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前身是元大都,明将徐达率军攻下大都城后,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大都为北平。它的身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商朝在此地封有两个附属国孤竹和燕毫,成为商朝最北边的藩屏。相传燕子飞到燕山一带就不再往北飞了,在古人的心中,这里是北极寒冷幽暗的地方,后来称为幽燕,便有此意。 周武王灭商后,把同姓的贵族功臣召公奭分封到这里,这个新的诸侯国就被称为了燕国,同时还封帝尧的后裔于蓟。燕国强大后,吞并了蓟国,定蓟为都城。蓟城名来源于城内西北角的一个小山冈蓟丘,位置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一带。作为战国七雄的燕国,在当时已经成为富冠天下的名城。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燕国都城蓟算得上渤海和碣石之间一大都会,它南通齐赵,东北又与胡人接壤。通过上谷可达辽东,疆土辽远,人口稀少,风俗大约与赵、代相类,民多剽悍直率。出产鱼、盐、枣、栗。北边邻近乌桓和夫余,向东可以与秽貂、朝鲜、真番交流物资。蓟城处各民族交往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 蓟城处在三大地理单元之间,北是蒙古大草原,东北是东北大平原,南是华北大平原,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民族和经济格局,他们之间的交流都要以蓟城作为沟通的桥梁。侯仁之先生在论北京时说蓟城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中原汉人势力强大时,蓟城就成为向外发展、开疆拓土的基地。当汉人势力衰微时,蓟城又成为汉人的军事防守重镇。一旦北方民族占据蓟城,就打开了进入中原的门户,成为南下的据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郡县制,蓟成为广阳郡的治所。西汉时广阳郡成为封国,汉武帝时封其子旦为燕王,都蓟城。三国时,广阳郡属魏国。西晋时,蓟城初为燕王封地,后为幽州治所。五胡十六国时它被北方的鲜卑族占据,前燕都城由龙城(今辽宁朝阳)迁都蓟城。北魏统一北方后,燕郡属幽州。隋大业初年改幽州为涿郡,治所蓟城。唐初幽州总管隋将罗艺归顺唐朝,唐改涿郡为幽州,治所蓟城,故又称蓟城为幽州城。 在五胡十六国时,东北少数民族崛起,北京由封国、北方重镇转变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虽然隋唐统一中国后,并没有定都于此,但随着对朝鲜的不断用兵,蓟城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唐末以后,居于辽宁西北西辽河上游的契丹族迅速崛起,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占据幽州,建立陪都,因位于辽国南部,故称南京,又称燕京。不久,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统一中原,与北方辽国形成两大势力集团。与此同时,崛起于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却日益强大,建立金国。金灭辽后打败宋朝军队,占据燕京城,把首都从远在松花江的会宁迁到了燕京。由张浩、孔彦舟设计,在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都。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北京作为王朝的政治中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中都以汴梁为榜样,筑三重城垣,分别为大城、皇城和宫城,按《周礼》之制设大城为方形,每边各有三个城门。宫城位于中央。 以宫城南北门连线作为全城的中轴,从宫城南门应天门出发,经皇城南门宣阳门,可直达大城南门丰宜门,形成一条贯穿全城的御道。从应天门到宣阳门之间是“T”字形的宫廷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和文楼、武楼。 正当金朝与南宋对峙时,我国北方又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兴起了。在大汗铁木真的率领下统一了各部,于宋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骑兵南下攻入中都,中都毁于战火,变成一片废墟。忽必烈即位后,雄心勃勃,大军挥戈南下,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至元四年(1267年)营建新都,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曰大元,取《周易》“大哉乾元”之义。第二年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迁都于此。大都城是继隋唐长安城之后,作为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王朝政治中心的又一座都城。 大都城继承了金中都的设计理念,分为三重城郭即大城、皇城和宫城。以琼华岛及周围的湖泊为中心,设置了三组宫殿群,湖东岸为皇帝使用的一组宫殿,称大内。湖西岸分布南北两组宫殿,南面的为太子宫—隆福宫,北面的为皇太后宫—兴圣宫。三宫鼎立,中间的湖泊按传统命名曰太液池。三组宫殿的四面筑萧墙即皇城墙,筑成皇城。以大内的南北中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突出皇权至上。大内南门崇天门直对皇城南门灵星门及大城南门丽正门。轴线从崇天门向北穿过大朝正殿和寝宫,直出厚载门,与城北中心台连为一线。灵星门至丽正门之间建千步廊,两侧置中央官署衙门。大都城街坊按《周易》“大衍之数五十”,建五十坊,象征天生地成,阴阳合德。 元大都宫殿深邃,壮丽雄伟,远远超过南京宫殿。虽然碧草寒烟锁故宫,但隐藏在地下的王气随时都有可能喷射而出。朱棣站在这块地上,感觉脚下涌动着一股澎湃之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