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饮食6大常识

 昵称3907528 2012-01-09

 
  1、多补充热源食物

  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2、多补充含蛋氨酸的食物

  脂肪代谢加快,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

  3、多吃含VB2、VA、 VC食物

  肌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核黄素)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肝脏、胡萝卜、南瓜、白薯等食物。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应注意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

   4、适量补充无机盐

  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专家建议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医学研究表明,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肌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牛奶等。

  5、不宜经常食用砂锅菜

  一些家庭喜欢用砂锅炖一锅菜来滋补身体,殊不知使用砂锅炖制的菜肴,由于加热时间过长,动物性食用原料蛋白质降解,水的分解能力减弱,凝胶液体大量析出,使其韧性增加,食用时口感差,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用砂锅炖菜,原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损失率高。另外,由于密封较严,原料中异味物质也难逸出,部分戊酸及低脂肪还存于原料及汤汁中,热反应中,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6、不要喝过热的饮料

  冬季饮食,一些人为了御寒喜欢喝热饮,比如滚烫的羊肉汤、牛奶等等,其实饮用温度过高的饮料,可造成广泛的皮肤粘膜损伤,蛋白质在43°C开始变性,胃肠道粘液在达60°C时会产生不可逆的降解,47°C以上时,血细胞、培养细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所以不要在冬季经常饮用过热的饮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