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图片和介绍(2011-10-19 15:20:07) 别称:挟剑豆,野刀板藤,葛豆,刀豆角,大弋豆,关刀豆,刀巴豆、马刀豆、梅豆
形态特征 荚果线形,扁而略弯曲,长10~35cm,宽3~6cm,先端弯曲或钩状,边缘有隆脊,内含种子10~14粒,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2~3.5cm,宽1~2cm,厚0.5~1.2cm。表面淡红色至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脐,长约2cm,上有白色细纹3条。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2,黄白色,油润。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药用形态:干燥种子扁肾形或扁椭圆形,长2.5~3.5cm,宽1~2cm,厚0.5~2cm。表面淡红色或红紫色,略有光泽。边缘有灰黑色线形种脐,长1.5~2cm,宽约2mm,种脐上有白色膜状珠柄残余;近种脐一端有凹点状的珠孔,另端有深色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隆起的种脊。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两片,黄白色,油润。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气[1] 。 品质标准 地理分布 2.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西印度群岛。 3.浙江松阳箬寮岘这一带的关山山脉有野生的刀豆,农村常用作伤药。 栽培技术 1. 蔓生刀豆[C.gladiata(Jarq.)DC.]:别名大刀豆、刀鞘豆等。染色体数2n=2x=22,24。原产热带、亚洲和非洲。 2. 矮生刀豆[C.ensiformis(L.)DC.]:别名洋刀豆。染色体数2n=2x=22。原产西印度、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500年前中国已有栽培。 |
|
来自: suoban > 《草本植物图片和介绍》