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与佛

 自反而缩 2011-12-23
孔子与佛,一方面天涯远隔,素未谋面,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一方面皆为旷世伟人,思想上确有共同之处。
虽然,儒家提倡的是“人之所需”,一切皆以人为本,以入世为主;
但是,世界上条条大路通长安,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
儒释道的最终目标都是让人获得幸福,只不过方法不同、重点有别而已。
世界上任何一种学问,钻研到巅峰后都是归于“无为”,无为即是不妄为,即是符合道;
亦即“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家中,获得暇满(即大圆满、大幸福)人生,有六种方法,分别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也叫做六“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证悟超脱)。
而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道,并有感于世事无常,光阴易逝,故而发愤忘食,提倡“朝闻道,夕死可矣”。
其自述的一生经历,无一不在实践“六波罗蜜”: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即求道,道即是般若,即是大智慧);
三十而立(立者,布施也。一立德,即无畏布施;二立功,即财、身等物布施;三立言,即法布施);
四十不惑(持戒坚定,心不惑乱);
五十而知天命(精进,以天下为己任);
六十而耳顺(忍辱,孔子从政失败后,忍辱负重周游列国,并力学易经,韦编三绝,得益匪浅);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禅定,心内如如不动,心外游戏神通)。
般若(大智慧)位居六波罗蜜之首,贯穿于其他五波罗蜜当中。
孔子的一生,一以贯之,即是道。
而佛,即是觉悟的意思。包含三个方面: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圆满。
儒家的核心经典之一《大学》,开首即明确指出了儒学的终极目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一目标,其实正是佛学的终极目标:
明明德,即是自觉;亲民(新民),即是觉他;止于至善,即是觉行圆满。
而道家的经典,与儒佛两家皆为互通。
老子的道德经,与佛家的般若思想,如出一辙,与儒家亦是一脉相承(来自于易经)。
所以儒释道三家,本为一体,确实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