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痿证妙方

 lc1231 2012-01-08
治痿证妙方
2009年05月18日 星期一 21:24

治痿证妙方

1加减四觔丸

【来源】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歌诀】 【加减】四觔肉苁蓉,牛膝木瓜炙鹿茸,

熟地五味菟丝子,炼蜜为丸如子桐。

【组成】 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干木瓜、鹿茸(醋炙)、熟地、五味子(酒浸)、菟丝子(酒浸)各等份(一方不用五味,有杜仲)。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0丸,温酒米汤下。

【功效】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解】 方中以熟地、菟丝子平补肝肾;肉苁蓉补命门而益髓强筋;鹿茸补肾阳而强健筋骨;杜仲补腰膝;牛膝主足筋挛;木瓜主腰足无力。此方对筋骨痿弱尤有良效。

【主治】 肝肾虚之痿证,症见筋骨痿弱、足不任地。

2二妙散

【来源】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歌诀】 二妙散用苍柏煎,若云三妙膝须添,

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全清病自痊。

【组成】 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各等份。三妙即本方加牛膝等份。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9克,白开水或生姜汤送下。亦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可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 清热燥湿。

【方解】 “本方治证均为湿热下注所致,湿热相搏,着于下肢,阻滞经脉,则见足膝灼热红肿疼痛;湿热不攘,筋脉弛缓,则为痿证;如湿热下注前阴,则病带下浑浊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皆为湿热之象。故治宜清热燥湿。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二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之效,使湿去热清,诸症自除”(乔模)。

【主治】 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