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米高空分娩空姐接生

 好好爱我吧 2012-01-04

  机上乘务人员紧急处置。(MU2652乘务组提供)  

  “天使”在高空降生。(MU2652乘务组提供)

  怀孕9个月的女子冯玉乘其体貌特征不明显,顺利通过安检登机,途中冯玉羊水破裂,4名空姐搭起临时“产房”为其接生,最终万米高空顺利产婴(1月3日《武汉晚报》)。

  按照民航相关规定,航空公司有权拒绝怀孕7个月以上的孕妇乘坐飞机。在经安检疏漏导致该孕妇上了飞机的情况下,机上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并未对此“苛责”,而是采取了适当措施保证生命第一。尤其是在没有相关医护人员的情况下,4名空姐主动担当了“助产妇”,而且事后发现原本这些空姐们竟然都是经过航空公司的“机上分娩”专门训练的!按照一般的作风,既然安检规定可拒绝临产孕妇,那么对空姐进行分娩训练就显得有些多余。而为了小概率事件不惜“多余培训”,“人性化”服务理念值得称道。

  更令人欣慰的是,航空公司还有“应急反应”。在机上乘客临产信息发布之后,地面机场安排该航班采用紧急情况下的直线飞行方式直飞武汉,并让其他航班延迟飞行,在最终提前了8分钟降落在天河机场之时,急救中心的急救车已经在停机坪等候……这是对公众人身财产权益的极度负责的体现,当然也是群策群力、空中和地面“接力”实施对孕妇救助行为的一则人间佳话,也就值得广大乘客和社会公众给予高度肯定的赞誉。

  笔者真诚希望上述人性化服务能越来越多。2012的“方舟船票”如果有,这就是其中一张。(河北 毕晓哲)

  "空中产房"帮孕妇高空分娩 云端好心人护航新生儿

 "空中产房"帮孕妇高空分娩 云端好心人护航新生儿

  1月2日,由成都飞往武汉的东航班机在快要到达武汉时,孕妇乘客冯玉突然临盆,紧急情况下,乘务员紧急围起“空中产房”。随后,飞行员直线飞行,提前10分钟紧急降落在天河机场。在机场工作人员帮助下,冯玉成功在飞机上产下一名女婴,母女平安。

  据了解,冯玉的预产期在1月中旬,2日上午,她和丈夫吴鹏登机,准备回老家待产。

  但飞机起飞后,冯玉开始感到腹痛、呼吸困难。飞机飞行约15分钟进入平飞状态后,乘务员肖琪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冯玉突然发作,羊水破出,她马上告知机组成员。到了10时许,飞机由于气流发生较大颠簸,冯玉感到似乎孩子要出生了,随即向乘务人员求助。

  乘务员连忙将后面几排的乘客转移到前面,这样机尾就成了产房。她们帮助冯玉平躺在座位上后,很快拿来毛毯、枕头、热水,同时准备齐了接生用品:急救药箱、氧气瓶、水、毛巾等,还有女乘务员握住孕妇的手并安抚她。乘务长左蕾对乘务人员进行了分工,一方面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旅客状态稳定,另一方面在客舱紧急广播寻找医生。在确认航班上没有医生并且孕妇已无法等到降落再生产后,乘务组果断决定帮助冯玉生产。

  “这些我们都是有预案的。”肖琪说,航空公司为了预防一些孕妇突然出现临产,平时都对乘务员进行过这方面的培训,但是乘务人员毕竟不是专业人士,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很是难为情。

  吴鹏说,当时,乘务员有人帮忙接生,有人连忙拿来应急手册,在乘务人员包围下,冯女士就在这临时“空中产房”产下一名女婴。随着孩子一声啼哭,整个机舱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时,机长王志刚紧急呼叫地面,通知救护车就位等候,并向空管申请直飞航路及最大速度飞行,空管紧密配合,开辟畅通走廊。此时天河机场医务人员携带有关救护器材与救护车火速抵达预停机位机坪等候。

  在空管人员的努力下,飞机于10时29分安全降落,比预定时间整整提前了10分钟。随后,机场医护人员立即登机,对冯玉母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随后将其接上救护车送到武汉一家医院。

  据了解,从安全和运营等角度考虑,航空公司一般都会拒绝怀孕7个月以上的孕妇乘坐飞机。而冯女士登机时,因其身材娇小,又披着厚重的大衣,因此未引起安检、乘务人员的过多关注。

  当天晚上8点多,忙碌了一天的乘务人员在下班后专门赶到医院去看望了这一家人。吴鹏激动地说,真的很感谢她们,以后会让女儿永远记得这些“在云端的好心人”。(记者 杨 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