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辨兼证: 小青龙证为水饮之证, 除咳喘外,由于水邪变动不居,而有许多兼证出现: 如水寒上犯、 阳气受阻,则兼"噎"; 水寒中阻,胃气不和, 则兼呕; 水寒滞下,膀胱气化不利,则兼"少腹满而小便不利"; 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证' 根据以上六个辨证环节, 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 如果我们把仲景说的"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精神而用于小青龙汤也是可以参考的。 小青龙汤虽为外解表寒,内散水气,表里两解之方。然而对于内证的寒饮或咳或喘等证亦有疗效。由此言之,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虽皆有表里两解之功,但服大青龙汤未有不发汗者,而小青龙汤则有发汗与不发汗之异。这是因为寒饮之证,寒与饮凝,岁月一久,表证已去,小青龙汤对此内散寒邪,温化水饮,而不需达表为汗。 现举病案两例,说明小青龙汤的疗效,并指出过服小青龙汤所产生的弊端。 例一: 有一张姓工人,年40余,每次来诊,只是让我处方“百喘朋”携药而去,而不让我诊治。以后患者喘的很重,又让我开.百喘朋。余言何以不服汤药? 患者云: 服过中药不下数百帖,无效可言。只有.百喘朋.尚能解燃眉之急,可暂缓一时。 后经说服,让我一治。切其脉弦, 视其舌水, 望其面黧,辨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的小青龙汤证。令其连服两剂,咳喘衰其大半,后以苓桂杏甘汤加干姜,五味子又服数剂,咳喘顽证基本得到控制而不发。 第二例是治一寒饮作喘患者, 余与小青龙汤两剂,服之咳喘颇见效。患者乃接连不断地服了十二剂小青龙汤,感觉头晕眩瞑,未几而发鼻衄,血流不止,乃到某医院急诊。诊治后鼻衄虽停,因失血过多,而体疲无力, 心悸气短,又延余诊治而始得其情。显而易见这是由于过服小青龙汤导致伤阴动血的缘故。(伤寒论) 对于大青龙汤的禁忌证,有所论述,如第38条的"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此为逆也。然对小青龙汤的禁忌,不如大青龙那样说的具体。对此,余常引以为憾。后读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 始发现仲景对小青龙汤的治疗禁忌,以及误服本汤所发生的各种变证……以及指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大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的意境,使人读之为之一快。现引其文如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手足痹, 其面翕然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 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咳……"个人认为以上记载说明了小青龙汤的禁忌证。尤在泾对此条也作了很好的注释。他说:.青龙汤已, 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 若虚则麻黄' 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 冲气、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 挟肾脉上行至喉咙。多唾口燥, 气冲胸咽, 面热如醉,笞冲气上逆之候也。 寸沉尺微,和足厥而痹者, 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 小便难,时复冒者, 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这就不难看出,尤氏认为下虚之火误用了小青龙汤,才出现了拔肾根,动冲气的种种后果,其说是符合仲景之精神,可见小青龙汤对虚火来讲是禁忌之方。因为本方麻桂并用,又配用细辛则发散之力为强, 所以,对年老体弱以及心肾虚衰患者,切不可猛浪投用, 而避免变生叵测。 曾观 (临证指南) 叶香岩有两张治喘的方子,一张是用麻黄而不用细辛,另一张是用细辛而不用麻黄。 叶氏把麻黄' 细辛分而用之的理由,也是为了避免发散太过的缘故吧? 为此余在临床使用小青龙汤, 一旦病情缓解,即改用苓桂剂类,以温化寒饮为法, 则其疗效理想亦无流弊可言。 "苓桂剂",指的是以苓桂朮甘汤为代表的加减诸方。它是符合仲景治疗痰饮用温药之宗旨的。所以在苓桂剂中再加上仲景治寒饮惯用的干姜' 细辛、五味子,在某种程度上讲能治疗小青龙汤所不及的一些寒痰冷饮疾患,这也是一种不可偏废之法。因为干姜' 细辛之辛温可散肺胃水寒之邪,而五味子入肺,又可以敛上逆之气。 一收一散,则正邪兼顾。故治寒饮内代之证十分恰当, 况又有茯苓利水消饮,桂枝下气通阳,白木运化水湿, 甘草顾护正气,故视为小青龙汤之姊妹方,有相得而益彰之效。 因此,在使用小育龙汤冲锋陷阵以后,便使用此方剿抚相兼,方能有始有终而使治疗井然有序。至于小青龙汤的加减方法,仲景亦有明训,恕不一一重复。根捃个人临床在此方基础上加杏仁'茯苓、射干等药,以治其兼挟之证。然其中值得一提的则是小青龙汤加石膏一法。 小青龙加石膏之方见于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是治疗肺胀,咳而上气, 烦躁而喘,脉浮, 心不有水等证。人皆知大青龙汤中有石膏,而不知小青龙汤中亦有加石膏之法。 而且,小青龙汤加石膏的治法,又和越婢加半夏汤有所不同。尤在泾注曰:"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而挟烦躁, 则挟有热邪,麻桂药中必用石膏, 如大青龙之例也。叉此条见证, 与上条颇同 (指越婢加半夏汤), 而心不寒饮,则非温药不能开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 而用小青龙加石膏, 温、寒并进, 水热俱蠲,于法又为密矣。" 据此,余认为凡小青龙证的寒饮内伐, 日久若阳郁化热,而见烦躁,或见其它热象, 如脉滑口渴, 或舌红苔水,而又确属寒饮之证,此方具有寒热兼顾之能, 燥而不伤之优。 总之,小青龙汤是一张名方,其药味峻厉而发散力最强,虽有五味子芍药之酸收, 亦不可恃之而无恐。为此,提出辨证用方的六个环节,做为临床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以示临证之谨慎。 余不敏,行医数十年, 见用小青龙汤后,头痛如劈者有之;,心悸汗不止者有之; 气冲头面与衄血不止者亦有之。每叹此道不易, 为此,爰就所见以告来者。 四、 水逆: 其人小便不利, 口中烦渴, 喜饮水, 水火则吐,吐后又渴,证名.水逆.。其脉弦, 舌质淡, 苔水滑。 [证候分析]: 此证为水蓄下焦, 膀胱气化不利, 故小便短少,口中烦渴而欲饮。然饮入之水, 旋又停蓄于下,仍不能上化为津液,以致水蓄于下而反上犯胃腑, 胃失和降, 所饮之水,必拒而不受,因此, 水火则吐, 称为.水逆"。此证饮水而渴不解,虽呕吐而水饮不除,洵为水证中之突出者。 [治法]: 通阳化津, 降逆止呕 [方药]: 五苓散 (见上) [方义]: 见上 五' 水渴: 患者烦渴能饮, 饮后又渴, 证象"消渴", 惟小便不利,舌淡或胖,苔则水滑而不相同。 [证候分析]: 水蓄膀胱, 津液不化, 故小便不利, 而口渴欲饮。此证非热非燥,实因水聚津凝而不上承所以称为"水渴"。观其脉舌反映,则辨为水蓄之证而无复可疑。 六, 水悸:.水悸.有上、 中、 下三焦之分。 (一)上焦悸: 患者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因而心悸不安。脉弦,或动而中止为结, 舌质淡, 苔水滑。 1'证候分析: 水气凌心, 自下而上, 始于胃而后及于心,,一阳受窘' 怯而作悸。 其脉弦主水饮; 或动而中止为结,乃是心阳虚而使心律失常。 2'治法: 温补心阳, 利水降冲 3'方药: 苓桂朮甘汤 4'方义: 见上 (二) 中焦悸: 心下' 当胃之上脘而悸动不安, 以手推按,则水声漉漉,叫"振水音", 具有诊断意义。或见心下痞满等证,脉弦而苔白。 1'证候分析: 见上 2'治法: 通阳利水, 健胃散饮 3'方药: 茯苓甘草汤 (茯苓, 桂枝' 生姜' 炙甘草) 4'方义: 茯苓利水消饮, 桂枝通阳下气, 生姜健胃散饮, 炙草和中扶虚。 (三) 下焦悸: 1'证候表现: 小便不利、 脐下作悸, 或者气从脐下上奔于心胸,使人憋闷呼吸困难,精神紧张, 而恐怖欲死。 脉弦而舌苔水滑。 2,证候分析: 水蓄下焦, 则小便不利; 水与气相搏, 则脐下作悸; 若水气上冲,则水气冲胸; 阴来搏阳, 故心神恐怖, 呼吸困难,而憋闷难堪。 3'治法: 利水降冲 4'方药: 苓桂枣甘汤: 茯苓、 桂枝, 甘草 (炙)、大枣,此方仲景嘱用"甘澜水.煮药。 5'方义: 此方即苓桂朮甘汤减白朮加大枣。 原方剂量比苓桂朮甘汤为大。去白朮者,恐其壅塞以碍气机; 加大枣者, 恐茯苓渗利伤津而劫阴; 况大枣又能补脾气, 亦势在必用。用.甘澜水。煮药,在于不助水寒之邪。 七' 水瘩: 患者小便不利, 口燥而渴, 心下痞满, 脉来弦而苔水滑。 [证候分析]: 心下痞之病机, 多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本证心下痞,而小便不利,兼见口中燥渴, 舌苔水滑等特点,故可诊断为"水痞"而非其它。 [治法】: 通阳利水, 行气消痞 [方药]: 五苓散加生姜' 枳实。 【方义】: 用五苓散通阳利小便, 以驱水邪之停; 加枳实、生姜以消心下之痞气。按仲景原方为五苓散而不加它药。余在临床加枳实' 生姜甚效、 录之以供参考。 八 水泻: 太便泻下如水, 而小便反短少不利, 肠鸣而腹不痛,口渴时欲饮水,饮后则泻, 泻而复饮, 为本证之特点。其舌苔水滑,而脉则弦细。 【证候分析]: 此证水湿内盛, 脾不运输, 以致清浊失判, 而水走大肠。水谷不别,津液不化, 清阳不升, 故口渴欲饮, 饮而又泻。 [治法]: 健脾渗湿, 利水分清 [方药]: 苍朮五苓散: 即五苓散原方加一味苍朮, 以增强利水燥湿之功效。 九' 水秘: 据临床所见, 大便秘结, 数日一行, 坚如羊屎。 口中干燥, 小便短少不利, 下肢浮肿,自觉有气从心下上冲,则心悸头晕, 胸满气短发作。舌质肥胖淡嫩' 苔则水滑' 脉弦而沉。 [证候分析]: 此证与"水泻"在病理上,乃是一个问题而有两种证候出现。"水秘"乃水停而不化津液,肠胃失于润濡,故大便秘结不通。 今观其主证则是一派"水证",所以命名为"水秘",而与"水泻"相对应,因而体现了"两点论"的辩证思想。 [治法】: 通阳行津, 气化津则大便出矣。 疏方: 苓桂朮甘汤,与真武汤两方交替服用至十数剂后则二便通畅,便秘等证迎刃而解。 失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人多能识,至于利小便以治便秘之法,微斯人吾谁与归。 十、水厥: 证见心下悸动, 扪之应手, 或见心下痞满, 手足厥冷,脉来弦,而舌苔水滑。 [证候分析】: 此证水寒在胃, 与胃气相搏, 则心下悸动。若水寒阻遏阳气不充于四肢,则见手足厥冷之证, 而名曰"水厥"。 仲景治用茯苓甘草汤, 健胃散饮,通阳行气,每获良效而不可轻视。 按此证挟有阳虚之机, 待水去饮消之后, 续以补阳之品实为上策。 十一、 水郁发热: (伤寒论) 第28条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乃是仲景特为治疗"水郁发热.而设的。 本病外证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的太阳经气郁而不宣之象,在内则有"心不满微痛,小便不利.的水郁气结之反映。 从其内' 外证综合分析,产生气结阳郁的根源, 在于小便不利一证。因为小便不利,则水不行而气必结, 气结则阳必郁,以上诸证便可发生。 所以,在治疗时, 如果抓不住"小便不利"的根本证候,妄用汗,下等法必徒劳无功。然而本条之。翕翕发热。与小便不利。同第71条之脉浮、发热' 小便不利,两证似同实异, 不得混为一谈。第71条五苓散证是由于表邪不解所致,而本证之发热无汗, 却不标出脉浮,是因水郁气结之故。 另外,在服药要求上也不相同: 第71条药后要求.多饮暖水, 汗出愈., 治在解表; 第28条的药后,则要求小便利则愈., 治在去水, 可见一为有表邪,一为无表邪,对比分析, 则两条不同之处,已昭然若揭。至于本条之所以有头项强痛与翕翕发热由于水气郁结以后,可使太阳经气因郁不利 (这和外受风寒之邪的头痛发热则迥然有别)。在 (伤寒论) 里证似表的问题, 尚不止此处。 如第 131 条的"结胸者,项亦强",又如第 152条的十枣汤证,也有头痛和絷絷汗出,其实为水邪结于胁下,阻碍了气机升降而使营卫运行不利。但是本证的表现,也确能使人容易发生解表与攻里的错误。仲景似乎早有预见,他在写法上, 颇具匠心。 他先把服桂枝汤,或下之"至"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 无汗, 心不满微痛.一段文字写在前头 (难免使读者发生困惑不解), 紧接又写出小便不利者"正字真言,方将汗,下无效的原因和气郁阳抑的实质全盘托出。此时才使读者眼光豁然开朗,自有叩『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是仲景治疗。水郁发热。的主方。清人吴谦不契机理,轻率地主张去芍而不去桂。则就造成本方与五苓散证相混,破坏了仲景一方一义,而有节外生枝之弊。 本方宗旨,在于"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 俾水气不郁,阳气通畅,则诸证自解。最近余治刘x x, 女, 53岁, 患低热不退, 徘徊于 37'5C左右,已两月余, 兼见胃脘发满, 项部构急不适。 切其脉弦,视其舌胖大,而苔则水滑欲滴, 乃问其小便, 自称短涩不利,而有不尽之感。余结合第28条精神, 辨为水郁阳抑发热之证,于是不治热, 而利其水,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 (白芍' 生姜' 炙草、大枣、 茯苓、 白朮) 共服三剂, 则小便通畅, 低热等证随之而解。古人云:"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离开了实践检验,只凭主观想象而奢谈原文的错误,鲜有不偾事者,则岂止"去芍"之一说哉? 所引 (伤寒论) 条文均依宋本。 十二、 苓芍朮甘汤的探索与发现 (伤寒论) 有苓桂朮甘汤, 而没有苓芍朮甘汤, 未知诸位读者意见如何? 但我却认为如果没有苓芍朮甘汤而与苓桂朮甘汤相互对应,在治疗水证方面,只有通阳而无和阴,从仲景一贯体例来看,则是失于偏颇的。我们从桂枝汤中的桂枝和芍药配伍关系分析具有二分法的意义。因此在桂枝汤加减法中,既有去芍药, 也有去桂枝; 既有加桂枝,也有加芍药。这种桂、芍相互对应的规律,是符合疾病的客观要求。所以仅有苓桂朮甘汤,而缺少苓芍朮甘汤的存在,似乎遣背了仲景一贯阴阳兼顾的用方特点。因此, 我刻意求索,以冀对苓芍朮甘汤而有新的发现。一日对第28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的分析, 发现其方药排列顺序是: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炙), 生姜三两 (切), 白朮、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方后注云:"本云桂枝汤, 今去桂枝加茯苓、 白朮"。余谛思良久,触景生情, 恍然人悟, 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追求的苓芍朮甘汤,而正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啊!或云: 既是苓芍木甘汤,为何仲景另起方名耶? 答曰: 所以不称苓芍朮甘汤者,可能有两个原因1)仲景为了突出桂芍两药 之对应,既有"去芍",也有"去桂., 以见.胸满"和"心不满微痛",两证有在上在下之分,病机不同,用药则异,并且强调了第28条的必须去桂不能去芍的原则;(2)仲景惟恐后人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上,抓住桂枝不放, 纠缠不清,因此一锤定音叫"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然而吴谦等人果不出仲景所料,仍然要留桂而去芍, 圣人之见不以远乎? 如果名为苓芍朮甘汤的话,则推波助澜更不知凡几矣。 学而思则生悟,今苓芍术甘汤之义已详,相互对应之事实已备,可见苓桂朮甘汤旨在通阳而治胸满心悸; 苓芍朮甘汤旨在和阴利水而治心不满微痛,小便不利。 清人唐容川说:"此与五苓散互看自明。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此方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朮,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证自解散。"我认为唐氏之言,对芍药作用犹欠发挥,殊不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如果再加一味附子便是真武汤模式。可见苓朮必须得芍药才能发挥去水气,利小便之作用。这就看出桂枝走表利于上, 芍药走里利于下。 上为阳,下为阴,正体现仲景桂、芍对应作用在水气病中而各显身手,以尽发汗利小便之能事也。 结语: 水阴邪也, 变化多端, 浩浩莫御, 故临床多见。本论集伤寒、金匮之大旨, 取法于仲景, 实参之以己意。如。水秘.'"水郁发热"等等。水之气寒, 病则伤阳犯上, 故有上冲之变: 如上冒清阳而为痫,上凌于心而成悸; 中犯胃气而成痞; 下注肠道而为泻。故水之所至,则其气必寒, 其阳必沮, 则病症纷呈。。水证"虽繁,结合辨证而言,其脉则弦, 其舌则水, 其面则黑, 其小便则不利,如是而已,则亦何难之有也? 至于水气肿胀之证,应分表' 里' 阴、 阳、寒' 热' 虚' 实。 对其治法, 邪实者, 则以开鬼门, 洁净府之法; 正虚者,则用崇脾温肾而使阳气化阴之法。 水肿分清表里: 风水、皮水宜汗; 正水、 石水则宜温。 然阳水多热多实, 阴水多寒多虚,所以,掌握阴阳表里、 寒热虚实之情, 则治水之法,自能做到心中有数。 五脏之水,若以其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为先导, 细心分析,则头头是道。.病在腑易治,病在脏难治", 以经言为指导,以临床为根据, 则无往而不利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