在了下巴颏下。一个月饼吃完了,月饼屑也就接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月饼屑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同时,他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整理好衣服走到了电脑桌前。

 

 小作者将刘老师吃月饼的过程,分解成了四步:吃月饼——接月饼屑——吃月饼屑——抹嘴。然后再将每一步继续拆零,比如“吃月饼”分解为“捏起”,“送到”“咬下”等等。“捏”“摊”“拢”“拍”“搓”等动词用得准确而又形象,将人物的一连串动作表达得细腻而又传神。刘老师动作利落、津津有味吃月饼的样子,跃然纸上。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珍惜食物的刘老师,一个沉稳果断、不拘小节的刘老师。

 

“慢镜头”描写,实际上就是将动作或是景物写细些,再细一些。就好比看一片树叶,你不仅要能看到叶脉,还要能看到叶片上细小的花纹,甚至来路不明的斑点或瑕疵。这样就可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了。

 

4、故事要“扣题”

 

老师布置了一篇描写人物性格的习作,一位学生写的是《怕蚕的爸爸》,小作者所用的事例就处处扣题。

 

我们先来欣赏故事的前半部分:

 

晚饭后,老爸热得只穿着背心就坐在了电视机前。机会来了!我从邻居家偷偷捏来一只最肥的蚕,蹑手蹑脚地靠近爸爸,悄悄地把蚕放在他的右肩上。老爸似乎感觉到什么,不经意扭头一看,惊叫着弹到半空,又落在电视机旁,跳起了维吾尔族的“抖肩舞”,拼命想抖落那只蚕。老爸的骨头都快抖散了,可那只蚕呢,悠然地趴在那儿,纹丝不动。老爸急了,抓起一件衣服,裹在手上才排除了肩上那只“白色地雷”!看着老爸这样狼狈不堪,全没了平时的八面威风,我和妈妈简直笑岔了气!

 

故事前半部份非常精彩,处处扣住“爸爸怕蚕”这一主题:“穿着背心”为把蚕放在爸爸肩上作好必要铺垫;“从邻居家”暗示爸爸怕蚕,家里自然是不让养蚕的;“最肥的蚕”是最具威胁性的,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蚕趴在爸爸的肩上“纹丝不动”,爸爸吓坏了,不用衣服裹在手上就不敢碰蚕更是说明爸爸怕蚕。整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无处不从正面、侧面或描写或铺垫“爸爸怕蚕”这一主题。

 

故事到此本已足够说明爸爸怕蚕,可以结束了。可是小作者没有轻易放弃能表现爸爸性格的机会,进一步将故事推向高潮。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了,却没有出现“离题”的现象。我们再欣赏故事的下半部分:

 

“糟糕!老爸,还有一只蚕掉进你衣服里了!”突然我大喊一声!“啊——”老爸又是一声惨叫,立刻跳起了“脱衣舞”!他把脱下的背心拽在手里使劲地抖,抖了半天也没见到蚕的影子。“哈哈……”妈妈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我也笑得直揉肚子。后来,尽管我一再声明是骗他的,可他非得重新换件衣服穿,害得我和妈妈又笑了好一阵子。

 

一听说背心有蚕,爸爸恨不能立即扯下来,是怕蚕的表现;在手中使劲地抖地抖能说明怕蚕;尽管小作者一再声明是骗爸爸的,但爸爸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不正是爸爸怕透了蚕的具体表现?这个故事处处“合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爸爸怕蚕的性格特征。

 

我们在写作文时,哪怕是基本的“字、词、句”也要考虑“扣题”问题。如果某一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性格或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帮助,那么我们就要“用墨如泼”;如若不能,我们则坚决不写,这就是“惜墨如金”。

 

 作文:我的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要求:从括号中选择一个人物,再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人物特点的词,然后写一篇不少于45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我的“傻”姐姐

 

   我有一个姐姐,她今年上初二了。她人长的胖胖的,头挺大,一双不大的眼睛上还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就很好笑。

  她学习很好,同学们都说她聪明,可是同院的姜宏却说她很“傻”。后来,我也渐渐的发现她真的很“傻”。

  今年寒假,《麦兜响当当》在仪征电影院首次上映,我和姐姐这两个动漫迷怎能错失良机呢?于是赶紧去电影院买票。来到电影院门口,我们傻眼了,来买票的人数不胜数,买票的队伍排成了一条蜿蜒着的长龙,我们赶紧排了上去。这条长龙慢慢的向前挪动着步子,我可着急了,心想:这么长的队伍,到我们要多长时间呀!再说到我的时候还不知有没有票了呢!急得我直跺脚呀!可姐姐却很有耐心的排队,还慢条斯理的拿出一本杂志看了起来!我受不了了。我让姐姐先在这排队,自己来到门口的小卖部去买些水。回来的路上我眼前一亮,那不是我的好哥们许宁吗?他排在了队伍的前面,眼看就要到他了,他也看见了我,招了招手示意让我插到他那里去。我欣喜若狂,跑回来,对姐姐说:“姐姐,我的好朋友在前面呢,他让我们过去,站在他前面,快去吧,机不可失呀!”姐姐听了愣住了,然后瞪了我一眼说:“别人都在排队,我们怎么能随便的插队呢?”说完她又大声的告诉许宁,让他自己买。结果我气的满脸通红,为了看电影,我只好喝点水降降火继续排队。过了许久,终于到我们了,我兴奋的冲了上去,哈,正好还有两张票!好悬呀!买到了票,先前的不愉快,我全部都忘得光光的。看着后面排队的人一哄而散,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拉着姐姐就往电影院里跑,突然姐姐停住了,顺着姐姐的眼光看去,一个小孩哭闹扯着妈妈的衣服要看电影。我想:完了,姐姐又要犯傻了。果然,姐姐把票送给了他们,我气的怒发冲冠,冲姐姐大喊:“姐姐,你真傻!”说完,头也不回的往家走。

  那件事过去没多久,我和我姐姐去扬子公园玩,突然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我赶紧回家,可是我在家等到晚上她才会来,身上湿漉漉的原来她又去帮一个迷路的小孩回家。她因为淋湿了雨而发烧了……

  这就是我的“傻”姐姐,她“傻”的可爱。就是因为她的“傻”赢得了许多人的称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